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5例术前诊断阴性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郭利锋;吴凯;马龙安;王云梅;陈旭;韩琴芳

    目的分析35例术前诊断阴性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胃癌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术前诊断阴性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35例设为腹膜转移组,另选术前及术后均诊断为腹膜转移阴性的患者35例设为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腹膜转移组的CA-125阳性率、腹水发生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腹膜转移组的肿瘤侵及浆膜及以外率、淋巴结转移率、呈低分化率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CA-125升高、腹水发生、肿瘤侵及浆膜以及多个淋巴结转移都是临床胃癌腹膜转移的高危因素,必要时应进行影像重建分析或腹腔镜探查,以明确诊断.

  • 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墨红;苑中甫

    目的:探讨Ⅲc期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Ⅲc期卵巢癌患者40例,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疾病进展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中,3年生存率90.0%,5年生存率80.0%;30例腹膜转移中,3年生存率56.70%,5年生存率36.7%.残留病灶<1 cm 24例中,3年生存率79.2%,5年生存率54.2%;残留病灶>1 cm 16例中,3年生存率43.8%,5年生存率18.8%.腹膜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残留病灶>1 cm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残留病灶<1 cm患者(P<0.05).结论:腹膜转移生存率明显低于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留病灶>1 cm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残留病灶<1 cm的患者.

  • 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 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矣哲;周策勋;董娇楼;赵亚丽;马志新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60例患者行经腹式常规超声、经阴式常规超声检查,检查患者卵巢、卵巢腹膜以及腹水情况,超声显示腹膜异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并与术后的病理送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送检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为原发性卵巢癌患者,有41例患者存在腹膜转移,经腹式、经阴式和超声下穿刺活检检查结果均有所不同,常规超声下介入穿刺诊断准确率高,其准确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67%(46例)、93.33%、61.67%.结论:腹水是超声检查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的重要观察指标,常规超声下介入穿刺(介入性超声)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查出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情况,其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都更高,其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 中医药对腹膜间皮细胞作用的思考及启示

    作者:金岩;刘喜平;孙少伯

    据临床报道,手术后的胃癌患者仍有40%~50%因腹膜转移而死亡。在近年来,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及形态、功能的改变,成为了胃癌腹膜转移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中医药在抗肿瘤方面方兴未艾,临床报道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抑制胃癌腹膜转移中有一定的成效,并能间接的保护腹膜间皮细胞。对于中医药保护腹膜间皮细胞,在胃癌腹膜转移研究领域中将具有一定的价值。

  • 槐耳清膏负性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裸鼠胃癌腹膜转移

    作者:汤加宁;程向东;徐志远;杜义安;张袁骕;谢华夏;吕航;黄挺;郑国淀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抑制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模型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12,每2天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mL)、槐耳清膏组(n=12,每2天腹腔注射15mg/mL的槐耳清膏1.5mL).记录各组裸鼠体质量变化,实验性腹膜转移癌指数(ePCI),原位肿瘤相对体积(RTV),qRT-PCR检测各组胃癌组织PI3K、Akt、MMP-2、MMP-9、uPA mRNA表达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与槐耳清膏组在体质量变化上无统计学差异,槐耳清膏组的实验性腹膜癌转移指数(ePCI)和RTV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槐耳清膏组胃癌组织PI3K、Akt、MMP-2、MMP-9、uPA mRNA表达也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槐耳清膏可以抑制胃癌腹膜转移,可能是通过负性调控PI3K/Akt通路这一机制实现的.

    关键词: 槐耳 胃癌 腹膜转移
  • 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胃癌微环境诱导腹膜间皮HMrSV5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炜;刘喜平;明海霞;陈彦文;李沛清;吴高峰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胃癌微环境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上清液与人腹膜间皮HMrSV5细胞共培养,建立胃癌微环境对腹膜间皮细胞损伤模型,并以不同浓度的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倒置相差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细胞骨架及凋亡特征,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胃癌微环境诱导后腹膜间皮细胞脱落形成裸区,骨架稀疏,微丝变少、变细,散乱排列,并出现核溶解、碎裂、固缩等凋亡特征,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Bax蛋白表达增高(P<0.05),不同浓度的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可保护腹膜间皮细胞细胞骨架,减少细胞凋亡,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胃癌微环境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

  • 临床病理学分析结合CEA、CA19-9与CA125检测对诊断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意义

