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福建省嗜人按蚊防制效果的评价与监测

    作者:徐保海;许龙善;张山鹰;杨发柱;谢汉国;吴金俊;屠昭平;欧阳榕;叶道光;张芝平

    目的 评价灭蚊效果,监测和清除残存嗜人按蚊,巩固抗疟成果,防止疟疾重新暴发流行.方法 对嗜人按蚊分布区实施以2g/m2 DDT滞留喷洒和20mg/ m2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开展复查评价防制效果.停止灭蚊后,继续开展媒介和疟疾的监测.以叮人率和人房捕获蚊数计算密度.结果 闽北14个嗜人按蚊分布县(市、区)258个分布点已全部完成灭蚊后效果考核,平均每个分布点复查3.18次,浦城县部分点监测30年复查20余次.第一次复查发现,80.01%的分布点嗜人按蚊已被清除,残存嗜人按蚊从灭蚊前人房按蚊的34.1%降至4.02%.经继续实施灭蚊措施,1995年后未再捕及嗜人按蚊.1996停止灭蚊措施后,1996-2007年监测期间复查276村(次),捕获人房按蚊13 408只,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证明福建省嗜人按蚊已被清除.嗜人按蚊媒介区灭蚊前1980年疟疾发病12 921例,发病率44.90/万,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为23.00%.实施灭蚊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1992年发病率降至0.43/万,1990-2007年嗜人按蚊媒介区未再出现疟疾暴发流行,1998年以后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病人.结论 DDT滞留喷洒和溴氢菊酯浸泡蚊帐可有效防制嗜人按蚊,反复查灭清除嗜人按蚊是阻断疟疾流行,巩固抗疟成果,防止疟疾死灰复燃的根本措施.

  • 一种简便的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按蚊基因鉴别新技术

    作者:高琪;周华云;Cooper R.D;李凤华;苏云普;朱国鼎;曹俊;Beebe N.W

    目的建立一种能鉴别赫坎按蚊种团内不同近缘种按蚊的基因鉴别技术.方法依据赫坎按蚊种团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雷氏按蚊和八代按蚊4种近缘种按蚊ITS2区段的基因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能鉴别赫坎按蚊种团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雷氏按蚊和八代按蚊4种近缘种按蚊的简便的PCR基因鉴别技术,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和新建立的基因鉴别技术对从辽宁、河南省以及在朝鲜现场捕获的按蚊分别进行了形态学和基因鉴别及比较.结果与结论新建立的基因鉴别技术能准确鉴别赫坎按蚊种团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雷氏按蚊和八代按蚊4种近缘种按蚊.具有比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准确,比已有的PCR-RFLP蚊种基因鉴别技术更简便、价廉和省时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复合媒介地区的疟疾媒介调查和监测.

  • 我国嗜人按蚊偏嗜牛血的研究

    作者:徐保海;许龙善;谢汉国;朱泰华;刘成模;潘波;刘庆生;吴军;谭爱军;王利群;阮峰;李凤华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吸血习性.方法以人、畜帐诱捕法,调查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北纬22°05′)和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北纬42°30′)嗜人按蚊趋吸人、牛血习性;以平均每人(或每头牛)每夜诱获蚊数计算叮咬率,根据平均人、牛叮咬率和当地实际人、畜宿主数加权法估算嗜人按蚊人血指数; 应用牛帐诱捕法观察嗜人按蚊夜间吸血活动节律.结果嗜人按蚊是珠海市横琴岛和沈阳市法库县的优势蚊种,分别占全部捕获按蚊数的81.78%和99.96%.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趋吸人、牛血率分别为26.45%和73.55%,其中深井观察点估算嗜人按蚊人血指数为0.617,三叠泉渡假区观察点无家畜,嗜人按蚊的人血指数为1.0.沈阳市法库县嗜人按蚊趋吸人、牛血率分别为0.86%和99.14%,估算人血指数为0.056.两地嗜人按蚊均于傍晚为吸血活动高峰,珠海市横琴岛19.00-20.00时占全部诱获蚊的41.75%,23.00-24.00时占6.53%;沈阳市法库县20.00-21.00时占全部诱获蚊的49.25%,23.00~24.00时仅占4.92%.结论珠海市横琴岛和沈阳市法库县嗜人按蚊偏嗜牛血,吸血活动高峰出现于傍晚,明显不同于我国北纬25°~33°地区文献报导的嗜人按蚊,后者偏嗜人血,吸血活动高峰出现于午夜前后.

