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巴瑞特食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净;黄介飞;鲍柏军;张晓义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E患者22例,在内镜下行APC治疗,氩离子凝固治疗单次启动延续时间及启动次数视病灶大小、数目情况而定,一般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所有病例1~3个月内复查内镜.结果 22例BE患者中1例失访,1例未到复查时间,其余20例BE患者至复查时17例(85%)胃镜下未见复发,2例在原来部位有散在BE上皮残留,1例在其他部位有新BE上皮生长.结论 APC是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BE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短期疗效较好.

  • 醋酸染色辅助诊断内镜下黏膜病变的价值

    作者:孙雅亭;马师洋

    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查新技术的出现,更多癌前病变、早期癌或者有特殊表现的良性黏膜病变被观察到,降低了漏诊率.醋酸染色与其他染色技术比较,具有安全、省时、价廉等优点,尤其在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监测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操作性与成本效益比,醋酸染色结合放大内镜以及窄带成像等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腺癌,但客观性与一致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醋酸染色在胃黏膜肠化范围判定、胃早期癌识别等方面初步显示出应用价值,在结直肠黏膜病变肿瘤与非肿瘤鉴别中也有应用,但在观察胃与结直肠病变时,醋酸染色与其他内镜技术联合应用的优势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 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

    作者:徐大毅;霍丽娟

    Barrett食管(BE)系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而得名.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就柱状上皮的长度及形态,BE上皮化生≥3 cm者称长段型BE(LSBE),<3 cm者称短段型BE(SSBE),尚有呈舌状、星状和岛状分布者.LSBE发展为异型增生和癌变概率大于其他类型.BE发病率随国家和地域不同各有差异.近些年来,国内外BE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西方人种发病率高于东方人种,可能系因西方人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发病高有关.

  • 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腺癌的关系

    作者:李治仝;汪忠镐;季锋;高翔;张成超;胡志伟;宁雅婵

    胃食管反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人群中普遍存在,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为了解BE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EA的关系,本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断、治疗方法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三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为正常食管黏膜-GERD-BE化生-BE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EA.故BE的治疗应以减轻GER症状为主,并定期筛检和评价预后,以早期发现EA.

  • 抗反流手术与抑酸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降低食管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作者:张育先;张若蹊;刘殿刚;高翔;张超;汪忠镐

    目的 比较抗反流手术及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对预防食管腺癌( esophagus adenocarcinoma, EAC)发生的效果.方法 以 esophagus、 neoplasm、 cancer、 Barrett's esophagus、adenocarcinoma、fundoplication、antireflux surgery、Nissen等为英文检索词,以食道、良性肿瘤、癌、巴瑞特食管、腺癌、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Nissen 术式、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4月,关于药物及手术治疗GERD的相关文献,设立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与偏倚评估.结果 终纳入文献7篇,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 RCT)研究、4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病例78 703例,其中手术治疗患者11 398例(手术组) ,药物治疗患者67 305例(药物组) . meta分析结果示:手术组与药物组患者相比,癌变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RR=1. 10,95% CI:0. 81,1. 49,P=0. 54);然而剔除病例数占比大的研究后,药物组癌变率高于手术组(RR=0. 38,95% CI:0. 15,0. 97,P=0. 04).结论 对于GERD伴或不伴Barrett食管患者癌变率方面,抗反流手术优于药物治疗.但抗反流手术用于此类患者预防EAC的发生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研究来验证.

  • 自拟汤药治疗Barrett食管二例

    作者:韩颖

    1 病例资料1 . 1 病例1 患者,女,54岁.患者多年来一直与家人不睦,3年前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嗳气、腹胀,服舒肝健胃丸后缓解.此后每于季节变换时便出现嗳气,每次发作持续3~5 d,自行服用舒肝健胃丸后缓解,故未进行相关检查及系统治疗.10 d前,因夜间睡觉受凉后再次出现嗳气,伴有腹胀,服舒肝健胃丸后症状未减轻,且嗳气频繁,按压胃部及肢体某部位时均可出现嗳气,遂到某医院就诊,查电子胃镜,显示为Barrett食管,给予西药口服1个月后未见效果,以为患了不治之症,心情抑郁,经朋友介绍来我院求治.现主症:嗳气频繁,按压胃脘及肢体某部位时可出现,腹胀、纳食差,稍头痛,寐欠安,大便1次/d,排便不畅,小便调.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

