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癌患者各望诊指标之间动态灰关联分析

    作者:滕红丽;李彤;李琼

    灰关联分析(GRA)是一种用灰关联度顺序(称为灰关联序,GRO)来描述因素间相关程度的方法.根据课题组对200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望诊观察指标统计资料,初步认为: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指甲色素斑、舌质两边瘀点或瘀线、右眼虹膜7点30分处指征、双眼巩膜血丝形态等7个指标与PLC关系密切.因此,我们选择PLC患者与以上7个观察指标进行了动态灰关联分析.

  • 略述《内经》色诊

    作者:杜松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关键词: 诊法 望诊 色诊 内经
  • 浅谈望诊与皮肤病的辨证施护

    作者:董雅琴

    皮肤病多发于人体表面,以患部的皮肤损害具诊断价值,故望诊在皮肤病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望皮损颜色 皮疹的色泽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其颜色的变化可表明疾病的转归。 1.1 红色主风热 血热 热毒 皮疹色红,说明疾病初发或病情较急,多为实证。红色皮损稀疏为热轻,……

  • 体表络脉是观察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的窗口

    作者:向丽华;陈彦静;王筠;张治国

    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入通道和病变部位.部分络脉在体表可见,其变化可反映人体气血阴阳和寒热虚实状态,也是观察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窗口.中医师通过观察皮肤、舌下、视网膜、虹膜、巩膜、结膜等部位络脉了解病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患者在这些部位的络脉则发生明显变化.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显微镜等手段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能清晰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内容,更早、更准确地为我们提供疾病信息,其可作为体检、诊断的依据.

    关键词: 络脉 望诊 疾病 健康
  • 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关键问题研究

    作者:陈群;张书河

    分析了采用不同颜色模型进行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报道,在众多颜色模型如RGB模式、YUV模式、HIS模式、Lab模式等中,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之一.

  • 婴幼儿肛门望诊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唐良卫;李伶芳

    中医认为肛门与肾、肺、脾、肝、大肠、胃、任脉、冲脉和督脉等脏腑经络在生理、病理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而婴幼儿会阴皮肤稚嫩,着色尚浅,且无羞耻之碍;通过肛门望诊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了解更多婴幼儿疾病的相关信息,更好地把握病情,故肛门望诊可作为中医儿科临床诊断方法的一种补充,可提高儿科临床辨证施治的准确性.

  • 山根望诊法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跃梅;洪虹;刘小生

    山根望诊法是专用于小儿的独特诊法之一,是运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根据山根与心、肝、脾、胃、肺等脏腑相关的原理,观察山根脉络的部位、颜色、形态、淡滞、散抟,来辨五脏寒热虚实之病机的方法.本文从山根脉络的部位、颜色、形态、淡浓、散抟等方面,总结了小儿山根脉络诊治法的古今经验.

  • 心血管病的面部望诊探微

    作者:谷万里

    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面部神情和气色状况.面色是心之外候,通过面部望诊即可诊察心的情况.面部望诊主要包括望神和望色,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初步判断,在心血管病的中医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人的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易于观察,所以面部望诊常被作为中医推断心之气血、功能盛衰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心的面部望诊部位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心脏虽居于胸腔,不能直接进行望诊,但通过外在形体诸窍的状况可以推测体内五脏的精气盛衰.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开展心血管病与面部望诊关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对探讨心脏结构和循环功能与面部望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 郁证望诊心得

    作者:李鲁扬;李光华;赵玉霞

    中医内科所指郁证类疾病,主要是因神情拂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郁证.多与心神情志有关,涉及心、脾、肝、胆等脏腑.患者多有情志不舒的病史或个性心理特征,病情常随着情绪的改变而进退.部分患者可合并器质性病变,其特点是临床症状与病情程度不相符.由于本病查体常无形质异常,且患者又多不愿主动展现其心理特征,这给准确地辨证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先师萧珙教授,毕生致力于四诊研究,多有建树.在内科杂证诊治中,独创郁证的望诊法,望眼皮颤动.笔者随师侍诊多年,对此望诊法颇有体会,介绍如下.

  • 中医传统理论的现代表述:从“如帛裹朱”到“红黄隐隐”

    作者:张瑾

    《中医诊断学》教材将健康人的面色描述为“红黄隐隐”,其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为黄色人种。但现代研究已经指出,所谓“黄种人”的“黄”更多地出自意象性的认知,而非肉眼的客观观察,以之为据并用于描述中医望诊理论的“常色”则未免失宜。相较之下,传统“如帛裹朱”的表述更为合宜。由此可以引发对中医传统理论现代表述的思考:一方面,应当注意区分描述对象的哲学属性和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在中西学术交融的大环境下,对于外来学说在传统理论中的运用,应本着具体分析、唯实而用的原则。

    关键词: 望诊 常色 种族理论
  • 望手诊病一得

    作者:李开武

    近几年来,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手掌气色形态的研究,不乏其人,并各自有其独到见解,为诊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望诊 中医 诊断
  • 耳廓望诊的意义及前景

    作者:刘晓铭;仲远明;王茵萍

    耳廓通过经络理论及神经分布等反应机体病变部位,从部分反映整体.观察耳廓变色、变形、丘疹、脱屑和血管充盈等变化,结合病史、理化检查,能辅助诊断疾病.耳廓望诊是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疾病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作为全息医学的一个重要辅助诊断手法,应该在临床上得到重视并发展.

