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小针刀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春波

    目的 探讨中医小针刀与牵引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则是将中医小针刀与牵引联合起来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对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类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类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小针刀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 腕管综合征的针刀治疗经验

    作者:朱建伟

    腕管综合征是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后,拇、食、中及环指产生麻痛,有时向肩或肘部放射.症状常在夜间明显,麻痛醒后经健手挤压患手或甩动患手后症状可缓解,有时出现拇短展肌,拇对掌肌麻痹,大鱼肌凹陷,正中神经挤压试验(+)腕关节极度背伸或屈曲患侧麻痛加重的一类病症[1].传统治疗方法以腕关节局部封闭,和常规手术为主,腕关节局部封闭其疗效不确切,手术治疗其痛苦大,患者难以接受.笔者在临床运用小针刀解决该疾病获良好疗效.但腱鞘囊肿以及其他肿物造成的腕管综合征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 第八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印尼临床部分论文概述

    作者:杨德利;刘家瑛;亢力

    目前,印尼全国的传统医疗工作者约有28万,印尼应用传统医药的人数由过去的20.5%升至31.7%,民间对传统疗法的信任度在逐渐增加.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体针、电针、耳针、头针、刃针(小针刀)、火针、正骨推拿、足底按摩、气功等,治疗的疾病包括中风、偏头痛、腰腿痛、哮喘、腹泻、带状疱疹、风湿性关节炎、肥胖症、失眠、痛风、肿瘤、艾滋病等,下面就临床常见病的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苇苇;韩世春;孙朦朦;倪青

    该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有显著疗效,治愈率高,安全无创伤,易于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并可以早期防治疾病的发展,防止颜面五官畸形以及胸椎代偿性弯曲等后遗症.中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采用的有效手段主要为推拿疗法、推拿配合药物外敷、针灸治疗、小针刀治疗.中医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辨其虚实,施以补泻手法,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于小儿斜颈的治疗中.

  • 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对CSA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作者:陈南萍;韦丽丽;陈士勇;吴爱萍

    目的:探求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作用机制。方法:400例CSA患者随机分成A(药物治疗组)、B(小针刀治疗组)、C(推拿手法治疗组)、D(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组)4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0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治疗有效率。结果:B、C、D 3组VA、BA的Vm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I接近正常。A组治疗总有效率66.0%,B组总有效率78.6%,C组总有效率80.2%,D组总有效率96.0%。结论: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Vm、PI有关。

  • 针刀松解四肢腰背硬化筋膜治疗软组织疼痛50例

    作者:李改兰;王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四肢腰背软组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50例患者在局部麻醉条件下,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取多个治疗点定位,以针刀纵行切开硬化筋膜,降低筋膜张力及筋膜室压力;治疗后在伤口处做消毒处理,必要时以绷带固定,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2~3 d,必要时口服芬必得胶囊.结果 所有患者经针刀松解治疗治愈41例,治愈率为82%;显效9例,显效率18%.结论 局麻下用针刀松解硬化筋膜是治疗四肢、腰背疼痛的有效方法.

  • 扶阳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周金香;王文辉;苏淑仪

    目的:观察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将92例观察病例分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小针刀组。综合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组40例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9%,总有效率为100%,小针刀组为57.50%与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患者正气,阳气,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 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博;娄亚兵;边朝辉;刘海艳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点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医熥药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唐毅;张良兵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FR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致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F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致炎因子水平,改善腰腿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刀松解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4例疗效观察

    作者:韩健;于洋;龙梅

    目的 探讨小针刀松解腰臀腿等部位痛点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针刀松解腰臀腿等部位痛点或阳性反应点联合骶管滴注超容积的复合镇痛液进行治疗,运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优81例,占46.6%;良69例,占39.6%;可23例,占13.2%;差1,占0.6%.优良率为86.2%,总有效率为99.4%.结论 采用小针刀松懈相关区带内损伤的软组织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既能解除软组织不正常的应力,恢复脊柱的动态平衡和力平衡,又能促进神经根水肿和炎症的消退,减轻或消除椎管内神经根受压迫和刺激,从而消除椎管内外致病因素,达到治疗目的.针刀松解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小针刀结合穴位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余鸿;叶刚;刘丽娟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穴位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1组(43例)及对照2组(38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穴位阻滞治疗;对照1组患者给予汽化药热疗结合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用经颅多普勒(TCD)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TCD 情况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小针刀结合穴位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汽化药热疗结合调制中频电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疗效。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 平衡针法对急性肩周炎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改善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月

    目的 探究平衡针法用于急性肩周炎的治疗和对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肩周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分离松解关节周围粘连软组织,治疗组采用平衡针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针法用于急性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独活寄生丸联合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临床观察

