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功能取环钳在困难取器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媛;王道安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简便、可逆的避孕措施,已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应用普遍、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但由于某些原因IUD嵌顿、断裂时有发生,使其取出较困难.应用B超可判断IUD的类型、宫腔大小、IUD嵌入的部位等[1].在B超监测下采用多功能取环钳,能顺利取出IUD,避免给受术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将应用多功能取环钳在B超下取器的144例情况报告如下.

  • 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临床分析

    作者:何小红;梅庆明;蔡媛璇

    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长效避孕措施之一,虽然手术简单易行,但若不引起重视常会引起手术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给受术者造成一时乃至终生痛苦.因此,如何预防手术并发症、后遗症,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经腹腔镜检查确诊后作一临床分析.

  • 北京市西城区育龄妇女流产后综合服务现状调查

    作者:田艳玲;闫学明;刘春兰;杜晓娜

    目的:了解城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综合服务的现状,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400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28.9 ±6.89( 18 ~48)岁;本次妊娠主要原因,42.6%未使用避孕方法,55.6%避孕失败,其他原因占1.8%;已婚育龄妇女重复流产率(68.05%)高于未婚育龄妇女(37.25%);既往避孕措施使用频率高的是避孕套(68.1%),其次依次为安全期(38.7%)、体外排精(33.5%)、紧急避孕(19.4%)等;调查对象获得的宣教信息,多的是流产后注意事项,其次是避孕方法的种类、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等;95%能确定流产后使用哪种避孕方法,并愿意接受计划生育宣教服务;62.0%主动询问了有关避孕方法的问题,在咨询时医生介绍避孕方法占91.2%,咨询时间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10min,医生当场提供避孕药具占77.8%.结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接受计划生育宣教和咨询服务意愿强,开展规范化流产后综合服务,有助于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 云南省13 500例男女绝育术后1年随访调查分析

    作者:陈云雁;陆海音;张明秋;李江川;葛争鸣;速存梅;宋向菁;白双勇

    目的:了解云南省男女性绝育手术对象术后1年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对象对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术后身体状况、身体不适出现的时间、对身体不适的处理及不适的转归等.结果:共有13 500例手术对象接受了调查,其中女性10 000例,男性3 500例.结果显示,术后不适多出现于术后3~12个月,部位以腹部、腰部为主;部分不适与手术无明显关系;有6.4%在术后不适出现时会主动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结论:计划生育工作者应主动展开术前咨询指导工作,使受术者真正做到对避孕节育方法及其副作用的知情;绝育术后不适呈多部位表现,不适主要于术后3个月~12个月间出现,故此时期为术后随访的重要时期;提高计划生育服务咨询技巧及定期随访意识,有助于提高绝育手术的有效性.

  • 少数民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龚双燕;王晖;刘鸿雁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2011年7月对贵州、云南和青海3省5县通过三阶段概率比例规模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375名<3岁儿童监护人的已婚育龄妇女和135名调查所在地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状况和服务提供情况,应用CMH卡方检验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现用避孕方法知情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分类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中,17.04%的调查对象了解其现用避孕方法的特点或副作用;47.24%有权选择其他避孕方法;25.69%由夫妇共同决定现用避孕方法;34.33%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经常代替服务对象选择避孕方法.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汉族相比,傣族妇女对避孕方法的了解程度较低(OR =0.675,95% CI:0.453~1.006);高中文化程度者了解现用避孕方法副作用及特点的可能性是未上学者的4.1倍(OR =4.116,95% CI:2.254~7.51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避孕知识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宣传教育以及服务人员业务培训,特别需要重视提升在家看护孩子且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知情选择的能力和水平.

  • 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效果的因素分析

    作者:惠爱玲;白振京;黄柞军

    目的:了解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和避孕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妇女避孕有效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校附院妇产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82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不同,避孕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婚育情况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的主要因素;避孕知识缺乏、侥幸心理、避孕方法不当是影响育龄妇女避孕效果的主要因素.重视避孕,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提高育龄妇女避孕有效率的重要方面.

