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作者:董国祥;赵军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方法本组22例动脉闭塞症患者,术中在动脉闭塞远端纵行切开动脉,剥离切口处的动脉内膜后横断,将动脉内膜断端套入自制的不锈钢圈套器内,将圈套器向近端推进至闭塞近端,退出圈套器,用Fogarty取栓管取出动脉内膜,切口处缝合固定远端内膜断端。结果内膜剥脱长度10~43 cm,19例症状完全消失(86.4%),1例股浅动脉内膜剥脱失败而改行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搭桥术,2例因流出道不良恶化而截肢,近期通畅率86.4%。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3.2年,2例因动脉血栓形成行导管溶栓术后痊愈,2例切口狭窄闭塞,再次行切口成形术后痊愈。1例则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复发闭塞,出现静息痛,远期通畅率68.2%。结论动脉内膜剥脱术仍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一种好方法,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廉,近期通畅率与动脉搭桥术相仿。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62例

    作者:陈以宽;朱仕钦;罗文军;沈庆明;孙建明

    目的总结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62例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二极管激光仪行腔内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功率为10~12 w,激光脉冲持续时间为1 s,间隔时间为1 s,逐渐退出静脉腔.结果随访时间为2~8个月.全部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搔痒,无需用吗啡类镇痛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

  • 青少年下肢高分级软组织肉瘤的介入与手术治疗

    作者:宗祥云;师英强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肢高分级软组织肉瘤介入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例患者年龄12~23岁,男女各3例,肿瘤位于小腿4例、腘窝1例、大腿1例,大径4~15 cm,中位数6 cm.6例患者均于术前行介入化疗2次,化疗药物为长春地辛 4 mg或长春新碱2 mg+顺氯氨铂40~60 mg+表阿霉素50~80 mg.1例右侧小腿小圆细胞肉瘤患者在介入化疗间行静脉化疗1次,1例右侧小腿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采用介入化疗、Co60局部放疗、静脉化疗1次及肿块广泛切除术,1例左侧大腿高分级软组织肉瘤患者介入化疗后行左股后肌间室切除术,余3例行介入化疗及肿块广泛切除术,病理诊断分别为小腿腺泡状横纹肌肉瘤、腘窝滑膜肉瘤、小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结果介入化疗后肿块大径缩小1~8 cm,其中缩小8 cm者系肿块完全消失.6例患者均成功保全肢体,下肢行走及运动功能无障碍.6例患者均于介入后出现轻度患肢水肿及局部胀痛,1例并发下肢毛细淋巴管炎,远期患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随访6~20个月,患者均存活,1例于术后2个月发现肺部阴影,局部无复发. 结论青少年下肢高分级软组织肉瘤行介入化疗可使肿块缩小,增加手术保肢可能.

  •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陆信武;李维敏;黄英;陆民;黄新天;刘晓兵;殷敏毅;蒋米尔

    目的 评价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从2003年12月至2008年5月,106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肢进行了SIA治疗,动脉闭塞长度4.5~28.0 cm,平均10.8 cm,其中21条肢体为生活方式受限性间歇性跛行,85条肢体为威胁肢体生存的严重性缺血.分析评价的主要参数为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措施.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所有SIA再管化过程均在DSA设定的路径下进行;每完成一个操作,向导管内注入少量的造影剂以确定导管的位置;长段动脉闭塞选择相对较长、合适的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抗凝治疗持续3~5 d,然后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结果 有5条患肢穿刺部位皮下出现轻度淤血,未发生动脉柃塞;有7条患肢发生动脉穿孔(6%),但未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有1例因影响动脉重要分支而致截肢;有3条患肢发生再管化通道急性闭塞,其中1例SIA后导致动脉旁路吻合口下移.结论 SIA手术可发生动脉穿孔、影响动脉主要分支、再通血管急性闭塞和栓塞等并发症,但绝大部分町防治,很少引起严重的后果.

  • 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聂开瑜;陈伟;魏在荣;金文虎;邓呈亮;孙广峰;祁建平;王波

    目的 探讨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血管部位及其走行,彻底清创后,以穿支血管为蒂,依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临床应用10例,小腿创面范围为3 cm×2 cm ~9 cm×6 cm,皮瓣切取范围为3 cm×3 cm ~ 10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4例,采用游离断层皮片移植修复6例.术后所有皮瓣完全存活,供、受区创面及切口均一期愈合.1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无臃肿,色泽、质地和外形良好.结论 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较好方法之一.

