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张梅;李翠红

    目的 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对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全部2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3个月,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现象.全部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 对此类手术患者要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杜应军;王飞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周内、末次随访时拍摄胸腰椎X线片、CT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等,观察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断裂和脊髓神经损伤恢复情况,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定脊髓损伤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1~18个月,手术后1周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手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没有发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断裂,随访期间患者脊髓损伤功能恢复1~2级.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行之有效,不仅使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矫正后凸畸形,而且可减少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断裂,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清华;陈忠羡;付兆宗;刘一涛;薛忠林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9例)和B组(60例).A组采用单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B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随访15.1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测量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伤椎相邻椎Cobb角,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出血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小于术后,Cobb角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大于A组,Cobb角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断钉,1例螺钉松动椎体高度后凸角度丢失,出现神经压迫症状需再次手术;B组无螺钉松动、无断钉.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中,经伤椎置钉可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同时联合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减少远期螺钉松动、断钉及椎体高度、Cobb角丢失等并发症.

  •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钱磊;周凯华;陈农;封沙;李智;高如峰

    目的 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6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分析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3d和末次随访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显著大于术前,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d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能显著恢复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减少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经后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张继夏;代文福;邹刚;田元高;曾行松;巫长江;王爱辉;贺兵;张世强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1例行经后路伤椎及其上下脊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及其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和Cobb角大小及自身功能情况,腰背部及下腰痛。结果20例得到随访1~2年。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得到恢复, Cobb角得到矫正,较术前明显改善,腰背部及下下腰痛恢复良好。结论经后路联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骨折复位会相对满意。脊椎骨折术后即刻稳定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了术后中晚期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腰背痛等后遗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

  • 后路伤椎注入人工骨短节段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杨宝清

    目的 总结分析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胸腰椎骨折给予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观察术后、随访时伤椎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6~18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改变,后凸角度消失.结论 应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5钉)内固定,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

  •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吴志安;赵文杰;钟俊桥;曾博;游婕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3月本院胸腰椎骨折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及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量为(5.5±1.9)%,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丢失量为(3.5±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程度评分(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比较

    作者:郑进昌;庄林波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9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9例,A组行经椎弓根伤椎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脊柱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08.92±17.67)min,明显较B组(83.35±12.52)min长,术中出血为(186.37±25.71)mL,明显较B组(131.56±21.48)mL多;A组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3±0.67)d、(11.46±1.78)d,明显较B组(8.02±0.86)d、(15.39±1.95)d短(P<0.05);两组脊柱情况均有改善,术后1周两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均存在矫正度丢失,但A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90.14±7.35)%,显著高于B组(85.62±7.41)%,Cobb角为(7.03±0.52)°,明显低于B组(9.20±0.58)°(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08%,B组16.33%(P<0.05).结论: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均能获得理想近期疗效,但前者能更有效维持脊柱矫正度,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 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长钉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

    作者:张华亮;曾剑文;罗志平;饶海群;程良桢;吴渊;王文良

    脊柱胸腰段是脊柱中活动量大、载荷集中且容易受伤的部位,它的骨折在创伤脊柱很常见[1].经后路短节段跨伤椎或单节段经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常见方式,尽管它的疗效好,损伤小,但存在邻近节段退变加重、术后矢状位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限制了它的应用,因而经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逐渐成为胸腰椎骨折的主流方式.它解决跨伤椎短节段复位固定术中复位困难、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矢状位Cobb角丢失的问题.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通过短节段经伤椎置长钉复位固定胸腰段压缩性骨折36例,讨论短节段经伤椎置长钉复位固定胸腰段骨折手术方法、术中体会及临床意义.

  • 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张国东;熊龙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学实验比较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生物力学,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临床应用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并为其提供相关的依据与指导。方法研究的对象为9具小牛的胸腰脊柱标本,然后对所有小牛拍摄正侧位与X光片。采用Panjabi落锤试验来制作出L1的椎体爆裂骨折模型,在不同载荷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小牛伤椎上下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并采用材料机测定标本抵抗轴向变形能力。结果甲、乙、丙3组采用的4钉、5钉、6钉3种螺钉固定方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牛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其中小牛在采用5钉固定与6钉固定后,其脊柱的稳定性均高于4钉固定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钉固定与6钉固定相比较,在对小牛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椎体组平均拔出力比骨折椎体组大(P<0.05);在长短螺钉拔出力测试中,长螺钉在大轴向拔出力上其力度大于短螺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螺钉对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要高于采用跨骨折椎进行固定的方式,但在经伤椎单侧与双侧植入螺钉的治疗方式上,对于骨折后脊柱稳定性的提高方面上无明显差异。当患者出现椎体爆裂骨折的情况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椎弓根螺钉把持力。除此之外,椎弓根螺钉植入越长,那么便具有越强的固定椎体稳定性。

