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即刻负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阿兰;徐文洲;周延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口腔种植修复理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口腔种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病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正畸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杨艳;邓益辉;杨大珍;孙玮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治疗组及封闭组的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正畸及口腔外科组1999年2月至2000年1月确诊的TMJD门诊病员,正畸组来自我科同期就诊的常规正畸病员.普查组来自同期我科对中学生的普查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年龄控制在11~12岁,由同一组正畸及口腔外科专科医师记录病史、临床检查、石膏模型和X线投影测量结果.并排除下列情况:①器质性TMJD,②牙列缺失者,③严重的牙周疾病,④既往经过正畸或TMJD治疗者,⑤全身系统性疾病,⑥随诊不足2年者.

  • 下颌舌翼与中立区排牙制作总义齿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群;王志军;柏宁

    牙列缺失患者,长期戴用总义齿后,其牙槽嵴会因咀嚼压力及自身的吸收而萎缩,造成全口义齿尤其是下颌总义齿的吸附力下降.在部份患者,其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至与口底平齐甚至低于口底.对于此类患者,我们采用中立区排牙及下颌总义齿制作舌翼的方法制作总义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取模前常规口腔检查.以食指放于下颌第一磨牙位置接触口底,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感知口底活动情况并以此估计舌翼边缘的长度、宽度.使用常规无牙牙合托盘取第一次印模.取模时须轻轻加压以便印模材料充分进入舌下区.同时令患者做舌前伸左右运动及吞咽动作.将此印模翻制成石膏模型,用笔在模型上画出舌翼的边缘线,以自凝塑料在此模型上根据边缘线制作个别托盘,取模、翻制石膏模型.用自凝塑料制成下颌总义齿的暂基托,暂基托在舌翼处应充分伸展.将暂基托戴入口内,仔细检查暂基托的固位情况,对于影响固位的肌肉运动、系带、骨突等应予以磨改、缓冲.使暂基托的固位达到佳,并以此暂基托试牙合、排牙,上颌基托则按照常规方法取模,制做.试牙合时,除常规确定垂直距离,正中牙合位外还要寻找中立区.制作蜡堤时,须以口腔温度即可软化的软蜡制做.确定垂直距离后,将蜡堤放入口内,嘱患者做缩拢口唇、用力吸气及吞咽等动作后,取出基托,用雕刻刀去除多余部份,放入口内重复以上动作,反复多次直至将蜡堤修整至肌肉压力中和区,此即中立区.同法确立下颌中立区后,将上下牙合堤放入口内,确定正中牙合位,转移至牙合架,排牙、装盒、完成.

  • 牙周炎致牙列缺失行All-on-4即刻种植修复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莉莉;宋洪广;孙鹏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患者行All-on-4即刻负重种植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重度牙周炎致牙列缺失的患者行"All-on-4"即刻负重种植义齿修复.于永久修复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种植体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进行检查;并且对12个月时的种植体成功率、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永久修复1年后,种植体成功率为99%,咀嚼效率为(0.701±0.056).永久修复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菌斑指数无统计学差异;12个月时出血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诊深度6个月时高,3个月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义齿的稳定性、发音满意度100%,美观性满意度92%,咀嚼功能满意度96%,舒适度满意度为88%.结论:"All-on-4"即刻负重种植义齿无论在牙周方面,还是在种植体成功率及咀嚼效率方面都有较理想的表现,患者满意度也较高,短期疗效可靠,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改良基托印模法与BPS法制作全口义齿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林云柯;林云红;谢黎阳

    目的:观察及评价改良基托印模法与BPS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方法:将牙槽嵴为Ⅲ类的无牙颌患者按接受改良基托印模法和BPS法修复的随机分为两组,结合就诊记录及电话回访问卷,评价两组方法制作的义齿患者佩戴3月的情况及满意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例患者对两种方法制作的义齿总体满意度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基托印模法和BPS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均可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满意度高;改良基托印模法步骤更少,设备要求低,技术敏感性低,可作为全口义齿修复的首选方法之一.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甘红;孙菲;张富强

