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毅;梅荣;杨明会;李绍旦;王文明

    目的 探讨补气中药黄芪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各10只,予以每ml相当于0.25 g黄芪生药的煎剂干预后,使用凝胶电泳测条带积分光密度值来检测确定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大鼠肺组织AQP-1的积分光密度值为(0.572±0.084),模型组大鼠肺组织AQP-1的积分光密度值为(0.278±0.068),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大鼠肺组织AQP-5的积分光密度值为(0.812±0.084),模型组大鼠肺组织AQP-5的积分光密度值为(0.525±0.045),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可能是通过促进肺组织AQP-1、AQP-5的表达,从而起到对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 益气活血法对MNNG诱导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赵唯含;史瑞;谭祥;陈晨;毛堂友;李军祥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Purmorphamine组、环巴明组及叶酸组,运用MNNG负荷多因素法制备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应用HE染色评价胃黏膜病理损伤,应用Western Blot、RT-PCR和量子点介导的免疫荧光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hedgehog信号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PG Ⅰ/PGⅡ和GAS含量显著降低(P<0.01),Shh、Ptch基因及蛋白含量均明显下调(P<0.05,P<0.01),Smo蛋白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Purmorphamine组PG Ⅰ/PGⅡ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三七组及黄芪三七组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及叶酸组Shh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Ptch蛋白表达增多(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和Purmorphamine组Smo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 益气活血法可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病变起到改善作用.

  • 黄芪当归对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生存状况及组织修复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丽君;范盎然;葛东宇;吴谦;王淑艳;李根茂;陈萌;李丽娜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与配伍比例的黄芪、当归对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小鼠生存率、体质量及组织修复相关基因c-kit原癌基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保护机制. 方法 SPF级ICR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6个中药治疗组(大剂量黄芪50 g当归10g组、大剂量黄芪30 g当归30 g组、大剂量黄芪10 g当归50 g组、小剂量黄芪25 g当归5 g组、小剂量黄芪15 g当归15 g组、小剂量黄芪5 g当归25 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于28天处死小鼠,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组织修复相关基因c-kit、FGF2及VEGF表达水平,HE染色及武兆发简化Mallory氏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 HE染色及武兆发简化Mallory氏染色显示,6个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其中中药治疗第1、6组改善明显,肺泡结构已基本恢复. 第28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中药第1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趋势较大(P<0. 05). 28天死亡率,中药治疗组小鼠的死亡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第1组死亡率与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模型组c-kit、FGF2、VEGF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从小鼠的生存率与体质量变化及病理形态观察,大剂量黄芪当归5 : 1组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VEGF mRNA 的表达水平,促进 c-kit 及FGF2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 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TXB2、6-Keto-PGF1α的影响

    作者:杨明会;张海燕;王文明;刘毅;李绍旦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2 ml灌胃,连续7天,中药组每日予以中药煎液2 ml(相当于生药0.5 g)灌胃,连续7天.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动物采用脂多糖气管滴入法制造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气管滴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大鼠的血浆TXB2含量为(902.35±40.07)pg/ml,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浆TXB2含量为(1259.09±32.72)pg/ml,中药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药组大鼠的血浆6-Keto-PGF1α含量为(222.58±30.06)pg/ml,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浆6-Keto-PGF1α含量为(121.64±17.72)pg/ml,中药组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可能通过维持TXA2/PGI2的相对平衡起到对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 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黄芪经验

    作者:王涵;周强;仝小林

    糖尿病并发症一直以来都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内容,中药黄芪对于糖尿病许多并发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仝小林教授运用黄芪治疗糖尿病诸并发症的临床策略,针对诸并发症具有的不同特点,将黄芪进行有针对性的配伍和组方化裁,并根据黄芪自身特性,灵活掌握用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了仝小林教授运用黄芪治疗糖尿病诸并发症的经验,汗证以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主之,糖尿病肾病以当归补血汤主之,胃肠功能紊乱、胃轻瘫以黄芪建中汤主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脑卒中以补阳还五汤主之,低血糖反应则以益气固脱为主.

  • 防治骨质疏松症常用单味中药实验研究概况

    作者:刘振海;刘红;王少君;李艳

    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和突出优势.研究证实,中药防治本病有其特殊的疗效且副作用极少.本文对淫羊藿、熟地黄、杜仲、黄芪、骨碎补、补骨脂、续断7味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实验研究作一简要总结,为指导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用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揭示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提高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水平提供参考.

