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规范化护理在PET/CT显像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黄薇;向美焕;罗永

    目的:探讨对患者宣教及规范化护理在PET/CT显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7年6月至12月行PET/CT检查的401例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均进行宣教及规范化护理,总结其在PET/CT显像中的效果.结果:401例PET/CT受检者在进行宣教及规范化护理后其检查过程均能顺利完成,图片质量达标,PET/CT融合图像都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宣教及规范化的护理方案在PET/CT显像中对能否顺利并按质完成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 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金真;江淑聘;曾韶凤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护理组(A,N=52例) 和传统护理组 (B,N=50例),两组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分别实施规范化护理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脱机时间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结果] (1) 两组在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传统护理组的上述指标发生率有高于规范化护理组的趋势.(2) 规范化护理组的脱机时间比传统护理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3) 两组 SF-36 健康状况量表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8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8个维度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P<0.05 或 P<0.01),且规范化护理组在生理职能 (RP)、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状态(MH)方面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或 P<0.01).而在身体疼痛(BP)、精力(VT)和生理机能(PF)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能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规范化护理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刘秀萍;李宗宪;李志华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给予改良的规范化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命质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自拟满意度问卷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统计比较.结果 除社会功能和活力两个维度外,对照组中生理功能(79.82±3.47),心理功能(72.07±4.80),肌体疼痛(68.47±4.92),总体健康(57.47±4.57),情感功能(58.02±3.47),心理护理(48.41±3.82);干预组中生理功能(83.16±2.89),心理功能(78.19±4.45),肌体疼痛(78.53±3.85),总体健康(64.43±4.36),情感功能(62.08±4.28),心理护理(61.22±4.36),干预组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97.96%,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采用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恢复,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并改善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推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的意义

    作者:韩永刚;张春波;赵利民;褚瑞峰;邓树广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栓塞术后采取规范化护理的意义,提升我医院脑血管疾病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单位于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脑动静脉畸形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护理.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产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进行差异化的护理后,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栓塞术后采取规范化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研究.

  • 颅脑创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规范化护理研究

    作者:李再芬

    目的:分析研究颅脑创伤术后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要点及其效果,促进规范化护理措施的形成.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病历回顾,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恢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在疾病恢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术后持续ICP监测的患者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措施,可及时观察颅内压变化情况,指导医护人员临床用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发热门诊患者中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作者:郝云岭

    目的:探究发热门诊患者中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发热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知识知晓率为97.0%,对照组为76.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门诊患者中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的了解,提升发热知识知晓率,促进其自我预防的提升,临床上建议推广.

  • 规范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杨昌静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及服药依从性情况,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hs-CRP、BUN、U-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可以缓解其症状,并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规范化护理对预防中心静脉感染的护理应用效果

    作者:郭萍

    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240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120)给予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照组(n=120)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0.83%)低于对照组(12.50%),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67%)低于对照组(15.00)%,且安全管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导管感染,对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李连芹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4例,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统计护理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系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为(5.90±1.33)分,高于对照组的(4.27±1.06)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38.46%,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和84.62%,两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模式能够高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降低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

  • 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60例规范化护理探讨

    作者:白东梅;翟黎芝;汲广聆;王曼;刘成家;张漫漫;周钰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检查前后都接受了规范化的护理,对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了规范化护理后,患者的肠道准备有效率非常高.结论: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可以使肠道的准备更加的充分,提高患者检查的舒适度,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伟华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情康复的效果.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涉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选取本院2015-2016年收治的10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规范护理,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手术期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周到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践和体会

    作者:杨红叶;那文艳;王志英;陈远华

    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在深入开展的整体护理中如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我院于2000年参加了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为加速整体护理工作向深层次方向发展,护理部从2002年开始在全区率先开展了以人为本的规范化护理服务,通过规范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文明礼貌用语,为病人提供周到的服务,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受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通过三年的不断总结、推动,以人为本的规范化护理服务理念已在我院形成,现报道如下.

  • 颈椎骨折颅骨牵引规范化体位护理的探讨

    作者:梁勇东

    颈椎骨折是由外力突然作用于患者的颈部而引起,重者可致颈髓损伤.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但颅骨牵引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并且骨钉置于颅骨两侧,为保持有效牵引,头颈部不能随意活动,处于绝对被迫卧位[1],故颈椎骨折颅骨牵引病人的体位护理相当重要,若翻身操作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迅速死亡[2].我院于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颈椎骨折并进行颅骨牵引的患者28例,经规范化的体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护理程序在规范化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黄云花;杨红叶;王克敏

    规范化护理服务包括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和护理工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求护士在操作前除进行查对、解释外还要问候病人;在操作中除观察病人的反应外,还要询问病人的感受,给予相关的指导鼓励安慰;操作后给予耐心的嘱咐、真诚的赞扬和感谢.

  • 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综合救治的疗效分析

    作者:罗小容;谢鹤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综合救治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148例的基本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将148例患儿随机分为4组,具体方法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阿拉明治疗.再分别将对照组70例患儿分为传统护理组34例(Ⅰ组)和规范化护理组36例(Ⅱ组),治疗组78例患儿分为传统护理组38例(Ⅲ组),规范法护理组40例(Ⅳ组).其中,规范化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入院评估、急救治护、营养治护、并发症处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4组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CK-MB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Ⅳ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第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Ⅱ、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第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与阿拉明合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并给予患儿规范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对于小儿重症肺炎伴心衰的治疗应加强临床用药和规范化护理的联合.

  • 规范化护理提高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受性25例

    作者:郭秀芬;王红芬;孟真;代晓茹;郭素青;李英华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不良反应的效果,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将51例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理,包括脏器功能评估、肝肾功能、皮肤黏膜护理、骨髓抑制状况观察、四氢叶酸钙(CF)解救护理以及饮食护理.观察两组MTX血药浓度变化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48 h MTX血药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肛周炎及口腔黏膜炎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能有效降低MTX血药浓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

  • 系统性规范化护理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红;彭娜;刘喜萍

    化学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抗肿瘤药物毒性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1]。中国1973~1975年全人口死因回顾调查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癌症病死率分别为83.65/10万和108.26/10万,20年上升了29.4%[2]。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导致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大约有10%~20%的肿瘤患者不能按时进行化疗、复查。这种不依从性导致了肿瘤再次复发、转移等不良后果,影响着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加强对化疗护理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保障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范化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不仅可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化疗不良反应所导致的患者的身心痛苦。本科室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一规范化化疗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

    作者:赵伟英;邓克勤;丁亚娣

    目的:观察规范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危重病人肠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70例危重病人以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时间的前后划分为2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观察两组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内潴留、腹泻、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防止胃肠道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的护理

    作者:古春梅

    临床营养有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2种。EN 是指用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临床支持方法,管饲肠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1]。加之肠内营养的“四屏障学说”即: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2],因此EN以其利于维护肠黏膜完整性、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更常用[3]。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EN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早期实施已得到广大医学者的广泛认同,而近年来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首选EN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重症医学科,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常实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愈后,所以选择合适的EN途径和制剂,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是EN治疗的关键。影响EN顺利实施的常见原因是肠道并发症,其发生不仅与患者的自身病情有关,更与实施者是否正确操作有直接关系。

  • 规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吴嘉维;顾兰;徐琴娟

    近儿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泵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模拟人体胰腺,将外源胰岛素定时定量精确的泵入到体内,满足正常的生婵需要.胰岛索泵的发明与临床应用,成为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先进技术.本文旨在探讨规范化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影响意义.

276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