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H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观察

    作者:李玉红;杨宏;徐琪

    目的 探讨3H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3H护理模式组),每组各25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与2周的Frankl量表、POMS量表和SCL-90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1周与2周观察组Frankl量表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OMS量表所有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CL-90量表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3H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有哪些?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答: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有七点:(1)择优求医心理:患病后,希望尽快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诊治,尽早实现药到病除的效果。(2)注意力转向主观感觉:患病后,机体各种感受性提高,对声、光、温度筹刺激敏感,甚至出现知觉异常。(3)焦虑、恐惧心理:病人常会因对自己患病的性质及程度不了解,对疾病预后悲观而产生忧虑、恐惧。(4)被动依赖心理:患病后因受到亲朋的关心照顾而使被动性加重,顺从、依赖、情感脆弱,易激惹。(5)疑虑与自尊心受损心理:此种病人敏感多疑,顾虑重重。(6)孤独绝望心理:患病后因人际交往局限,不熟悉或环境陌生,易产生孤独和被遗弃感,久治不愈或生活不能自理者,易产生自卑、悲观、绝望及轻生念头等。(7)期待安全及康复心理:患病后躯体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刺激使病人四处求医、八方问药,期待生存的病人总把安全和康复视为求医的终目标。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由于躯体的疾患影响其情绪状态和心理活动,使疾病的治疗过程与复杂的心理活动互相交织,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活动都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因此,医务人员应时刻想到病人的心理活动,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消除和防止不良的心理反应,使机体尽早康复。

  • 妇产科病人有什么心理特点?

    作者:《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答:女性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复杂,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影响。在女性一生中,经历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各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青春期、更年期,是两个内分泌急剧变化的阶段,较易引起显著的心理冲突。青春期女病人易产生羞怯、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更年期女病人易引起焦虑、失眠、抑郁、悲观的情绪状态。

  • 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作者:董雪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发放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发放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面对、回避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负面情绪.

  • 整体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其产后出血的影响

    作者:亢慧敏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间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接收8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情绪状况以及产后出血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焦虑情绪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其产后出血的影响较为积极,对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和减少临床出血的效果良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心理疼痛及治疗探讨

    作者:杨徐杭;沙阳

    1 疼痛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疼痛是由许多因素引起见于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它不仅是一种感知觉,而且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是造成疼痛的一个主要方面,认为疼痛的产生是"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不通则痛”,并认为"心主神明”,"神明”即指人的感知觉、情绪和思维等精神活动,因此"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气血的壅滞与否,与人的情感有关,故有"心寂皆痛微,心躁则痛甚”.

  •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

    作者:贺兰英;张春华;陈凯英

    人不单纯是一个生物机体,而且更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的社会成员,具有非常丰富而又极端复杂的心理活动,若心理失衡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疾病又可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恶性肿瘤的病人"谈癌色变",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甚至失望心理.人在欢笑等愉快的情绪状态下,体内天然杀伤癌细胞的活性物质大大提高.与此相反,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抑郁,严重抑制机体免疫力功能有利于癌细胞生长和发展[1].因此,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心理护理不仅要对患者疾病的变化进行观察,而且要对其言行、内心活动进行分析,做到有预见性、针对性、平等性和以科学方法消除疑虑及心理障碍,使病人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 逍遥散加减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情绪状态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赵建明;刘雁峰;孔筠;董浩;张枢;陈家旭

    目的研究CFS与患者情绪状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CFS组治疗前情绪各状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后CFS患者各种情绪及疲劳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FS组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后CF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FS组治疗前淋巴细胞中bcl-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后CF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cl-2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FS的发病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而且中药有调节作用.

  • 分析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良心境的产生及对策

    作者:董淑文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心境可能是愉快、积极的,也可能是不愉快、消极的,作为持久的情绪基调,其情绪色彩很容易感染和影响整个心理状态和行为[1]。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心境好坏对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心境好时,意味着这段时间内总的情绪状态好,而且对任何事物都持有乐观的态度,待人笑逐颜开,对做什么事都感兴趣,工作完成积极主动,对未来充满信心,反之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痛快,不顺利,在护理工作中,关注护士的精神状态,帮助她们提高情调,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困难,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信心,是激励管理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也能通过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使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不断提高。

  • 心理护理在全身弥散成像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影响

    作者:江杏英;李瑞雄;韦寅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把弥散技术应用于全身检查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应用于临床,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的检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敏感性[1],作为筛查肿瘤及其转移情况的一种全新检查手段,该技术具有经济费用低、无辐射的优势.但由于检查时间长,受检者会表现有不同情绪状态,常常影响MRI图像的效果.在检查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完成检查工作已成为医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利临床工作的开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80例经病理学或临床证实恶性肿瘤进行WB-DW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2岁.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玉林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我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以患者情绪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跃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8.2±2.3)分、(45.1±1.9)分,对比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00豫(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豫(41/50),对比有显著差异(<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剖宫产自我心理干预技巧探讨

