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析抗病毒西药剂的临床使用情况
目的:分析我院抗病毒西药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运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治疗的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患者运用抗病毒西药剂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抗病毒西药药剂的运用效果.结果:替比夫定片、阿德福韦酯胶囊、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分散片中HBV-DNA的转阴率大的是恩替卡韦分散片,其次是拉米夫定;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大的是恩替卡韦分散片,与其他药物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可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与其他几种抗病毒药剂相比,疗效更佳.
-
激素在儿科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的探讨
目的:探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儿科治疗中的危害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儿中随机选择121人进行记录、研究,并观察激素应用对患儿的影响.结果:经研究发现,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易引起不良反应.结论:在儿童用药中,应慎用激素类药物,一旦必须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严密注意,谨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26例报告
我院自2002~2004年间开始临床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共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临床用血报废退回原因调查与分析
《血站管理办法》中强调要保证临床输血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不同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与采供血机构的距离不尽相同,为临床抢救急症病人赢得时间,满足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医院输血科(血库)必须贮存一定量的血液.临床使用贮存血液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原因造成血液不适合使用于临床而退回,主要是乳糜血、絮状物、凝块、破袋及溶血.为了减少血液的浪费,笔者对本站2005~2006年临床医院退回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胞二磷胆碱在两种液体中的稳定性
胞二磷胆碱为核苷衍生物,对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苏醒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品说明书中要求肌注或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笔者用常规剂量在室温(15℃~25℃)下对胞二磷胆碱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便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
药用无水乙醇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药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市场上无成品销售,制剂书籍也未见报道.我院从1992年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新业务,并将药用酒精经回流、重蒸馏、脱水、去异物后得到含乙醇不低于99.5%的药用无水乙醇,经临床使用效果很好.
-
纳洛酮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
我院急诊科自2004年~2006年应用纳洛酮抢救急危重病人,经临床使用证明此药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且对非阿片类药物(酒精、安定)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也有促醒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硝酸甘油的临床合理应用
硝酸甘油系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是临床抗心绞痛,解除血管痉挛而增加供氧的特效首选基本药物.其起效快,毒副作用小,但半衰期短,为其临床使用取得更佳疗效,临床应做到合理应用.
-
176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或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粉末或浓缩液.中药注射液因其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但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不良反应(ADR)报道也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一些致死病例的报道,由此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收集近几年来有关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共176例(不包括综述).对中药注射液ADR监察与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探讨
目前,国内外新报道提出对休克、心跳骤停的复苏,均采取直接静脉给药,以避免和减少心肌的损伤,经临床使用,效果令人满意,静脉给药的方法已成为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重要途径.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体会
通过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使笔者体会到,在护理工作中,对新技术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不但继承前辈留给护理经验,还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理念.从对疾病的护理上升到对人的健康问题的整体护理,这在护理史上有了新的飞跃.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寻新的思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它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完全的特点,也可通过硬膜外导管注药增加麻醉平面及延长麻醉时间,便于术后镇痛.笔者旨在探讨CSEA在剖宫产手术应用情况,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
目的:分析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在使用一次性PVC输液器发生的不良事件,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生不良事件36例,发生原因与化学药物的吸附作用、与化学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PVC输液管对生物制品的吸附作用等各种因素有关。终妥善处理28例,医疗纠纷8例。结论在全面分析了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之后,我国相关生产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快生产出安全、无吸附、性能更加的输液器,或者是加强临床中TPE输液器的推广,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
对种植义齿患者电话回访的术后使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种植义齿修复患者经电话回访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后对种植牙的使用情况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接受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在患者种植牙戴入1周到4周的时间内对回访组进行1次/周的电话回访;对照组则不进行回访.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种植牙使用情况、口腔卫生维护措施的差别和复诊率.结果 一个月后回访组在义齿使用舒适度及复诊率上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电话回访能及时解决患者使用义齿时出现的问题,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强化患者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有助于种植体维护.
-
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
目的:分析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在使用一次性PVC输液器发生的不良事件,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共发生不良事件36例,发生原因与化学药物的吸附作用、与化学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PVC输液管对生物制品的吸附作用等各种因素有关。终妥善处理28例,医疗纠纷8例。结论在全面分析了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危害之后,我国相关生产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快生产出安全、无吸附、性能更加的输液器,或者是加强临床中TPE输液器的推广,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
参麦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中国人民解
目的:参麦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并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参麦注射液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大多以寒战发热常见,且不良反应多在输注后30min发生。结论:所以在临床中采取参麦注射液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规范操作,而且还要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同时积极研究预防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对策,确保患者的治疗更加安全。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在脑卒中康复临床使用情况的调查
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其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我们使用分层抽样的数学方法抽取220位临床工作时使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康复医师的工作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所有康复医师的量表使用情况进行筛选、总结和记录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的使用频率高,其次依次为FIM量表、Lawton IADL量表和FAI量表。对于使用这些量表的康复治疗师而言,PT治疗师的使用量表频率高,OT治疗师的使用频率低。另外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基础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工具性的日常生活相关量表,两种使用情况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者的认知程度以及量表自身的优缺点所决定的,它们在测评脑卒中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结论:在整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康复医师更加偏重于使用基础性的相关量表,工具性的量表仍没有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普遍使用,在临床脑卒中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工具性量表使用的疏漏。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脑卒中康复训练 临床使用 情况调查 -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研究
目的:分析当前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门诊开设的处方5000份,对抗菌药具体应用的比重和种类以及给药途径,终用药目的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数据开展有效的统计.结果:5000份门诊处方中抗菌药有3027份,占总处方60.54%.其中,单一用药的处方有2202份,占处方72.75%;口服用药形式的处方为1529份,占处方50.51%;给药目的为预防处方数为1926份,占处方63.63%.结论:门诊在开展处方时候,抗菌药临床使用比重较大,给药的具体途径不够合理,对药物的具体选择程度不够科学等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提升整体用药的使用合理性.
-
浅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炎症,作为现阶段临床上发生较多的一种症状,很多时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抗菌类药物.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以及使用的不规范,使得由于抗菌药物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为疾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将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研究.
-
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使用分析
目的:探究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验证西替利嗪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内收治的126例荨麻疹或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63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西替利嗪治疗",从不良问题发生率、治疗有效性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性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两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落实荨麻疹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时,"西替利嗪治疗"能够发挥出比"常规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因而临床方面在落实荨麻疹或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时,应对"西替利嗪治疗"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