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切除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80 例 91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 A 组42例48眼,双眼6例,单眼36例,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 组38例43眼,双眼5例,单眼33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 B 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明显少于A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A 组术后复发率为 37.5%,B 组复发率为 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较好,上皮愈合速度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于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翼状胬肉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A组)的有21例,接受翼状胬肉切除配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治疗(B组)的有27例、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C组)的有12例,对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接受三种不同治疗的A、B、C三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分别为28.6%、11.1%、8.3%,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配合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运用在翼状胬肉治疗中,不易复发,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治疗活动,并且可以推广。
-
翼状胬肉切除伴结膜瓣移植术和转移埋藏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患者采用结膜瓣移植术和转移埋藏术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8例(114眼)翼状胬肉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结膜瓣转移埋藏术,研究组采用结膜瓣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x2=3.231,P=0.012);疾病复发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51%),(x2=4.216,P=0.006);治疗后VAS评分(3.15±0.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33±1.04)分(t=4.561,P=0.014);角膜上皮修复时间(3.13±0.29)d显著短于对照组(6.63±0.52)d(t=6.634,P=0.008).研究发现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主要为结膜充血、创面水肿、异物感,其中研究组患者的3种并发症发生率(10.26%、7.69%、2.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51%、12.8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患者采用结膜瓣移植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和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翼状胬肉切除后结膜瓣移植术
目的:通过对34例(34眼)角膜缘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移植术后的观察,总结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34眼)行角膜缘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移植术.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可将角膜缘翼状胬肉完整切除,无角膜深层损伤,减少复发等优点.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移植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翼状胬肉术后异物包裹性囊肿一例
患者女,39 岁.因右眼内眦部球膜下新生物逐渐长大5年于2009 年12 月10 日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情况:VOD:0.8,VOS:1.0,右眼内眦部球结膜下组织增生,呈倒三角形长入角膜缘内约3 mm,胬肉头部隆起,体部肥厚,轻充血.余眼部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眼翼状胬肉.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于2009年12 月12 日在局麻下行了右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术中在手术显微镜下于胬肉体部距角膜缘约2.5 mm 处用角膜剪作一平行角膜缘之弧形剪开,自此分离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至泪阜处,用虹膜回复器沿胬肉头部前约0.5 mm 划一浅界限,平角膜前弹力层仔细分离胬肉头颈部,并剪除其头颈部及大部分体部,旷置巩膜面约4 mm ×3 mm,烧灼止血巩膜面上出血点,自上方取一同等大小带角膜缘结膜之游离结膜瓣,上皮面朝上平铺于巩膜裸露区,予10/0 尼龙线带浅层对位巩膜间断缝合于残留之部球膜创缘上.术中蘸血用自制棉片(自棉签上撕下浸水用纱布挤压出较多水后即成).
-
翼状胬肉修补鼓膜穿孔一例
患者女,39岁,因左耳听力下降20年,发现右眼增生物10年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左耳鼓膜紧张部卵圆形穿孔约2 mm×3 mm,鼓室无异常分泌物(干耳已逾3个月),咽鼓管功能正常,纯音测听左耳呈传导性聋,气导 Hz听力损失30 dB,骨导听阈正常,鼓膜贴片试验气导听力改善10 dB,乳突CT扫描未见异常。右眼内眦部三角形结膜增生物,其头部已超过角膜缘1 mm。诊断:左陈旧性中耳炎,右眼翼状胬肉。治疗: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鼓膜修补术。先行常规翼状胬肉切除及结膜瓣移植术,将切下的翼状胬肉展平,干燥待用。鼓膜修补选择内植法,通过鼓膜穿孔制作穿孔周边大约2 mm粘膜创面,中鼓室松填明胶海绵碎屑,把已修剪合适的翼状胬肉移植片植入,外耳道以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填压。术后静脉点滴头孢唑啉钠5 d,抗生素眼液及考的松眼液滴眼;1%麻黄素滴鼻。1周后眼部创面痊愈。耳部换药取出碘仿纱条,以2%酚甘油棉片贴敷鼓膜。患者自感听力明显提高。2个月后复查鼓膜穿孔愈合,气导听力提高20 dB。随访2年听力无降低。
-
两种翼状胬肉结膜移植手术美容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佳美容效果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方法.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病人102例(110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B组行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手术后随访24个月,统计比较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复发率及美容效果.结果 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效果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较顺行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常规手术后复发率高,作者对14例1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后行同眼颞上方角结膜瓣移植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及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及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比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为对比组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移植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8%,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1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8%,对比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7.58%,对比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7.18%,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及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带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翼状胬肉的佳治疗方法,降低胬肉的复发率,笔者自1995-01~2001-04间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带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
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8例分析
我们应用带蒂结膜瓣移植术自1996-12~1998-10治疗翼状胬肉(包括复发病例)28例30只眼,其中,男性19例21只眼,女性9例9只眼,年龄大72岁,小36岁.术后观察时间,短2个月,长20个月,均无复发.
-
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为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组,B组为常规肉眼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复发率为2.00%,B组复发率为13.9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可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
翼状胬肉切除后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
我科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以定点预置缝线法行翼状胬肉切除后下方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患者26例(29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双眼3例,复发性胬肉3例(3眼);年龄38~74岁,平均(57.2±8.2)岁;病程5~38年,平均(25.5±7.9)年.病变均位于鼻侧,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均大于3 mm,其中完全遮盖瞳孔区者3眼,眼部均无活动性炎性反应.
-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组织的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损伤大,复发率高,手术效果不理想.本院从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组织的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手术操作难度不大,疗效好,复发率低.
-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患者随访结果分析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术式较多.我院1998年1月~2003年3月曾先后采用了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加结後膜瓣移植加0.04%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606例,现将手术和随访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
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等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426例翼状胬肉患者,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特别是翼状胬肉的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种手术方法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分别为29%、9%和6%,术后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较低,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的较好方法.
-
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探讨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26例27眼,术中应用含0.04%丝裂霉素C棉片在裸露的巩膜上放置3分钟~5分钟.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 术后临床治愈27只眼,随访3~20个月无一例复发,一例术后浅层点状角膜炎.结论 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在术中合理应用丝裂霉素C效果良好,降低复发率.
-
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
笔者采用胬肉切除+减张转位结膜瓣移植术(A组)及胬肉切除+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组织的球结膜移植术(B组)两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A组:27例,男9例,女18例;右眼11例,左眼16例.B组:15例,男6例,女9例;右眼7例,左眼8例.病史3~20年不等,侵入角膜在2~8 mm之间,其中已经经历1次手术者35例,2次手术者6例,3次手术者1例.
-
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36眼临床观察
目的 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方法 用自体游离结膜瓣覆盖手术创面,治疗36眼.结果 随访3~23 月,移植瓣愈合良好,仅4眼复发,复发率约11.1 9%,效果满意.结论 翼状胬肉患者可考虑采用该术式治疗。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71例(18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各组间术后复发率、泪膜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B、C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修复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B组,修复时间和治愈率优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术后早期的泪膜稳定性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且能够改善泪膜功能,是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