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方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疑难病验案

    作者:田养年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温少阴之经,发太阳之表,引邪外透,温经散寒、扶正补气的方药.现代不局限于太少两感证,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疗效满意.今择验三则:一、难治性鼻炎患者,女,24岁,2011年6月11日初诊.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阳明经热敏点分布初探

    作者:林晶;张蕴;王钦敏;郑美凤

    目的:初步探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阳明经肘膝关节以下“热敏点”,总结热敏点分布情况.方法:在27例PAR患者肘膝关节以下用点燃的艾条沿着双侧阳明经,以经上穴位为中心,1 cm为半径范围内,距离皮肤3 cm左右,分别施以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灸至灸感消失为止,观察经穴中的热敏穴.结果:PAR患者阳明经肘膝关节以下热敏点的出现率达92.59%,热敏点与穴位重合者为曲池、手三里、合谷、三间、足三里.结论:PAR患者阳明经肘膝关节以下热敏点有一定的出现率.

  • 蝶腭神经节针刺技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新吾;司银楚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部疾病的技术和方法是由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吾主任医师、研究员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李新吾主任发明该技术的过程,蝶腭神经节针刺术的解剖学和作用机制分析,蝶腭神经节的定位和进针点,针刺方向以及调针,针刺注意以及一针多效的分析等.文章经李新吾主任亲自审定,对此技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穴位埋线与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郭元琦;陈丽仪;张世平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三伏天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天灸组各36例,于夏季的初伏、中伏、中伏加强、末伏这4天进行治疗,埋线组取肺俞、迎香,天灸组取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结束后10天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1例,天灸组分别为5例、21例和10例,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有良好效果,近期疗效优于天灸疗法.

  • 透刺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

    作者:何天有;李惠琴;赵耀东;高汉媛

    目的:寻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治法.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以透刺为主,取印堂透鼻根、四白透鼻根、迎香透鼻根等)与对照组(60例,口服鼻炎康,每次4片,每日3次)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疗效肯定.

  •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仲新

    目的:探求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针灸治法.方法:将13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45例.观察组穴取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配风池、大椎、肺俞针刺治疗;对照Ⅰ组单纯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治疗;对照Ⅱ组予以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半年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Ⅰ组总有效率71.1%,对照Ⅱ组总有效率4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痊愈病例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前后配穴法针刺效果更好.

  • 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

    作者:李福;柳孔军

    目的:寻找过敏性鼻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足三里穴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00 mg(3 mL)加TDP照射解溪穴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40.0%,对照组痊愈率23.3%,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易接受、疗程短、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理想治疗方法.

  •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

    作者:饶艳秋;韩乃沂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及耳穴贴压对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耳压组、药物组各50例.针刺组每日针1次,连针6天后休息1天;耳压组每周更换2次;药物组口服西药赛特赞,每日1次,每次10 mg.3组均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比较3组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和耳压组近期显效率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总有效率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3种疗法均可降低患者血清IgE、白介素-4含量,但对干扰素-γ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针刺组及耳压组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药物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调节体内失衡的Th1/Th2细胞,从而减少IgE的合成来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

  • 不同穴位针刺蝶腭神经节深度及方向的研究

    作者:王志福;陈跃;郑美凤;吴炳煌;张文光;林诚;张家栋

    目的:观测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及各穴至蝶腭神经节的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方法:15具成年男性尸体,面部左右共30侧,对其面侧区进行由浅入深的解剖.以下关、颧髎、"蝶腭"穴各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方向为穿刺入路,电动钻带克氏针穿刺延伸至对侧区域,坐标定位法测量各穴的对应穿刺点.结果:①体表位置:"蝶腭"穴与颧髎的体表距离为21 mm,与下关的体表距离为17 mm.②各穴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深度:下关为49.9 mm,"蝶腭"穴为46.9 mm,颧髎为46.6 mm.③对应穿刺点坐标定位:下关针刺方向为前内上,对应于对侧的太阳和瞳子髎的中点处附近区域,对应穿刺点距对侧丝竹空的距离为17.6 mm;"蝶腭"穴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颧弓水平线的距离为33 mm,与目外眦垂直线的距离为42 mm;颧髎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两外耳门连线的距离为28 mm,头部正中线旁开62 mm.结论:了解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针刺深度、针刺方向,为临床针刺蝶腭神经节提供了依据.

