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互联网+"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作者:张继孔;丁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发展的主流方向,尤其是医疗卫生改革正在向纵深化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是实现分级诊疗顺利施行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国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形势展开对比分析,了解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信息化医疗体系的构建,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信息化医疗体制改革,从中归纳总结经验并应用于我国新形势下"互联网+"家庭医生管理模式新形势的构建,进而推动我国医改分级诊疗的落实,并对未来的发展形势进行探讨.

  • 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问题及效果探讨

    作者:郁海东

    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现况,对其实施的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有效实施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方法与建议,从而为其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依据.

  • 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冠心病心脏康复管理模式的构想

    作者:吴文佳

    冠心病作为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急性事件的治疗受到了高度重视,但有关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持续终生的医疗管理工程.家庭医生制度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为冠心病患者的院外长期康复提供可及、有效的支持服务.本文主要对心脏康复的基本内涵、重要性以及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冠心病心脏康复的构想进行阐述.

  • 中国家庭医生制度探索与改革的长宁模式

    作者:梁鸿;贺小林

    探索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模式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政策议题.上海市长宁区是国家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也是早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探索和改革的示范区.自2008年起开始逐步探索家庭医生制度至今已有10年时间,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专题3篇文章是来自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十周年的调查,分别从服务模式、政府协同、绩效考核方面,展示了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政策成效.伴随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的贯彻落实,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的长宁模式将为全国各地的家庭医生制度探索与深化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 政府协同与医保助推:"四医联动"保障下的家庭医生服务

    作者:贺小林;江萍;朱敏杰;徐蕾;芦炜

    政府协同式治理是当前我国医改推进的必要支撑和重要方向.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模式发展过程中,通过卫生、医保、民政、财政等部门面向困难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的"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协同治理模式实现了激励相容的可持续发展.十年的改革探索和政策实践表明,卫计委、民政部门精准确定服务人群,医保、财政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政策协同,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医疗资源整合支撑,社区健康共建共享是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的发展方向.

  •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进展与发展瓶颈

    作者:何江江;杨颖华;张天晔;谢春艳;汤真清;曹萌;刘红炜;胡善联

    上海市从1997年开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经历了“服务框架和网络建立期”和“运行机制改革期”后,在2011年正式进入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期”。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相关政策文件,总结了这项制度的构建背景、目标以及核心内容,同时基于2013年度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监测评估报告,从制度覆盖、居民签约、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这项制度的实施进展,并从政策本身、服务主体、服务监管和服务客体等四个层面分析了这项制度目前的发展瓶颈,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家庭医生制度探讨

    作者:谢春艳;胡善联;何江江;王力男;彭颖

    在对国内外家庭医生制度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学的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社会资本与家庭医生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除了硬件设施与配套政策的支撑外,社会资本等软环境对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培育社会资本的途径,形成社区社会资本网络,推动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作者:何江江;钟姮;万和平;陈英耀;张天晔;谢春艳;胡琼伟;黄国军;李潇骁;胡善联

    系统介绍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特点,从区县和机构两个层面全面分析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结果,并从财政投入、人力资源建设、运行机制、家庭医生制度、信息化建设和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对其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探讨

    作者:康建忠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对其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2012年1月以来的7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组a和组b.组a行常规社区干预;组b开展家庭医生制度.评价:①疾病知晓率、治疗依从率、血糖达标率;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结果:①组b患者疾病知晓率、治疗依从率、血糖达标率比组a显著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 0.05;②组b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比组a显著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开展家庭医生制度对其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良好,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降低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促进血糖达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的体会

    作者:袁荣明

    目的:总结在社区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践效果和体会.方法:以2015年1~3月自愿与杨汛桥镇卫生院服务站签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协议的20户居民61例作为实施组,同时选择同区域社区的20户居民59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未实施组,比较两组社区居民首诊率、健康体检率、上门服务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居民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结果:实施组家庭医生服务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效果,显著高于未实施组(P<0.05).结论:在社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并积极实践,可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但现阶段社区医生责任制推行中也存在全科医生少、考核方法不够规范等问题,有待在此后工作中改进.

  • 社区老年糖尿病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对血糖水平控制作用探讨

    作者:沈洁

    目的 总结分析家庭医生制度对控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孝血糖水平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诊断为糖尿病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选择是否接受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糖尿病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管理,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水平(5.8±0.5)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7.2±1.1) 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2±1.3) 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家庭医生制度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分析

    作者:崔萍萍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度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社区2012年1月—12月期间的20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家庭医生制)与参考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各为100例,对实施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出现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制度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家庭医生制度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作者:邓元将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制度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内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制度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社区措施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制度可以明显降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是社区医疗的新方向.