    作者:黄勇;周英杰;杨晓姣;茅义鹏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丸联合小针刀在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腰三横突综合症患者112例,根据住院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独活寄生丸联合小针刀组(治疗组)和小针刀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入院后均常规处理,行独活寄生丸、小针刀等治疗,运用下腰痛 JOA 评分法(29分法)分别于术后1周、3周、6周及术后3月观察评定病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周内 JOA 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及3个月,治疗组 JOA 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独活寄生丸联合小针刀及小针刀单独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腰三横突综合症患者症状,但服用独活寄生丸的远期效果更加显著,是临床腰三横突综合症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 小针刀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部分机理研究

    作者:李刚;朱彬;李香;陈谐

    目的:观察小针刀综合治疗对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从生物力学平衡和炎性反应因子两个方面探析小针刀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针灸科、骨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膝关节炎患者6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入膝关节腔内治疗,针刀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针刀治疗。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评价小针刀对膝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以生存质量量表-36(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cale-36,SF-36)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通过测量股骨角、胫骨角、股胫角、LT/LP 值(髌韧带的长度(LT)与髌骨大对角线长度(LP)的比值)和 LT/HI 值(髌韧带的长度(LT)与胫骨切迹高度(HI)的比值),分析小针刀治疗后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的影响,同时结合检测膝关节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表达情况,协同探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炎的机制。结果:针刀组治疗后 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t =-9.063,P =0.001<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刀组评分较低(t=-7.811,P =0.003<0.05)。治疗后,针刀组 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前后股骨角、胫骨角和股胫角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刀组治疗后 LT/LP 值和 LT/HI 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P >0.05)。与对照组(52.42±4.37)pg/mL 相比,治疗后针刀组 TNF-α表达(34.25±3.83)pg/mL 较低(t =-2.54,P =0.01<0.05)。治疗后针刀组 TNF-α表达(34.25±3.83)pg/mL 较治疗前(101.35±6.44)pg/mL 低(t =3.14,P =0.000<0.05)。结论:小针刀综合治疗膝关节炎,松解粘连和消除挛缩,恢复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和降低炎性反应,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 小针刀和针灸结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

    作者:陈磊;杨瑞萍;马火伞;杨丹;郭玉峰

    目的:观察小针刀和针灸结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近远期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92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小针刀和针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分、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Vs)、总有效率与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评分与血清LPA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8.26% (P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4.34%,低于对照组17.39% (P <0.05).结论:小针刀和针灸结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评分、降低血清LPA水平,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且可减少复发,近远期疗效均更佳.

  • 针灸、电针联合小针刀综合治疗颈性眩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妥金芳;杨丹;马火伞;杨瑞萍;郭玉峰

    目的:研究针灸、电针联合小针刀综合治疗颈性眩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针灸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眩晕、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颈肩痛、头痛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电针联合小针刀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提高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眩晕症状,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膝骨性关节炎病变因素与小针刀疗法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邓迎杰;马雷;张凯;方锐;艾力江·阿斯拉;刘振峰

    目的:评价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同病变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后并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8周对比疗效,将不同病变特征与治疗结果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脱落及失访病例5例,余19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针刀治疗后4周、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6.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分级、间室病变个数、病程长短、体重、关节畸形程度等属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但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针刀治疗措施.

  • 阳性点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海旺;宁娜

    目的:对粘连期肩周炎采用阳性点小针刀松解加火罐治疗,观察其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粘连期肩周炎38例,采用阳性点小针刀松解加火罐治疗,每3天1次,总共3次,第12天观察治疗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愈6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肩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阳性点小针刀治疗能有效改善粘连期肩周炎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耿家斌;李敏清;彭庆娟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我科就诊的髌腱炎型患者60例,其中女19例,男41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以小钎刀联合冲击波治疗,2组均进行4周治疗.同时治疗前后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并对其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6.66%,对照组的有效率76.66%,肌骨超声显示患者髌韧带炎性反应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冲击波疗法治疗对改善髌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结合小针刀经皮钢针固定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

    作者:李学银

    自1991~1997年间应用小针刀疗法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Bennett骨折11例,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皆为陈旧性Bennett骨折,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8~44岁,平均29.4岁。右侧9例,左侧2例。2 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在X线电视机监视下,用小针刀自第一腕掌关节尺背侧插入,注意避免损伤拇长展、拇短伸及拇长伸肌腱,用小针刀先将骨折周围骨痂剥离,再渐插入骨折间隙内,边插入边分离。将拇指掌侧内侧三角形骨块从骨折远端上分离下来。在外展位牵引拇指,同时加压于掌骨基底部,于第一掌骨基底部穿一根克氏针,穿过关节进入大多角骨。第二根克氏针将两骨折块固定在一起。若内侧骨块较小,不易用钢针固定时亦可贯通第一掌骨后将其固定在第二掌骨上。如整复固定满意则将克氏针近皮肤处剪断埋于皮下,然后用前臂石膏将腕关节固定于背屈和拇指外展位,使远节拇指关节可自由活动。术后石膏固定3~4周,经X线复查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并拔除克氏针。开始加强拇指腕关节功能锻炼。

1815 条记录 5/91 页 « 12345678...909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