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作者:梁寿德;李聚禧;罗正同

    目的:探讨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8例上肢或肩部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法,观察麻醉效果、优缺点、并发症等,并综合分析.结果:58例阻滞效果完善,10例效果不完善,其中6例辅用静脉镇痛药,4例追加尺神经阻滞完成前臂和手部的手术.结论:改良斜角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法定位明显,操作简便,效果优良,穿破血管风险极少,但尺神经区域阻滞不完善,较适用于肩部、上臂部手术,并利于安置导管行连续阻滞技术,用于术后止痛治疗等.

  • 改良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症3例报告

    作者:瞿柳红

    近年来国外已开展同步换血疗法(two-site exchange transfusion)救治新生儿重症黄疸,国内亦对此技术进行改良.我科自1999年7月来对3例重症新生儿G-6-PD缺陷症实施改良快速同步换血,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90锶-90钇敷贴改良法治疗小儿血管瘤后外周血变化临床观察

    作者:黄江河

    目的 观察1岁以下皮肤血管瘤患者经90锶-90钇敷贴改良法治疗后外周血变化情况,判断90锶-90钇敷贴改良法治疗是否对外周血产生影响.方法 将82例血管瘤患儿用90锶-90钇敷贴改良法治疗作为观察组,与78例用传统方法(小剂量分次法)治疗的血管瘤患儿作为对照组,在90锶-90钇敷贴治疗前后分别取患儿外周血,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器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之间的外周血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90锶-90钇敷贴改良法治疗小儿血管瘤效果良好,治疗后外周血未出现明显变化.

  • 改良Gambee单层缝合法在消化道吻合中的应用

    作者:邓伦钦

    1964年Gambee报告一层缝合法,后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粘膜外一针法一层缝合)[1],本文收集作者2000年1月~2005年6月按改良法要求操作的55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 改良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建立

    作者:王恒秋;曾海权;邹海珊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溴甲酚绿(BCG)法(以下简称改良法)测定血清清蛋白(ALB),能够应用于所有/多数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可手工操作.方法 测试吸收峰、佳读数时间,以试剂:样品为100:1筛选系列浓度的BCG试剂,将线性良好的试剂作为试验试剂,测试其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干扰试验及试剂有效期.结果 吸收峰为627~628 nm,佳读数时间为30 s,BCG浓度为0.35 mmol/L的试剂的灵敏度为0.1 g/L,线性范围为0.1~80.0 g/L(Y=0.023 2X+0.005 5,r=0.999 8),回收率为95.6%~105.2%(=100.4%,s=2.4),不准确度为0.71%,方法学对照试验:回归方程为Y=0.959 4X+1.507 8,r=0.994 8,日内CV=1.42%,日间CV=2.65%,干扰试验:标本中血红蛋白(Hb)≤4.0 g/L、三酰甘油(TG)≤5.83 mmol/L、胆红素(BIL)≤702 μmol/L、维生素C(VC)≤17 613 μmol/L时对实验无干扰.结论 方法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改良法的灵敏度、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均优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试剂有效期为半年,由于试剂样品比例合适,固能够应用于所有/多数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可手工操作.

  • 降低绒毛促性腺激素肌内注射致痛程度方法的探讨

    作者:农荣闪;黄佩娟

    近年来,我们用改良法,即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下称生理盐水)作溶媒及取侧卧位,上腿弯曲,下腿伸直的肌内注射法,并与传统法进行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赵应梅;段迎春;徐申超;戴海燕;胡花

    目的 评价通过技术改进后的普通电刀锥切术(general electrosurgical knife conization,EKC)和环行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43例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改良法EKC治疗的106例患者为EKC组,同期接受LEEP治疗的137例患者为LEEP组.比较E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病理标本均可识别,EKC组锥切标本高度大于LEEP组(P<0.05),LEEP组宫颈内口切缘阳性率高于E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累腺率及术前、术后病变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低于LEEP组(P<0.05);EKC组术后6个月病变复发率低于LEEP组(P<0.05);④术后6、12、18、24个月两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术后宫颈出血、盆腔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KC组术后宫颈狭窄粘连发生率低于LEEP组(P<0.05).结论 EKC和LEEP治疗高级别CIN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EKC具有切除深度足够,残留率、复发率低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改良法矫正杯状耳畸形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全;游晓波;张家建

    目的 介绍一种矫正Ⅰ、Ⅱ型杯状耳的改良术式并总结其疗效. 方法 2006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23例(27侧)Ⅰ、Ⅱ型杯状耳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7~16岁,平均10岁.单侧19例,双侧4例.临床表现为耳轮、耳舟变平,耳廓上1/3下垂.按照Tanzer的杯状耳分型标准,Ⅰ型6侧,Ⅱ型21侧.手术采用耳颅沟内弧形切口,脱套剥离耳软骨前、后方皮肤,重新定位耳舟在颅面的起始位置及耳甲腔位置,处理畸形耳软骨,重建耳轮、对耳轮及其上、下脚.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中位时间36个月.耳廓无下垂,外耳轮轮廓无变形,随年龄增长无萎缩.耳舟显现清晰,耳轮、对耳轮及其上、下脚走行流畅自然,瘢痕位于耳颅沟内,无明显增生且位置隐蔽. 结论 改良法能基本矫正杯状耳解剖缺陷,是治疗Ⅰ、Ⅱ型杯状耳的有效方法之一.

