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与骨密度相关关系趋势探讨

    作者:支英杰;谢雁鸣;白文静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医证候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判断.结果:绝经年限、BMI(身高体重指数)与证候类型都是影响骨量丢失程度的因素.其中绝经年限越长、BMI指数越小,发生PMOP的概率就越大.不同证候类型,发生PMOP概率是不同的.肾阳虚证相对于血瘀证,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OP的不同证候与骨密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骨量减少人群多表现为血瘀证,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人群多表现为肾阳虚证.患者的不同证候可以作为判断骨量丢失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我们将继续扩大样本量,为进一步剖析绝经后骨质疏松人群的中医证候特点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作者:赵瑜;胡义扬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证-方”结合及“整合-聚焦-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 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及思路

    作者:汤艳莉;王阶

    从文献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两方面归纳艾滋病证型分布,并且对证候与临床特征(如CD4+T细胞数量及活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总结,指出艾滋病证候的研究应从改进方法学,开展标准化研究入手,同比,重视免疫损伤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作用,重视疾病分期及多环节筛选证候相关指标.

    关键词: 艾滋病 证候 综述
  • DNA甲基化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光;王阶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经典调控机制,可调控转录水平.目前其在中医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初步研究,即探讨特定疾病的证候与特定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以及药物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即探讨中医药干预对特定基因甲基化程度变化及甲基化相关酶的影响.目前认为,甲基化调控具有遗传性、可塑性,并在整个基因组均有分布,可以适应中医证候动态演变与中医整体干预的研究特点.但目前的研究在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学方面有待完善,在甲基化机制方面有待功能学验证的深入研究.甲基化在诠释中医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影响对疾病与证候发生发展方面,甲基化与RNA层面的相互作用在探索中药干预机制方面,以及甲基化证候生物标志物在人群的证候筛查、疾病证候分型、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方面,均有广阔前景.

  • 中医证候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与探析

    作者:何浩强;陈光;高嘉良;王阶

    中医证候是中医理论的精粹部分,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是证明中医科学性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转录组学从分子水平研究证候相关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以探索证候生物学基础,目前在证候研究中得到一定应用.本文对中医证候转录组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转录组学内涵及研究方向、转录组学相关技术、中医证候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和调控网络分析,并阐述了证候转录组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探讨三种不同中医症状赋分方法对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影响——以一种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Ⅱ、Ⅲ期临床试验为例

    作者:王文萍;李晓斌;李晓;王华伟;喻明;吕玉英;张君;杨关林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中医症状赋分方法对中风恢复期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单项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包括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三家医院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科室就诊的符合该中药新药Ⅱ、Ⅲ期临床试验入选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393名的临床资料,采用双人双录入的方法将其症状积分资料按改良的赋分方法录入设计好的Epi-data2.0数据库,原赋分方法数据采用已录入完毕的临床试验资料数据库,并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按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及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在总体疗效评价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原赋分方法与改良赋分方法1均无显著性差异(P=0.286,P=0.418),而改良赋分方法2中却有显著性差异(P=0.037);在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方面,半身不遂这一主症治疗后症状评分与基线症状评分差值的原赋分方法与改良赋分方法1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64),改良赋分方法2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84).结论:不同的症状赋分方法对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对单项症状的疗效评价会有重大影响,有些赋分方法的改变会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从具有显著性差异变成无显著性差异,或从无显著性差异变成有显著性差异,这些改变将直接关系到对中药新药疗效的评价.因此,科学地确定主症、次症的项目组合,确定主症、次症的赋分,以及主症、次症分值在症状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对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中医症状赋分方法的研究中,不仅主症在症状总分中所占比例的合理性很重要,而且保证主症分值不能过高更为重要.

  • 中医证候分类中常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评析

    作者:Wang Xuehua;夏春明;Yan Jianjun;王忆勤;Li Fufeng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中医辨证的影响,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客观化、规范化.指出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引入了规范化和量化的数学描述,也能对证候规律作出一定的解释.对近20年中医疾病证候分类中需用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断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隐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在使用中的各自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

  • 利用名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及分析挖掘平台开展肿瘤中医诊疗经验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作者:张润顺;周雪忠;王映辉;刘保延;郑红刚;吴洁;李道睿

    本研究介绍了利用名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及分析挖掘平台开展中医治疗肿瘤的证候特征、肿瘤不同时期的治法、核心处方及加减用药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系统总结肿瘤的辨证及治疗规律,促进中医药治疗肿瘤经验的总结与传承.

  •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异病同证”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作者:呼雪庆;陈健;陈启龙;陆奕宇;苏式兵

    目的:本文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和慢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异病同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取慢乙肝及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提取DNA进行HumanMethylation450K芯片检测及分析.结果:慢乙肝和肝硬化异病同证湿热内蕴证特异性差异甲基化位点有9个,覆盖9个基因;肝郁脾虚证有30个,覆盖20个基因;肝肾阴虚证有22个,覆盖14个基因.其中,与正常组相比,湿热内蕴证中KCTD2和NAV1,肝郁脾虚证中LGR6和SH2D4B及肝肾阴虚证中CYP2E1、PCSK6、DEXI、HIST1H3B和SULT1C2的差异位点甲基化程度变化较大(|Delta Beta|>0.15).结论:慢乙肝与肝硬化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其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的形成有关.

