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竺湘江;赵勇;范湧;宋南炎

    目的 探讨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术前体位过伸复位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外伤至手术时间1~10天,平均3天.骨折分型(AO分型):A型24例,B1型10例,B2型6例,C型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比较术前体位过伸复位前、体位过伸复位后及术后Cobb角、伤椎前、中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占位情况,并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43例患者中未出现切口感染,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及大血管损伤,未出现术后神经损伤加重,无内固定失败,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结果显示过伸体位复位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复位前明显恢复,Cobb角度明显减小,椎管占位情况明显缓解.而术后较体位过伸复位前及复位后伤椎前、中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明显减小,椎管占位百分比情况减小.结论过伸复位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椎体畸形程度,结合后路短节段伤椎置钉治疗可显著提高伤椎前中柱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 经伤椎GSS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

    作者:严雪忠;留成胜;黎高明

    [目的]经伤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方法]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GSS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及椎间植骨治疗.分析比较术前、术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s角,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C臂机透视骨折椎体均良好复位.术前的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s角分别为(45.8±14.4)%、(83.5±8.2)%、(23.6±9.3)°,术后分别为(92.7±5.9)%、(97.5±2.6)%、、(4.6±2.4)°,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4~12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术后各指标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GSS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及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有效率.

  • 微创小切口经伤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锦洪;殷国勇;曹晓建;张宁;蔡卫华;余利鹏

    目的 探讨常规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手术方式(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和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7-2014-11手术治疗的90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不同手术组的围手术期参数、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检查等各项指标.结果 90例患者分别予常规后路开放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A组,30例)、经Wiltse入路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B组,30例)及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C组,30例)治疗.B组、C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优于C组(P<0.05).9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无脱钉、断钉及神经损伤现象.三组伤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评分(ODI)均优于A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和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同样的影像学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术相比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放射透视少、价格更低廉,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理想选择.

  • 伤椎附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贺双军;刘艺;李虎;陈鸣;李钦亮;陈金传;谢观奎

    目的 探讨伤椎附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方法 2007年02月-2009年01月,我院收治的15例胸腰椎椎体骨折进行加用伤椎螺钉固定,我们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4~23个月.均取得良好的复佗效果,后路伤椎固定无一例椎弓根钉松动及断裂.伤椎复位后未见椎体高度明显丢失.结论 伤椎附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好、固定牢固、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等优点.

  • 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临床观察

    作者:葛云林;卢一生;潘兵;许文根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1],近年来,经伤椎及上、下邻椎置入椎弓根螺钉的三点固定术,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是,对于双侧椎弓根均完整的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的选择仍有争议,本次研究对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伤椎单侧置钉(5钉)与双侧置钉(6钉)复位固定术治疗,其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 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宣涛;余润泽;申才良;于水;李勇

    目的 比较Wiltse入路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入路跨伤椎4钉固定(A组,20例)与经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B组,2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等指标.结果 A组随访12~18个月,B组随访12~1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两组术后1周、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维持B组优于A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经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创伤小、恢复快,较之跨伤椎4钉固定能更好地维持骨折的复位效果.

  • 光电导航下经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A型骨折的疗效

    作者:曹林虎;谭伦;林旭;吴超

    目的 探讨光电导航下经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A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单节段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行光电导航下经皮椎弓根螺钉(PPS)手术,其中24例经伤椎置钉(A组),22例跨伤椎置钉(B组).记录疼痛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置钉一次性成功率,测量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观察术后神经、血管等相关并发症.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A组随访12~17个月,B组随访13~2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神经、血管等相关置钉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钉一次性成功率:A组为96.40%(134/139),B组为96.59%(85/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电导航下经伤椎PPS治疗单节段胸腰椎A型骨折,可纠正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赵文明;柴俊;毛立彪;贾永锋

    目的 探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定期X线复查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有率;对神经功能ASIA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由术前的43.2%±1.8%恢复至91.0%±2.0%,Cobb角由术前24.2°±3.0°恢复至5.0°±1.0°,椎管矢状径由术前的60.2%±8.7%增加到85.5%±12.8%.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恢复.未出现螺钉松动及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椎体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矫正度丢失小,疗效满意.

