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位护理在放射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曾志华;陈晓林;余成新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放射检查过程更为复杂、耗时,而患者多年龄偏大、体型肥胖且有多种合并症,增加了罹患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不适宜的体位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神经、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掌握一般体位下机体解剖、生理功能改变,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体位护理在放射检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总结。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胃肠道护理体会

    作者:周纯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愈发严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亦愈发增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患肢疼痛、功能活动明显受限,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高龄患者各种生理功能衰退,骨折本身、手术刺激及长期卧床将致使患者增加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部感染、压疮、及加重基础内科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髋部骨折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内容较多如: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胃肠道饮食护理、睡眠疼痛护理、体位护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尿道护理、心脑血管护理等等,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对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胃肠道饮食护理作一些经验性总结。

  • 垂体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

    作者:孙家蓉;陶春红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术后脑脊液鼻漏的护理经验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感染的治疗措施,7~10d痊愈。结论认为做好术后观察、适当的体位指导、妥善的呼吸道护理以及正确有效的腰穿置管外引流,有利于促进漏口的愈合。

  • 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对手术恢复的重要性

    作者:陈琳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对手术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89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体位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促进视网膜促进视网膜快速复位,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由此可见,体位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恢复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 不同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素华;谢玉梅;邓育香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实施不同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11.96±3.21)d,明显高于干预组(7.25±1.36)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70%,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明显低于干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值<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疾病应用不同体位护理措施,能够使患儿的痛苦得以有效减轻,治疗效果较好。

  •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研究

    作者:余熊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脊柱后路手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予以体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16豫)明显低于对照组(24.49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体位的护理

    作者:李敏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体位护理的重要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分别采用体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疗效和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总疗效率(9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护理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科学化的体位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体位护理
  • 体位护理在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探索

    作者:田静

    目的 研究老年中风偏瘫应用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老年中风偏瘫病患3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表发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15).两组都接受康复护理,实验组加用体位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为(89.69±2.43)分,比对照组的(67.25±2.49)分高,组间差异显著(<0.05).结论 采取体位护理措施对老年中风偏瘫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预后效果,改善肢体功能.

  • 妇产科体位护理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国燕;陈云梅

    临床上妇产科医生在检查、诊治和手术过程中,均需要让患者采取一些特殊的体住,而妇产科的护理对象又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现谈谈如何培养护生在医护配合中指导患者自愿地采取各种体住的能力.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

    作者:陈琪;刘敏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半悬浮式体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预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总输血量观察组分别为(419.45±36.39)mL、(21.98±4.84)g/L和(902.84±61.3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肺内感染、假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3.3%、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半悬浮式体位的实施与护理能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 体位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少青

    运用正确的体位护理,能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保护各关节稳定,防止关节外展、外旋,预防、缓解痉挛、畸形,肌肉萎缩;同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针灸等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中风 预后
  • 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刘晓霞

    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护理包括康复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以及肺部感染护理、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护理、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护理、便秘护理、皮肤护理等特殊护理方式,旨在通过专业知识及细心,耐心、谨慎的人性化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体位护理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刘英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急救技术.体位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现将5例老年病人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体位护理介绍如下.

  • 前列腺电切术后体位护理预防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温昕芳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体位护理对预防出血的临床疗效,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9例TURP术后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取去枕平卧4~6h后,根据病人意愿取常规体位,避免剧烈频繁翻身,翻身时勿用力过猛;观察组术后取去枕4~6h,24h平卧不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4h后改常规体位,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出血程度、病人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出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P术后体位护理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预防术后出血,但患者的舒适度差,应加强术后24h的基础护理。

  • 体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高青

    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 of intervertebral discs)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向椎管内或椎间盘后外侧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

  •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丁晓梅;李茂芝;米雪;姚瑶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后的体位护理同时联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生理不适程度以及检查情况.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生理不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3)观察组患者顺利进镜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麻醉后倾倒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检查中出现的不适反应,并减少患者麻醉后的倾倒风险,为整个无痛胃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纪涛;吴再翠;陈常玲

    目的:研究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7日至2017年8月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将6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2例/组.将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其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ICU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ICU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9.38%,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ICU患者加强体位护理是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有效方式.

  • 镇痛分娩与产时体位护理分析

    作者:纪闽霞

    目的:镇痛分娩与产时体位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分娩的216例产妇,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产妇各108例,为对照组产妇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提供经过专门优化的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产程情况与各项指标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阴道分娩产程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镇痛分娩的角度出发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体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降低产后出血量,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慧;杨春蕾

    目的:探讨并分析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全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90例,随机选择其中45例为对照组,另45例为实验组;术中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耐受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实验组患者手术耐受力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护理可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体位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紫燕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后段玻璃体切割合并玻璃体腔填充术治疗的体位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指导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合并玻璃体腔填充术后的成功率。结果:合理、正确的体位护理使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大大减小,手术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手术前后合理、正确的体位护理对挽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降低复发率、改善当前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593 条记录 26/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