  • 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同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的关系

    作者:潘波;刘勇鹰;朱泰华;周红华;阮峰;彭伟华;吴承刚;吴旭光;吴军;郭星安;舒波;李世富;陈晓光

    目的通过对嗜人按蚊分布区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描述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方法选择若干个存在嗜人按蚊的自然村,调查每个村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水体状况、土壤特征、气象因子、耕作制度和社会经济环境等68项因素;各指标量化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8.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制表和数据分析.结果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1个存在嗜人按蚊的市(县),自北纬25°以南,东经113°到东经115°之间,沟溪(渠)是当前我省嗜人按蚊区重要的水体类型;水体的水质清澈(95%),遮阴良好(95%).每亩耕地的农药使用量为2.3kg,甘蔗和香蕉少用或不用农药.结论嗜人按蚊在广东呈点、片状分布,以低山丘陵区为主,并喜分布于酸性土质;其主要孳生地是遮阴良好的沟溪、甘蔗地和香蕉地;嗜人按蚊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阳光充沛为特点;流行区居民人均收入低,经济状况不佳,主要耕种甘蔗、香蕉、双季稻等农作物;水稻田农药使用量较甘蔗、香蕉、双季稻等经济作物为大,后者受杀虫剂影响较小,嗜人按蚊种群密度较高.

  • 用PCR-RFLP技术鉴别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研究

    作者:高琪;R.D.Cooper;周华云;潘波;杨文;郭传坤;黄光全;李凤华;李菊林;沈宝祥;Qin Cheng

    目的依据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rDNA的ITS2区段基因特征,建立一种新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基因鉴别技术.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可疑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样本通过采用特异性ITS2引物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Rsa I和HinfI消化,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进行PCR-RFLP基因鉴别.结果不同地区嗜人按蚊rDNA的ITS2基因PCR扩增产物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 I酶切,并显示一条450bp的酶切DNA条带;中华按蚊的ITS2基因PCR扩增产物则能被限制性内切酶Rsa I酶切,并显示400bp和200bp两条酶切DNA条带;辽宁可疑嗜人按蚊的PCR-RFLP结果与嗜人按蚊相同而广东珠海可疑嗜人按蚊的PCR-RFLP结果与中华按蚊相同.结论依据rDNA的ITS2区段基因特征建立的PCR-RFLP技术可用于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基因鉴别.采用该PCR-RFLP基因鉴别技术发现辽宁可疑嗜人按蚊的基因与中国大陆的嗜人按蚊属同种,而广东可疑嗜人按蚊的基因与中华按蚊属同种.

  •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遗传关系和传疟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许龙善;吴金俊;黄柏芳;何秀华;徐宝海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Est、LDH和POD 3种同工酶谱,表明两蚊存在具有分类特征的酯酶带,但又是遗传关系十分相近的近缘种.中华按蚊分布全省各地,而嗜人按蚊局限于14个县(市)205个自然村.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疟疾发病率、疟原虫率和间接荧光抗体率均显著高于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测试其媒介能量,嗜人按蚊是中华按蚊的19倍,应是闽北山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 疟原虫蚊阶段虫体表面蛋白P25和P21/P28与传播阻断疫苗

    作者:郑丽;安春丽;曹雅明

    疟疾是由媒介昆虫蚊传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的以发热、贫血和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耐药性原虫和耐杀虫剂性蚊的出现,疟疾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全世界每年由恶性疟原虫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达150~270万[1].在中国,疟疾的流行范围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人口达5.3亿,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疟原虫的暴发流行.据WHO(1998)报告,感染力极强的嗜人按蚊的数量在流行季节也急剧增加.

