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京地区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静;范海波;张双婕;王凌云;蔡婷婷;王志国

    目的 调查南京地区孕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亚型感染率,并探讨其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产科门诊建卡孕妇1557例,同时分别以2016年1月至6月健康体检人群85例、妇科门诊就诊的各类炎症疾病患者2062例为对照,比较各组人群HR-HPV及亚型感染率,以早产、胎膜早破两种常见不良妊娠为结局,探讨孕期HR-HPV感染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HR-HPV不同基因型感染之间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①妊娠组、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12.91%、16.39%和11.76%,妊娠组HR-HPV感染率显著低于疾病组(P<0.05),与健康体检组之间无差异(P>0.05).妊娠组16、18亚型及其它12种HR-HPV亚型感染率分别为2.63%、0.64%和10.66%,18亚型及其它12种HR-HPV亚型感染率均显著低于疾病组(P<0.05),而16亚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R-HPV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R-HPV感染孕妇(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HPV感染是早产、胎膜早破两种常见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3.323,95% CI:2.192~5.036,P<0.001),而年龄、孕产次对妊娠结局没有影响(P>0.05).④单一HR-HPV 16或18亚型、其它12种高危亚型及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危亚型感染之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孕期HR-HPV感染是早产、胎膜早破两种常见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子,因此做好孕前及妊娠期HR-HPV筛查和积极干预,有利于优生优育.

  • 161例新生儿出生当天血生化指标探讨

    作者:杨秋亮;温新宇;童红莉;贾兴旺;高艳红

    目的 分析新生儿出生当天生化指标中的差异,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新生儿出生24h内,抽血检测23项生化指标,将结果根据产式和出生时孕龄分为早产剖宫产组、早产顺产组、足月剖宫产组、足月顺产组,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足月顺产组新生儿血TP、ALB、TB、DB指标比早产顺产组、早产剖宫产组及足月剖宫产组新生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新生儿组血TP、ALB、CK、CK-MB指标比早产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龄和产式对新生儿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临床在对新生儿做诊断和治疗中应考虑孕龄和产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 孕妇TORCH感染与病理妊娠关系的探讨

    作者:赵采;叶大付

    随着对围产医学的深入研究,孕期TORCH感染正引起产科和儿科的日益重视.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病理妊娠与孕妇发生TORCH感染有关.现将福州地区1996年以来131例有病理妊娠史的患者TORCH检测结果介绍如下.

  • 妊娠妇女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CG测定的意义

    作者:丛建华

    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妇女常见的并发症, 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 病因尚不明确, 但严重影响胎儿健康.目前实验室甘胆酸(CG)的检测是诊断及治疗监测ICP的重要指标.有报道在孕20周妇女血中即可出现CG含量增高, 但ICP多出现在孕28周以后.ICP患者预后良好, 但胎儿可发生早产、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等并发症.本文对80例ICP患者血清CG进行了测定, 现报道如下.

  • 高氧下调早产大鼠肺组织AQP5的表达

    作者:卢红艳;常立文;李文斌;姜娜;彭琼玲;蔡成;刘敬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在早产大鼠及吸高氧过程中的肺动态表达.方法 剖宫术取出孕21 d SD早产鼠,于12~24 h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分别在1、4、7、10 和14 d时提取肺组织,RT-PCR测定AQP5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 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 早产大鼠生后肺组织AQP5表达不断增强,其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高氧暴露1 d时,仅肺组织AQP5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氧暴露4、7、10及14 d时,其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AQP5通过调节肺水平衡,在早产大鼠肺泡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高氧暴露导致AQP5表达下调是促使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感染和炎性反应与早产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莉;陈巧媛

    早产指妊娠37周之前分娩,可导致新生儿发病和死亡.虽然妊娠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原因很多,但感染与炎性反应是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感染因素、免疫途径在早产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迄今仍不明确.

  • 双胎及三胎妊娠的临床特点

    作者:夏晓艳;黄醒华;翟桂荣

    探讨双胎及三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对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及三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的流产率6.7%,早产率52.3%,低出生体重儿(<2500 g)约44.5%,围产期死亡率68.6‰.三胎流产率28.6%,早产率80%,低出生体重儿(<2500 g)约66.7%,均较双胎妊娠升高.双胎体重不均衡、双胎输血综合症是导致双胎流产、早产、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双胎及三胎妊娠早期诊断是影响其围产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定期产检,预防性入院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双胎及三胎早产的发生.