    目的:了解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LS)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并调查一例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病例,进行家谱分析,对其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严重牙周组织破坏及掌跖、膝盖、肘部等部位皮肤过度角化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年龄早,终可导致全口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改善PLS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 新疆哈萨克族农牧民牙列缺损、缺失及修复情况的调查

    作者:满云娜;丁锐;齐卫江;何惠宇

    目的:了解新疆哈萨克族牙列缺损、缺失及修复的情况,为哈萨克族口腔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哈萨克族人群聚居点的哈萨克族农牧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新疆乌鲁木齐县哈萨克族农牧民的牙列缺损患病率为61.88%,人均缺牙数2.48颗,修复率极低,仅为2.68%.结论:哈萨克族农牧民人群口腔健康水平较低,应该加强口腔卫生服务及健康宣传工作.

  • 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锋;陈建钢

    目的:探讨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制作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牙槽嵴萎缩或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牙列缺失患者,在CDIC组合式骨内结合种植体支持的基础上,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31枚种植体修复前均达到骨结合,平均愈合周期5个月: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义齿稳定,咀嚼功能、容貌改善明显,达到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要求.结论: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制作的种植覆盖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性价比高,更宜临床推广应用.

  • 即刻种植覆盖义齿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强;杨再波;郭吕华

    目的 探讨即刻种植覆盖义齿在牙周病患者牙列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牙周病患者失牙后的即刻种植修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9近10年期间完成的牙周病患者即刻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资料65例,结合近年来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研究,分析其中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规律.结果 一方面即刻种植显著缩短了常规种植的疗程,为患者减少了牙列缺失所造成的咀嚼、发音或面容等不适,得到患者较高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即刻种植也有效减缓和减少了牙槽骨的萎缩吸收,能更好地利用余留颌骨的有限条件达到较为稳定的种植效果,为长期稳定的修复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其疗效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牙周健康状况的控制和合理的机械力学分布至关重要,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终疗效.结论 即刻种植作为牙周病所导致的牙列缺失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将是今后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种植时机的选择和覆盖义齿修复方案的设计是关键所在.

  • 基于SPSS分析的总义齿咀嚼效率研究

    作者:肖严

    总义齿又称之为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的无牙颌患者制作的修复体,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构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列缺失常用的修复体.应用SPSS软件测定咀嚼效率(效能)是检验总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 深圳市宝安区门诊患者对种植修复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作者:谢苗苗;何辉权;兰馨;杨美茹;叶钟泰

    目的 调查门诊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方法 选取200例门诊患者,接受问卷调查,统计问卷结果.结果接近半数患者愿意选择种植修复,希望价位在4000~6000元,希望由口腔种植科专家进行种植手术及修复.患者重视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修复效果和价格,超过半数的患者愿意使用国产品牌.结论患者对口腔种植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医患沟通.

  • 牙列缺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程亚杰;夏菁;程萍

    目的 评价牙列缺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22例牙列缺失患者,运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统计并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结果牙列缺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9.30 ±8.74)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风险偏高.社会支持、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教育背景、消极应对方式、经济能力、生活习惯是其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牙列缺失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无牙颌修复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风险,提高无牙颌患者修复治疗成功率.

  • 应用夹层技术修复前牙临床疗效探究

    作者:许淑梅;丁来美

    八九十年代,中卫县中医院前来就诊的病人绝大多数是牙痛患者,而现在,我在中卫市中医医院的口腔临床工作中,所面对的主要是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的修复,恢复牙体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和美观,以及口腔预防保健、牙齿排列不齐的矫治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医疗环节.针对这些复杂的病例,一方面要对医疗中使用的各种牙科材料进行科学的研究、实践、总结、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对医疗技术不断地学习、提高、精益求精.

  • 牙列缺失—无牙颌患者口腔种植义齿修复术临床护理路径的编制

    作者:陈润元;刘晓芬;李家

    目的 编制口腔种植专科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为实施规范的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术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分析法和循证方法初步拟定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结构、各时间段表格样式、护理项目和健康指导,形成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初稿,经咨询口腔种植专家、专科临床护士讨论及验证后定稿.结果 形成的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包括评估、护理、健康指导等项目.结论 牙列缺失—种植义齿修复术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实际且全面,可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的护理,能提高种植专科护理质量.

