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吉诺通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2例

    作者:范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吉诺通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2例(113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51耳),男性30例,女性20例,左耳22例,右耳27例,双耳1例,平均年龄40.28±1.25岁,病程2~42d。观察组52例(62耳),男性27例,女性25例,左耳22例,右耳20例,双耳10例,平均年龄39.50±1.70岁,病程3~40d。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耳鸣、耳内水动感。耳内窥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向外突起,鼓膜混浊,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可见液平面。所有病例均行鼓膜穿刺抽液有积液抽出,排除鼻腔、鼻咽部及中耳占位性病变。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及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棔0.05)。

  •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6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文辉

    现将我院诊治的64例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30多年中共行中耳乳突手术1088例,出现颅内并发症64例,占同期手术的5.88% .男45例,女19例,年龄7~62岁.其中耳源性脑膜炎16例,乙状窦栓塞性静脉炎20例,颞叶脓肿12例,小脑脓肿14例,脑炎2例.

  • 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

    作者:任蓉;刘军;陈鹏

    耳内窥镜技术由于其微创性、简便性,近年逐步应用于耳科临床.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耳内窥镜配合图像监视系统对30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进行鼓膜切开置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

    作者:王玮;蒋源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中耳积液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1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李智;李阳;贾艳萍;刘晖

    目的:比较改良乳突根治术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CSOM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科于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具体手术干预方式,将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的49例患者作为乳突根治组,将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71例患者作为鼓室成形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干耳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纯音测听(PTA)等来比较。结果:鼓室成形的平均干耳时间为37.8±9.16d明显短于乳突根治组的48.3±12.47d(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PTA结果显著优于术前,术后AC、BC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鼓室成形组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乳突根治组的77.6%(P<0.05);乳突根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高于鼓室成型组的16.9%(P<0.05);随访6个月,鼓室成型组复发率为4.2%明显低于乳突根治组的14.3%(P<0.01)。结论: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CSOM可以快速清除中耳病变,阻止其发展引发严重并发症,在明显提高患者听力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马伟军;胡娟;成颖;张晓彤;许珉

    目的: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例43例作为难治组,45例非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难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后鼻孔息肉、鼻咽癌、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腭裂、胃食管返流进行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种潜在相关因素中,两组患者的病程( t=11.419,P<0.05)、过敏性鼻炎(χ2=18.2204,P<0.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10种检测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是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

  • P物质在慢性中耳炎肉芽及纤维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斌;成颖;许珉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中耳肉芽组织形成及转归中的作用,揭示神经源性炎症对中耳炎性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中耳炎患者中耳腔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P的表达情况.结果:SP在中耳肉芽及纤维组织中呈阳性表达;SP表达强弱与中耳病变的轻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χ2=25.9919,ν=9,P<0.05)即在中耳病变较重、肉芽范围广者,SP表达高于中耳病变较轻、肉芽范围小者;肉芽组织组SP表达高于纤维组织组(SymbolmA@_=3.4782,P<0.05).结论:由SP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在肉芽组织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神经原性炎症的强弱影响着中耳腔肉芽组织的增生程度;中耳炎后期,由SP启动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在中耳腔已经减弱.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实验性大鼠慢性中耳炎中耳粘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延辉;许珉;田鹏

    目的:观察慢性中耳炎大鼠中耳粘膜组织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中耳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慢性中耳炎大鼠中耳粘膜组织VEGF的表达进行了观察,并对VEGF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VEGF在炎症粘膜中的表达增强,随着炎性程度的增加,VEGF的表达记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VEGF在炎症粘膜中的表达增强,提示VEGF与炎症的发展相关,同时推测VEGF可能在炎症期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参与慢性炎症的修复过程.