  • 郭蓉娟应用重剂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一例

    作者:赵钟辉;于姚;卢天戈;张胜利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科常见的疑难杂症,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根治本病,中医药在本病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介绍郭蓉娟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验案一则.强调本病多由脾虚为本,可伴有肾虚、痰湿、血瘀等病机.治疗当以补气培元为主要原则,应用重剂黄芪,同时根据患者不同伴随症状随症加减.同时指出黄芪的具体用量应根据病情进展及气虚症状的严重程度加以衡量,常用60 g、90 g、120 g不等.病情稳定后可维持黄芪60 g的剂量,采取间隔用药的方式稳定病情.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思路与依据.

  • 重用黄芪治疗抑郁状态伴双目阵发性睁眼困难验案一则

    作者:张成

    抑郁状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表现,并且伴有不恰当的社交反应和一定的认知功能减退,属于中医“郁病”“忧郁”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本案根据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而上贯于目,脾气虚弱致肌肉失于气血濡养,升举无力,故睁眼困难,且心血乏源,神失所养,故可见情绪低落,惶恐不安。治以补中益气、养心安神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养心汤加减,并重用黄芪,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情志疾病在发病前多有“过劳”致“体虚”的物质基础。中医学在情志病的预防上讲求顾护身体“正气”,避免“过劳”和“虚极”的发生,在“未病”阶段要防微杜渐,积极调护,未病而先治,从而减少情志病的发生。

  • 不同产地黄芪HPLC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

    作者:赵慧辉;赵平;吴刚;李桂兰;刘养清

    目的:通过建立黄芪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定不同产地黄芪中化学物质的含量特点,为科学评价黄芪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样品,采用聚类分析及相似度的计算对药材进行鉴别,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两年生黄芪药材分为3类,建立了黄芪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型,找出了较大的12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2个峰分别为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建立的黄芪指纹图谱相似度好,且区分性强,为黄芪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了依据.

  •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

    作者:李新;范颖

    目的:考察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干预阿霉素(ADR)心脏毒性损伤模型大鼠的效应机制,分析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关系。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按2.5 mg·kg-1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阿霉素,每周1次,连续4周,累计10 mg·kg-1。附子、干姜组按1.75 g·kg-1,人参、黄芪组按0.875 g·kg-1,参附、芪附组按2.625 g·kg-1,姜附组按3.5 g·kg-1体重剂量灌胃水煎液,每日1次,连续4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钙蛋白(CTn)、细胞色素C(CytC),心肌线粒体Bax、Bcl2、Caspase-3、Caspase-9等指标,关联密切指标计算综合评分,对各项指标及综合指标进行药物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药物间交互作用分析的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的交互作用(除Bax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附子、人参、黄芪、干姜对ADR模型大鼠心脏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子与人参、黄芪、干姜配伍均能提升单一用药的效果。

  • 黄芪甘温药性物质基础组分拆分的化学成分交叉验证方法学研究

    作者:蒋海强;陈迩东;曹洪杰;杨勇;巩丽丽;容蓉

    目的:探索黄芪的拆分组分之间有无交叉,对组分拆分交叉验证的方法学进行研究,为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不同溶剂萃取,分别以HPLC-UV和HPLC-ELSD数据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的定性结果显示,黄酮组分与其余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1,皂苷组分与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4.结论:溶剂萃取法获得的拆分组分之间交叉较小,紫外和蒸发光散射两种数据获取方式相结合、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数据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学能够有效的评价黄芪组分的交叉度,从而有利于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

  • 多指标正交试验分析黄芪补血有效部位的交互关系

    作者:李新;范颖

    目的:分析黄芪补血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干预化疗性贫血模型小鼠的效应机制及其交互关系.方法: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将108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10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后,按L8(27)正交表开展实验,并运用多项指标计算综合评分方法对外周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骨髓集落刺激因子等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单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对外周血象(红细胞),黄酮、皂苷对白细胞,黄酮、多糖对集落刺激因子作用显著(P<0.05),联合用药效果均不如单一用药.黄酮、多糖、皂苷对白细胞介素均有作用(P<0.05),黄酮与多糖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结论:黄芪多糖是促进化疗贫血小鼠红细胞增殖、粒系造血的佳有效部位,黄酮、皂苷增加白细胞作用较佳.