    作者:陶春芬;周红群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中产妇自我心理干预对生产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被动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自我心理调整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生产状态以及婴儿状态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焦虑指数与抑郁基础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在健康状况达到100%,对照组仅为92%,各项对比差异显著(>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自我心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其生产情绪,对新生儿健康有所帮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社区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潘金霞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第二位[1],同时,它也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缺乏可靠的预防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保护视功能[2]。在我国,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豫~21豫[3]。由于部分青光眼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过程和治疗的认识,忽视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和保健,致使青光眼进一步发展,损坏视神经,终导致患者失明。所以,通过加强青光眼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知识有更针对性的了解,对患者家庭、社会生活方式、健康锻炼、情绪状态的调整以及康复治疗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监督,从而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大限度的减少视残的发生[4]。

  • 浅谈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健康维护

    作者:王淑梅;郭杰

    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患者的医院窗口科室,需要24h为患者提供全面快捷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理念和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急诊科护士在付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情绪劳动。护士情绪劳动是指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令医院和患者满意的情绪状态[1]。积极的情绪劳动会使护士工作效率提高以及患者获得满意服务体验,消极的情绪劳动对护士身心有害,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救治。在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急诊科护士存在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低等负性情绪[2]。本文对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健康维护,为减少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的负面影响,保证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安全提供更多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情绪状态影响研究

    作者:李淑芬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情绪状态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3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3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经统计比较发现,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方面优势明显,效果卓著,从而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西宁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及情绪状态特征研究

    作者:韩国玲;靳宝宁;安海生;马军杰;杨生萍;赵云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及情绪状态特征.方法:随机选取西宁市某社区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59例,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情绪状态问卷进行述情障碍及情绪状态评估.结果:59例高血压患者TAS-20得分在因子F1(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的倾向)高于正常对照组(t=7.91,P<0.05)、因子F2(难以描述自己情感的倾向)高于正常对照组(t=4.30,P<0.05).因子F3(外向型思维)高于正常对照组(t=2.18,P<0.05).高血压患者在紧张(t=6.20,P<0.05)、疲劳(t=2.23,P<0.05)、抑郁(t=4.51,P<0.05)维度高于正常对照组,精力维度(t=4.34,P<0.05)低于常模.情绪纷乱总分TMD高于常模(t=14.21,P<0.05).高血压患者TAS-20,POSM各因子分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作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紧张、疲劳与病程相关(r=0.39,r=0.32);高血压患者抑郁、疲劳与婚姻相关(r=0.41,r=0.25);高血压患者紧张与F1、F3相关(r=0.33,r=0.35);抑郁与F1、F2、F3相关(r=0.37,r=0.44,r=0.26);疲劳与F1、F2、F3相关(r=0.34,r=0.23,r=0.39).结论:西宁地区高血压述情障碍患者的情绪特征以抑郁、紧张和疲劳为主,述情障碍与抑郁、疲劳具有内在联系.疲劳还可能是高原地区高血压述情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

  •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及分析

    作者:高尚兰;雷君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Spielberger等人编制,首版(STAL-FormX) 于1970年问世,该问卷作者于1979年对STAL-FormX进行修订,1980年修订版(STAL-FormX)开始应用,1988年译成中文.该问卷旨在为临床学、行为学和内科学工作者提供一种工具以区别评定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笔者查阅了国内有关资料,目前国内肿瘤专科住院护士尚无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调查报道.为探讨肿瘤医院护士STAL变化特点,笔者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 心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与降压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分类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为研究病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39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7)岁.采用SCL-90进行有无情绪障碍的分类,对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93例)进行情绪(B组,46例)和非情绪干预(C组,47例)的对照研究,同时与无情绪障碍(A组)的患者进行对照.3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开博通片12.5 mg,3次/天,治疗4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为68.4%,主要以焦虑为主,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经治疗前后比较,A、B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C组(P<0.01),A、B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经治疗后情绪变化非常明显,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有效率86%,B组有效率87%,C组有效率62%.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的情绪障碍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 听音识人——语音频谱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初探

    作者:胡超;傅根跃

    本研究探索不同情绪状态下说话时单个音素的语音频谱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45个被试参加了16PF人格特质测验,然后对人格测评的虚假结果进行反馈,同时报告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记录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回答"是"和"不是",然后用语音软件Praat分析辅音/Sh/的频谱参数:前三个共振峰的频率和波段,结果发现:在平均0.14秒时长的辅音/Sh/上就有了显著的情绪效应,而且,频谱参数从中性情绪状态到积极情绪状态的变化量与说话者的情绪稳定性、敢为性存在显著相关;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音素/Sh/的频谱参数与部分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尤其是敢为性、敏感性这类与个体情绪、人际交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特质;此外,不同情绪状态和回答类型下语音频谱参数与人格特质相关不同.本研究结果预示了从语音频谱揭示说话者人格特质的可能性.

  • 情绪和记忆的相互作用

    作者:李雪冰;罗跃嘉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一直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情绪和记忆的研究,着重讨论了情绪在记忆中的作用、情绪影响记忆的途径以及参与情绪和记忆交互作用的脑区;特别强调了情绪唤醒对杏仁核的影响,以及杏仁核与其它内侧颞叶结构和前额叶的相互作用.

423 条记录 18/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