    关键词: 耳廓 望诊 疾病 诊断
  • 望诊在儿科脾胃病中的应用

    作者:徐涛;王湘茗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医者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排泄物等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位居四大诊法之首.历代医家皆很重视望诊,<灵枢·本脏>指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六十一难>亦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

  • 望目辨证与虹膜诊断

    作者:董飞侠

    望目辨证与虹膜诊断是建立在五轮学说基础上的传统辨证的深化.望目辨证以及虹膜诊断的重要意义在于研究眼睛与脏腑的内在联系,挖掘并整理我国二千多年前古代医学家的诊断理论和经验,通过目部特征及所属部位等临床表现,迅速、准确的归纳和诊断人体脏腑疾病和证候.

  • 慢性喉炎血瘀痰凝证证候诊断指标作为疗效指标的效能分析

    作者:路遥;刘文娜;王嘉玺;钟非;丁雷

    临床症状和体征在中医证候中可能具有的不同诊断价值和疗效价值.通过前期对慢性喉炎血瘀痰凝证证候诊断指标临床流行病学观察,提示将喉镜检查作为望诊的延伸内容纳入,有助于提高中医证候诊断准确性.在调研慢性喉炎血瘀痰凝证证候诊断指标分布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证候疗效指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以初步探讨证候诊断指标作为疗效指标的效能,报告如下.

  • 耳穴望诊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董连虹

    耳穴望诊,即通过目视、触摸,来观察患者耳廓上出现的阳性反应,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阳性反应包括:变色(红色、白色、褐色)、变形(隆起、条索、褶皱、凹陷、水肿、指纹状改变)、血管充盈、结节、丘疹、脱屑、油脂等.1 望诊的方法(1)患者取坐位,让患者的一侧耳廓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或者光线充足的灯光下.(2)视诊开始时不要擦洗耳廓,全面观看,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由耳前向耳后,仔细观看,隐蔽部位须轻轻提拉,或借助镊子充分暴露后观看.

    关键词: 耳穴 望诊 临床应用
  • 罗陆一教授辨治心血管疾病的望诊经验

    作者:庄国立;罗陆一

    罗陆一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中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望诊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罗陆一教授的临证案例,介绍其辨治心血管疾病的望诊经验.

  • 荷瘤小鼠若干典型证的演变及其后爪图像特征

    作者:潘志强;方肇勤;付晓伶;阚卫兵

    为研究四诊客观化,采用数码采集,并用计算机图像软件PHOTOSHOP 6.0分别计算爪掌的RGB数值,然后换算成色调(H)、饱和度(S)、亮度(V)值,对爪色进行分析.以此方法观察了H22荷瘤昆明小鼠不同时期典型的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典型的后爪图像及其演变.发现小鼠不同时期后爪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随病程的进展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所得到的结论与肉眼识别的一致,为实验小鼠爪的望诊及其客观化、量化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 516例正常人舌色与唇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调查

    作者:曾常春;杨利;许颖;刘培培;郭世珺;刘颂豪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舌色与唇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统计正常人群舌色与唇色的色度学参数分布特性.方法:于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生中筛选516例在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舌色与唇色数据,进行CIE XYZ的颜色匹配三刺激值的计算,获得CIE 1964色品坐标、明度、主波长、色纯度色度学参数.结果: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数据反演于CIE 1964色度图,正常舌色的色品坐标x10为0.3413±0.0085,y10为0.332 6±0.0051;正常唇色的色品坐标x10为0.3577±0.0092,y10为0.3383±0.0057;正常舌色与唇色的明度Y值分别为17.96±3.78和19.78±3.72;正常舌色与唇色的主波长值分别为(626.3±51.6)和(600.4±18.2) nm;正常舌色与唇色的兴奋纯度值分别为0.083±0.031和0.144±0.036.结论: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色诊资料采集可提供一种标准的测色方法,对正常舌色与唇色的色坐标、主波长与色纯度数据的检测与归纳总结,可以为病理的舌色与唇色的病证诊断提供基本参照.

  • 中医望诊在白血病护理中的意义

    作者:陈爱萍;隋永红;王雪梅

    根据患者的精神、神志、色诊、皮诊等,预测病程的转归,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和诊治经验.即通过患者皮肤自发性瘀斑出现的时间及面积,估计病情发展;观察患者的毛发,间接判断患者对化疗的承受能力;通过望目,准确地判断贫血的等级;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病情的危重等.

    关键词: 中医 望诊 白血病 护理
182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