  • 基于因果模型的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作者:宇文亚;谢雁鸣;耿直;翁维良;王永炎

    中医学的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传统的辨证方法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由于证候的确定缺乏客观、定量的研究方法,以致许多诊治经验难以重复,因此,探索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和量化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中,因果推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有若干种因果推断的模型,其中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其可以客观、量化研究中医证候.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这两种模型的原理、构建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 蛋白质组学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工具

    作者:李治国;肖诚;李平

    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终执行者,是理解生理、病理和药理作用机理的关键.蛋白质组学是分析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组织或细胞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学组技术和策略为复杂的中医证候学说和方药体系研究带来了希望,为中医药现代化及深刻系统的理解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大肠癌证候及其现代生物医学内涵研究

    作者:闫霞;郑佳露;胡兵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可以归属于多个中医病证,临床表现复杂,可以呈现多种证候.现代研究初步揭示大肠癌证候与病理、细胞类型、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手术、化疗等现代治疗对大肠癌的证候有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同时对大肠癌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脾气亏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证候的生物医学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大肠癌证候的客观化和规范化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表型组学研究思路

    作者:王忠;高颖;王阶;乔延江;申春悌;王永炎

    在东学与西学融通共进,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有机结合的多组学时代,进一步阐释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具有中医意象思维特征的诊疗系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为例探索中医证候理论的内实外虚、多维时空、动态演变、整体关联、方证相应的五维属性,同时引入表型组和二维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临床表型组学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只有在意象诊疗模式下才能表达与分析证候的多维属性;而赋予了现代科学内涵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系必将在未来的临床表型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研究中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

  •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作者:孙喜灵;郑秋生;王振华;王永华;刘孟安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不同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来阐释中医证候判定诊断标准的科学内涵;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实现证候“数学结构-物理结构-生物结构”的3个层面客观量化表征;可以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结构进行研究,实现证候不同形式的理法方药精准对应;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建立中医证候治法与方药的仿真数据平台;运用临证数据,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可以实现单一证候、复合证候及其证候群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明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多层面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医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诠释提供新的概念。

  • 中医证候“双重结构”的思考

    作者:孙喜灵

    对中医证候基础持续50多年的研究,使“证候问题”变成了“证候难题”,中医证候成了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的“科学问题”。探析“证候难题”症结所在,证候是具有“功能性结构”和“实质性结构”双重结构特性的独特复合体。揭秘中医理论体系固有规律蕴藏的数学科学内涵,探寻证候客观量化表征的方法,破译出证候的“功能性结构”,打通中医学理论体系知识创新的关键技术线路,为揭示证候的“实质性结构”奠定基础,才能有希望重新开启中医学理论创新与伟大实践的新时代。

  • 证候疗效评价关键科学问题刍议

    作者:胡镜清

    证候目前已作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症状与体征量化后的中医证候记分近些年来已广泛用于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但因其存在所测量的结局层面定位不清、诊断与评价属性混淆、证候动态变化测量困难等关键科学问题未能解决而备受争议.着力研究并逐渐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是挖掘证候疗效评价的科学内涵,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证候 疗效评价
  • 临界高血压人群计算机舌象特征与中医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张永涛;梁嵘;李方玲;樊艳;王召平

    临界高血压是具有向正常和高血压双向发展的中间状态.本研究着重从计算机舌象特征和中医症状方面对临界高血压进行了和正常人、高血压病的对比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水湿、气虚和阳虚在临界高血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高血压发病过程存在化虚化寒化湿的病理变化.

  • 试论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作者:孙景波

    众所周知,中医证候是中医临床工作的核心,在中医药学中占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所以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证候存在很大困难.为了使中医证候诊断治疗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国际接轨、交流、推广,广东省建立了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本文论述了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学术发展,以供广大中医药读者学习借鉴,推动进一步的学术探讨.

  • 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

    作者:洪晓华;任建勋;王杨慧;金龙;杨斌;董小霞;张伟;葛争艳;李宏坤;刘建勋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葵胶囊组和芪术颗粒组。采用单侧肾结扎合并高热量胆固醇饮食同时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观察第4周后大鼠蛋白尿、尿肌酐以及实验结束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促进肌酐排泄,同时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肝功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具有独立抑制作用,并不依赖于降血糖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功效与病证的对应关系。

  • 基于代谢组学的小儿腺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生物标志物研究思路*

    作者:王昕泰;杜丽娜;汪受传

    中医证候的科学实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尝试阐述一种中医证候基础研究的初步思路,即通过考查现有的小儿腺病毒肺炎及其中医药治疗现状、代谢组学及其在中医证候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小儿病毒性肺炎诊疗规范中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主要通过能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代谢组学作为技术手段,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常见的痰热闭肺证;并通过与健康儿童的代谢物质进行比较,确认小儿病毒性肺炎之痰热闭肺证的生物标志物。

2220 条记录 7/111 页 « 12...45678910...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