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小肠癌的诊断与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刘春远;李玉明;成蕾

    目的 探讨小肠癌的诊疗方法和主要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78年~2007年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原发性小肠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构成、治疗方法、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等),所有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除患者性别构成和肿瘤的生长部位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外,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以及治疗方法对生存率都有重要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虽然小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总体较低,但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可改善预后,提高无病生存率,化疗对延长生存期作用不大,其价值有待商榷.

    关键词: 原发 小肠癌 治疗 预后
  • 原发腹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吴辉菁;于丁;杨业勤;谢蓉;汤静;吴月兵;朱贤敏

    患者男性,55岁,于2013年11月24日因进食后腹部绞痛就诊,无发热、恶心、呕吐、黑便、便血等症状.腹部彩超结果示肝内胆管结石并钙化;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经解痉治疗后疼痛缓解.20 d后再次出现腹部隐痛,剑突下明显,伴腹胀、盗汗,体温仍正常.肠镜、胃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检:ECOG评分为2分;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膨隆,未触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否认既往有特殊病史.

  • 25例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疗效

    作者:于大海;孙三元;卓士超;王海为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疗效,探讨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25例中,男11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9例行活检术,6例行肿瘤切除术.单眼发病22例,双眼同时受侵3例.肿瘤原发于眼睑或结膜16例(19眼),原发于眶内其他部位9例.Ann Arbor分期ⅠE期21例,ⅡE期3例,ⅢE期1例.22例(25眼)接受了放疗,采用180 kV深部x线或60Coγ线或混合线照射,放疗剂量为30.O~57.6Gy.结果 全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原发于眼睑或结膜、原发于眶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8%(P=0.032).肿瘤全切和肿瘤残留的10生存率分别为83%和82%(P=0.907),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和95%(P=0.369).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92%,未接受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33%(P=0.006).全组中22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T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非MALT淋巴瘤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33%(P=0.009).全组中8眼发生放射诱发的白内障,7眼出现眼干燥症.结论眼附属器淋巴瘤放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发于眼睑、结膜者预后好于原发于眶内者.眼附属器淋巴瘤以MALT为主,其预后明显好于非MALT淋巴瘤者.放疗并发症主要为白内障和干眼症,通过合理设计放疗计划,给予适当的放疗剂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含量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艳红;韩素桂;刘洪梅;高华;李玉柱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Ⅰ(MIC-1)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6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IC-1和AFP-L3含量,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L3浓度为(127.12±51.4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7.11±7.26) ng/ml(P< 0.001),以AFP-L3> 38.0 ng/ml为临界值时,灵敏度为85.34%(99/116),特异度为88.33%(53/60),诊断准确度为86.36%(152/176);原发性肝癌组MIC-1浓度为(3140.43±1138.2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01.88±302.34) pg/ml(P<0.001),灵敏度为91.38%(106/116),特异度为85.00%(51/60),诊断准确度为89.20%(157/176).二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3.62%(97/116),特异度为91.67%(55/60),诊断准确度为86.36%(152/176).结论 MIC-1联合AFP-L3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甲胎蛋白异质体3、高尔基体蛋白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谢明水;刘杨;陈丹丹;张振建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GP73、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对各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AFP-L3、GP73、GPC-3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890.13±506.47)ng/L比 (623.40 ±317.89)ng/L,(219.53±136.33)ng/ml比 (56.40±25.63) ng/ml,(14.28±7.15)μg/L比(7.33±3.71)μg/L](均P< 0.01).三项标志物单项检测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909、0.832、0.817,AFP-L3+GP73为0.935、AFP-L3+GPC-3为0.945、GP73+GPC-3为0.912,三项指标联合AUC可高达0.960.结论 AFP-L3、GP73和GPC-3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作者:郭子媛;纪智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淋巴瘤(PCLM)的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1985年1月至2006年8月,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32例PCML,男20例,女12例.年龄33~76岁,平均46-3岁.病程3个月至5年,以腹痛、腹泻、便血、消瘦、不全梗阻等就诊.26例行X线检查,22例行内镜检查.结果 32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PCLM,病变部位在回盲部、升、横、降结肠分别为13例(43.08%)、9例(28.13%)、3例(9.38%)、8例(25%).22例行结肠镜检查表现为溃疡伴周边隆起、溃疡表面渗血或覆厚白苔、多发小溃疡、息肉样改变、黏膜散在糜烂、黏膜下隆起伴表面黏膜粗糙等分别为6、6、3、2、3、2例.26例X线检查表现为肿块型7例、溃疡型7例、溃疡伴结肠黏膜粗糙5例,仅为结肠黏膜紊乱5例,肠壁僵硬2例.诊断总误诊率65.63%(21/26).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内镜医生轻视PCLM的发病规律及内镜下的变化;过分信赖X线检查.结肠造影鉴别困难或内镜活检组织未达到病理学要求.结论 强调组织活检技术及多点及黏膜下取材,辅助多层CT、超声内镜的应用可提高本病的术前确诊率.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 结肠 误诊
  • 腰椎原发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黄渊;周月芬;周丽菲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腰痛1a,双下肢行走困难10月余,加重难以移动2月.体检: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张力Ⅲ级,趾伸肌力0级,双侧踝关节以下,足底浅感觉减退,尿潴留.经CT、X线、B超检查,提示L1椎体肿瘤累及腰肌.患者全身浅、深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肿大.骨髓及周围血象无异常发现.