    作者:徐巧玲;尤徐阳;吴娜静;郁春景;万卫星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125在胃癌术后腹膜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至2016年因胃癌术后在本院复查的、相关临床资料齐全的181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有无腹膜转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比较两组间血清CEA、CA19-9及CA125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比较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胃癌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组患者原发病灶的浸润深度更深、分化程度更低、淋巴结转移数更多、肿瘤分期更晚,且Lauren分型多为弥漫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无腹膜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中CA 125的诊断效能高.CEA+ CA19-9+ CA125联合检测诊断腹膜转移的灵敏度高达91.7%,高于CA19-9+ CA125联合检测及三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原发病灶T分期为T2和T4期、N分期为N2和N3期、中低分化、弥漫型胃癌及Ⅲ、Ⅳ期患者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几率较高,术后密切随访血清CEA、CA19-9及CA125水平可早期诊断腹膜转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冯众一;毕铁男;陈鹏

    1986年Liotta等人提出了癌细胞向细胞外基质侵袭的三步理论,即粘附、降解和运动[1],明确肯定了蛋白水解酶在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具有较强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作用.本实验对55例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探讨MMP-2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的关系.

  • 卵巢癌干细胞在腹腔温热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及并发恶性腹水中的作用

    作者:白赛曦;巴明臣;崔书中;王佳泓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腹膜转移及并发的恶性腹水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癌症的复发或转移由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引起,针对CSC而不是成熟的癌细胞的治疗策略在癌症腹膜转移及恶性腹水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仅对卵巢癌CSC在腹腔温热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mic chemotherapy,IHPC)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及并发恶性腹水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低渗热灌注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陆巧;黄学军;罗燕帆;杨东山;陈超

    目的 观察术中腹腔低渗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将施行胃癌根治术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低渗热化疗组30例,术中予以腹腔低渗热灌注化疗;等渗热化疗组31例,术中等渗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7例,术中腹腔不作任何灌注化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长期生存率.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患者间的差异性无显著性意义(P>0.05).5年生存率低渗热化疗组64%,等渗热化疗组59%,显著高于对照组32%.但两个热化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2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085和P=0.0321.低渗热化疗组9例复发,复发时间(24.6±9.7)个月;等渗热化疗组13例复发,复发时间(15.6±8.7)个月;对照组15例复发,复发时间(10.2±5.2)个月.低渗热化疗组复发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和等渗热化疗组,(分别为P=0.0021,P=0.0345),而等渗热化疗组晚于对照组(P=0.0425).结论 低渗热化疗与等渗热化疗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低渗热化疗在延缓肿瘤复发上优于等渗热化疗.

  • 结肠癌腹膜转移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杰;王向东;翟浩天

    本文对我院2003年7月~2007年6月的34例结肠癌腹膜腔广泛转移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疾病的特征性超声表现,以提高结肠癌腹膜转移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胃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爱民

    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20%~30%[1],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切除部位、腹膜、肝脏的复发和转移,而胃癌术后复发中50%以上是由于癌细胞腹腔播散种植所致,因此,预防和减少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种植是提高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试用于临床的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IPHP),不仅能将种植于腹膜和游离于腹腔中的癌细胞杀死,甚至还可以把漂浮的癌细胞冲洗出腹腔,是目前比较简便、实用的治疗胃癌浆膜浸润与腹膜转移的新技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IPHP在胃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RI示肝癌腹膜广泛转移1例

    作者:任彦玲;候建明;程美兰

    1 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因腹胀,腹痛,纳差,乏力伴发热1周,并感轻度胸闷,憋气入院.查体:消瘦,巩膜无黄染,腹稍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CEA(-),AFP(-),ESR55mm/h,Hb97g/L,PLT60×109/L,WBC10.4×109/L.胸片示:膈面抬高,以右侧为甚,心肺纵隔未见异常.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变,腹水.MRI平扫见肝右叶有一9.5cm×9.0cm×7.0cm的异常信号灶,T1WI呈等T1、长T1混杂信号,T2WI呈长T2、短T2混杂信号,其内可见出血信号灶.该占位局部突出肝表面,边界尚清,周边可见低信号晕环样包绕.腹腔内可见弧形长T1、长T2液体信号.右侧壁层腹膜呈广泛条状、结节状增厚,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似.脾脏大小、形态、信号未见异常.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显示清,其内未见异常信号(图1,2).增强扫描见肝右叶占位呈不规则增强,右侧腹膜呈环状、条状、结节状增强(图3).MRI印象:肝右叶肝癌合并腹膜广泛转移、腹水.抽腹水为血性,利凡他试验(-),离心后镜检可见大量癌细胞.