  • 黄芪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5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邓银爱;杨泽锐;邓雯;成金乐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5种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进而探讨两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灌胃给药:黄芪传统水煎液组和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组(0.35 g·100 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浆经蛋白质沉淀法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测定血浆中5种成分浓度,DAS 03.2.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建立了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有效成分的UPLC-MS/MS分析方法,其线性方程、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要求.5种有效物质药时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黄芪破壁饮片较黄芪传统饮片5种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提高1.4-2.5倍.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与黄芪传统饮片在大鼠血浆中有相似的代谢行为,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较黄芪传统饮片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

  • 浑源黄芪药材豆腥味与品质关联性探讨——脂肪氧合酶提取及影响酶活因素的研究

    作者:谢道生;武滨;孙海峰;郭小青;张丽增;秦雪梅

    ),检测波长为236nm;黄芪LOX在0℃~50℃时较为稳定,70℃时活性急剧下降,Fe3+、Fe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和Mg2+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酒石酸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浑源基地五年生黄芪的LOX活性高.结论:浑源产黄芪中存在LOX活性,其活性与温度、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鳌合剂种类和黄芪生长年限等多种因素有关.

  • 黄芪后处理对大鼠肝纤维化中的影响及TGF-β1/Smad2、p38MAPK作用

    作者:林红;蔡钢;杨百京;赵新芳

    目的:研究黄芪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Smad2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TGF-β信号通路在黄芪后处理中可能的抗纤维化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后处理组及鳖甲软肝片组,其中黄芪后处理组又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CCl4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用HE和VG染色法染色,肝纤维化程度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同时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实验组TGF-β1、Smad2和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TGF-β1、Smad2表达明显增强(P <0.05),而 p38MAPK 表达显著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后处理各组中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表达均有减弱(P <0.05),且随着黄芪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黄芪剂量增加逐步下调Smad2的表达(P <0.05)、上调 p38MAPK的表达(P <0.05)。此外,黄芪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黄芪后处理明显影响大鼠肝组织TG F-β1信号表达,且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其可能的机制为负性调节TGF-β1,减少Smad2及增强p38MAPK的表达。

  • 黄芪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骨质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瑶瑶;陈云志;秦忠;柴艺汇;高洁

    目的:观察黄芪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骨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实验周期8周。实验结束后,酶免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VD3]、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股骨HE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组血清25(OH)VD3、Klotho降低,FGF-23升高,存在骨质疏松。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血清25(OH) VD3、FGF-23降低,Klotho升高;黄芪组骨质疏松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具有调节维生素D缺乏大鼠FGF-23、Klotho ,保护骨质作用。

  • 采用现代及历史的地理及气候信息研究黄芪道地产区变迁的胁迫因素

    作者:程春松;刘智祖;谭天琪;黄清文;崔颢;李玖檐;刘良;周华

    中国药用植物的生物学数据有着2 000多年的文字记载,特别是道地药材在传统本草著作中的记载更为详细,为从道地药材产区历史变迁信息角度探讨植物迁徙的环境生态因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数据、标本信息和基于网络自由上传图片信息的调查挖掘黄芪现代产地分布,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产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获知“春旱”是黄芪产区的共同环境因子,并进一步分析与黄芪产地变迁时间节点相对应的古代气候地质灾害状况,明确了“春旱”是黄芪主产区的气候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以现代气象数据为依托,结合古代气象资料,通过气象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药材道地产区变迁的理论探索,初步得出的结论和使用的方法将有助于中药材道地性的气象学研究.

  • 黄芪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张开雪;刘振鹏;闫嵩;任伟超;刘秀波;马伟

    目的:黄芪为豆科植物,它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很多,且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黄芪内生真菌的报道很少,所以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植物次生代谢网络复杂,利用诱导子提高植物特定代谢途径的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对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调控.诱导子分为生物诱导子和非生物诱导子,而关于诱导子的作用机理,只有一个初步的假说,没有作用机理的指导,筛选也较盲目.为了消除试验的背景噪音,无土栽培方式在植物内生真菌及根际微生物研究中,消除了土壤菌群的影响.随着新学科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中药材黄芪的DNA指纹图谱鉴别

    作者:张曦;徐青;黄璐琦;刘娟;肖红斌;梁鑫淼

    为鉴别中药材黄芪的品种及其代用品,采用高盐低pH值法提取药材的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扩增药材基因组DNA样品.结果表明,高盐低pH值法较适用于黄芪类药材基因组DNA的提取,其中2个引物可作为高特异性引物,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准确鉴别黄芪和红芪.RAPD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黄芪及其代用品.

  • 基于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的研究

    作者:杨庆珍;郑司浩;黄林芳;田义新

    目的: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进行准确、快速鉴别分析.方法:建立电子鼻对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的响应特点分类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对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芪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间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组内电子鼻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均可分为一类.相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相似,不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揭示黄芪生长年限的鉴别对于黄芪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鼻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快速、灵敏、无损地鉴别,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799 条记录 8/240 页 « 12...567891011...2392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