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然产物与体外杀精

    作者:卢宗亮;杨柳娜;周蕊;许红霞

    全球每年有2亿多妊娠发生,其中50%是计划外妊娠[1],因此避孕药的研发一直备受关注.杀精子剂在性交前用于阴道以避免妊娠,是一种可由女性主动采用的避孕措施.壬苯醇醚(N-9)是目前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杀精子剂,但N-9会损伤阴道上皮细胞[2]并提高患艾滋病的风险[3~6],而天然产物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7,8].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包括昆虫、海洋生物等的身体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多种天然产物,尤其是天然植物化合物具有体外杀精活性,可能研发为阴道用避孕剂.从化学结构看,目前发现的天然产物杀精剂可归为皂苷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等,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杀精活性的天然产物做一综述.

  • 血水草血根碱致钉螺肝脏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

    作者:刘铭;彭玲;刘建军;黄琼瑶;彭飞;袁仕善

    目的 分析血水草血根碱致钉螺肝脏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从血水草粉末中分离血根碱,配成5 mg/L水溶液,每500 ml药液投放50只钉螺,25℃浸泡36 h,解剖活螺并收集肝脏,双向电泳分离血根碱处理组和清水对照组钉螺肝脏蛋白质,ImageMaster 2D 5.0软件分析图谱,筛选差异蛋白质,并用质谱鉴定.结果 血根碱组和清水对照组分别检出(433±14)、(385±12)个蛋白质点;质谱鉴定获得11个差异表达蛋白,分别是原肌球蛋白、假定蛋白XP_533132、肌动蛋白87E、角蛋白6A、β-微管蛋白、线粒体内膜蛋白4样蛋白、角蛋白2、咽侧体抑制激素A前体、ENSANGP00000020184、肌动蛋白-3、ENSANGP00000013943.其中假定蛋白XP_533132、ENSANGP00000013943在血根碱处理组表达下调,其余9个蛋白质在血根碱处理组表达上调.结论 血根碱引起钉螺肝脏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

  • 341 文殊兰球茎中的具有细胞毒性的生物碱类和黄酮

    作者:

  • 宽筋藤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郭凤霞;韩丹;刘斌

    目的:优选宽筋藤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宽筋藤中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优选宽筋藤总生物碱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得到的宽筋藤总生物碱佳提取工艺为:盐酸-70%乙醇(1∶100)混合溶液提取3次,1 h/次,溶剂用量为8倍量。结论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 液质联用法分析雾灵乌头不同部位生物碱成分研究

    作者:郭晓宇;张伽妹;全庆华;姬瑞芳;谭鹏;刘永刚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析雾灵乌头不同部位提取物的生物碱.方法 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1%氨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 ℃;正离子模式采集.结果 雾灵乌头根部发现61种生物碱,鉴别出46种.在茎中发现38种生物碱,鉴定出33种,有27种与根部相同.在叶中检测出18种生物碱,其中8种与根部生物碱相同.结论 该方法精确、可靠、高效,适用于雾灵乌头成分的快速鉴定,为雾灵乌头的开发利用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 三黄泻心汤药效组分分析

    作者:刘晶晶;张贵君;彭慧;毛莹;徐蓓蕾;黄睿

    目的:分析三黄泻心汤其泻火解毒的药效组分,为药效组分中药的发现和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依据经方的制剂方法制备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生物碱类-黄酮类-蒽醌类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测定了16种药效组分: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其含量依次为1.80%,5.40%,7.70%,4.50%,18.80%, 47.80%,9.40%, 3.60%,1.10%,0.42%, 3.54%,0.07%,0.11%,0.37%,0.11%,0.03%.结论:三黄泻心汤泻火解毒16种药效组分的含量为104.75% (mg·g-1),16种药效组分比例是56∶ 163∶ 232∶ 136∶ 571∶ 1448∶ 283∶110∶32∶ 107∶ 13∶2∶3∶ 11∶3∶1(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 HPLC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12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章军;刘宇政;王跃生;刘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黄连碱、药根碱、黄芩苷、小檗碱、巴马汀、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甘草酸铵12个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DA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Merck Chromolith,RP-18e(4.6 mm×100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含0.01 mol·L-1磷酸二氢钾)度洗脱;流速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0,275,345 nm.结果:12个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合格,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葛根芩连汤的质量控制.