  • 液氮低温保存嗜人按蚊卵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爱民;张红卫

    目的初步研究在液氮中低温保存嗜人按蚊卵,比较不同温度下储存嗜人按蚊卵的孵化率,探索长期保存嗜人按蚊卵的方法.方法将嗜人按蚊卵直接或加冷冻保护剂(甘油、二甲基亚砜)在液氮中冷冻24h后,入水孵化,观察其孵化情况;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嗜人按蚊卵不同天数后,入水孵化,比较其孵化情况.结果无冷冻保护剂组有2枚蚊卵孵化,加冷冻保护剂组无蚊卵孵化;在7天内(18±1)℃储存的蚊卵孵化率高,达71.33%-76.48%.储存温度在(18-37)℃时,有92.48%的蚊卵在入水3天内孵化出来.结论可以通过液氮低温冷冻保存嗜人按蚊卵,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2在常规嗜人按蚊饲养中,蚊卵在18℃储存7天以内较适宜的.

  • 数学流行病学在豫南地区疟疾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设;苏云普;刘辉;苏玉杰

    目的分析疟疾流行因素与规律。方法利用疟疾基本繁殖率及其延伸公式。结果对1999的豫南局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证实了传疟媒介。结论在疟疾流行因素分析中融人数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充实和完善了分析结果,对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提示人们当地应采用缩短嗜人按蚊寿命为主的灭蚊措施结合综合防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河南嗜人按蚊对疟原虫的自然感染调查

    作者:刘辉;陈建设;李蓬

    近年来,我省在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的流行仍较为严重,在局部村还不断出现暴发流行。为了探讨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根据"我国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对策研究计划的内容要求,我们于1999年7月~8月在信阳平桥区洋河乡二十里河村开展了此项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1观察区概况 观察村位于北纬32°14',东经104°15',属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有一条小河穿过,但地表积水主要在稻田和村内的387个雨水聚集的池塘。全村有27个自然村、3 895人,分布于15平方公里范围内。水田和坡地约各占一半。观察村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 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调查报告

    作者:郭芳;邱学贵;黄希平

    随州市曾都区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混合疟疾疫区,2006年疟疾发病率为4.92/10万,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疾流行区.2007年5月2日市疾控中心接到某镇卫生院疟疾病例报告,经核实为一例外出务工人员输人性疟疾,现报告如下.

  • 湖北省2001~200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作者: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刘井元;袁方玉;彭红

    湖北省属非稳定性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63年以前曾有恶性疟、三日疟流行.通过几十年的防治,特别是五省疟疾联防开展以来,该省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疟疾发病逐年下降,90年代保持在较低水平,全省已有49个县(市、区)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0年以来,疟疾疫情在嗜人按蚊疟区及其周边部分县市有所回升,枣阳、襄阳、南漳、广水、老河口等县市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暴发流行,经过几年的积极防治,疫情已得到了有效遏制.

  • 湖北省2005年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左胜利;陈国英;胡乐群;桂爱芳;裴速建;黄光全;刘井元;孙静;何钢;徐峥

    湖北省辖17个市(州),81个县(市、区),60 120 788人.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800~1 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18℃,境内大小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田面积占耕种面积的50.00%~60.00%.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宜媒介按蚊孳生和疟疾传播.湖北省属不稳定间日疟流行区[1,2],1963年以前曾有恶性疟、三日疟流行.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18个县(市、区)同时有嗜人按蚊分布.1954~1955年和1968~1973年发生过两次疟疾大流行.经过多年综合防治,上个世纪80年代疫情开始呈逐年下降势态,90年代发病率连续10年保持在历史低水平;全省有49个县(市、区)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3].2002年全省疟疾疫情首次大幅度回升,枣阳、襄阳、广水、老河口等县、市出现局部暴发流行.2003年疫情持平,2004年局部暴发流行范围减小,疫情大幅度下降[4,5].2005年进一步下降,现将2005年疟疾疫情分析如下.