  • 腓肠内侧血管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张净宇;霍永鑫;高顺红;于志亮;段雅智;张文龙;于泽洋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血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供血游离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下肢标本6侧,行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腓肠肌的供血动脉起点,测量动、静脉数量及腓肠内侧血管肌外部分长度、外径.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5例小腿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皮肤缺损面积13 cm×7 cm~24 cm×12 cm,以腓肠内侧血管为受区血管蒂,10例选取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创面,5例选取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解剖研究发现腓肠肌为多源性供血,腓肠内、外侧动脉起自腘动脉,腓肠内侧血管为1条动脉、2条静脉,肌外长度4~7 cm,平均5.4 cm,动脉起点外径2.6~2.9 mm,平均2.7 mm,入肌处外径1.9~2.3 mm,平均2.1 mm.静脉注入腘静脉处外径2.7~3.4 mm,平均2.9 mm,入肌处外径1.8~2.2 mm,平均2.0 mm.1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1~21个月,平均16.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腓肠内侧血管解剖位置恒定,位置深,损伤几率小,蒂长,适于吻合,应用其为游离皮瓣供血,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效果满意.

  •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玉珍;张震宇;郭淑丽;何文;张晓蓉;王淑珍;刘崇东;李金凤;李琳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前瞻性比较141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的发生率、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及凝血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48 h及术后5~7 d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水平,并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1)术后发生LEDVT 22例(血栓组),发生率为15.6%,发生时间为术后2~7 d,平均(4.1±1.2)d;术后未发生LEDVT 119例(非血栓组).(2)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是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晚、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合并心血管疾病、淋巴清扫术、年龄、全身麻醉、恶性肿瘤等,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是LE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栓组术后D-二聚体平均为(0.9±0.6) mg/L,非血栓组为(0.5±0.4)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用于预测LEDVT的阳性预测值为31.0%,阴性预测值为98.6%;手术后较手术前抗凝血酶-Ⅲ有所升高.(4)22例行静脉超声诊断的血栓患者中,有4例行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均与超声诊断相符.(5)两组手术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检测结合静脉超声检查,可作为LEDVT的早期筛查手段.建议对有LEDVT高危因素的患者,手术后2~7 d常规筛查静脉血栓,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 dysferlinopathy 患者大腿骨骼肌 MRI 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作者:金苏芹;张巍;吕鹤;柳青;宋书娟;杜婧;肖江喜;王朝霞;袁云

    目的:探讨dysferlinopathy患者大腿肌肉水肿及脂肪化规律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32例dysferlinopathy患者,包括13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B,LGMD2B)、13例Miyoshi肌病、4例近远端肌病及2例高肌酸激酶血症患者。对患者进行改良Gardner-Medwin and Walton ( GM-W)评分和大腿肌肉MRI检查,对MRI的脂肪化和水肿改变进行评分。计算LGMD2B和Miyoshi肌病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GM-W评分、肌肉脂肪化和水肿评分以及分布模式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所有患者大腿肌肉脂肪化和水肿总评分与其病程、GM-W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GM-W中位数评分为4.00(2.00,5.00)分,其中LGMD2B为4.00(3.00,4.50)分,Miyoshi肌病为4.00(2.00,5.00)分。30例患者(93.75%)出现肌肉脂肪化,在LGMD2B和Miyoshi肌病患者中分布模式相同,骨骼肌脂肪化平均总评分为(28.20±12.86)分,其中 LGMD2B 为(28.50±13.03)分,Miyoshi 肌病为(29.00±12.63)分。26例患者(81.25%)存在肌肉水肿,在LGMD2B和Miyoshi肌病患者中分布模式相同,骨骼肌水肿平均总评分为(18.36±13.60)分。其中LGMD2B为(22.88±11.59)分,Miyoshi 肌病为(16.77±13.80)分。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GM-W评分、肌水肿和脂肪化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肌肉脂肪化总评分与其GM-W评分( rs =0.737,P=0.000)和病程( rs =0.637, 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大腿肌肉脂肪化和水肿均是dysferlinopathy 患者常见的MRI改变,主要临床亚型具有类似的影像学改变。肌肉脂肪化可用于该病的进展评估。

  • MR三维动态增强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红梅;刘新爱;史志勇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在腹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CE-MRA.采用德国Siemens Essenza 1.5 T全身MR扫描仪,Body线圈,运用3D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扫描序列,自动移床采集双下肢血管图像.结果 3D CE-MRA可直观、完整地显示腹腔、盆腔和下肢动、静脉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30例患者中,动脉硬化狭窄20例,动脉瘤2例,动脉瘘1例,动静脉畸形1例,动脉变异1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正常3例.结论 3D CE-MRA对腹部及下肢大血管病变显示良好,能清楚显示血管本身病变、病变与血管、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很好临床实用价值.