  • UPLC-Q-TOF-MS/MS快速鉴别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作者:李晓庄;赵慧玲;黄文平;冯育林;李志峰;王琦;杨世林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北豆根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2.1 mm×100mm,1.7 μm),以0.1%氨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体积2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质量数扫描范围m/z 50~1 250,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LC-MS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3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双苄基异喹啉类、阿朴啡及氧化异阿朴啡类、单苄基异喹啉类等.结论:基于HPLC-ESI-Q-TOF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裂解数据、文献分析检索,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为北豆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栀子金花丸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MS快速鉴定与分析

    作者:李玲云;王云;刘梦娇;张雪;李晓庆;戴业佳;麻印莲;张村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栀子金花丸整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2.1 mm x100 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 min-1,以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对栀子金花丸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鉴别.结果:根据质谱裂解规律、保留时间及参考文献等信息,初步推测鉴定出65个化学成分,其中,20个黄酮类成分,9个环烯醚萜类成分,8个有机酸类成分,6个生物碱类成分,6个蒽醌类成分,4个甾体皂苷类成分,3个鞣质类成分,3个二萜色素类成分,3个双苯吡酮类成分,1个单萜类成分,1个二蒽酮类成分和1个柠檬苷素类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同时对栀子金花丸不同类型化合物进行快速分析,有助于开展进一步的活性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

  • 假鹰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罗艳;焦杨;邱莉;冯娴静;李福森;郭小葆

    文章总结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关假鹰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目前已从假鹰爪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46种黄酮类化合物、36种生物碱类化合物、1个环肽化合物,还有三萜、挥发油类、有机酸、甾醇等化学成分.假鹰爪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HIV、强心作用、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抑制芳香酶和脂肪氧化酶、抑制NFAT转录、抗疟原虫等生物活性.

  • 黄连解毒汤中1个新的黄酮苷

    作者:马兆堂;杨秀伟;钟国跃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4味中药组成的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连解毒汤的醋酸乙酯可溶性部分得到1个新的黄酮苷,命名为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wogonin-5-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1).从正丁醇可溶性部分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檗碱(2),巴马汀(3),表小檗碱(4),京尼平苷(5),药根碱(6),非洲防己碱(7),格陵兰黄连碱(8),汉黄芩苷(9),3,5-二乙酰胺吡啶(10)和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根据已报道4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判断化合物2,3和6来源于黄柏和黄连;化合物4,7和8来源于黄连;化合物5和11来源于栀子;2个黄酮苷来源于黄芩.

  • 山西产苦参种子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资源化价值探讨

    作者:翁泽斌;段金廒;郭盛;朱振华;顾俊菲;雷振宏;李安平

    该文基于中药资源化学及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思路及开发策略,以苦参种子资源化利用为目的,采用UPLC-Q-TOF-MS和UPLC-TQ-MS联用技术分析了苦参成熟干燥种子中生物碱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含量,并与同属近缘植物苦豆子成熟干燥种子进行比较,以期发现苦参种子的潜在资源利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种子与苦豆子种子所含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组成具有高度相似性;苦参及苦豆子种子中7种生物碱总量分别为11.203,15.506 mg·g-1.其中,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在苦参种子中的含量较为丰富,提示苦参种子可作为获取苦参碱类生物碱的重要原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研究结果为苦参种子的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创新苦参资源价值,提升苦参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支撑.

  •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桑叶中生物碱类与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分析评价

    作者:张丽丽;白永亮;宿树兰;欧阳臻;刘利;郭盛;钱大玮;段金廒

    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11个品种88个桑叶样品中生物碱类、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探讨桑叶的适宜采收期及桑叶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桑叶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桑叶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物候期的顺延,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呈总体下降趋势,10月份后大幅下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小,10月份之后亦呈下降趋势.广东桑中黄酮类成分远高于生物碱类成分,而鸡桑则相反;华桑和蒙桑中生物碱类成分在7-8月间迅速下降;白桑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综合分析,药用桑叶的适宜采收期在9月底10月初.研究结果为桑叶的合理采收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红花石蒜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胡疆;刘雁;李强;张丽芳;景年华;史俊友;吕涛;殷斯;彭天凤;郝珊瑚

