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质性膀胱炎一例

    作者:胡成;肖恒军

    患者男,43岁,尿频、尿急1年,伴有明显的膀胱区疼痛不适,排尿后疼痛有所缓解,发病后曾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给予α受体阻滞剂和镇痛药等治疗半年无好转,尿急和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多次查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液和中段尿细菌培养及尿流动力学无异常.

  • 经闭孔和经耻骨后入路尿道下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周琦;周祥福

    作者报道了一项经闭孔和经耻骨后入路于尿道后方行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前瞻性随机比较研究结果.从2004年3月~2005年5月,88例经临床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的连续病例(年龄>18岁)随机分为经耻骨后入路组(RPR组,42例)和经闭孔入路组(TOR组,46例),行尿道悬吊术.

  • 膀胱出口梗阻指数在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

    作者:张鹏;武治津;杨勇;张小东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N)在评估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有下尿路症状,怀疑存在因前列腺增生症(BPH)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76例患者,测定前列腺体积(经直肠),大自由尿流率(Qmax)和平均排尿量,通过公式计算BOON=前列腺体积(cm3)-3×Qmax(ml/s)-0.2×平均排尿量(ml).同时对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计算AG值和Schafer梗阻级别,与BOON对照,分析利用BOON评估膀胱出口梗阻的准确性.结果 将本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BOON值,以AG作为因变量,同AG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整体回归方程中R=0.542(P=0.000),其中BOON值同AG值相关性强(P=0.000).18例BOON值>-10,此时利用BOON判断BOO的敏感性为31%,特异性为100%,取BOON>-20时,敏感性为42.4%,特异性为88.2%;取BOON>-30时,敏感性为66.1%,特异性为82.4%;而取BOON>-40时,敏感性为77.9%,其特异性为64.7%.取BOON值-30作为分界点,在不明显降低特异性的同时,能够更敏感的判断BOO,BOON数值越大,利用BOON判断膀胱出口梗阻的特异性越高.结论 通过测定前列腺体积,大自由尿流率(Qmax)和平均排尿量计算膀胱出口梗阻指数,取BOON>-30为分界点,是预测前列腺增生症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一种简易、无创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脊髓栓系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作者:刘志坚;易超然;蒋健;卫中庆

    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收治17例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者,由泌尿外科医师明确诊断,行尿流动力学评估,神经外科医师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双科随诊及后续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相关、预测因素及尿流动力学

    作者:芦海涛;张通

    目的 观察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预测因素以及尿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31例,均收集一般资料、神经系统相关专科情况并详细了解排尿情况及既往病史,判断患者有无下尿路功能障碍及其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3%,症状由多到少依次为: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及排尿费力、尿潴留.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有障碍组较无障碍组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高1.8倍(χ~2=18.683,P=0.000);改良巴氏指数≤20分者较≥25分者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高1.2倍(χ~2=16.832,P=0.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622,95%CI 1.183~2.224)、急性期留置导尿时间(OR=3.236,95%CI 1.335~7.840)及病灶单或多发(OR=1.296,95%CI 1.083~1.550)对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有预测价值.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78.9%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10.5%逼尿肌活动正常,10.5%逼尿肌无反射,无明确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较为常见,以储尿期排尿障碍为主.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高级脑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低下.高龄、持续留置导尿及多发病灶对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尿流动力学改变多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但症状与尿流动力学表现不完全一致,必要时应做此检查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脊髓脂肪瘤患儿中的评估价值

    作者:孟忻亭;徐蕾;马杰

    目的 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脊髓脂肪瘤患儿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外科2010 - 2011年间16例脊髓脂肪瘤初次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术前及术后半年的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影像学表现、术中分型及松解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比较各型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根据术中栓系松解程度分为可完全松解型(A组,10例)及不可完全松解型脊髓脂肪瘤(B组,6例).术前无明显排尿功能异常者3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流动力学结果异常.术后半年进行再评估时发现所有患儿经手术治疗后均基本能保持原有神经功能,其中临床症状改善率达43.8%(A组6例,B组1例),加重25.0%(A组1例,B组3例).尿流动力学结果改善率62.5%(A组7例,B组3例),加重率25.0%(A组1例,B组3例).结论 脊髓脂肪瘤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于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期膀胱功能障碍的患儿,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手术干预.术后定期行该检查能够帮助监测患儿术后排尿情况,必要时及时处理.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脊髓脂肪瘤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 尿流动力学与盆底三维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何丽桥;卢笛;李妹燕;罗琳雪;韦高猛