    关键词: 肝癌 腹膜转移 MRI
  • 肝再生磷酸酶-3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建波;李道江;揭志刚;陈和平;李正荣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肿瘤之一,因胃癌死亡的患者数占据肿瘤相关死因的第3位.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liver 3,PRL-3)作为一个新近发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胃癌淋巴转移、腹膜转移等发挥重要作用,与胃癌患者预后负相关.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以期阐明PRL-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调节通路及影响因素.尽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PRL-3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得到一部分阐释,但对于PRL-3在促进胃癌淋巴转移、腹膜转移等恶性进展及复发的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即对近年来PRL-3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璐;赵爱光

    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因此,如何提高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从而采取有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针对腹膜转移的非根治性治疗,采用腹膜切除以期大程度减轻肿瘤负荷,并联合围手术期腹腔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同时随着腹膜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实验研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治疗及相关实验进展作一综述.

  • 胃癌远处隐匿性腹膜转移组织学检测的意义

    作者:邵永胜;彭开勤;张应天;吴文良;赵建国

    目的:分析胃癌远处隐匿性腹膜转移(distant occult peritoneal metastasis.DOPM)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2-01/2003-12收治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58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常规理学检查皆未发现远处转移.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关腹前,分别于陶氏腔两侧切取两片腹膜,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比较有DOPM与无DOPM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侵犯深度、分化程度和Laur閚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并对上述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是否为DoPM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在58例患者中,有12例发现DOPM,占20.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OPM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侵犯深度、Lauren分型(弥漫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相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和分化程度不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发生DOPM的独立相关因素依次是Laur閚分型(弥散型)和肿瘤大小,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侵犯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并非DOPM的独立相关因素.本组病例中Ⅰ期和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0%,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4.1%,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4.7%(P<0.001).Ⅳ期患者中,有DOPM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3%,与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22.1%)接近,与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胃癌远处隐匿性腹膜转移发生率较高.对进展期胃癌和具备Laur閚分型弥散型等危险因素的胃癌患者,术中应常规检测是否存在隐匿性腹膜转移.

  • 胃癌腹膜转移研究之策略

    作者:戴冬秋

    腹膜复发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形式,成为影响胃癌疗效的关键问题.胃癌腹膜播散转移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腹膜亚临床转移的早期预测与及时阻断尤为重要.本文评述了胃癌腹膜转移机制、早诊、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策略,着重分析了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亚临床转移早期预测方法及预防措施的地位与存在问题.

  • 肿瘤标记物结合病理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预判的研究

    作者:杨明睿;王贵玉;王锡山

    目的 探讨血清CEA、CA19-9、CA125结合临床病理对术前判断是否具有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及肿瘤位于直肠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癌患者,共1215例.其中,无腹膜转移的患者988例,同时性腹膜转移的患者22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发生腹膜转移的几率分别为0、5.4%、35.6%、45.3%、75%,病理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腹膜转移.血清CEA、CA19-9及CA125三者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辅助诊断中,以CA125为敏感,敏感度为100%,曲线下面积为0.897,CA125的这两项明显高于CEA及CA19-9,其特异度与CEA接近,较CA19-9低.CA19-9的特异度高,为86%,但其灵敏度(47%)、曲线下面积(0.669)为三者中低.CEA、CA19-9、CA125增高越明显,发生腹膜转移的几率就越大,当CEA+CA125增高或CA125+CA19-9增高或CEA+CA125+CA19-9增高时,发生腹膜转移的几率分别为65.7%、73.1%、77.3%.结论 通过CEA、CA19-9、CA125结合临床病理等检查的辅助,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准确率,有助于术前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意见(2017)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而腹膜作为其常见转移部位,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并且预后很差.但是目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也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模式.因此为了规范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及早发现腹膜转移,制定合理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制定《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高我国结直肠肿瘤的整体诊治水平,延长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策略——AJCC第八版分期的启示

    作者:宋纯;张顺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发生率较高且预后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进一步更新远处转移(M)的分期,新增M1c期,即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重视腹膜转移的诊治在我国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机制及治疗等认识程度不断增加,对其治疗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我们将探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策略.

222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