  •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P物质的影响

    作者:陈永红;吕琳;陈红;曾振东;韦金育;李延;韦涛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鼻黏膜P物质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和正常健康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P物质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穴位刺血治疗后鼻黏膜P物质明显下降,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内P物质升高(P<0.05),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和鼻黏膜异常的P物质水平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 穴位刺血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影响

    作者:陈永红;吕琳;陈红;李凤珍;韦金育;李萍

    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对动物模型给予穴位刺血治疗,并设立穴位中药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治疗对照,测定治疗前后各组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结果显示:穴位刺血疗法有提高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作用,即能降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对组胺的敏感性,效果与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一致.

  • "热敏点"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淑荣;陈欢;谢强

    目的:比较艾灸"热敏点"与西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艾灸组和西药组各60例.艾灸组采用在头面部、腹部及腰背部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点实施灸疗,每日1次;西药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每次10 mg ,每日1次.疗程均为10天.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5.0%,有效以上者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为86.3%,西药组分别为63.3%、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 P<0.01).结论:"热敏点"灸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理想疗法,复发率较低且标本兼治.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作者:肖丽;黎波;杜元灏;熊俊;高翔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 07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86,95%CI(1.51,2.29),Z=5.82,P<0.000 01];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58,95%CI(1.32,1.89),Z=4.94,P<0.000 01].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对照常规药物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因纳入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性.

  • 近5年来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概况

    作者:宋桂红;张强

    目的:总结近5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方法.方法:分别从针刺、灸法、刺血、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结果和结论:分析、对比各类针治手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鲁栋;庄子齐

    为总结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通过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选取国内外近20年来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鼻神经肽水平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针灸 鼻炎 机制 综述
  • 穴位敷贴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寻常鼻炎120例

    作者:范云贵;范小明;伊勒特

    目的 用穴位敷贴疗法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寻常鼻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20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用麝香斑蝥粉印堂穴位敷贴加自拟中药复方鼻炎汤口服;对照组①单用麝香斑蝥粉穴位敷贴;对照组②单服复方鼻炎汤加减.12 天为一疗程,均进行1~4个疗程治疗.对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5%,有效率为100%;对照组①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85%,对照组②显效率40%,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各对照组.结论 斑麝粉敷贴外加中药口服治疗各型慢性鼻炎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思维,同时表明斑麝粉敷贴疗法对于慢性鼻炎的治疗具有打通鼻、肺经络,活血消肿软坚散结、宣通肺气、调节免疫的良好作用,起着其它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药熏鼻法治疗鼻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祁小艳

    目的 总结归纳中药熏鼻法治疗鼻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的体会.方法 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采取中药熏鼻法治疗的鼻炎患者52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不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组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0%,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0.00%,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非常满意16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达96.30%,对照组满非常满意9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达68.00%,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鼻法治疗鼻炎效果显著,但是治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护理的重要性,加强护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 自制用具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治疗鼻炎的应用研究

    作者:罗继珍;郭莲凤;林惠娇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治疗急慢性鼻炎及治疗过程中使用自制熏洗用具的应用研究.方法 根据对60例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药熏洗加迎香穴等穴位按摩治疗,治疗者均使用特制的熏洗用具,对照组给予中西药口服加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使用熏洗用具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20例急性鼻炎患者治疗时间短1周,长2周,平均时间约1.5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治愈率95%,10例慢性鼻炎患者治疗时间短4周,长10周,平均时间约7周,治愈率80%.30例患者均使用中药熏洗用具,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中药熏洗加迎香穴等穴按摩治疗急、慢性鼻炎,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因慢性病带了的精神痛苦和压力,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中药熏洗过程中使用特制熏洗用具,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舒适完成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 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卢雯雯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临床上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湿疹等疾病常见.目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各相关学科面临的难题.而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上,中医诊治历史悠久,并且有其独特的方法和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湿疹的中药治疗实验进展做一综述.

  • 刮痧疗法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近况

    作者:王丽娜;梁瑞丽;杨继军

    刮痧疗法是中国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本文总结了近5年刮痧疗法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感冒、咳嗽、鼻炎、哮喘等肺系疾病.结果发现既往研究多从探讨刮痧的介质、穴位、手法的轻重、治疗方案的不同组合等方面入手探讨其疗效,而缺乏对某种疾病的规范化刮痧治疗方案的系统研究,因此摸索刮痧疗法的规范化治疗将是今后刮痧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

2788 条记录 4/140 页 « 12345678...1391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