    目的 探讨尿流动力学与三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临床诊断价值方面的差异,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51例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经产妇分别进行尿流动力学及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分析尿流动力学指标(大尿道压、大尿道闭合压、功能性尿道长度、ALPP)、三维超声检查指标(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耻骨内脏肌的厚度T1 、T2,夹角θ)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对尿流动力学和三维超声检查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多项logistic分析发现尿流动力学各指标均为影响SUI程度的相关指标,功能性尿道长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似然比为0.001).而在三维超声指标中,在Valsalva动作时,面积A、骨内脏肌的厚度T1与SUI程度相关,T1为主要影响指标(似然比为0.001).ROC曲线明确尿流动力学诊断价值为0.88,较静息和Valsalva下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高(0.88 vs 0.58).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功能性尿道长度的测量能有效地进行严重程度的预判.三维超声技术为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仍需标准化的检查途径,获得更高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

  • 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

    作者:苏勇;周永健;韩志兴

    为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方法,对24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颈下部半环状切除术,效果满意,无术后尿失禁及尿瘘.结果表明膀胱尿道镜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是可靠的确诊方法,经尿道膀胱颈下部半环状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 TUR 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分析

    作者:周鑫;张勇;周永建;严璞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女性膀胱颈纤维化致膀胱出口梗阻病例28例,患者年龄52~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术前评估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大尿流率为4.2~15.2 mL/ s,平均尿流率(7.5±3.1)mL/ s。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截石位5~7点部位)。术后从尿动力学和临床症状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6例患者拔管后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长期尿潴留膀胱顺应性差延迟1个月拔管,拔管后排尿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尿流率检查:大尿流率为13.6~24.8 mL/ s,平均尿流率(14.3±4.1)mL/ s(P <0.01),膀胱残余量为0~30 mL。未出现尿失禁及尿道阴道瘘,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结论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能有效地治疗因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下尿路症状。术前应当明确诊断,膀胱镜检及尿动力学评估是必要的。

  • 尿流动力学在BPH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伟文;张伟;李文辉;秦红平;戚艳云;梁军;陈晓红

    目的 总结我科开展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7 年11月~2011 年7 月318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8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行尿流率检测257 例,Qmax 为3~10ml/s 有213 例,平均(6.4±2.3)ml/s; Qmax 为10~15ml/s 有35 例,平均(12.3±1.9) ml/s;Qmax>15ml/s 有9 例,平均(17.2±4.6) ml/s.318 例患者中,低顺应性膀胱166 例,不稳定膀胱25 例,膀胱逼尿肌乏力29 例,逼尿肌亢进8 例,神经源性膀胱6 例.尿道压检测270 例异常,其中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255例,尿道狭窄15例.明确诊断后,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结论 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提高了术前诊断水平,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病变后遗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分析

    作者:崔耕刚;秦明慧;徐保才;顾兴洲;路建磊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病变后遗症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情况.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3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病变后遗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另89例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及膀胱功能.结果 观察组FDV、MCC、Q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顺应性膀胱、不稳定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发生率分别为53.42%、56.16%、67.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96%、39.33%、48.31%(P<0.05).结论 脑血管病变后遗症是导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功能加重的重要原因.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意义

    作者:冯权尧;徐勋;梁耿祺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2 例BPH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 34例单纯性 BPH患者(对照组)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CS)推荐的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两组的尿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照组比较,膀胱初尿意容量、膀胱大容量、残余尿量、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糖尿病加重BPH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能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及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文刚;李杰;叶朝阳;黎明;程袆;吴志荣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对其尿流动力学、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研究组行PKEP治疗,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尿流动力学、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PVR均低于术前,Qmax均高于术前;研究组患者的PVR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性功能均高于术前,研究组患者性功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性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PKEP对前列腺增生展开治疗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患者尿道功能,且对性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小.