  • 医院社区分级诊疗的医患认知研究:基于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

    作者:陈旻洁;鲍勇

    目的 通过研究上海家庭医生制度背景下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患者双方对于分级诊疗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从而为上海分级诊疗体系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选取上海市的1家综合性医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研现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调研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患者,研究其对于分级诊疗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发放医生和患者问卷共467份,其中有效问卷453份,有效率97%.运用SPSS 20.0软件对定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另外,还对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关键知情人进行了访谈研究,作为对定量资料的补充.结果 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之间的认知差异明显,风险共担、利益分配机制尚待建立;患者的自主择医意识很强;现行医保支付体系对于分级诊疗的经济杠杆引导力度不够;分级诊疗的相关配套措施不齐,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的优势互补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结论 建议创新机制破解转诊运行中的内忧;建议改革医保支付破解转诊运行中的外困;建议引导三级医院实现“顶天立地”的战略转型;建议发展医养一体化服务以延伸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 公共卫生视角下城乡结合部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效果评价

    作者:孙兰;马应忠;张苹;赵慧蓝

    目的 了解2011-2014年华漕社区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后居民对健康知识及家庭医生知晓情况,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抽取华漕镇每个村委或居委各20户家庭,2011年共调查1 207人,2014年共调查1 307人.自拟调查问卷,对基本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家庭医生知晓度和满意度情况及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进行调查.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安排时间入户调查.结果 家庭医生制度实施4年后居民知道自己血糖和血压、接受健康教育和接受健康体检等方面均有提升(P<0.05).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率从45.60%提升为81.94% (P <0.05),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的居民从38.94%提升为79.95%(P<0.05),97.09%的居民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2.69%的居民表示有健康需求会联系家庭医生,47.82%的居民近1个月联系过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满意度为61.82%.家庭医生所提供的健康体检、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免疫预防、健康教育等相关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均有所提升(P<0.05).结论 家庭医生制度有利于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度提升,但满意度仍不高.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符合居民健康需求的家庭医生实用性医疗技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上海市嘉定区全科服务团队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刘芹;陈丽萍;钱春燕;居健惠;鲍勇

    目的 全科服务团队是由全科医师、公卫医师、社区护士等组成的医疗队伍,面向社区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具有探索意义的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为了解嘉定区全科服务团队服务功能发展趋势,提高嘉定区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大能力发挥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守门人作用.方法 通过对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4年全科服务团队工作进行回顾,了解目前开展的情况.结果 全科服务团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呈发展趋势,全科服务团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开展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也呈现发展趋势.结论 政策建议:全科服务团队的管理体制必须不断创新,全科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全科服务团队的工作需要得到居委、社区居民的支持,全科服务团队的发展方向是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

  • 家庭医生医护团队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分析

    作者:王甦平;周鑫;龚睿婕;姜宁;鲍勇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后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上海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10月起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实施医护团队模式进行管理,本次研究选取304例按医护团队模式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采用管理1年后测定的血压和2年后测定的血压,与干预前患者血压水平作为基线进行比较,分析其血压控制情况,以评价医护团队模式对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干预1年后,患者收缩压得到明显控制(P<0.01),从原来的126.68 mm Hg下降至122.81 mm Hg;干预2年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5.13 mm Hg(P>0.05).与之相比,舒张压的下降不显著.结论 本次研究结论提示医护团队模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并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有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医护团队模式利用家庭医生、防保医生与社区护士的团队协作的互补优势,充分发挥了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可以尝试推广到其它慢性病管理中.

  • 以服务团队为单位的家庭医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蔡惠勇;宋锐

    目的 探索家庭医生制度下全科团队绩效考核评估方式,以实现对团队的全员激励,促进全科团队的长期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全科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估框架,进而借助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采集18位专家的指标评分结果,并利用界值法和乘积法进行评估指标的筛选和权重赋值,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化模型.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表的统计分析,剔除了14个二级指标,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终组成了6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系统,各指标通过权重分配后,确立了综合评估模型.结论 终确立的绩效考核办法说明,服务的持续性和质量应是全科团队工作重点和注意方向,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研究在调动全科团队各成员积极性和促进工作开展与居民认可方面存在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本研究以当下上海城市社区为背景,具有一定时空局限性,应用时仍需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本考核体系应与家庭医生制度互相促进改善,且经过调整可以推广到其他基层医疗机构.

  • 家庭医生制下糖尿病双向转诊效果评估

    作者:赵文穗;季黎明;邱琼;李黎;潘向东;于爱华;王艳;蒋晓华;陈燕

    目的 评价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下2型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年的治疗,每组各50例.A组为实施家庭医生制下双向转诊组,B组为实施家庭医生制下不执行双向转诊组,C组为自行就诊的患者.观察治疗后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平均动脉压(MAP)、血糖(FBG、2h-PBG、HbA1c)及血脂.观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就诊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3年后,A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明显优于B、C两组,A、B组的MAP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②治疗3年后,A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达标率高于B、C组患者(P<0.05,P<0.01);A、B组患者血压的达标率高于C组患者(P<0.01,P<0.05).③3年后肾脏、神经、眼部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分别上升8%(4/50)、2% (1/50)、2% (1/50),与B组上升14%(7/50)、2%(1/50)、6% (3/50),与C组上升24% (12/50)、6%(3/50)、12%(6/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患者在就诊便利性、住院便利性、医疗费用支出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B、C组(P<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在家庭医生制下实施双向转诊有助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及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患者满意度.

  •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待续)

    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 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 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患者、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③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较差.结论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