  • 达泊西汀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

    作者:庄桂武;陈波特;吴实坚;杨槐

    目的:观察达泊西汀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82例诊断为原发性早泄患者分成两组(A组、B组),其中A组(40例)单纯给予达泊西汀治疗,B组(42例)给予达泊西汀联合行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对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诊断标准评分(PEDT)及不良事件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4周、12周、24周时平均IELT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但B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A组(92.0s、137.9s、232.7s、370.7s vs.85.0s、84.8s、130.7s、160.0s,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4周、12周、24周时平均PEDT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B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A组(19.56、16.0、11.96、7.92 vs.20.4、18.16、15.88、14.68,P<0.01).治疗结束后,A组中无患者达到正常射精的评分标准(PEDT score≤8);而B组中81%的患者达到正常的射精标准(PEDT score≤8).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15%;B组:16.7%,P>0.05).结论:达泊西汀联合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达泊西汀治疗,能恢复大部分患者正常的射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输卵管癌5例病理分析

    作者:邢传平;刘斌;李宁;董亮

    输卵管癌临床上较少见,术前很难做到正确诊断,常贻误治疗时机.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原发性输卵管癌5例病理报告进行分析,以提高肿瘤早期诊断正确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治愈率.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卵管癌 原发 病理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梁志强;高夏;王平凡;何发明

    目的 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 .1996年1月-2006年4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87例,占同期全部心脏手术的1.7%.其中男性31例,女性56例,年龄15~73(49.2±6.9)岁.良性肿瘤83例,占95.4%,其中心脏黏液瘤81例;恶性肿瘤4例,占4.6%.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2.3%.其余病例顺利恢复.术后54例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0年,心功能Ⅰ~Ⅱ级(NYHA),无肿瘤复发病例.4例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对其诊断有特殊价值.一经诊断应首选手术摘除肿瘤.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 11065例不孕患者妇检剖析

    作者:杨敏;兰勇;沈明秀;赵艳竹

    目的通过对不孕患者进行常规妇检,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方法对11065例不孕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结果妇检中有阳性体征者7192例,占总人数的61%,按阳性体征人数依次为:左侧附件增厚压痛、右侧附件增厚压痛、宫颈重度糜烂、子宫发育畸形、生殖器发育不全;按病史依次为:人流术后、药流后、宫外孕后.结论在对不孕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妇检具有患者易接受、阳性检出率高等优点,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常规检查.

