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分析

    作者:杨梅;吕健;辛秉昌;何晓旦

    目的 探讨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青岛农村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03月~2015年03月小学生300名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临床分组.观察组(150名):口腔健康教育;对照组(150名):不给予干预措施;对比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结果 完成12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患龋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学生(P<0.05);在对口腔疾病知识认知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学生(P<0.05).结论 针对儿童展开口腔健康教育,终可以将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将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以及口腔卫生行为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 延安市居民口腔卫生观念及行为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

    作者:李刚;安海燕;艾延安;王成龙;李洁;王志良;唐荣银

    目的了解延安市居民的口腔卫生观念和行为,以据此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在延安市属12县、1区、1矿对45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人群的刷牙率高在90%以上.49%的被调查者认为刷牙的目的是预防龋齿和牙周病,44.5%用含氟牙膏.仅2.74%~11.23%认为有必要定期接受口腔检查.结论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是儿童及老人.建立及加强三级保健网是农村地区改进口腔卫生的基础.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和"爱牙日"活动是延安地区口腔保健的主要内容.

  • 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卫生知信行的影响

    作者:刘雪楠;陈霄迟;和镜;张博学

    目的 评价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市两个城区中8个社区或单位的300名15~64岁的志愿参加者分为实验组(参与组)和对照组(常规教育组).参加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牙周健康状况的检查和问卷调查.基线检查后,对所有参加者进行龈上洁治术.随后对实验组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在6个月当中,提供在家使用的保健牙刷、牙间隙刷、牙膏和菌斑染色片.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对照组发给同样内容的健康教育阅读材料.后比较两组间在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12个月后实验组牙石指数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有显著性差异.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也在刷牙方法、选择保健牙刷、更换牙刷频率和使用牙间隙刷上比对照组提高了8.7%~31.3%.结论 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能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 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中的家庭因素

    作者:童慧玲

    口腔保健预防是一项社会性的保健措施,幼儿时期是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幼儿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因素.1999年5月上旬,选择300名4~6岁的幼儿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了解幼儿口腔卫生行为的现状及家庭因素的情况,拟对家庭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 口腔卫生行为对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影响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铮;郜文萍;陈景艳;段颖;郑洁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行为的不同对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样本1500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共回收问卷1 420份,回收率为94.7%,其中有效问卷1371份,有效率为96.5%;主要口腔卫生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是否使用牙线等7个条目;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结果:口腔卫生行为,刷牙时间、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线、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喝茶、是否吃甜食、开始刷牙年龄的不同对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有差异(P<0.05).结论:口腔卫生行为的不同对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影响.

  • 口腔卫生行为对高血脂的影响

    作者:李雁敏;郜玉珍;李亚峰;杨春艳;郝菁;左璐

    目的:分析口腔卫生行为对高血脂的影响程度.方法:从太原市5个区中随机抽取一个社区的1 500例受试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并现场采集血标本.结果: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胆固醇数值变化的因素有是否经常使用牙线、是否饭后漱口、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经常喝茶(P<0.05),影响甘油三酯数值变化的因素有是否饭后漱口、是否经常吃甜食、是否经常喝茶、开始刷牙年龄、是否经常使用牙线(P<0.05),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值变化的因素有是否经常使用牙线、是否经常喝茶(P<0.05),影响高密度脂蛋白数值变化的因素有是否经常使用牙线、开始刷牙年龄、是否经常喝茶、是否饭后漱口(P<0.05),影响体重指数值变化的因素有是否经常使用牙线、是否经常吃甜食、开始刷牙年龄、是否经常喝茶、是否饭后漱口、是否使用含氟牙膏(P<0.05).结论:口腔卫生行为对高血脂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 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勇

    目的 研究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方法 选择并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100例为研究对象,由我院对孩子们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龋齿患儿以6岁居多,占该年龄体检儿童的64%,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也会有所上升.通过口腔卫生调查问卷,发现正常儿童都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正确刷牙以及睡前不吃零食等习惯;而患龋齿病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差.结论 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 安徽省口腔健康状况及行为分析