  • 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的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阎旭霞;陈家福;朱新朋;庄建安;蒋栖岗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畜弓形虫病(吕元聪,1992),尤其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常危及胚胎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产、畸胎(孟繁玉等,1994;史锦兰等,1994;卢慎,1994;李宏军等,1995);儿童先天性感染弓形虫后,主要危及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头痛头晕、癫痫抽搐等(王海琦等,1997).为探讨社会因素对弓形虫感染的影响,2000年作者在河南省济源市对在校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抽样血检,现简报如下.

  • 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霆;钟桂朝;燕旭东;吴本清

    目的 探讨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于本院出生的早产儿109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红蛋白检查,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与对照组.收集两组早产儿及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日龄、出生体质量、胎龄等,记录孕妇贫血或溶血史、是否发生新生儿感染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采血量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93例早产儿中有293例发生贫血,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为26.8% (293/1093).临床资料比较显示,贫血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贫血组孕妇贫血或溶血史、新生儿采血量>10 ml/kg、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低体质量、孕妇贫血或溶血史、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采血量>10 ml/kg及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贫血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早产儿贫血与新生儿出生低体质量、孕妇贫血或溶血史、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采血量>10 ml/kg及新生儿窒息有关.

  • 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与早产

    作者:袁晓兰;刘国成;王丽敏;陈虹;牛建民

    应用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探讨其与阴道出血和早产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82例前置胎盘孕妇按孕周28~30周、31~33周、34 ~ 36周分为3组,采用超声测量各组孕妇子宫颈管长度,记录3组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例数,观察各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孕妇出现的阴道出血、下腹痛、宫缩临床症状的例数并统计对比早产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分别绘制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和早产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佳临界点。结果 3组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30 mm和≤30 mm的例数分别为28~30周组:20例、8例,31~33周组:19例、11例,34~36周组:11例、13例。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前置胎盘孕妇阴道出血率、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28 ~ 30周组:阴道出血率87.50%比20%,早产率75%比15%;31~33周组:阴道出血率72.73%比26.32%,早产率63.64%比21.05%; 34 ~ 36周组:阴道出血率69.23%比27.27%,早产率38.46%比18.18%;均P<0.05),3组出现下腹痛和官缩临床症状的比例也是子官颈管长度≤30 mm的前置胎盘孕妇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3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孕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则低于子宫颈管长度>30 mm者(均P<0.05),新生儿窒息率在28 ~ 30周、31~ 33周组子宫颈管长度≤30 mm的孕妇高于子宫颈管长度>30mm者(均P<0.05),而34~36周组的孕妇均未出现新生儿窒息。子宫颈管长度预测阴道出血及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4%、65.3%,30.5 mm为预测的佳临界点。结论 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可作为预测阴道出血与早产的一种方法。

  • 固尔苏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岱峰;胡结明;崔其亮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在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58例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实验组28例于生后6h内应用PS,对照组30例无应用PS仅作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用药后20h(或生后约24h)X线胸片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评价应用PS防治早产儿HMD的作用.结果两组病例生后24h的X线胸片异常发生率、平均应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中肺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应用固尔苏可有效预防HMD的发生,对已发生HMD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抗弓形虫IgG抗体检测

    作者:刘岩

    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9%.孕妇受弓形虫侵袭时,约有40%的可能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的畸形、缺陷、先天愚型、小样儿、流产、早产、死胎等,因此,弓形虫是围产期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原虫病[1].为了探讨弓形虫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我们应用ELISA法对192名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中抗弓形虫IgG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

  • 社会因素对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的影响

    作者:陈福来;闫旭霞;朱新朋;庄建安;蒋栖岗;刘辉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畜弓形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1].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常危及胚胎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产、畸胎[2~5];儿童先天性感染弓形虫后,主要危及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头痛头晕、癫痫抽搐等[6].为探讨社会因素对小学生感染弓形虫的影响,2000年在河南省济源市对在校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弓形虫抗体检测,初步了解了弓形虫感染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 应激与早产及脐血硫化去氢表雄酮的关系