    对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反向硅胶、凝胶及MCI-gel树脂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红花石蒜的生物碱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1 H-NMR,13 C-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该植物鳞茎70%乙醇提取液的氯仿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9个amaryllidaceae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N-methoxylcarbonyl-1,2-methylene-dioxyl-isocorydione(1),isocorydione(2),8-demethyl-dehydrocrebanine(3),(+)-3-hydroxy-anhydrolycorine N-oxide(4),vasconine(5),pancratinine D(6),yemenine A(7),11-O-acetylhaemanthamine(8)和5,6-dihydro-5-methyl-2-hydroxyphenanthridine(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益母草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比试验

    作者:徐建中;王志安;俞旭平;王文博;盛束军;沈宇锋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别名茺蔚,为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上以开花的地上部分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二萜类、苷类等[1],其中,以总生物碱作为质量指标成分.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治疗各种妇科疾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应用非常广泛[2].

  • 氮肥对益母草产量和药材品质的影响

    作者:徐建中;王志安;俞旭平;王文博;沈宇锋;虞锦义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别名茺蔚,为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二萜类、苷类等[1],目前药典仍以总生物碱作为质量指标成分,其中主要含水苏碱.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治疗各种妇科疾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应用非常广泛[2].

  • 栽培、野生及不同产地半夏总生物碱测定

    作者:于超;张明;王宇;罗琴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a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1].其主要成分含有淀粉,辣性物,半夏蛋白,苷类,酚类,甾醇类,脂肪酸类,无机元素,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2].其药理作用有镇咳,止吐,防矽肺,解毒等功效[3],生物碱是半夏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药材中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是评价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作者对不同产地的野生半夏和栽培品种的总生物碱成分,以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进行测定,比较含量的差异.在pH=5.40缓冲溶液中[4],加入0.05 %溴麝香草酚蓝显色剂,在波长414 nm处利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

  • 桑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作者:汪芳;吉力;刘元艳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性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其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桑苷、异槲皮苷;生物碱类葫芦巴碱、胆碱、腺嘌呤;香豆素类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此外尚含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本实验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NIST谱图库检索鉴定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峰的相对含量.

  • 小檗碱等7种中药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RC膜透过规律及机制初探

    作者:徐丽;李益群;姚薇薇;朱华旭;唐志书;邢卫红;黄莎莎;彭静;李博;刘红波;郭立玮

    为解析不同生物碱的膜透过规律,以典型中药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为代表,选用7种具有不同母核和取代基结构的中药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青藤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汉防己甲素,配制成相同摩尔浓度的模拟溶液,进行RC1K膜和RC5K膜的过膜实验.以各物质过膜的动态透过率、总透过率和总吸附率的值为指标,结合过膜前后膜表面的扫描电镜(SEM)图,预测、分析不同生物碱类成分动态透过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生物碱类中药化学成分过2种膜的动态透过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对膜材料表面的污染程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个化合物在RC5K膜的透过率均大于RC1K膜,在一定范围内,膜的孔径越小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选择性筛分作用越好;膜材料表面的污染程度均较轻;不同物质在同一种膜上的透过率差异表现出与结构复杂度之间差异的正相关性,这为控污染膜材料的表面改性设计提供实验依据.膜改性材料设计时,可以通过枝接不同极性基团改善膜表面性质,从而改变膜表面对化合物的吸附特性,针对性设计孔径,实现相应化合物的高透过率和低污染的目标.

  • 桑叶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立雯;季涛;宿树兰;尚尔鑫;郭盛;郭建明;钱大玮;段金廒

    采用UPLC-TQ-MS同时测定糖尿病模型大鼠和空白大鼠血浆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柰酚、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DNJ、fagomine 10种有效成分,并计算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以阐明桑叶黄酮类及生物碱类在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高糖高脂饲料结合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桑叶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物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浆,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以UPLC-TQ-MS测定血浆中桑叶10种成分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槲皮素和山柰酚灌胃0.333 h达到峰值,说明大鼠口服桑叶黄酮类成分后吸收和分布较为迅速;服药后4h,两者第2次达到峰浓度,说明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DNJ和fagomine在胃肠道能较快地吸收入血,血药浓度在0.667 h达到峰值,提示两者进入大鼠体循环后可快速分布.在模型组大鼠体内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芦丁的Cmax和AUC0t降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t1/2缩短,而槲皮素、山柰酚、芦丁的t1/2延长;绿原酸、紫云英苷、异槲皮苷、fagomine在模型动物体内Cmax升高,紫云英苷、fagomine的t1/2延长,提示在正常生理状态与模型病理状态下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差异.

154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