    作者:韩晓兰;颜雨春;蒋勇;张黎;高永梅;夏薇;陶小珍;王鸿颖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及口腔卫生行为情况,预测发展趋势与人群特点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深入开展,我们在1999~2001年完成了安徽省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儿童2年中新增龋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董艳梅;高学军;岳林;毛秀平;王嘉德

    目的分析受试者2年中新增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5名12~14岁儿童2年中新增龋与基线DMFS、口腔卫生行为、菌斑指数和牙菌斑中无机成分等指标进行纵向观察;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基线检查时高龋组受试者两年中有新增龋的比例和新增DMFS显著高于低龋组和无龋组,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试者既往患龋状况(基线DMFS)是两年中新增龋的危险因素.同时,有新增龋者每日吃零食的次数显著多于无新增龋者.结论在缺乏干预措施,口腔健康和卫生行为无明显改变的条件下,受试者的龋易感状态具有持续性.

  •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

    作者:高薇;刘洪;严俊;乘红

    [目的]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方法]将400名12岁小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人。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同时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卫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的龋病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简化软垢指数(DI S)、简化牙石指数(CI S)和牙龈指数(GI)等口腔卫生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CI S和 GI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对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甜食能导致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的认知率高于干预前。[结论]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提升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

  • 河北省廊坊地区12岁组儿童口腔健康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高萍;付国华

    在过去的30年,廊坊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糖的摄入量逐渐增加,食物加工趋向精细化,但预防性口腔医疗服务水平和大众自我口腔保健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患龋齿的孩子不断增多[1],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龋齿及其引发的疼痛和炎症影响患儿的进食和发音,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龋病的发生,除遗传和牙齿本身的发育状况外,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氟化物的使用、口腔卫生知识和态度等因素与龋的发生密切相关[2],控制上述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龋病。本次调查选择河北省廊坊地区12岁组的儿童,了解孩子及其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态度、知识和相关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儿童龋病的发生,缓解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

  • 澳门六年级学童口腔卫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笑开;刘可;梁淑敏

    目的 了解澳门六年级学童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分析口腔卫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澳门地区制定口腔保健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和整群方法按比例随机抽取澳门12间小学6年级学童259人进行调查.结果 学童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平均答对率为47.9%,整体口腔卫生态度平均得分为3.93分,整体口腔卫生行为平均得分为2.81分;口腔卫生知识与口腔卫生态度呈正相关(r=0.215,P<0.01);女童口腔卫生态度得分(75.36分)高于男童(7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P<0.05);母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学童的口腔卫生行为越好(t=-3.251,P<0.01);家庭支持中”有人陪同一起定期看牙医做口腔检查”的学童其口腔卫生行为明显好于缺乏家庭支持的学童,(t=-3.571,P<0.01).结论 澳门六年级学童对超过一半的口腔卫生知识内容没有正确的认识,口腔卫生态度积极,大部分的口腔卫生行为还没有形成.

  • 某医学专科学校1051名新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的调查分析

    作者:柴梅

    目的 调查某医学专科学校新生口腔卫生的状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1 100名大一新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结果 在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及行为方面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优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优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有44.5%的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知道牙菌斑的概念,而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中只有22.5%的人知道;有26.7%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知道窝沟封闭能防龋,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中只有16.6%知道;在牙线的使用方面,有27.9%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使用,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中只有11.1%的人使用.结论 某医学专科学校新生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及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及社会应投入一定的人力及物力加强对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

  • 吉林省382名产后妇女口腔保健意识与卫生行为调查

    作者:李旭;刘淑华

    目的:调查了解吉林省产后妇女口腔保健意识与卫生行为.方法:对382名来医院就诊的产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产后妇女均为产后1周~1年.结果:参与该项调查的产后妇女中98.69%每天都刷牙,36.12%认为孕前应该进行口腔检查,19.10%表示知道孕期牙周病可能引发不良妊娠反应,75.13%在孕期有口腔不适症状,但仅有25.90%因口腔不适曾就诊口腔科.结论:鉴于孕妇口腔健康尤其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和婴幼儿口腔健康存在密切相关性,建议产前保健医生与口腔科医生合作,有效指导孕妇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并强调孕妇定期访问牙医的重要性.妇幼保健机构应针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多渠道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指导正确刷牙方法,尤其针对低年龄低学历和无业者.