  • 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黄小兰;周佳;刘英路;肖丹

    目的 了解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在修复期间内心深处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为口腔临床的医疗服务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立意取样及半结构式提纲,对11例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笔录、整理、分析并提炼出主题.结果 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患者的心理体验主要有:憧憬和期盼、焦虑与自尊下降、矛盾和担心、期待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教育及接受修复效果等.结论 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体验,提示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既专业又贴心到位的服务,以提高患者义齿修复的适应性和满意程度.

  • 基于3D打印镂空式种植手术导板的临床应用

    作者:程自力;林宵辉;莫晖;聂玉洁

    目的:研究基于3D打印镂空式种植手术导板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就诊的20例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10,患牙25颗,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镂空式金属材质导板)和对照组(n=10,患牙20颗,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常规种植导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种植体术后尖部、颈部和深度3个位置偏离距离以及长轴方向偏离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1年后,观察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骨吸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科植成功率分别为96.00和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金属材质镂空式种植导板可增加操作和视野范围,拓展手术适应证,提高种植精准度和成功率,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同时可缩短导板制作周期,节约医疗成本.

  •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咀嚼效率的研究

    作者:王汉思;王杨

    目的 比较舌侧集中(牙合)与常规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咀嚼效能.方法 选取牙列缺失患者132例,其中刃状牙槽嵴64例、低平牙槽嵴68例.刃状牙槽嵴和低平牙槽嵴的患者分别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刃状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并于佩戴义齿1、3、6、12个月时采用吸光度法检测每位患者的咀嚼效率,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义齿佩戴1个月时刃状牙槽嵴或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咀嚼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佩戴3、6、12个月时刃状牙槽嵴或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咀嚼效率在义齿佩戴3个月时达到大,且以后较为稳定.试验组患者中刃状牙槽嵴患者的咀嚼效率高于低平牙槽嵴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佩戴义齿3个月后,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比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更高.

  • 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牙菌斑附着的研究

    作者:曲哲;马岚;张翔;张海洋;历丹;王战昕

    目的 分析使用复合基台的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菌斑附着的特点,为指导患者口腔卫生的维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患者21例,永久修复后3个月对修复体的组织面进行菌斑染色,收集图片通过Image J 2.1.4.7软件评估菌斑附着的特点.结果 永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为(46.13±7.23)%.颊侧和腭侧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1.53±3.08)%和(53.76±3.07)%,腭侧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显著大于颊侧(t=16.750,P<0.001);游离端菌斑附着面积百分比为(71.86±2.00)%,显著高于前部(48.85±2.09)%(t=40.445,P<0.001)和中部(49.33±0.98)%(t=47.124,P<0.001).种植体间距离越小,永久修复体的组织面菌斑附着面积越大.结论 缩小腭侧组织面延伸、扩大种植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小游离端面积有助于减少上颌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组织面的菌斑附着.

  • "All-on-4"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泽键;李燕玲;李志鹏;陈伟生;罗智斌

    目的 分析施行"All-on-4"种植即刻修复病例的种植体存留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All-on-4"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2007年1月~2015年12月完成的"All-on-4"种植即刻修复治疗的病例共23例108枚种植体,其中上颌牙列缺失5例,下颌牙列缺失14例,全口牙列缺失4例,均在术后当天或1~2d内取模,并于术后7~10d戴入临时固定修复体,采用螺丝固位,术后3~6个月取模并制作终修复体,共完成27件临时修复体及27件终修复体.完成终修复后平均追踪3年(1~9年),对种植体留存率、修复并发症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 108枚种植体及27件终修复体至后1次复查为止,种植体存留率100%.23位患者当中,3位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0%.结论 "All-on-4"在牙列缺失病例治疗中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会杰;陈贵丰

    目的:比较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对两组疗效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以及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比常规治疗更能满足患者需求,更美观、舒适,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303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