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疗性沟通概念的模态逻辑分析与应用

    作者:王维利;胡燕;杨娅娟

    为促进高等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士对治疗性沟通概念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应用,在综合现有护理专业各种教材对"治疗性沟通"概念多种描述的前提下,尝试从广义模态逻辑的角度对治疗性沟通概念进行时间逻辑、认知逻辑、道义逻辑的分析;并应用逻辑学方法提出治疗性沟通的临近"属"为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活动;其"种差",即治疗性沟通与一般性沟通和评估性沟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沟通的目的、对象、形式、内容、过程、时间与空间等方面.

  • 院外延伸性护理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负性情感和自我效能的正性作用研究

    作者:居朝霞;吴桂香;张波

    目的 探究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负性情感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照护模式,而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接受SF-36生存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基本知识、不良饮食危害性认知、治疗知识、自我管理知识和并发症预防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以治疗性沟通为主的院外延伸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且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治疗性沟通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中的运用

    作者:凌琳;赵丽丽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伴焦虑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沟通,干预组在常规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调查2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等背景信息,评估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焦虑程度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后焦虑程度降低,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1)。但干预组干预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透析患者诱导期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应用

    作者:方继红;龚腊梅;徐杰;唐艳华

    目的 探讨儿童护理中应用治疗性沟通的积极作用.方法 220例患儿随机分2组,干预组采用治疗性沟通干预模式,即听、说、非语言沟通、换位思考的沟通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模板内容.结果通过3个月时间的治疗,满意度干预组为95%,对照组80%;积极配合程度干预组为93%,对照组70%;出院时间平均干预组比对照组提前1~2 d.结论护理中结合治疗性沟通能促使患儿增加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家长能掌握疾病护理技巧,提高满意度,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 治疗性沟通对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肖修兰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肝胆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应对方式及心境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方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差(P<0.01);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虽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心境状态中的7个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在疲劳与精力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5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在精力与疲劳上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5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紧张上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6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缓解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优化其应对方式。

  • 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干预分析

    作者:李兰;王维利;周利华;黄秀华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焦虑抑郁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和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地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

  • 治疗性沟通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

    作者:邓学婷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术前伴焦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自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43.55±3.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55±1.85)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4.17±0.32)分,高于对照组(3.33±0.26)分。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作者:何小芳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对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治疗性沟通在孕妇产前焦虑中的应用

    作者:崔玉荣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孕妇产前焦虑、应对能力及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住院的80例待产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性沟通。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应对能力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在解决孕妇焦虑、提高应对能力、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 治疗性沟通对门诊小型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高琼;邓凡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门诊小型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门诊小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改善门诊小型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方式.

  • 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治疗性沟通在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沈明凤;张庆;黄春明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治疗性沟通在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住入院的480例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治疗性沟通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心境状态评分、生理方面护理需求干预效果及社会支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采取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治疗性沟通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心境状态,提高社会支持度,同时还可降低该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降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

  • 治疗性沟通对结直肠造口患者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周倩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结直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结直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治疗性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造口患者特质应对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为临床造口患者的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 治疗性沟通在轻度烧伤青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邱玉友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轻度烧伤青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轻度烧伤青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可改善轻度烧伤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治疗性沟通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作者:李冉冉;袁芳;梁华玲

    目的 探讨用治疗性沟通体系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的干预.分别于入院当天与放疗结束后发放MUIS-A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各个维度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分值低于对照组,其中信息缺乏、不明确性及复杂性三个维度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不可预测维度分值两组明显差异.结论 治疗性沟通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 治疗性沟通技术对高危暴力行为首次约束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顾佳燕

    目的 探究与分析治疗性沟通技术对高危暴力行为首次约束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暴力风险评分≥5分的60例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观察组在实行约束前后采用治疗性沟通技术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对患者家属进行常规沟通交流.对比两组SAS评分、满意程度评分、行为及情绪反应评分、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等.结果 实施保护性约束后,观察组SAS评分、满意程度、情绪及行为反应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依从性评分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首次约束患者家属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家属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加强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 治疗性沟通对智齿拔除术患者情绪的影响

    作者:冯燕平;程鹏;朱保玉

    目的 评价治疗性沟通对阻生智齿拔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按照就诊顺序,将120例行阻生齿拔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性沟通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可减轻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 浅谈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沟通技巧

    作者:汤巧娟

    颈椎病,义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高,5060%颈椎病患者可能伴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

  • 治疗性沟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曹琳琳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治疗性沟通,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也能提高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 CICARE沟通模式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作者:吴慧芬

    目的 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手术室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0~12月132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访视;将2013年10~12月158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建立术前访视CICARE沟通程序,应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CICARE模式落实访视.结果 观察组术前访视时和入手术室5 min时收缩压、心率以及对访视工作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变得规范、有序,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研究

    作者:耿力;张艳;马婕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服药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每周1次.8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及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可帮助患者提高积极应对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147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