  • 儿童龋齿危险因素与口腔卫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柏灿;俞锡灿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危险因素与口腔卫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搜集口腔门诊160例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采用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其中有62例出现龋齿,越早开始刷牙的儿童检测到的儿童龋齿危险因素变形链球菌含量越低,有规律刷牙的儿童其对致龋微生物阳性率较低.经常食用蔗糖类糖果儿童唾液中变链菌检出率显著增加,儿童采用含氟牙膏可明显降低唾液及菌斑中变链菌的检出率,有饭后漱口习惯儿童其变链菌检出率也较低.饮食中糖摄入的情况与菌斑及唾液中生化成分的组成具有高度相关性,低糖饮食的儿童其菌斑中钙磷浓度明显高于高糖饮食的儿童,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儿童有助于提高唾液及菌斑中的氟含量.结论:儿童龋齿危险因素与口腔卫生行为具有显著相关性,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联合起来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 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中的家庭因素

    作者:童慧玲

    1999年5月上旬,我们以300名4~6岁的幼儿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了解幼儿口腔卫生行为的现状及家庭因素的情况,拟对家庭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

  • 上海市浦东新区本地和外来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及服务利用现况调查

    作者:曹斌;刘成军;季珮;章小花;张婧

    目的 掌握浦东新区本地和外来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比较本地和外来小学生在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及服务利用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对小学生家长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浦东新区本地和外来小学生开始刷牙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94岁、5.02岁(P<0.01);被调查学生中每天进食碳酸饮料≥1次的比例为7.28%(本地小学生4.53%,外来小学生10.43%,P<0.01).在过去的12个月内,本地和外来小学生发生牙疼或不适的比例分别为42.30%和39.98%(P>0.05);口腔科就诊率分别为38.50%和20.36%(P<0.01).结论 外来小学生开始刷牙的平均年龄较本地小学生晚,口腔科就诊率低;应针对小学生不良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 健康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作用

    作者:严景琪;王春艳;吴畏

    2000~03~08,我们在哈尔滨市第53中学开展了一次口腔卫生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善,现将做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 婴幼儿喂养方式、口腔卫生行为、父母口腔卫生知识与奶瓶龋的关系

    作者:钟兆琪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婴幼儿奶瓶龋与喂养方式、口腔卫生行为以及父母口腔卫生知识的相关性,为今后婴幼儿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上虞市百官街道社区卫生院2009年4月份接受预防接种的6、9、12、18个月的婴幼儿共300名,进行奶瓶龋检查.对300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婴幼儿基本资料、喂养方式、喂养后口腔卫生行为及父母口腔卫生知识等.分析300名婴幼儿奶瓶龋与其父母调查内容的相关性.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与奶瓶龋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含奶瓶或乳头睡觉习惯与奶瓶龋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婴幼儿喂食后父母实施口腔卫生行为的奶瓶龋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口腔卫生行为组,有显著性差异.婴幼儿喂食后再喂少量白开水的父母比例明显高于用手指套湿纱布清洗口腔的父母比例.56.7%的家长不知道奶瓶龋的危害.结论:婴幼儿喂养方式、口腔卫生行为及父母的口腔卫生知识与奶瓶龋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丁存善;王荃

    为了了解泰州市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及健康状况,1998年6月对泰州市2048名三、四年级小学生的口腔卫生行为、口腔卫生状况、龋病、牙龈炎流行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现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