  • 改良肛管置入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保留肛管中的应用

    作者:刘光娣;张恬静;田永明

    目的 总结改良肛管置入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6月按入院先后将76例需留置肛管且神智清楚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安置保留肛管,改良组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润滑置管,比较两种置管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改良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者不良反应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且置管前后患者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置管技术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同时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优势.

  • 改良膀胱穿刺引流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附32例报告)

    作者:汪勇;刘林海;郭钊;王一兴

    目的:探讨高龄、大体积前列腺和/或合并高血压、心衰等高危患者前列腺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在TUR显示器监视下,将腹腔镜10 mm Trocar自耻骨上两横指穿刺进入膀胱腔内,去除管芯,置入F26菌形尿管并固定外接无菌引流袋.然后,在持续低压灌洗状态下行前列腺电切术.结果:该组32例患者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TUR综合征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其可耐受手术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改良膀胱穿刺引流应用于高危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改良骨科术前备皮方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作者:顾天姣;李英琪;董丽娟;俸继德

    目的探讨骨科术前备皮减少天数和次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创伤骨折具有局部完整皮肤患者共150例,按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A组(50例),观察B组(50例)和观察C组(50例).依次用3天3次法,2天2次法和1天1次法.分别在备皮前及备皮后术前予术野皮肤采样行细菌培养,比较各方法术野皮肤污染微生物数.结果三种方法备皮前后培养微生物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值均>0.05).结论骨科术前备皮可予减少备皮的天数及次数,可改良为1天1次法,即手术当日凌晨(或术前2 h)予皮肤剃毛及消毒包裹一次性完成.

  • 新式剖宫产术61例分析

    作者:张小燕;胡玉姜;胡承英

    新式剖宫产是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由以色列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现被全世界产科领域广泛接受,并逐步加以改良,我院运用新式剖宫产并加以改进,进行了6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臀位改良倒转术56例分析

    作者:班文芬

    臀先露围产期死亡率及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头先露[1].单以剖宫术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非理想手段,国内外学者公认,努力降低臀位发生率,应从根本上改进处理臀位[2].我站从1996年8月起开展臀位改良倒转术矫正臀位,现对5年来对56例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 改良法保护会阴2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敏;韩权蓉;宋迪

    目的探讨助产中更好的保护会阴的操作手法.方法选择孕37~42wk,经阴道自然分娩,估计胎儿体重>3.0kg的头位初产妇100例,在助产中行会阴侧切术后采用五指并拢、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指骨间关节屈曲法保护会阴作观察组,将以往传统的保护会阴法100例作对照组.结果会阴侧切口延裂观察组15例占15%,对照组38例占38%,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助产中用五指并拢、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指骨间关节屈曲法保护会阴可降低会阴侧切口延裂率、提高助产质量.

  • 改良法心包穿刺解除急性心包填塞的初步体会

    作者:杨辉;郑亚西

    心包积液部分病例积液进展迅速,较快地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病情凶险,危及病人生命.对这类病人,尽快在短时间内解除心包填塞即行心包穿刺抽液为首要.

  • 改良法与传统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明江;焦俊;罗开毅;龙德辉;李梅

    本课题拟研究一种规避医务人员辐射损害且操作简单、不增加患者费用、易普及推广的改良法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合我院病例探讨改良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诊断为不孕并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625例患者,其中改良法558例,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28.8岁;传统法67例,年龄19~39岁,平均26.8岁.原发性不孕159例,继发性不孕384例,未注明原发或继发105例,有宫外孕史62例.部分病例随访2~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纳入标准:月经干净后3~7 d、未同房,近1周内血常规与白带检查结果正常.排除标准:宫颈内口狭窄者,急性、亚急性生殖性炎症者.

  • 73例肿瘤患者红细胞花环初探

    作者:胡兰云;李东进

    初探肿瘤患者红细胞及肿瘤红细胞免疫低下原因,按酵母菌红细胞花环试验改良法检测73例恶性肿瘤患者酵母菌红细胞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红细胞受体花环受体抑制率(RFI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协同肿瘤花环(A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ETER)8项指标,与献血员相比,除RBC·ICR和RFIR显著增高外(P<0.01),其余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RBC·ICR和RFIR增高有关.

  • 改良法静脉肾盂造影术介绍

    作者:姚宗敬;田星亮;马剑

    我院用改良法静脉肾盂造影100例,全尿路显影良好,造影反应率低,方法简单,病人痛苦小,易接受检查,现报告如下.

  • 逆行上尿路插管法的改良

    作者:许晓明;黄翼然;李东

    逆行上尿路插管造影(RGP)、输尿管扩张及留置双J管,用以进一步诊治上尿路疾病是泌尿科常用的方法.然而遇有以中叶增生为主之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膀胱颈后唇抬高以及输尿管近邻膀胱颈口的异位开口的患者,常规的逆插法难以成功.我院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应用新的改良法对23例患者行逆行插管,均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 改良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作者:范小龙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畸形,其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乳头内陷局部难以清洗,易存积污垢,继发感染,引起炎症,妨碍哺乳,轻度的原发性乳头内陷可实行保守治疗.轻度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退缩,用手挤压可使乳头突出于乳晕表面,此种可用吸乳头负压吸引和手法牵引.重度的表现为乳头完全淹没于乳晕表面无法被挤出,常呈反向生长,且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影响美观.重度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乳头内陷可见于单侧或双侧,通常炎症表现为:局部疼痛,奇痒等症状,给患者的心里带来负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要求矫正治疗[1].我科自2004年至2011年共收治单侧或双侧重度乳头内陷患者37例,通过乳晕新月瓣+乳腺旋转瓣+荷包缝合矫正治疗[2],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1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