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夫西地酸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收治的细菌性皮肤病患者124例,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均采取常规患处清洁处理,实验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夫西地酸治疗细菌性皮肤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理想的抗感染外用药物.
-
夫西地酸联合他扎罗汀治疗中度寻常痤疮临床有效率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夫西地酸与他扎罗汀联合应用与治疗中度寻常痤疮临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中度寻常痤疮患者35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进行中度寻常痤疮治疗实验.实验组接受夫西地酸、他扎罗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他扎罗汀单独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皮肤临床评分方面,两组均有所降低,实验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夫西地酸、他扎罗汀联合应用于中度寻常痤疮的治疗,患者创部皮损面积、数量量减少明显,治疗后临床皮肤情况好转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治疗中度寻常痤疮应用.
-
夫西地酸联合他扎罗汀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联合他扎罗汀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夫西地酸联合他扎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皮损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西地酸联合他扎罗汀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检测及分子特征研究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分子特征的研究.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333株,用K-B法筛选耐夫西地酸菌株,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的小抑菌浓度(MIC值).PCR法检测耐药基因fusB、fusC、fusD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基因),同时用测序方法对fusB、fusC、fusD阴性的耐药菌株进行fusA基因突变检测.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管家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13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52株对夫西地酸耐药,占3.90%.2013—2016年的耐药率分别为:5.3%(7/132)、3.5%(20/571)、4.1%(21/510)、3.3%(4/120).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2、4、8、64和>64μg/ml分别占26.9%(14/52)、34.6%(18/52)、13.5%(7/52)、1.9%(1/52)、23.1%(12/52).52株夫西地酸耐药株中,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共发现13种序列型(ST),其中以ST630为主,占50%(26/52),其次为ST5,占17.3%(9/52);spa分型共19种序列型,以t4549(11/52)、t2460(8/52)、t377(8/52)为主.52株耐夫西地酸的菌株中耐药基因总携带率为17.3%(9/52),其中fusB基因阳性菌株共7株,fusD阳性株共2株,未检测到fusC阳性菌株.另外,本研究中共检出11株fusA基因突变菌株,占21.2%,且MIC值均>64μg/ml,分子分型以ST5-t2460为主.结论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且保持相对稳定的耐药趋势.对夫西地酸高水平耐药的机制与fusA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
半导体激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皮肤感染76例
皮肤感染在临床上很常见,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如原发性感染如疖、痈、丹毒等;继发于足癣、湿疹、疱疹、糖尿病的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以及由于皮肤受压所致的褥疮等.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多种皮肤感染,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早期先天性梅毒伴骨损害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女陛患儿,3个月,其母诉患儿全身皮疹3天.患儿出生后7天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并逐渐增多,2个月后上述皮损加重,并出现于手掌及跖部,无渗出、糜烂、溃疡等,诊断为婴儿湿疹,外用夫西地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1周,皮损未消失反而增多,手掌和跖部出现大片环状红斑.
-
表皮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498株,采用VIT 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K-B法测定其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结果498株表皮葡萄球菌中,检出耐夫西地酸表皮葡萄球菌24株,检出率4.8%;24株耐夫西地酸表皮葡萄球菌标本来源以痰液、导管、血液为主,占62.4%;科室分布主要为IC U、新生儿和烧伤/创伤科,占37.5%;24株耐夫西地酸表皮葡萄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均表现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均>60.0%。结论夫西地酸仍对表皮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出现的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
-
替考拉宁及夫西地酸治疗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夫西地酸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6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2例夫西地酸治疗的MRSA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细菌清除以及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分别进行替考拉宁和夫西地酸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替考拉宁组对MRSA肺部感染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56%、83.33%,均高于夫西地酸组的78.13%及81.25%,但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考拉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夫西地酸组不良反应率为15.62%,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考拉宁对两组患者痰培养所得68株MRSA均敏感,夫西地酸敏感率为95.59%.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MRSA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可靠,且临床观察替考拉宁不良反应少见,MRSA肺部感染可优先选择替考拉宁.
关键词: 替考拉宁 夫西地酸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部感染 -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现状及耐药性改变. 方法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2003年连续收集的129株和1998年收集的1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MIC值,用K-B纸片法测定这些菌株对万古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 结果 2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夫西地酸耐药的只有3株,耐药率为1.3%,1998年和2003年收集的菌株对夫西地酸的MIC50均为0.25 mg/L,MIC90均为0.5 mg/L,纸片法测定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1998年的菌株57.8%耐甲氧西林,2003年的菌株76.9%耐甲氧西林.结论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很强,而且1998年和2003年菌株的抗菌活性无多大改变.
-
4种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单独和联合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了解利奈唑烷(LZD)、夫西地酸(FUS)、利福平(RIF)和复方新诺明(SXT)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单独和联合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应用K-B法检测LZD、FUS、RIF和SXT对 100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各50株的单独和联合体外抗菌活性. 结果 LZD对MRSA和MRSCN的耐药率均为0;FUS对MRSA和MRSCN的耐药率分别为2.0%和14.0%; RIF的耐药率分别为14.0%(43株)、18.0%(41株);SXT的耐药率分别为36.0%(32株)、58.0%(22株);4组联用绝大部分结果为无关,各联用组协同率相近,均很低,联用拮抗主要是现在MRSA组菌(11株),MRSCN相对较少. 结论这4种抗菌药物对MRS均有效,联用多为无关.