    作者:张毅;金锦莲;姜艳艳

    目的 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经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术后给予常规抑酸药物口服治疗2个月.于术后第1、第6、第12个月进行内镜随访,并统计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0例患者经APC治疗后食管鳞状上皮完全再生,均获治愈,其中27例患者(90.0%)经1次治疗,3例患者(10.0%)经2次治疗.治疗后l2个月后复查发现4例复发.未发生出血、穿孔和食道狭窄、严重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窄带放大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爱民;苏军凯;刘将;唐庆林;张帅;张鸣青

    目的 观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经病理证实伴有上皮内瘤变和/或肠上皮化生的BE患者,在NBI-ME监视下行APC治疗,继之予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抑酸治疗.末次治疗后行12个月的内镜随访,内镜随访时对再生的鳞状上皮及可疑病灶进行活检.结果 24例患者共接受36次APC治疗,1个月后有22例(91.6%)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1例(4.2%)在再生的鳞状上皮间出现柱状上皮岛,1例(4.2 %)在可疑病灶中发现上皮内瘤变,1年后总有效率70.8%(17/24),复发和残留7例(29.2%).结论 NBI-ME下APC联合抑酸治疗BE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和残留.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柯贤胜;张雪刚;李细群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在Barrett食管(BE)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B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内镜下APC+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82.2%)显著高于对照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E病变范围及长度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病灶首次清除率为86.7%(39/45),且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E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顺杰

    目的:了解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NBI-ME)在诊断Barrett食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内镜下肉眼观胃食管结合处( GEJ)近端出现桔红色柱状上皮的患者86例,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取活检;对照组在常规胃镜下取活检。结果观察组中肠上皮化生者26例(55.3%),其中不典型增生4例;对照组中肠上皮化生者9例(23.1%),其中不典型增生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能有效提高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无痛内镜窄带成像下氩离子凝固治疗Barrett食管患者的护理

    作者:胡艳芳;苏敏;梁冬生;杜瑜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主要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细腺管形态,从而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消化道癌前病变检出率.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经离子化将高频能量传送至靶组织,该组织表层可获有效凝固,从而起到破坏有关组织的治疗作用.食管下段腺癌主要来自于Barrett食管(BE),而约40%的贲门癌与Barrett食管有关[1].本科使用无痛NBI下APC治疗Barrett食管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 Barrett食管研究进展

    作者:王斌;陈新苗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远端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化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腺癌的发生与BE有直接关系,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研究发现,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均起源于BE,而40%的贲门癌与BE有关.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的严重并发症.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研究 进展
  • Barrett食管诊治进展

    作者:马立新;张学军;刘凤芹;李炳庆;尹春英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

  • 贲门癌、食管腺癌与Barrett食管:食管胃交界区的困惑

    作者:陈龙奇;白世祥

    食管癌与胃癌均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生在食管胃交界区的贲门癌,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究竟应按食管癌还是胃癌的TNM分期原则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一直存在争议[1].甚至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2年发布的新恶性肿瘤TNM分期标准(第6版)亦未将贲门癌单独列出[2].

  • Barrett 食管2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晓艳;张静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上段的柱状上皮岛,不称为Barrett食管.GERD是引起Barrett食管的主要原因.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7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23例BE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确诊 病理
  • Lugol''s液染色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要初

    目的 :探讨Lugol''s液染色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胃镜室普通内镜下进行Barrett食管诊断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染色组62例,采用Lugol''s液染色内镜诊断;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内镜诊断.比较两组病例的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以及诊断Barrett食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染色组Barrett食管检出率为59.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和64.0%;对照组Barrett食管检出率为3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47.6%.在Barrett食管诊断的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三个方面,染色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gol''s液染色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为明确诊断及病变的随访提供帮助,将提高食管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

  • Barrett食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秋瓒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虽然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除,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对食管粘膜炎症、食管到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就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Barrett食管研究现状

    作者:康喜荣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化.Barrett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严重并发症,是食管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将本病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内镜下氩气凝固治疗Barrett食管47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龙周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气凝固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47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氩气凝固治疗,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7例Barrett食管患者经内镜下氩气凝固治疗后,治愈41例(87.2%),有效4例(8.5%),无效2例(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随访6-12个月发现,3例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经抑酸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内镜下氩气凝固治疗Barrett食管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Barrett食管65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作者:孟小芹;曹绍岐;邹丽娴;甘爱华;张晓慧;李春燕;林燕华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65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反酸、梗阻及异物感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53.9%、52.3%、43.1%、35.4%,无症状者10.8%.伴有胆汁反流者20%.胃镜分型:环周型21.5%,岛型70.7%,舌型7.7%.病理分型:肠化型上皮43.1%;胃底型上皮38.5%;贲门型上皮18.5%.结论 Barrett食管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胃镜分型以环周型及岛型为主,病理分型以肠化型及胃底型上皮为主.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食管炎
543 条记录 6/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