  • 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作者:田新平;李发新;于孟学

    目的探讨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均符合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男性为女性的2倍.胃肠道异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50.8%),其次为肺部病变(37.7%)、心脏病变(26.2%)和神经系统病变(21.3%);其他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改变(19.7%)、浅表淋巴结肿大(18%)、血栓形成(9.8%)和哮喘(3.3%).肠黏膜和浅表淋巴结活检均表现为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结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胃肠道、肺、心脏和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 心脏原发性多发肿瘤临床与病理分析(附16例报告)

    作者:刘蕾;杨研;吕凤英;王红月;赵红;李莉

    目的 分析心脏原发性多发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6例心脏原发性多发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本组16例中,男8例,女8例;年龄1~64岁,平均(30.9±15.7)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1.2年.15例行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摘除瘤体,其中3例行瓣膜置换;另1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无围手术期死亡者,术后4例复发.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示心脏占位病变,2例伴心包积液,7例漏诊.16例中黏液瘤9例,肉瘤2例,横纹肌瘤、浸润性脂肪瘤、淋巴管瘤、副神经节瘤、不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结论 心脏原发性多发肿瘤以黏液瘤为主.手术难度大,术中要仔细探查,避免遗漏.术后复发率高,确诊后应及早手术.

  • Ph阴性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作者:孙福金;刘南;陈伟伟

    目的 了解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情况及相关临床特症,加强对MPN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105例Ph阴性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105例Ph阴性MPN患者中,中位发病年龄65岁,约半数患者无症状,大多首发以头痛、眩晕、疲乏、视力障碍、肢端麻木等神经症状、出血、血栓形成、腹痛、脾大等症状为主.3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30例JAK2V 617F突变(突变率77%),4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22例JAK2V617F突变(突变率52%),11例CALR突变(突变率26%),1例MPL W515L/K突变(突变率2%).2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18例携带有JAK2 V617F突变(突变率75%).PV患者中,JAK2 V617F野生型血小板、白细胞数低于JAK2 V617F突变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患者中JAK2 V617F突变阳性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管事件发生率、危险度分层高于CALR突变阳性患者(P<0.05).MPN治疗主要包括:抗血栓治疗,放血疗法,细胞减少治疗.并发症主要为骨髓造血衰竭及血栓形成、出血等.结论 JAK2 V617F、CALR、MPL突变基因检测对MPN诊断、分类及预后有直接影响.对于PV和PT,治疗主要是预防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减缓疾病的进展;PMF治疗目标是对生存影响的评估.

  • 女性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分析

    作者:孙莉红

    淋巴瘤源于淋巴细胞的恶变,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除了发生在淋巴结、胸腺等淋巴器官外,也可发生在淋巴器官以外的组织和器官[1].临床研究表明,原发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结外淋巴瘤非常罕见,据统计占女性恶性淋巴瘤的0.15%[2].本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2例该病患者,分别原发于卵巢和子宫体,经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1例48岁原发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管同郁;曹敬毅

    前列腺恶性肿瘤95%以上是腺癌,移行细胞癌少见.我院2006年11月收治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现报道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 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张凤

    目的 采用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以来对门诊原发性轻度高血压55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减轻体重,膳食限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适当体力活动,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等)并将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做自身比较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1年的非药物疗法治疗,55例患者,显效30.90%,总有效率87.27%.结论 健康教育疗法治疗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尤其是社区推广应用.

  • 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刚保江;杨东奇;努尔买买提;艾比布拉;谢元忠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资料,其中37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典型原发综合征34例,不典型原发综合征93例.典型原发病灶表现为斑片、结节影者21例,13例显示较大实变区内见有小空腔影.不典型病例中,28例进行CT检查,15例表现与X线平片相符,而13例CT表现为小斑片影或小叶性不张改变.CT发现258个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增大,强化方式有均匀强化、环行强化、多灶性分隔样强化等.结论 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CT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158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