-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Ⅰ~Ⅱ级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0例予2%夫西地酸乳膏2次/d涂患处,另一组50例采用红霉素软膏外用,2次/d,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8d.结果 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46%,有效率86%,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 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现状及耐药性改变.方法 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2007年连续收集的65株和2003年收集的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MIC值,用K-B纸片法测定这些菌株对万古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结果 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夫西地酸耐药的只有1株,耐药率为0.83%.2003年和2007年收集的菌株对夫西地酸的MIC50均为0.25mg/L,MIC90均为0.5mg/L,纸片法测定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2003年的菌株57.8%耐甲氧西林,2007年的菌株76.9%耐甲氧西林.结论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很强,而且2003年和2007年菌株的抗菌活性无多大改变.
-
米诺环素与夫西地酸对9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目的 评价米诺环素与夫西地酸对临床分离到的9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联合体外抗菌活性,及两药联用的抗MRSA效应.方法 用棋盘法设计,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98株临床分离MRSA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联用效应.结果 米诺环素与夫西地酸联用后,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得到的98株MR-SA的MIC50显著降低.FICl分布:FICI≤0.5(协同作用)占57.14%;0.5
关键词: 米诺环素 夫西地酸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到2013年9月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555株,用K-B法测定5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对耐夫西地酸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 MIC值) ,用K-B法测定耐夫西地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5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262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93 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 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耐药,包括60株MRSA和17株MSSA.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MS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分别为13.87%(77/555),22.90%(60/262)和5.80%(17/293). 2009 年到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分别为7.81%( 5/64 ) ,9.80%(5/51),22.92%(11/48),5.21%(11/211)和24.86%(45/181). 夫西地酸对耐夫西地酸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 值范围为2 ~>64 μg? mL-1 ,其中 MIC值>64 μg? mL-1的菌株有44株,占57.14%(44/77). 所有耐夫西地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奎诺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均表现为敏感;但对青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则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50%). 结论 夫西地酸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其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且呈高水平耐药.
-
糠酸莫米松结合夫西地酸治疗皲裂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糠酸莫米松结合夫西地酸对皲裂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 年3月~2012 年12 月50 例皲裂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使用夫西地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以3 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经过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糠酸莫米松结合夫西地酸对皲裂性湿疹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脓疱疮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夫西地酸治疗脓疱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脓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夫西地酸乳膏涂患处,3次/d;对照组红霉素软膏涂患处,3次/d,疗程均1周.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7.30%、70.00%;痊愈率分别为75.68%、53.33%.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相比χ2=4.420(P<0.05);痊愈率相比χ2=7.768(P<0.01),两者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西地酸治疗脓疱疮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
夫西地酸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轻、中度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 ,一组予夫西地酸口服液每次15mL,tid治疗(n=10),另一组采用夫西地酸注射剂,静脉给药剂量为每次500mg(n=20),bid,疗程为5~10d.结果:夫西地酸口服及静脉给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夫西地酸对金葡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清除率分别为75%和69.23%;将分离的29株细菌做药敏实验,夫西地酸敏感率为96.55%, 与环丙沙星及万古霉素抗菌活性相似,较甲氧西林、青霉素及头孢唑啉敏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夫西地酸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
夫西地酸联用氨曲南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夫西地酸与氨曲南联用,对临床分离的1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利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夫西地酸和氨曲南对试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 (MIC).微量棋盘法测定两药联用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FIC) 以判定联合效应.利用纸片增敏协同试验、时间杀菌曲线判断两药联合作用效果.胞外酶活性试验检测氨曲南、夫西地酸单用及联用时菌株胞外酶活性变化,探讨两药联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夫西地酸与氨曲南联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61.54%协同作用,38.46%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两药联用时抑菌圈明显增大,其中41.67%的菌株由耐药变为敏感.杀菌曲线显示两药联用对试验菌株PA 320有杀菌作用.两药联用后胞外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 活性均增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西地酸与氨曲南联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两药联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氨曲南帮助夫西地酸克服革兰阴性菌对疏水性抗生素的天然耐药屏障有关.
-
神经外科夫西地酸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
目的:考察神经外科夫西地酸(FA)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病房病案,采用Excel数据处理进行统计的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神经外科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FA的应用情况及不合理因素.结果:随机抽取FA病历150例,有效病历136例,围术期预防性用药132例,Ⅰ类切口116例,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应用未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用法用量错误,给药方案,合并用药等方面.结论:我院神经外科FA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和相关指导原则的学习.
-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3种溶剂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夫西地酸钠与3种溶剂配伍后室温放置6h内夫西地酸钠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室温放置6h内外观及pH值的变化情况.色谱条件为使用NoVa-park C18柱,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乙腈-甲醇(16∶ 64∶ 2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与配伍0h比较,配伍液放置6h内的外观、色泽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6 h内配伍液中夫西地酸钠含量无明显变化,且均保持在97%以上,配伍液6h内无新物质产生.夫西地酸在浓度0.484 8 ~3.878 4μg的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0).结论: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室温放置6h内夫西地酸性质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