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体位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

    作者:孙傲

    目的:分析体位护理干预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行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作者:程玉波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除去常规护理方法外,着重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体温护理、术后颈部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结果 术后对28例患者的进行随访,在20例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中,有16例患者术后恢复行走能力,8例颈髓完全损伤患者中,2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6例患者恢复部分感觉功能,其中有2例患者可坐起.除去2例死亡患者外,其余26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在对有能力的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调查中,根据患者表述统计,着重心理护理对其积极影响较大,其次为牵引护理、体位护理.结论 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体位护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点,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责任制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

    作者:范丽敏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责任制专人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照组61例)和责任制下专人体位护理方式(试验组65例),对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责任制专人体位护理组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高眼压、角膜水肿等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俯卧位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专人体位护理可将硅油的顶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

  • 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病人体位护理

    作者:褚红霞

    目的 探索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病人体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40例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障碍、呕吐、头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

  •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新生儿影响的分析

    作者:陆凤英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住院健康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照组自然分娩和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效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配合体位护理后剖宫产率明显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镇痛效果显著、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显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体位护理

    作者:邓雪梅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的主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体位护理,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之后,再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体位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倩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均30例,其中对实验组采取仰卧位护理,对常规组采取不同体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用药5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氧饱和度超过90%用的时间相比常规组较短,P<0.05;实验组用药后首次吸痰5min后的血氧饱和度相比常规组较高,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较短,P<0.05.结论 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取仰卧体住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采纳.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作者:李霞

    目的:分析孔源视网膜脱患者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资料,从中随机抽取82例,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参考组(n=41),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41),为所有患者提供简单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同时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体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解剖复位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2组解剖复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患者为40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7.56%,参考组护理满意患者为35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5.37%,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接受科学的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复位率并降低病情复发率,对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价值.

  •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作者:张硕

    目的:研究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的临床护理要点,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研究对象是2015年12月到2017年6月期间从我院外科接收并治疗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体位护理.之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共41例(54.66%),有效共27例(36%),治疗总有效率为90.6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压疮共1例,切口感染共1例,循环障碍共1例,低血压共例,并发生症的发生概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针对性体位护理策略护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可推广应用.

  • 32例先天性胸锁关节窦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陈玉微;黄舒玲;陈良嗣;龚穗清;宫喜祥;许咪咪

    回顾性分析我科32例先天性胸锁关节窦病人手术及护理方法,病人术后切口I期愈合,无牙齿脱落 、声音嘶哑 、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6个月 ~70个月未见复发.

  • 舒适护理在脊柱外科病人体位中的应用

    作者:江荣萍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笔者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运用舒适护理模式与脊柱病人体位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 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于产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绍云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wk左右,具有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24例为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观察组产妇取高坡侧俯卧位、手-膝位,并与以往未做体位护理组对照.结果 观察组有110例经阴道分娩,占88.7%,对照组仅28例经阴道分娩,占22.6%;观察组剖宫产14例,占11.3%,对照组96例,占77.4%;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另外,对照组比观察组产程各期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护理可以矫正胎头枕后位,降低难产发生率.

  • 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素红;王素玲;岳利莹

    目的:观察15例外伤性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外伤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用药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例视力仅存光感,10例视力好转,4例眼压仍高,11例眼压得到控制.结论:在救治眼外伤患者过程中,精心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配合对患者药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体位护理

    作者:蔡葵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体位护理.方法 本文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在本院接受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体位护理方法.结果 视网膜复位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生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应用体位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视网膜复位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不同体位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患肢氧分压、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孙俊香

    目的 讨论不同体位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患肢氧分压、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不同体位护理,观察不同体位对患者患肢氧分压、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实施下肢抬高护理体位时患者的氧气分压低,坐位和下肢下垂护理体位的氧分压高于下肢抬高体位和平卧位,并且患者的疼痛和氧气分压呈负相关.在4种体位护理中下肢垂体位的舒适度是高的.结论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护理中,下肢下垂体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同时提高了氧气分压和舒适度,减轻疼痛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创伤骨折患者应用体位护理的方法与注意问题分析

    作者:吴玲玲;郑莹莹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应用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注意问题,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96)与对照组(n=92).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体位护理,同时重视体位护理期间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测评护理前与护理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显著更短,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更低,对护理满意率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骨折患者加强体位护理,值得借鉴.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吴慧平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对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相关体位护理,比较患者对经皮肾取石术的耐受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经皮肾取石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耐受力,对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针对性体位护理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丹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起患者分析护理对CCU监控室中显示其心脏机能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始终采取30°半卧位的体位进行护理治疗,而观察者需要运用逐级半卧位护理,在CCU监控室中患者的不同时间内D-P、SDNN、QTd、QTcd以及PMSSD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出的D-P值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监测时间内其D-P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过SDNN一级RMSSD的检测结果在各个时间段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不同时间段的QT离散度以及经过标准校正后的QTc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运用逐级半卧位的护理方式,患者在CCU监控室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的体位护理

    作者:陶红益

    目的 研究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需行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体位护理.结果 60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接受体位护理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如期康复出院.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正确的体位护理后,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增进舒适,还能舒缓患者焦虑的情绪,提高满意度,更好的促进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护理专案在提高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卧位遵医行为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红翠

    目的 探讨术后体位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8~2018年2月收集33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分为改善前组17例及改善后组16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改善后组通过术后体位护理及健康宣教,14例患者保持体位正确率87.5%,15例患者视网膜复位率93.6%,遵医行为有改善.结论 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患者实施体位护、体位依从性宣教、心理护理等,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593 条记录 28/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