  • 左侧大腿中下段纤维软骨间叶瘤1例

    作者:张茂林;康厚艺;张伟国

    女,43岁.因"发现芹侧大腿中下段包块1周"入院.局部无疼痛、肿胀感,左下肢无麻木及潮热盗汗,活动行走正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院外CT提示左大腿中下段包块,性质待定.院外行左大腿包块穿刺术,见红色血性液体,再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可见少量纤维上皮细胞,个别轻度异性.在院外诊所包扎中药(具体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包块反而进行性长大,遂来我院就诊.

  • 基于Amira软件的小腿外侧供区皮瓣三维可视化设计

    作者:徐凯;裴国献;张元智;唐茂林

    目的 利用个人电脑(PC),结合图像处理软件Amira 4.1对小腿外侧皮瓣进行三维重建,建立皮瓣动脉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标本1具,行下肢多排螺旋CT扫描,观测腓动脉的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将数据输入个人PC,利用Amira软件,经剪切、分割、表面重建及体绘制等步骤,根据解剖结构特点,对皮肤及其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动脉皮瓣结构.结果 重建了皮瓣主要构成,重建的三维结构可以多彩色、透明或任意组合显示,经不同角度观察,整体显示清晰、实体感强,皮肤、动脉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在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中可清楚地观察各解剖结构的形态,特别是皮瓣动脉的分支及其体表投影得到了很好的显示.结论 小腿外侧皮瓣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应用Amira软件可为三维建模提供基础.

  • 顺行插管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慢性血栓形成

    作者:唐郁宽;陈汉威;陈勇;李彦豪;何晓峰;宋明才;许向东;刘海英;曹筱莹;胡佩玲

    目的评价顺行性插管对下肢深静脉慢性血栓形成(LEDVT)的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髂和(或)股静脉长段、全段或多节段血栓形成的患者,均经健侧股静脉穿刺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经患侧静脉穿刺插管,综合运用血管内溶栓、血栓抽吸、血栓消融器消融、球囊成形术及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成功率87.5%(35/40),失败的5例改手术切开暴露静脉再穿刺插管成功.综合介入治疗后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42.5%(17/40),显效率47.5%(19/40),好转率10.0%(4/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静脉顺行性穿刺插管途径和结合多项介入技术综合运用治疗慢性LEDVT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克;冯博;苏洪英;周玉斌;赵仲春;张曦彤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即血栓拖拉-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有效性.方法急性IFVT 7例.首先经颈静脉或经健侧股静脉置入腔静脉滤器;然后送入自行组合式血栓抽吸和拖拉装置行I-FVT清除术;残存狭窄者采用经皮动脉成形术(PTA)或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均行严格抗凝及溶栓治疗.结果7例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治疗均获得成功.表现为髂-股静脉通畅,肿胀消退;1例术后患肢肿胀出现反复,再次治疗后肿胀消退.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肺梗死.术后随访5.5~31.0个月,平均18.7个月,无症状性复发.结论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是治疗I-FVT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 时间分辨随机轨道MR血管成像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小腿动脉的成像研究