  • 上海市闵行区未婚流动女性避孕措施的知识、行为调查

    作者:林放;黄丽敏

    目的:了解城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状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对不同行业的三个单位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婚流动女性中有近44%的不知道任何避孕措施,知道3种以上避孕方法仅21.40%;在常见避孕措施中,以避孕套和避孕药的知晓率高,但也不到50%;紧急避孕药的知晓率仅21.86%;避孕措施的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和年龄有关.近50%青年有性经历,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是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首次性行为中采用避孕措施的仅25.71%.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的避孕知识贫乏,性行为缺乏保护,易出现生殖健康问题,应加强避孕知识宣传.

  • 各民族女大学生性行为以及生殖道感染中药治疗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于秋红;朱丹

    目的:了解各民族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避孕节育以及生殖道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及意外妊娠的发生,保护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7所民族学院大二、大三在校各民族女生15 9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的女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城乡间该比例基本接近.少数民族女生意外妊娠(16.3%)、曾做过人工流产者(14.1%)略高于汉族女生(14.9%、12.1%).40%以上的人有时采取避孕措施,从未采取过任何措施者占10%.使用过避孕套比例高,达到85%,其次为"体外排精"和"事后紧急避孕措施".4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中,阴道瘙痒比例高(41.2%).其它依次为白带有腥臭等异味(28.5%),白带呈泡沫状、凝块或豆渣状(17.6%),白带发黄、偶有血丝(13.3%).阴道瘙痒、白带有腥臭等两种症状彝族、藏族较汉族和其他民族高10.5%.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女生58.7%不治疗,25.0%自购中药治疗,12.1%的女生到医院治疗.对于月经病、生殖道感染等治疗95%采用中医,疗效较好.结论: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因此导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等症状,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殖、婚育教育,使各民族得到健康繁衍.

  • 我国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雁;张传仓;封志纯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2年5城市已婚夫妇计划生育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95.92%,机关妇女低于企业妇女,且存在不同地区间差异.各种避孕方法中,以宫内节育器使用率高,达41.17%.地区、年龄、妊娠次数、丈夫职业、丈夫学历、丈夫原生活地影响机关组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地区、年龄、职业、丈夫原生活地影响企业组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结论: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较好,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学特征的育龄妇女间存在差异,不同职业已婚妇女节育率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 可逆性避孕措施有效性及其对绝经后妇女生殖健康影响的回顾性调查

    作者:张晓华;朱昊平;肖丽萍;陆梅;陆珍;程利南

    目的:调查生育期使用可逆性避孕措施对使用者绝经后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生育期使用的避孕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组Ⅰ(宫内节育器)、组Ⅱ(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针)、组Ⅲ(屏障避孕和外用避孕药)、组Ⅳ(输卵管绝育)和对照组(安全期和体外排精),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对象3 955例(组Ⅰ=2 253例、组Ⅱ=703例、组Ⅲ=508例、组Ⅳ=202例、对照组=289例).PI值组Ⅰ=1.08、组Ⅱ=1.62、组Ⅲ=1.91、组Ⅳ=0、对照组=15.22.多因素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偏大(OR=1.04)、有妊娠史(OR=3.24)、有生育史(OR=0.56)、采用可逆性避孕措施(OR =0.59)、避孕失败史(OR=1.83)为绝经后发生生殖系统良性疾病的相关因素.其中可逆性避孕措施可使相应发病风险降低>50%.结论: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作为可逆性避孕措施有效性较为可靠,有利于减少绝经后女性生殖系统良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 针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

    作者:王倩;程怡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增势强劲,生殖健康状况一直令人担忧.研究表明,近年来,流动人口中未婚先孕和婚外孕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且非意愿妊娠,政策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率较高.在人工流产妇女中,流动人口占60%[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避孕措施使用率较低和避孕失败率较高.在未婚有过性生活的流动人口中,采用避孕措施的仅为57.3%[1].杨森培等[2]提出,流动人口是生殖健康服务的重点对象,因其流动性大,不易管理,计划生育及其它保健工作难以触及,严重影响其生殖健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 技术服务是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重点工程

    作者:江丽君

    自从国家提出开展计划生育以来,节育技术服务就是根本的措施和工作核心内容.纵观中国人口控制的全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避孕措施的落实,不断改进提高节育技术质量、使人口调节向符合社会发展迈进的过程.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要求:开展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优质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优质的技术服务,就谈不上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

  • 宫内节育器相关技术服务现状的分析

    作者:宋向菁;彭林;张开宁;吴尚纯;周宇;周洁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仍呈上升趋势,占育龄妇女采用避孕措施的51.0%[1].