    作者:张震;温坚;许文荣;吕为农;张红梅;张蔚;钱晖;欧阳华;俞捷;李国海

    目的:探讨应激及其应对方式与早产和胎儿脐血硫化去氢表雄酮(DHEA-s)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在镇江第四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初产妇,早产组46例,正常产对照组42例;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防御方式量表(DSQ)在孕第28周时进行自我评定,以各因子分值作为观察数据;两组脐血DHEA-s含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早产组恶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早产组频度1.2±0.7,强度56.2±4.0;对照组频度1.0±0.0,强度44.4±1.1,t=1.49、2.96,P<0.01),早产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得分(4.2±0.1)高于对照组(3.6±0.1,t=4.13,P<0.01)、中间型防御方式也高于对照(早产组3.9±0.1,对照组3.6±0.1,t=2.03,P<0.05),DHEA-s含量亦然(早产组0.72±0.02,对照组0.33±0.03,t=2.26,P=0.03).早产因子、负性事件强度分值与脐血DHEA-s含量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5和0.62,t值分别为2.20和4.49,P<0.05.结论:心理应激及其应对方式与早产的发生相关,早产脐血DHEA-的较高含量可能是心理应激与早产发生的病理生理中介途径之一.

  • 分娩方式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影响调查

    作者:张旭光;杨晋蜀;何春玲;尹怀强;吴杰

    本文调查了3690名学龄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及其生产情况,并进行分析. 对象为蚌埠市区7所小学智力正常儿童3690名,其中男1823名,女1867名.分娩方式分为正常产、早产、难产、剖腹产.其中早产为孕28周正常产,难产为胎吸、产钳产,但均无产后窒息. 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分析见表1.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与早期泌乳量的相关性

    作者:栾丹丹;于秀荣;刘永云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与早期泌乳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2例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泌乳量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进行产后抑郁筛查,以EPDS得分≥10分为产后抑郁筛查阳性,将阳性者纳入产后抑郁筛查阳性组;EPDS得分<10分者纳入正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产后早期每日泌乳量及平均吸奶频率,并分析EPDS得分与泌乳量的相关性.结果: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筛查阳性率为58% (58/100).阳性组产后第11~14天泌乳量低于正常组(均P<0.05/14),平均吸奶频率也低于正常组(P<0.05).EPDS得分与产后第2天及第11~14天泌乳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38~-0.35之间(均P<0.05/14).结论:本研究提示,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筛查阳性率高,产后抑郁可能对其产后早期泌乳量产生不利影响.

  • 戊型肝炎与疫苗

    作者:邵惠训

    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播的传染病.戊型肝炎的症状与甲型肝炎类似,但病死率更高,症状更重,对孕妇、胎儿、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的危害更大.孕妇病死率高达15%~25%",幸存的孕妇极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早在1955年12月,印度新德里由于自来水水源受患者或动物粪便污染,引起29 000例黄疸型肝炎流行.

  •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爱春;马亚琪;王昀;汪颖南;谢俊玲;王荔;袁静;顾依群;刘爱军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大体及镜下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34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29岁,足月产14例,早产10例,胎死宫内1例,19例有妊娠合并症。肿瘤大体表现为凸出于胎盘胎儿面的暗红色、界限较清的结节,直径1~16 cm,切面暗红色,部分可为海绵状血管腔,镜下通常表现为小而密集的毛细血管,部分为扩张的海绵状血管,极少数富于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CD34,Ki-67阳性指数<10%。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较少见,极少数富于细胞性,易被误诊为恶性,常伴发多种妊娠合并症。

  • 预防控制先天性梅毒发生的时机与策略

    作者:宁淑敏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congenital syphilis,CS)是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源途径感染而发生的梅毒,于新生儿期发病者为早期梅毒.要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就要从孕妇抓起.1 妊娠梅毒及先天性梅毒诊断标准1.1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1] ①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②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产、早产、死产、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儿;③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姚婉晴;陈海花;张岚;王自珍;李磊

    文章综述了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社会支持系统、实践形式及内容和测评工具,国外早产儿连续护理实践形式包括多学科团队连续护理模式、医护-家长合作模式、居家护理模式、远程医疗管理模式、高危儿门诊随访模式,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完善早产儿连续护理内容与工作模式、组建多学科连续护理团队、构造开放式的NICU环境、完善早产儿连续护理相关测评工具,以期为我国开展早产儿连续护理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5524 条记录 12/277 页 « 12...9101112131415...2762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