  •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海军;聂建英;熊丽珍;余佳;李萍

    目的 研究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血、尿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的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尿流动力学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大后尿道压(MPUP),大尿道闭合压(MUCP).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Vmax、Vmin、R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Vmax、Vmin、RI值明显较术前有所改善(P<0.01).尿动力学检查,术前观察组MFR、AFR、MPUP、MUC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前后MFR、AFR、MPUP、MUCP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IP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尿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

    作者:华伟;习明;万颂;曾昭昌;万跃平

    目的 研究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PVR、Qmax、VMCC三项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的改善情况、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大尿流量(Qmax)、膀胱大容尿量(VMCC)三项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的改善情况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从根本上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

  •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冬;张万生

    目的:探究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对良性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0例BPH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残余尿的测定、患者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以及国际标准前列腺症状的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60例患者的膀胱出口均有梗阻的情况。采取手术治疗之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高达91.6%,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各项临床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膀胱梗阻也得到了解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于BPH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尿流动力学各临床指标的检查可以很好的确定有无膀胱梗阻,以及膀胱的顺应性、逼尿肌的收缩能力以及尿道压力是否正常,这临床病症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 1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原因分析

    作者:张远志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的原因.方法 对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术后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症状患者,作尿常规、尿培养、尿道膀胱镜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寻找尿频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 19例患者中13例有泌尿系统感染,单纯尿路感染者9例,尿道狭窄合并感染者3例;膀胱颈挛缩3例;腺体残留过多4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1例.16例作尿流动力学检查,14例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除1例单纯尿路感染患者尿频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患者尿频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尿频是TURP术后常见并发症,而引起尿频的原因是复杂的,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其意义

    作者:李锋;王芳;唐来坤;汪祖林;羊继平;宋立;田峰;俞仲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尿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60例(研究组)和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对照组)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膀胱顺应性(BC)、大膀胱容量(MCC)、大尿流率(Qmax)、排尿前逼尿肌压力(Pdet)、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4.4)ml/cmH2O(1 cmH2O=0.098 kPa)比(34.0±5.9)ml/cmH2O、(203.0±16.8)ml比(256.0±20.3)ml、(6.70±0.25)ml/s比(11.10±0.43)ml/s、(81.0±13.6)cmH2O比(108.0±20.2)cmH2O、(60.0±9.8)cmH2O比(88.0±12.2)cmH2O、(3.0±0.5)cm比(5.2±0.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PVR)显著高于对照组[(83.0±9.4)ml比(48.0±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不稳定膀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8/60)比25.0%(15/60)、66.7%(40/60)比28.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后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

  • 神经源性膀胱引起排尿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耀军;刘路然;刘畅;赵浩;李海霞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NB)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13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脊髓损伤组,每组均为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针、常规治疗和膀胱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监测3组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 RV)、初始尿意膀胱容量( FDV)、大尿流率( Qmax)和大膀胱容量( MCC)的数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顺利进行,2周后脑卒中组有效率为95.5%,脊髓损伤组有效率为86.7%,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60.0%, P<0.05);3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脑卒中组与脊髓损伤组尿动力学指标分别为Qmax 5.4±7.6ml/s,19.3±3.2ml/s;RV67.2±16.3ml,43.5±12.7ml;FDV87.4±34.9ml,67.9±45.3ml;MCC 321.9±87.3ml,273.6±64.5ml,均优于糖尿病组Qmax 11.8±3.7ml/s,RV 98.7±11.3ml,FDV 173.8±57.9ml,MCC 374.2±90.4ml,P<0.05)。脊髓损伤组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糖尿病组有3例,脑卒中组有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给予膀胱冲洗及实用抗生素3~5天后症状消失;3组均未出现泌尿系结石、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现象。结论电针治疗脑卒中性及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而其对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欠佳。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血清 IL-6、CRP 水平的影响

    作者:苏运强;王杨

    目的:研究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泌尿科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 PKEP 组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尿流动力学[大尿流率( Qmax )、残余尿量( 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血清 IL-6及 CRP 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 Qmax 均呈升高趋势,PVR、IPSS 及 QOL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6个月 PKEP 组大尿流率高于 PKRP 组[(24.83±2.28) mL/ s 比(21.03±2.06) mL/ s],排泄后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低于 PKRP 组[(20.19±0.32) mL 比(26.88±5.02) mL、(2.19±0.32)分比(2.93±0.52)分、(1.01±0.13)分比(1.82±0.21)分](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的 IL-6、CRP 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KEP 组患者术后48 h 血清中 IL-6、CRP 水平均低于 PKRP 组[(0.65±0.11)μg/ L 比(0.96±0.23)μg/ L、(35.65±5.07) mg/ L 比(43.77±7.52) mg/ L](P <0.05)。结论 PKEP 能够在较小创伤的前提下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288 条记录 3/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