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吕波;吕建军;韩玉升;孙良业;邵松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手术后腰椎间隙感染14 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非手术治疗10 例,手术治疗4 例.结果随访6~36个月,13 例恢复正常生活,1 例遗有腰痛和腰椎活动受限.结论依靠临床体征结合ESR,CRP以及MRI检查可建立早期诊断.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保守治疗2~3周无效,炎症扩散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者,应行病灶清除术.

  • 椎间盘、脊柱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光胜;张丽萍;童肖广;黄楚华

    目的探讨手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4年间在我院骨科椎间盘、脊柱手术后的并发椎间隙感染的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并决定治疗方案;4 例患者保守治疗,3 例行手术治疗,均症状缓解,痊愈出院.结论椎间隙感染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治疗;早期诊断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B超,是决定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重要依据.

  • 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章鹏;杨新明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椎间盘引发椎间隙感染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脊柱炎或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简称布病脊柱炎[1].1932年首次由Kulowski和Vinke描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2].近几年来,我国布病的流行有扩大蔓延之势,疫情从牧区向半农半牧区、农区及城市蔓延,流行的形式以多发的、分散的点状流行代替了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形式.

  • 血源性椎间隙感染误诊1例及治疗体会

    作者:尹安高;刘富光

    我科从1995年8月~2001年4月,共收治椎间隙感染2例,其中1例为血源性椎间隙感染且长期误诊.现把误诊经过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短钉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分析研究

    作者:高文杰;王晓东;郝定均

    目的:评估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短钉固定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对19例单个腰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短钉固定术.男11例,女8例;年龄34~63岁,平均46岁.L2/L3椎间隙2例,L3/L4椎间隙5例,L4/L5椎间隙8例,L5/S1椎间隙4例,所有患者均有椎间盘穿刺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腰痛情况,记录术前、术后ESR及CRP.末次随访时通过CT扫描评估椎间隙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消失,术前、术后腰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P<0.05),出院时ESR及CRP均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已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且无感染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的同时行后路感染间隙相邻椎体短钉固定,不仅能有效的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还能大范围的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该方法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术式.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许正伟;刘团江;何立民;郑永宏;王栋琪;郝定均;董亮;李涛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感染组),320例未感染(未感染组).31例感染患者中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21例采用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1例随访时间平均5.8(1~11)年.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MRI检查提示炎症吸收,术后9个月行X线片检查提示椎间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感染复发.末次随访时VAS评分(t=-8.97,P=0.04)、ODI指数(t=8.69,P=0.04)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BMI>27kg/m2)、吸烟、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时间长、初次手术复杂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早期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对于轻型椎间隙感染患者,在控制好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也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治

    作者:王建华;夏虹;尹庆水;权日;刘景发

    目的:探讨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急慢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椎间盘术后,通过临床查体,MRI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对椎间隙感染进行诊断,急性椎间盘感染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椎间隙引流等方法治疗;慢性椎间隙感染采用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法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被诊断为椎间隙感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腰痛,低热,血象升高,血沉加快,腰椎MRI出现特征性改变等表现.其中6例获得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1例慢性感染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予以后路病灶,植骨内固定术,8例患者均症状改善,病愈出院.结论: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应该早期诊断,并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 腰椎肩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董建华

    腰椎肩盘突出的手术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环及突出的髓核,以解除突出的椎肩盘对附近软组织,神经根梢及硬脊膜的压迫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自2005~2011年6月共收治149例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9例,男108例,女41例,大年龄60岁,小年龄26岁,平均43岁,病人部位在腰3~骶1,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物理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98例,借助CT、X线检查确诊为腰间盘突出.手术治愈率90%,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

  • 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朱斌

    目的 分析研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入选患者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分40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和40例研究组(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ESR正常、CRP正常、疼痛消失、体温正常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疾病可考虑给予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疗效快,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喜莲;张钰;张润娥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使患者明确手术治疗的意义,消除其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里反应,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精心护理,使患者减少痛苦,早日康复.方法 认真细致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等,使许多患者消除了种种顾虑,能积极配合手术,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治体会

    作者:李敏;王冰;肖红彬;周南祥;李忠僖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年1月~2004年5月间腰椎间盘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术前感染灶未控制、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手术操作粗暴以及术中污染、术后护理不当等.结论:应重视预防感染特别是医源性因素导致感染的预防,术后腰腿痛症状加剧以及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治疗上应抓住制动、抗生素应用及严重病例早期行病灶清除三个环节.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作者:张天宇;张晓涛;王景文

    目的探讨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2000年收治术后椎间隙感染3例,1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1例手术治愈,2例保守治愈.结论本病因以细菌感染可能性大,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作为预示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指标,MRI和CT具有诊断价值,多数患者可保守治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152 条记录 8/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