  • 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

    作者:贺仕雄;韩毅;蔡力;姚国荣;吴大鹏;田宏宇;冯枭

    目的 探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1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49椎采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固定节段4~6节.患者均在72 h内手术.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2~46(28±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6例恢复至B级4例,2例无恢复;B级10例恢复至C级6例、D级3例、1例无恢复;C级15例恢复至D级9例、E级2例,4例无恢复;D级6例恢复至E级3例,3例无恢复;E级4例仍为E级.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35.36%±7.48%,术后纠正到91.48%±2.15%,末次随访时为90.56%±1.63%;Cobb角:术前为37°±8°,术后及末次随访为-4°±2°.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急性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能达到椎体早期复位和脊髓减压目的,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文;刘晖;翟文亮

    目的 探讨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31(22±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2~3.8(2.8±0.4)个月.骨折椎体复位好,胸腰椎间融合好,Cobb角无明显改变,无发生侧方移位.结论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椎体高度及避免侧方移位的优点.

  • 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作者:李层

    目的:探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轻中度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64例单节段胸腰椎轻中度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按固定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不稳定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采用伤椎结合邻近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曾金才;朱立帆;朱晓东;钱学锋;鞠文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76例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跨伤椎4钉固定( A组)30例,伤椎单侧5钉固定(B组)16例,伤椎双侧6钉固定(C组)3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等。结果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8个月。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和后凸角的矫正丢失率:A组差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C两组未出现断钉断棒等现象,A组有3例断钉。结论与传统的后路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相比,经伤椎单、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内固定失效率低。

  •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王志京;张连起;王福大;常海林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另一侧椎弓根通道植骨。 X 线片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10±2)个月,无内固定物失效,胸腰椎高度和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减少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 经伤椎内固定椎间椎体内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张银顺;杨庆国;李伟;张建湘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椎体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椎间椎体内植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评判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及内固定失败和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未见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伤椎及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1周为95.1%±3.2%,末次随访时为93.9%±3.6%,均较术前39.6%±10.3%明显改善( P<0.01)。损伤节段后凸 Cobb角:术后1周为12.2°±2.9°,末次随访时为12.9°±3.5°,均较术前(33.7°±6.2°)明显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间及伤椎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了椎间和椎体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及矫正丢失。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唐康;张文志;段丽群;李旭;贺瑞;张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26例T11~L2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天数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0~90(64.9±8.5)min;术中出血量30~120(64.6±23.0)ml;住院天数6~11(8.6±1.5)d;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30(21.7±4.3)个月。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维持良好,随访期内无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对伤椎直接复位及固定、在即刻固定、改善和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方面有明显优势,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活动、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 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胡旭峰;丁国正;杨民;汪正宇;周茂生;王林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7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组(A组,40例)和跨伤椎短节段复位内固定组(B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5 d、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收集术前及术后12个月CT资料,观察椎管占位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月,平均(13.6±4.7)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前缘压缩高度比、Cobb角、椎管占位率、V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伤椎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术后5 d及术后12个月均优于B组(P<0.05),A组椎管占位率术后12个月优于跨伤椎B组(P<0.05);A组患者VAS及SF-36评分术后12个月较B组好转(P<0.05).结论:经后路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能够有效重建并维持伤椎复位椎体高度,矫正胸腰段后凸畸形,降低椎管占位率,有利于增加内固定物强度.

  • 经伤椎两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毓嵩;林金丁

    目的 比较经伤椎两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经伤椎两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且为单个椎体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跨伤椎固定治疗组(27例)和经伤椎固定治疗组(35例),随访收集其疼痛缓解程度、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的相关资料.结果 经伤椎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65~190 (115.3±45.4) min,出血量为250~950 (460.5:105.4)mL;跨伤椎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55~160 (95.5±31.3) min,出血量130~600 (380.6±91.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两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术后3天椎体高度恢复及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年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的维持经伤椎固定组要优于跨伤椎固定组.结论 经伤椎两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更好的临床效果.

  •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25例

    作者:王永福;罗为民;王上元;许宇霞;何友智;王强

    目的 探讨后路伤椎置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手术,比较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伤椎楔变角、胸腰段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SI)、腰背疼痛VAS评分改善等指标.结果 本组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神经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650 mL.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16~28个月),术后各时间点伤椎楔变角、胸腰段后凸Cobb角 、SI及腰背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能充分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恢复脊柱前、中柱力线结构,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减少长期腰背疼痛发生.

  • 微创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林鸿宽;周之平;曾峰

    目的 探讨后路微创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8例采用微创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B组43例采用微创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椎体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百分比、矢状面Cobb's角.结果 2组术后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s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高度、矢状面Cobb角的维持方面,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路微创经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障碍的不稳定胸腰段骨折,手术损伤小,伤椎复位效果好,椎体术后远期椎体高度维持良好,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

  •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丙科;黄海翔;黄平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s角,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107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