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叶酸的重要作用
叶酸又名维生素M,维生素Bc,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由于其早从植物叶中提取出来,故命名为叶酸.现在叶酸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
-
佳饮食搭档保男人健康
桌上要讲究搭配,正确的搭配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营养.错误搭配不仅会让食品失去营养,甚至会让身体受到危害.鱼+豆腐
-
韩国的美食三绝
三绝之一泡菜形成独特文化
泡菜是韩国主要的菜肴之一,而且韩国泡菜的种类和美味的丰富,绝对超出了一般的外国人和没有到过韩国的人的想象。据考证,韩国的泡菜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诗经》里,出现的“菹”字和中国的字典里“菹”字被解释为酸菜,韩国人认为这是世界上首次有文字记载泡菜的文献。由于韩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冬季寒冷且漫长,所以在韩国的古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菌,是韩国人从食品中取得必要营养的一种途径。初的泡菜只是用盐来腌制蔬菜,到16至17世纪,传进来的辣椒使泡菜的制作出现了革命般的变化。由于韩国海多,辣椒去除了用鱼类制作泡菜的腥味,所以被当做香料使用,从此开始诞生了种类数不胜数的韩国泡菜。 -
饮食排毒,有益健康
一苦瓜、苦茶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口感略苦,余味甘甜,具有解毒功能,并可清热去热.苦瓜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的作用生理活性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
微波灭酶技术在食品中药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系统查阅有关微波技术在食品、中药灭酶方面的应用文献资料,认为微波灭酶技术能有效使酶灭活、提高干燥速率,降低水分的活度、加热均匀、具有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技术对酶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机理,并阐述了微波技术对食品、药品储藏,提高食品、药品品质,质量的实际应用意义.
-
多酚氧化酶在食品和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多酚氧化酶广义上所分三大类的了解,一一阐述了多酚氧化酶这三大类别分别在食品和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
两千多年的伦敦街头小吃史
简明上下两千年伦敦的街头小吃,可以一路上溯至罗马人统治时期。在那个自家厨房都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街头小吃成了供养城市居民的有生力量,当时的下层人群大量食用的贝壳类食品被考古发掘一一印证。中世纪的故事则由流传至今的叫卖小调来讲述,贝壳类(尤其是牡蛎)的爱好依旧在延续,而新鲜的草莓、樱桃到热腾腾的烤苹果和派都可以在街头买到。
-
网售“灭活”罂粟籽竟能发芽食用或致瘾
早在10年前,我国就已经明令禁止将罂粟籽添加到食品中,不过打着“罂粟籽”旗号的面包和蛋糕仍然现身于一些面包房和网络电商中。前不久,北京青年报记者将购买的罂粟籽送去专门机构检测,有些商家所称的“灭活”罂粟籽竟然能够发芽,且其中含有罂粟碱和吗啡等成分。据专家介绍,这些罂粟籽食品仍有致瘾的可能性。
-
凤凰社饭
凤凰人十分看重“过社”,社饭来自侗族,苗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每当到了“过社”,各家各户就会下灶做上一锅清香四溢的社饭,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
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抽取13类196件食品,监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和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结果: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5.11%(10/196),共检出3种致病菌: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55%(5/19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63%(5/108)、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0.80%(1/125);受污染的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3件中式凉拌莱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件定型包装的北豆腐中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2.71%.结论:丰台区食源性致病菌和大肠菌群污染不容乐观,对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
2009年北京市大兴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按照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2009工作计划,大兴区于2009年年初开始随机抽取集贸市场、屠宰场、食品超市、副食商店等的各类食品165件,进行包括沙门氏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弧菌等共计6种致病菌的检测,并对熟肉制品、生食蔬菜及水产品共计145件做大肠菌群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
北京市售早餐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状况调查
丙烯酰胺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食品污染物[1-3],常见于应用高温工艺生产的食品中,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品经高温加工烹调后会产生较高浓度的丙烯酰胺,如油炸的薯片等.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可疑致癌性,目前食品中丙烯酰胺尚无限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针对饮用水总的推荐限量为0.5mg/L.用高温油炸烹调方式加工早餐食品在北京市较为普遍,现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方法)对早餐食品进行丙烯酰胺含量检测并加以比较,以了解丙烯酰胺污染状况.
-
利用加速溶剂萃取仪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方法探讨
粮食、茶叶、蔬菜、水果是人类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近年来食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农药污染更为全球所关注.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 食品 气相色谱 有机磷农药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亮蓝的有效方法分析
本文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亮蓝的更有效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亮蓝.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pH 4.0),检测波长600 nm与254 nm.加标回收进行比较.
-
食品检测中的液相色谱技术应用研究
为了了解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该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收集了很多相关信息,并对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检测中使用液相色谱技术能确保食品安全.本文不仅分析了液相色谱技术在有毒物质检测及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使用情况,还就该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常见非食用色素
本文通过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以及通过液相色谱定量检测一些食品中的非食用色素.实验方法对样品溶液的pH、洗脱体积等条件进行优化,不同非食用色素的检出限低于81 ng/mL,回收率能够达到8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0.6%~5%,在0.1~10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部分常见非食用色素.
-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在逐渐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能够更好地建立健全视频检验检测体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
气相色谱技术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实验条件改进和优化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用气相色谱技术准确、快速地测定食品中甜蜜素的含量,描述实验步骤、材料仪器与检测方法,并着重对测定过程中的样品前处理、衍生化条件等主要影响因素改进和优化,绘制优化后的标准曲线等,通过实验证明优化和改进主要影响因素后,能有效控制甜蜜素的佳检测时间和用量,满足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需求.
-
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在流通过程中,食品数量庞大、类型繁杂,通过快速检测技术,能够提升食品的安全性方面.对于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是必要性的手段,属于国家质量保障体系的强制性措施.本文针对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食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及发展展望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逐渐成为衡量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议题,尤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不不穷,更加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监部门及检测技术的质疑.针对此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在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基于对我国在食品生物检测方面的常见要求以及相关的检测特点分析,重点探讨了当今主流的三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并对三种新型的检测技术的检测效果及技术对比进行了分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