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ABI 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 480型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的2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浆中HBV DNA水平,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中对HBV的检测标准要求,将Roche Light Cycler 480作为参比仪器,将ABI 7500作为实验仪器,测定患者的HBV DNA水平,并比较两种不同仪器测定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ABI 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 480在HBV DNA检测中相关性良好,偏差在能接受范围之内.结论 ABI 7500和Roche Light Cycler 480在检测HBV DNA中具有较高一致性,能联合应用于HBV DNA检测.
-
实时荧光定量PCR模板DNA快速制备的方法建立与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于1996年美国App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由于该技术不仅实现PCR从定性到定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具有特异性更强、敏感度更高、操作简便快速、可以有效解决常规PCR污染问题等优点[1-2],已广泛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病原体的检测.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速度,服务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技术问题.实时荧光定量PCR由模板制备和PCR两部分组成,缩短模板制备时间就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速度.我们研制了一种模板制备方法,使制备时间从原来的30 min以上缩短至5 min以内,制备效果与经典的煮沸裂解法和先进的柱式核酸提取试剂盒相同,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在15~30 min内完成病原体DNA检测.
-
检测伪狂犬病的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根据文献,通过计算机分析设计并合成了1对用于扩增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B基因281bp片段的引物,上游引物(P1)位于gB基因的1827~1851位,下游引物(P2)位于gB基因的2083~2107位.以PRV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筛选佳反应条件和试剂工作浓度,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保存的16株伪狂犬病强弱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均获得了281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可是,对正常细胞与其它6种引起猪病毒性疫病相关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其低检出量为15.8pg.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3种方法检测1994~200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χ2分析,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2种方法.对1999~2001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76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348份病料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病料68份,病料阳性率为19.54%;检出阳性猪场27个,猪场阳性率为35.53%.对27个阳性猪场分析发现,种猪场阳性率为7.41%(2/27),商品猪场阳性率为92.59%(25/27).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内分布较广,脑、肾、肺、脾、肝、淋巴结均有PRV的存在,PRV检出率高的组织为脑,其检出率为5/5,依次为肾12/15、肺9/16、脾10/20、肝7/18、淋巴结4/11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伪狂犬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
300例妇科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切片HPV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和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及HPV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应用价值.对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的300例不同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组HPV阳性87例,阴性48例,阳性率64.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CINⅠ、CINⅡ、CINⅢ、原位癌)HPV阳性132例,阴性29例,阳性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宫颈病变的逐渐升级,HPV阳性率呈升高趋势.HPV基因分型可同时进行多种亚型的检测,有利于对宫颈癌的早期预警和早期治疗.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分型 宫颈癌 DNA检测 -
人血细胞DNA无酚提取法
目的 寻找佳的从血液尤其是凝血中提取DNA的方法,减少实验和临床检测血液的用量.方法 静脉抽取3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样,分别抗凝、不抗凝处理后,用经优化的不需要酶和有机溶剂的抽提程序提取DNA,通过电泳和PCR进行检测.结果 凝血和抗凝血的DNA产量分别是(40.2±8.86)mg DNA/L和(39.1±10.2)mg DNA/L;纯度分别为1.87±0.11和1.92± 0.12.所有样本的DNA分子质量都很高,从两者的DNA样本中能很容易地扩增出t-PA基因的第8内含子区ALU等位基因二态性,因此所提取的DNA是完整可靠的.结论 该方法能快速、简单、有效、无毒地从新鲜血液和凝血中提取DNA,适合于临床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琼脂糖凝胶中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为研究生命遗传物质载体——核酸的工具,琼脂糖凝胶电泳已成为高效分离和分析核酸分子的必备手段,而在电泳后对DNA的检测是关键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显现与否.目前,常用的琼脂糖凝胶上DNA检测方法有荧光染色法、染料染色法、金属离子染色法、负染法等.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者对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使灵敏度和线性动态范围都有较大程度提高.本文主要对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DNA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历程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STD三种病原体抗体与DNA检测结果临床应用评价
近年来,引起性传播疾病(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s,STD)的病原体越来越多[1,2].临床上检测此类疾病的方法亦有多种[3],这些方法的检测结果常不一致.本文拟就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病原体抗体及DNA检测结果做一分析,以期评估其对临床STD诊疗的价值.
-
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对EB病毒DNA准确定量的影响
目前,血液中EB病毒DNA检测主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荧光定量PCR又称实时定量PCR,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全新PCR技术,可以全程、动态、不间断地光学监控被荧光标记的PCR反应,以此来评价被检测标本中的DNA 含量,能反映PCR 扩增动力学变化,实现实时定量检测,具有快速、准确、不易被污染等优点[1-3].
