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赵智浩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髋功能恢复快,手术效果优于内固定术治疗.

  • 后关节囊拉花后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

    作者:许康永;朱晨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拉花(pie -crusting)后经骨隧道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531例。A 组201例:不保留后方关节囊,B 组174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C 组156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假体髋关节的脱位率。结果三组患者中共12例(2.26%)患者发生脱位,均为后脱位。其中 A 组、B 组、C 组术后的脱位例分别是:9例(4.48%)、3例(1.72%)、0(0%)例,且 C 组术后脱位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明显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5)。结论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有助于恢复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减少术后引起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而导致缝合失败的机会,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后脱位有积极的作用。

  • 手术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预后影响的2年随访观察

    作者:柯东港;路坦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预后影响的2年随访观察。方法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ASAⅠ~Ⅱ级,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A 组经前外侧肌间隙入路,B 组经后外侧常规入路,记录两组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术后2年人工全髋关节疗效 Harri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 -36)。结果A 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14±1.02)cm、(334.61±13.11)mL、(14.11±1.69)d 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Harris 评分与 SF -36评分均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2周、术后1年的 Harris 评分与 SF -36评分均显著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年 Harris 评分与 SF -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感染、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水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有利于患者恢复,但远期效果与经后侧路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童作明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月本院62例AFHR(A组,n=32)和PFNA(B组,n=30)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随访术后100 d时的患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B组,而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时间短、患者首次负重锻炼早,可迅速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手段.

  • 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伟民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12髋,切口长度为6.5~11 cm,平均(8.5±0.8) cm.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进行,手术时间(80.5±20.5) min,平均出血量(202.5±80.5) mL, 术前Harris评分(39.5±13.5),术后Harris评分(91.5±15.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2.746,P<0.05.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2.2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

  • 人工股骨头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6例临床分析

    作者:毛坤祥

    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而无法用药物或手术改善和恢复股骨头血运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2].本文总结从1993年7月至2000年10月人工股骨头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56例,现报道如下.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迪波;赵友;吴飞跃;梅素英

    目的 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85例(98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2 ~83(37±11.9)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58例(67髋)获得门诊随访;各型患者术后改良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P<0.05);影像学显示:关节假体在位,金属臼杯、股骨假体与宿主骨嵌合良好,无明显松动,优良率97%.结论 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有效方法,根据髋臼及股骨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会

    作者:肖东民;李康华;李雄;叶明

    目的 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3月,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4髋.后外侧入路手术25例27髋,前外侧入路入路手术17髋,骨水泥型髋臼假体31髋,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13髋,骨水泥型股骨假体33髋,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11髋.结果 手术切口长8~10.5(9.1±0.7)cm.手术时间70~100(82±7.2)min,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量210~450(285±26.1)ml,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无明显差异,无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6~51(32.33±6.67)月,Harris评分(91.12±4.12)分.结论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其适应范围应根据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而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小切口运用

    作者:蒋小平;肖东民;叶明;屈湘华;张勇

    目的 用常规器械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小切口运用.方法 46例(48髋)患者行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56-84(70±2)岁.Harris评分(33.4±1.5)分.结果 术后随访6-40个月,3例出现大腿和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他均良好.术后Harrisi评分(91.28±4)分.结论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少、效果好、恢复快.

  •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石凯明;唐世斌;马彪;彭喆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将20例20髋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病例的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THA组较常规THA组切口小,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引流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而中期结果相似.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THA可选择性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

  • 高龄患者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8例体会

    作者:李建武;谢延;陆斌;沈君高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非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非稳定型或Evans分型第Ⅲ、Ⅳ、Ⅴ型)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治疗,其中全髋置换1例,双动股骨头置换7例.大小粗隆均以钢丝及骨水泥固定,术后2周在助步器帮助下不负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长3年5月,短8个月(平均16个月),患髋无明显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4例,可2例,无失败病例(平均52分).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无褥疮及肺炎发生.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1年2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非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可显著降低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早期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仁汉;周凯华;汪西萍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行骨水泥固定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对其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凝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分别于注入骨水泥前5min,注入骨水泥后30min及3h各检测1次.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注入骨水泥后30min PT值较注入前5min显著缩短;而注入骨水泥后3h PT值与注入后30min比较,显著回升.FIB含量在注入骨水泥后30min较注入前5min明显升高;注入骨水泥后3h与注入后3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试验阳性率注入骨水泥后30min与注入骨水泥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对APTT影响不明显.结论:股骨头置换术中注入骨水泥3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但在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提示注入骨水泥后3h内是严密监测病情的重要时段.

  • 人工关节置换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马涛;宋伟;张育民

    目的:探讨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5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行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术(66例)和切复内固定手术(DHS系统68例,PFN系统23例)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月至3年,平均1.8年.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2.4%,DHS组优良率83.8%,PFN组优良率82.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较DHS、PFN方法能取得更确切的近期疗效.

  •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4例

    作者:章涛;历强;王润辉;董红;郭启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64髋,手术切口平均9.5 cm,平均手术时间为97 min,术中平均出血375ml,术后24h引流量260ml,术后12月Harris评分平均91.3分.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临床应用

    作者:黄海龙;张小斌;王继芳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例患者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行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平均随访38月.结果:术后无脱位与感染,未发生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假体位置不佳,已行THA,其余表面置换假体位置满意,无假体移位,2例出现X线透光带,但无临床不稳,亦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发生异位骨化.随访时平均Hrris评分89分(88~91分).满意率94.7%.结论: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向全髋关节置换术过渡的较好的髋关节重建技术.

  •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偏瘫肢体股骨颈骨折34例

    作者:黄育涛;韩鹏勃;郭宏斌;周鹏飞

    自2005 年2 月~2010 年6月,我院应用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34 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15例,女19 例,年龄62~83 岁,平均74 岁.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11例,Ⅳ型23 例,髋臼关节面无明显增生、破坏.偏瘫时间1~8 年.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对比研究

    作者:高宏伟;王宝生;赵养学;刘勇军

    对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128例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56例,女72例,年龄70~91岁,平均78.3岁.致伤原因:摔伤109例,车祸1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包括髋关节的股骨上段的骨盆平片及侧位片.部分患者合并不同内科疾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46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糖尿病21例,脑梗塞26例,肾功能不全5例.其中43例合并2种及2种以上基础病.术前12h起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本组患者术前均使用皮牵引,部分身体条件差的患者未行牵引治疗.如无肺部基础疾病,首选全麻,否则使用硬膜外麻醉.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14例

    作者:刘晖;秦四清;姚建锋

    我科于2000~2003年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治疗髋臼发育不良14例18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作者:雷广宇;程福宏;王惠慧

    我院采用多枚骨圆针或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三种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现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时间等选择条件相当的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各种手术方案利弊,以供参考.

  •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青年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赵小魁;张开放;宋金辉

    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青年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3~50岁中青年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139例(148髋)施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均采用进口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假体.对所有随访病例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术后不同时期的X线表现,评价假体有无松动、下沉以及假体与骨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131例(139髋)获得0.5~7年随访,平均4.2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5分,术后平均93分,优良率94%.X线随访结果良好,假体与骨质紧密结合,未见松动、下沉.结论:对中青年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施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工作能力得到大程度的恢复,疗效满意.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