    作者:邬晴媛;林江;李丹;曾蒙苏

    目的 评价3.0 T时间分辨随机轨道(TWIST)MRA提供的小腿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形态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40例临床证实或怀疑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的患者接受小腿段TWIST MRA及全下肢对比增强MRA(CE-MRA)检查.由TWIST MRA确定双侧腘动脉开始显示时间,双侧腘动脉开始显影时间差,小腿动脉通过时间和小腿动脉平均达峰时间.分析小腿动脉平均达峰时间与踝肱指数(ABI)的关系.评价小腿各段动脉在TWIST MRA及CE-MRA的图像显示情况,包括血管显示度、静脉重叠情况和动脉狭窄程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动脉平均达峰时间与ABI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对16例患者,以DSA为金标准,分别评价TWIST MRA、CE-MRA诊断各级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纳入评价的79侧下肢腘动脉开始显影时间为(30.7±7.6)s,双侧腘动脉开始显影时间差为(2.1±2.5)s,小腿动脉通过时间为(35.6±16.9)s,小腿动脉平均达峰时间为(52.6±17.6)s.(2)24例接受ABI检查的患者共计得到48个ABI指数(均值为0.62±0.23),与小腿动脉平均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627,P<0.01).(3)851段参与评价的血管中,TWIST MRA显影动脉节段849段,显示度评分为(2.83±0.48)分;CE-MRA显影动脉节段845段,显示度评分为(2.78±0.43)分(P>0.05).(4)以DSA共显示的194段动脉节段为金标准,TWIST MRA显示正常及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6.7%(118/122)、特异性为100.0% (72/72),显示明显狭窄的敏感性为94.1%(32/34)、特异性为96.2% (154/160),显示闭塞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98.7% (154/156);CE-MRA显示正常及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5.9%(117/122)、特异性为100% (72/72),显示明显狭窄的敏感性为91.2%(31/34)、特异性为95.6% (153/160),显示闭塞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98.1%(153/156).结论 TWIST MRA操作简便,无静脉污染,一次检查不仅能准确显示小腿动脉病变,而且能提供反映疾病程度的功能学信息.

  • 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

    作者:张雪哲;洪闻;王武;黄振国;卢延

    目的评估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其中4例为神经鞘瘤(3例良性,1例恶性),1例为恶性神经纤维瘤;肿瘤分别位于小腿(2例)、腘区(1例)、大腿(1例)和股区(1例).5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T2加权序列作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2例良性神经鞘瘤应用T1W SE作增强扫描.结果在T1WI 2例良性神经鞘瘤呈等信号强度,1例良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呈不均质的低-中等信号强度.在T2WI 5例肿瘤均呈不均质高信号.2例神经鞘瘤可见靶征,表现为瘤体中央为低信号区,其周围为高信号区,于T2WI显示清楚.结论 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靶征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是1种有价值的征象.

  • 正常人踝关节屈伸运动时小腿肌肉的在体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研究

    作者:姜丽;窦祖林;康庄;温红梅;卫小梅;喻勇

    目的 探讨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 VE-PC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小腿肌肉在体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 40岁)和老年组(60~78岁).所有受试者平卧于MR仓内,进行周期性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应用VE-PC MRI技术,采集左小腿胫骨前肌(TA)、腓肠肌内侧头(MG)和比目鱼肌(SOL)的运动图像,1个屈伸运动周期包括20个时相.通过软件分析小腿肌肉的收缩速度,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小腿肌肉在体收缩速度的差异.结果 在踝关节进行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背伸阶段(1 ~10时相),2组受试者TA均表现为向心收缩;跖屈阶段(11 ~ 20时相),2组受试者MG及SOL均表现为向心收缩.在背伸阶段中的第3~6时相,青年组TA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37.66、-53.00、- 60.66、-56.00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30.33、-42.49、-53.00、-48.67 mm/s),在跖屈阶段中的第13 ~ 15时相,青年组MG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47.66、-60.00、- 66.3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25.17、-37.99、-50.98 mm/s),跖屈阶段中的第12 ~ 14时相,青年组SOL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27.21、- 40.10、-49.1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 20.66、-29.61、-37.16 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踝关节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老年组TA、MG及SOL收缩功能下降.VE-PC MRI技术可以反映小腿肌在体活动的生物力学特点,为肌肉功能在体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 骨骼 磁共振成像
  • 正常人小腿肌肉3 T MR扩散张量成像的参数优化