-
大肠癌粪便DNA检测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列恶性肿瘤的第二.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结构老龄化倾向,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早期诊断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有关大肠癌的诊断方法很多,但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
生物素免疫膜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的研制
为了探索DNA传感器用于DNA定量定性分析的可行性,研制了石英晶体DNA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用生物素法将单链DNA探针固定在镀金石英晶体表面上制成DNA传感器,再用该传感器检测溶液中的互补单链DNA和单碱基错配的互补单链DNA,并用0.1mol/L HCl对杂交后的传感器进行了再生.结果显示,10MHz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的杂交灵敏度为10ng/ml,在5~40ng/m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信号与检测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特异性也比较高.杂交后的DNA传感器经再生后可反复利用5次以上.
-
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320例病人行第二代杂交捕获(HC-II)法检测HPV-DNA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结果 HPV-DNA高危型阳性组CIN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1);HPV-DNA高危型阳性组宫颈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阴性组( 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应重点预防HPV感染.
-
关于对恶性肿瘤组织中结核杆菌DNA检测的临床总结
目的:研讨恶性肿瘤组织与结核杆菌DNA的相关关系.方法:对本院226例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结合杆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其中,肺癌47例,乳腺癌18例,食管癌21例,肝癌24例,胃癌29例,肠癌17例,胆囊癌16例,胰腺癌20例,肾癌34例.结果:226例患者中,检测出结核杆菌DNA 19例,占总数的8.41%.其中,肺癌11例,食管癌1例,胃癌1例,肠癌3例,胆囊癌1例,肝癌2例.对监测结果较多的肺癌和肠癌患者进行分析,肿瘤好发部位与结核好发部位基本一致.结论:恶性肿瘤与结核杆菌DNA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结核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
-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二项阳性的DNA检测分析
乙肝病毒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在临床上大约可占2-10%,而人们对这部分人的基因检测往往比较忽略,其实这部分人群里也有少数有病毒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
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探讨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体检女性460例HPV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进行HPV的TCT检查、DNA检测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 460例体检的结果中HPV的DNA检测呈阳性156例,检出率为33.9%.156例HPV的DNA检测阳性的女性中,TCT检出HPV感染22例(14.1%),诊断为宫颈癌1例,灵敏度为0.6%;经病理活检检查HPV感染23例(14.7%),诊断为宫颈癌2例(早期浸润鳞癌和中分化鳞癌各1例),灵敏度为1.3%.结论 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采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多点取材活检,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优点,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对症治疗,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HPV-DNA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HPV-DNA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妇科病人53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PCR加膜杂交法技术检测,并借助病理学镜检辅助诊断。结果:在530例病人中,HPV-DNA检出可疑尖锐湿疣35例(阳性率74.28%)、慢性宫颈炎356例(阳性率57.86%)、H P V亚临床感染133例(阳性率90.97%)、宫颈癌H P V高危型D N A表达6例(阳性率100%)。结论:H P V-D N A高危型检测对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具有临床价值。
-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金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以及结构特性,鉴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以及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在快速免疫诊断方面、免疫组化、DNA检测等方面可以发挥其快速、准确的功效.由于金纳米粒子可以和胶原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它可以被用来作为药物的载体.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据估计全球大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乙肝病毒,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4亿人,每年有50万~120万人死于HBV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每年约有10%~20%的急性乙肝将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急性乙肝的慢性化及慢性肝炎癌变的发生机制是多年来肝病研究的重点.
-
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6-12月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426例,行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灵敏度对比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阳性率高,达80.85%,阴道镜为71.27%,TCT低为70.21%.结论: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高度敏感,可降低漏诊率.
-
同种异体皮诱导残余创面自体上皮再生治疗特重度烧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皮诱导残余创面自体上皮再生治疗特重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将特重度烧伤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经常规治疗后,观察组应用同种异体皮生物敷料覆盖残余创面诱导自体上皮再生;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处理残余创面.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自体皮源供皮次数、创面临床治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NA鉴定结果证实残余创面新生上皮组织来源为自体上皮组织.结论 在适合的条件下,同种异体皮覆盖残余创面,可以诱导自体皮源再生,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无创DNA产前检测在筛查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病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模式和观念的改变,女性在社会上拥有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独立的能力,因此,女性婚育年龄有上升的趋势,妇女生育年龄的上升除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外,也提高了出生缺陷的风险,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怀有染色体异常胎儿的风险随孕妇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数据显示,在20~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00,~35岁为1/350,~40岁为1/100,~45岁或以上为1/25[1]。传统结合血清学和超声影像学检查的无创联合筛查虽然敏感性高但假阳性也较高,不少筛查阳性孕妇实际上进行了不必要的有创性诊断检查,因而为孕妇带来心理负担和操作相关的流产风险。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无创而可靠的产前检查方法。本文将以新近研究和应用的无创DN A产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