  • 襄樊市2004年疟疾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蔡冬青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径110°45′~113°43′,北纬31°14′~32°37′,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降水量800~1 000 mm之间,4~8月降水量大,总面积为19 724.41 km2,总人口570多万.襄樊市属非稳定性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同时在枣阳、襄阳、南漳、宜城4个县(市、区)的10个乡镇有嗜人按蚊分布.

  • 湖北省2004年疟疾疫情分析

    作者:左胜利;陈国英;胡乐群;桂爱芳;裴速建;刘井元;黄光全;袁方玉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800~1 500 mm,年平均气温14℃~18℃,境内地形复杂,水系繁多,水田面积占全省耕种面积的50%~60%.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宜按蚊孳生和疟疾传播.属不稳定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1].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历史上是全国的重疫区之一[2].经过多年综合防治,特别是五省疟疾联防开展以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先后有49个县(市、区)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2年全省疫情首次大幅度回升(1.72倍),枣阳、襄阳、广水、老河口等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暴发流行,2003年基本持平,2004年大幅度下降.

  • 我国嗜人按蚊分布、生态、传疟作用及防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光全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属赫坎按蚊种团,是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的一个近缘种。1938年姚永政等在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蚊称窄卵型中华按蚊。1958年冯兰洲在杭州调查证实窄卵型中华按蚊传播丝虫病比宽卵型中华按蚊更为重要。1962年何琦在安徽南部证实窄卵……

    关键词: 嗜人按蚊 流行病学
  • 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调查及其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作者:阮峰;陈晓光;谭爱军;潘波;吴军;朱泰华

    目的: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生态学特性以及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的差异.方法:生态学调查以及统计学方法研究嗜人按蚊生态学习性;用RAPD-PCR的方法,比较横琴岛嗜人按蚊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的差异.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吸人血又吸牛血,但更嗜人血;通宵都有吸血活动,凌晨1~3点是吸血高峰;吸了牛血的嗜人按蚊偏野栖.结论:横琴岛嗜人按蚊与陆地嗜人按蚊基因组DNA有较大差异.

  • 1957-2007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作者:蒙日朗;黄亚铭;蒙俏俊;莫创捷;覃桂剑;韦义甜;冯延新;韦东禄;李建明;黎学铭;李锦辉;郭传坤;覃业新

    目的 评价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5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7-2007年疟疾防治及媒介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疟疾发病率由1957年的186.29/万到2007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多种疟原虫种类控制为单一的间日疟,疟疾病人由原来广泛存在控制到目前以单个病人分散存在为主.结论 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卫生部基本控制疟疾的标准.

  • 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的比较

    作者:潘波;陈晓光;吴军;朱泰华;林荣幸;吴旭光

    目的 比较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为控制疟疾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按蚊密度调查等方法 在广东省珠海市和惠州市进行媒介能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 广东省珠海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5.863.中华按蚊为0.663;广东省惠州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2.770,中华按蚊为0.249.结论 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8~11倍,说明嗜人按蚊在广东的传疟作用较中华按蚊更为重要,占主要地位.

  • 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性试验

    作者:吴旭光;潘波;林荣幸;朱泰华;阮峰;吴军

    目的了解横琴岛嗜人按蚊盐水耐受特性.方法将蚊卵分别放入不同盐度的水中孵化;观察不同盐度水中卵的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及成蛹情况.结果 2‰以下盐水中生长的嗜人按蚊与蒸馏水中的无明显差异;10‰盐水中仍有部分的幼虫可以发育成蛹;一、二龄期的幼虫能适应不同盐度,但三、四龄期的幼虫在10‰和15‰的盐水中出现大量死亡.结论珠海横琴岛嗜人按蚊有一定的盐水耐受力.

181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