    作者:邓德茂;孟悛非;张朝晖;马立恒;周春香;高振华;张小玲;马玲;林尔坚;潘碧涛;黎燕宁

    目的 探讨在3 T MR上应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加脊柱表面线圈作为接收线圈进行小腿肌肉DTI的可行性,并优化序列参数,探索理想的层厚和b值.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先随机选取5名健康志愿者,将脑部DTI序列应用于小腿进行肌肉DTI,根据DTI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参数优化并应用于下一步研究;再随机选取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层厚的小腿肌肉DTI,对其后处理图像进行质量评分,评分高者为理想层厚并应用于下一步研究;另外随机选取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b值的小腿肌肉DTI,对其后处理图像进行质量评分,评分高者为理想b值.图像质量评分采用随机设计的多组秩和检验.结果 将脑部DTI序列应用于小腿进行肌肉DTI,其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存在3个方面问题:原始图像信噪比(SNR)极低,各肌肉显示不清;出现局部肌肉信号丢失,尤以胫骨前肌为著;化学位移和shost伪影比较明显.4.5和6 mm层厚的肌肉显示评分分别(7.0±0.O)、(8.6 4-0.9)和(9.0±0.0)分,信号丢失评分分别(5.0±0.0)、(12.8±2.6)和(13.8±2.2)分,总评分分别(22.0±0.0)、(30.1±3.8)和(31.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000、30.544和12.390;P值均<0.05).4 mm层厚的肌肉显示、信号丢失及总评分均低于5 mm和6 mm层厚(q值分别为4.896、6.120、6.327、7.138、3.863和4.043;P值均<0.05).b值为400 s/mm2<的肌肉显示、信号丢失及总评分分别为(9.0±0.0)、(14.0±2.2)和(33.0±2.2)分,分别高于b值为800 s/mm2[分别为(7.0±0.0)、(6.2±2.2)、(21.8±3.4)分]和1000 s/mm2[分别为(7.0±0.O)、(5.0±0.0)、(20.6±2.2)分]的评分(q值分别为3.873、3.873、6.650、7.672、7.101和5.917;P值均<0.05);b值为600 s/mm2的肌肉显示、信号丢失及总评分分别为(8.2±1.1)、(13.0±2.3)和(30.8±3.8)分,分别高于b值为800和1000 s/nun2的评分(q值分别为3.873、3.873、5.797、6.820、5.326和5.917;P值均<0.05),与b值为400 s/mm2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582、0.852、1.775;P值均>0.05).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3 T MR进行正常人小腿肌肉DTI是可行的.通过优化DTI序列,应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加脊柱表口自I线圈作为接收线圈能获得可以接受的SNR.进行小腿肌肉成像时,以层厚为5 mm、b值为400 s/mm2的图像质量为佳.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 Photoshop在数字化全下肢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子齐;王龙华;桂鉴超;冯敏;顾建平;卢铃铨;王黎明

    目的 探讨Photoshop在数字化全下肢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中的作用,以获得更合理、精确的全下肢X线影像.方法 由放射科医师和骨科医师通过34例由数字X线摄影(DR)摄影获取的全下肢X线片测量股骨头、膝关节、踝关节中心3点连线与股骨解剖轴线的夹角(Q角).首先将34例患者的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DICOM)格式全下肢X线影像打印成激光胶片,手工拼接并用胶布固定后测量,所获结果为第1组;再将这些患者的X线片的DICOM格式分别转换为联合图片专家组标准(JEPG)格式,使用Adobe公司Photoshop CS软件对JEPG格式的图像进行无缝拼接,然后打印在一张A4纸上测量,作为第2组.结果 34例患者中,退行性膝关节炎19例25个膝关节(6例为双侧膝关节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15个膝关节(3例病变累及双侧膝关节);膝关节畸形、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结核各1例;本组26例患者接受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DICOM格式和JEPG格式图像测量的Q角平均值分别是(6.3±0.8)°和(6.1±0.3)°,经配对t检验,t=0.0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Photoshop软件可以获得优化的、无缝拼接的全下肢影像,满足了诊断和骨科的需要.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深静脉血栓的转归

    作者:褚亚明;窦勇;李玉军;周一新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159人,分为主动活动组80人(A组)和被动活动组79人(B组),在术后1周及4周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2组患者血栓的消失率和进展率,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4周A组和B组的小腿血栓消失率分别是35%和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没有血栓向近端进展,术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111.9°±13.4° vs.110.5°±10.9°,P=0.490)、KSS临床评分(93.5±4.7 vs.93.9±5.1,P= 0.621)、KSS功能评分(83.4±15.1 vs.82.9±14.5,P=0.513)及WOMAC评分(90.9±5.7 vs.90.3±6.1,P=0.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小腿深静脉血栓随着时间推移有自动消失的趋势,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抗凝或溶栓治疗.

  •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董国祥

    目的: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和瘢痕, 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电凝法.方法:下肢静脉曲张295例,共403条肢 体,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术后除1例外,均无皮下出血 及血肿.术后住院时间仅2~3 d.结论: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此方法损伤小、出血少,并具有成形效果.

274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