  •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易善钧;李廷林;李成祥;石光越;张征乾

    2007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2例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应用经伤椎另一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椎弓根钉结合伤椎经皮椎体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陈兆军;朱建华;李涛;邹辉;周勇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结合伤椎经皮椎体穿刺后凸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通过椎弓根钉复位骨折椎体,经伤椎的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椎体,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获随访6~25个月,术后未发现继发性神经根脊髓损伤及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现象.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伤椎PVP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后路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对L1椎爆裂性骨折压迫髓腔所致不全瘫的疗效

    作者:冯阳阳;武政;刘向栋;常宝生;周煜虎;赵程锦

    目的:探究后路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对L1爆裂性骨折压迫髓腔所致不全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4例L1椎爆裂性骨折压迫髓腔所致不全瘫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比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椎管容积减少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同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椎体压缩率、Cobb角、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及术后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和Cobb角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11.90%(5/42)vs 30.95%(13/42)],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L1爆裂性骨折压迫髓腔所致不全瘫的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在评价国产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疗效中的应用

    作者:王洪昌;程繁银

    目的 探讨Sexte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与国产“威高”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47例单节段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疗法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UPASSⅡ组)、采用进口Sexte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Sextent组),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案分析进行比较.结论 两组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效果相似,但UPASSⅡ系统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更适合基层应用.

  • 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并椎体内植骨重建胸腰椎椎体的高度

    作者:付裕;霍洪军;杨学军;肖宇龙;邢文华;赵岩

    背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可使骨折达到近似解剖复位效果,明显提高疗效,但远期随访矫形度数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较普遍.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行椎体内植骨.结果与结论:73例随访6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脊柱植骨融合率100%,无螺钉松动、折断.1例Frankel分级C级无变化,1例D级无变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及腰背痛明显改善;置入后6个月损伤节段后凸平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前后径残留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表明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 经皮微创自撑开钉修复胸腰段椎体骨折是否需行伤椎固定

    作者:刘继军;王欣文;武淑芳;冯东旭;吴起宁;郝定均

    背景:胸腰段椎体骨折行开放手术治疗时,大多数学者认为需要行伤椎固定,但在微创手术治疗中,是否需要固定伤椎,目前还不明确。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中伤椎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36例,按固定方法分为经伤椎固定组和跨伤椎固定组,各18例,均采取经皮自撑开钉微创治疗,其中经伤椎固定组固定伤椎及伤椎上、下椎体,跨伤椎固定组固定伤椎上、下椎体)。结果与结论:与经伤椎固定组相比,跨伤椎固定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 X 射线透视时间短(P <0.05)。内固定1年后,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均较内固定前改善(P <0.05),但2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说明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接近,但术中跨伤椎固定更具优势。因此经皮微创自撑开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行伤椎固定意义不大。

  • HXN型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王经宇;董玉珍;安永博;崔明星;李清江

    背景:临床上脊柱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已使用多年,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Wiltse入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及Sextant、Zina等经皮椎弓根钉系统亦存在切口大、固定强度不足、矫形力量有限等缺点.目的:探讨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创组行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经伤椎置入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经伤椎置入内固定术.采用出血量等围手术期参数、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 角等指标对比2组疗效.结果与结论:①对患者进行3-24个月随访;②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微创组(P < 0.05);③2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P < 0.05),但微创组低于对照组(P < 0.05);④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 角无明显丢失(P > 0.05),且末次随访时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微创组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随访期间2组均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裂情况发生;⑥结果提示,HXN型微创椎弓根钉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切口感染率低、残余痛轻等优点,并且操作安全易行,术后内固定稳定性好,能够与开放手术达到相同的固定效果.

  •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8例分析

    作者:汤瑞新;程银树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高度的52%(35%~70%),Cobb角平均26°(11°~33°),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为正常的67%(30%~90%),均在2周内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6~22个月),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5%(89%~100%),Cobb角平均为5.8°(2°~13°),椎管正中矢状径为93%(87%~100%),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改善,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可使骨折获得满意复位,增加脊柱稳定性,减少内固定断裂及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作者:范义平;刘伟军;蒋泰媛;龙正友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 椎体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6~8个月的随访,神经功能和Cobb氏角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伤椎植骨置钉内固 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是将原有的四边固定改为六边固定,在不增加切口长度的基础上,使作用于固定钉的应力更为分散,有 效的减少断钉.退钉的发生.

  • 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刘志富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外科疾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临床上胸腰段骨折占脊椎总骨折发生率的40%以上,而胸腰段骨折的10%~20%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上胸腰椎骨折的不稳定性,骨折块移位引起椎管狭窄,脊髓神经损伤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主要特点[1]。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方法为胸腰椎后路短节段跨伤椎4枚椎弓根钉固定(4钉法),但存在复位稳定性较差,术后螺钉易松动、断裂,手术失败率较高等缺点。本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107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