  • 提高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水平的探讨

    作者:王尤娟;罗建平;韩美娟

    山东省烟台市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始自1994年,先在蓬莱、莱州两市进行"避孕措施自愿选择"试点,1995年规范为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稳妥发展到2000年,83%的行政村实行了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2001年10月,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烟台市全面实施了避孕方法知情选择.2002年,市计生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意见>,对全市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进行了初步规范.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2003年5~6月,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水平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在此进行分析、讨论.

  • 含铜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研究

    作者:尉建霞;韩丽晖

    官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资料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因此,应用IUD的远期安全性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就含铜宫内节育器远期(使用年限≥5年)安全性进行综述.

  • 三维超声用于宫内节育器检查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丽华;刘效群;张亦心;李国正

    1 宫内节育器的应用状况宫内节育器(IUD)具有简便、长效、可逆、经济和安全等特点,自1957年在我国开展临床研究与应用以来,对于育龄期妇女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05年对11个省(市)城乡进行的12万例IUD避孕效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的主要的避孕方法,在2.30亿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有1.14亿妇女正在使用IUD,占49.79%[1].

  • 天然产物与体外杀精

    作者:卢宗亮;杨柳娜;周蕊;许红霞

    全球每年有2亿多妊娠发生,其中50%是计划外妊娠[1],因此避孕药的研发一直备受关注.杀精子剂在性交前用于阴道以避免妊娠,是一种可由女性主动采用的避孕措施.壬苯醇醚(N-9)是目前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杀精子剂,但N-9会损伤阴道上皮细胞[2]并提高患艾滋病的风险[3~6],而天然产物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7,8].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包括昆虫、海洋生物等的身体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多种天然产物,尤其是天然植物化合物具有体外杀精活性,可能研发为阴道用避孕剂.从化学结构看,目前发现的天然产物杀精剂可归为皂苷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等,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杀精活性的天然产物做一综述.

  • 宫内节育器与女性健康

    作者:孙应妹

    宫内节育器( IUD)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及可逆等优点,是育龄妇女乐于接受、应用为广泛的避孕措施.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至今,其应用的远期安全性已引起政府、医务人员及使用者的共同关注,本文主要围绕IUD与女性健康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

  • 紧急避孕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敏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避孕或觉察到避孕措施失误的情况下,于几小时或几天内立即采用的防止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我国每年人工流产中约50%是未采用避孕措施或者是能觉察到的避孕失误[1].为了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和保护妇女身心健康,采取安全、可靠的紧急避孕,对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进行补救是必要和有效的.紧急避孕的临床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其方法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寻找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小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一直是计划生育和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经典的紧急避孕方法,同时对新近研究的紧急避孕方法进行综述.

  •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口服避孕药使用和计划供应趋势(二)

    作者:刘云嵘

    口服避孕药计划供应情况我国避孕措施常规统计报表是将口服避孕药(包括长效和短效,不包括速效和紧急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放在同一栏目内合并统计的.因此,无法利用该数据对各类口服避孕药进行分类分析.而本文的关注点却恰恰在于此,于是遇到了一个近乎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求解无望,只得采用间接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近似估计和推断.为此,本文借助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有关全国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剂的计划供应量近3年的可获得和可利用的资料[6].显而易见的是,全国口服避孕药计划供应量与已婚育龄妇女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一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即全国口服避孕药的计划供应量是各地主管部门根据已婚育龄人群可能的需求而拟定的,并终汇总而成的.因此,对全国口服避孕药计划供应量的分析仍可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客观地折射出已婚育龄人群使用各种避孕药的比例和趋势.这也是针对目前避孕措施统计资料项目分类不充分状况的一种好的选择.

606 条记录 3/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