  • 耳内镜下rhEGF-氯霉素贴片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57例

    作者:席婕;韩想利

    长期不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可导致听力下降,并有诱发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的风险[1],须予临床干预.我们于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在耳内镜下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nstruct human epidermic growth factor,rhEGF,商品名:金因肽)及0.2%氯霉素浸棉片贴补治疗长期不愈的外伤性鼓膜穿孔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从中耳炎肉芽组织形成看鼻息肉形成机理

    作者:陡林祥;张全安

    鼻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也是鼻科接受外科治疗多的鼻病,对其形成机理虽然已经有很多方面的大量研究,但是至今其形成机理的关键性因素仍没有弄清.近年来,作者对中耳炎时中耳系统肉芽组织的形成机理做了大量人中耳炎颞骨连续病理切片和临床研究,欲进一步弄清其病因和病理行为.那么中耳炎肉芽组织的形成机理与鼻息肉的形成机理是否相同或相似?现对鼻息肉的形成病理机理论述如下.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赵巍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及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以上,单纯鼓膜穿刺治疗7耳,有效率70%。鼓膜置管25耳治疗有效率92%。腺样体肥大术后复发1例。结论: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同时行鼓膜置管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佳。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志勇

    肺炎链球菌( 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SP)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是细菌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在美国每年由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约50万,中耳炎6万,菌血症5万,脑膜炎0.5万人;据估计目前全球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死率与结核病相同,每年约300万~500万.而自从1967年首例分离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至今PRSP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由此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PRSP耐药机理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咽鼓管功能障碍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喻继康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障碍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5例(65耳),根据咽鼓管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咽鼓管功能正常组和咽鼓管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力、大鼓室压差值的差异,分析咽鼓管功能与疗效、声导抗仪压力测试、鼓膜生长情况的关系。结果:术后咽鼓管正常者的ABG (18.65±11.39)dBHL、大鼓室压差值(18.97±4.69)daPa低于咽鼓管异常者(25.62±10.38)dBHL、(22.19±5.91)daPa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鼓管正常者的听力提高程度≥10dB者(29例,69.05%)高于咽鼓管异常者(9例,39.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咽鼓管正常者的声导抗仪压力测试结果正常的比例高于咽鼓管异常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正常者的鼓膜生长正常率高于咽鼓管异常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功能异常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差于咽鼓管功能正常者。

  • 温和气单胞菌致中耳炎一例

    作者:陈立;杨磊

    近期我们从中耳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经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 女, 32岁, 因左耳内疼痛一周, 发热, 食欲减退, 听力减弱, 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体温39℃ ,WBC 7.67×109/L,N 4.42×109/L,鼓膜穿孔,有脓性分泌物自穿孔处波动状向外涌出.无菌操作采集脓性标本多次送检,培养出温和气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用头孢他定治疗一周,症状消除,病人自觉良好出院.

  • 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曹冠辉

    目的:分析并讨论洛美沙星滴耳液对于治疗临床常见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氯霉素滴耳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洛美沙星相比于氯霉素滴耳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方面具有更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 50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作者:蒋堃

    目的 对中耳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治疗,1次/12h,1.0g/次,观察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酸钠舒巴坦钠治疗,1次/12h,1.5g/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腹痛.呕吐、体温上升、听力减退、耳部疼痛等.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远小于观察组(960%),对照组的致病菌清除率为77.27%,远小于观察组(91 30%),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听觉障碍、发热、耳痛等都属于中耳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痛苦较大,采用头孢哌酮酸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不良反应少,致病菌清除率高,安全性高.

  • 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勇

    目的 研究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法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价值.

  • 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陶怡红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使用乳突根治术与鼓室成形术联合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58例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探讨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17%,定期随访6个月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使用乳突根治术与鼓室成形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促进患者预后的效果。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朱东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6例(193耳),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97耳)和对照组(83例,96耳);观察组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69例(71.1%),对照组痊愈55例(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5.861,=0.024);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无显著差异(>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行之有效的安全手段。

  • 20例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庞沛

    目的:对粘连性中耳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对23耳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记录结果对患者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3耳在手术后的气骨导差要明显好于手术前,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有效率高达87%。结论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从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出发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避免粘连性中耳炎的复发率,尽快使患者病情得到恢复。

2045 条记录 95/103 页 « 12...92939495969798...10210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