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研究

    作者: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王小玉;李丹琳;唐食明;游淑珠

    目的 了解冷藏冷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样品中的李斯特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国标法确证,对6类冷藏冷冻食品共3 586份样品进行了李斯特菌带菌状况调查.结果 珠海地区李斯特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生鲜奶、生肉禽类、蔬菜类样品不仅带李斯特菌率高,且带单增李斯特菌率高.结论 应加强冷冻食品的李斯特菌监测与管理.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PFGE分型的研究

    作者:陈伟伟;洪锦春;张巧姬;杨毓环;马群飞

    目的 了解福建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携带hly、plcA、plcB和prfA毒力基因的情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型情况.方法 将hly、plcA、plcB和prfA基因作为靶序列选取4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用PulseNet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方法进行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FGE分子分型.结果 6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为hly+、plcA+、plcB+和prfA+,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分别为hly-、plcA+、plcB-、PrfA-和hly-、plcA-、plcB-、prfA-.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FGE分为5个型.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省食品中分离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含有hly、plcA、plcB和prfA基因,属于致病株.对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排除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该毒力基因检测方法可用于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进一步鉴别.7株菌中有两对2株PFGE型别一致,一致的菌株来自不同年份不同销售地点的同一品牌,应用PFGE方法可以进一步调查该厂冻鸡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传播途径和污染源.

  • 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鲁健章;陈瑞英;沈晓盛;刘承初;苏意诚

    目的 了解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上海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每月2次采集牡蛎样品,共抽取了24份.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检验规程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所有抽检样品均不合格,污染严重的是大肠菌群,所检样品均超标,高污染量达1.4×106 MPN/g;其次是菌落总数,超标率达41.7%,高污染量达2.6×107 CFU/g;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也比较严重,检出率达29.2%,污染量在3.0×102~7.4×102 MPN/100 g;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未检出.结论 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已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 2003-2004年中国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监测

    作者:张亚兰;冉陆;李迎惠;吴蜀豫;付萍;姚景会;叶长芸;阚飙;王茂起

    为了解我国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teria monocytogenes,Lm)药物敏感性的状况,为我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监测提供基线资料.对2003及2004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11省(市)分离的142株Lm,采用E-test法对13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142株Lm的平均耐药率为14.1%,主要耐受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其中,对四环素耐受严重,耐药率达13.4%.7类食品中自生鸡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高,达28.3%.11省市中,来自河南、北京和吉林的菌株耐药率居前三位,分别为37.5%,26.3%,25.0%.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食品中的Lm存在耐药株,分离自不同食品、不同省份的Lm耐药性存在差异.

  • 汕头市2005-2007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作者:HUANG Gu-sun;黄忠生

    目的 了解汕头市2005-2007年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茵的污染情况.方法 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 进行.结果 在采集的237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5份沙门菌、8份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和13份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2.50%、3.38%和32.50%.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水产品和生肉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为严重.结论 应加强水产品和生肉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监测.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王环宇;李业鹏;杨军;刘秀梅;计融

    为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PCR检测方法,选取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对63株从国内食品中分离的李斯特氏菌(进行传统方法验证)和20株非李斯特氏菌进行PCR扩增,并用此方法对人工污染食品进行检测,扩增片段表现出极好的单增李斯特氏菌种特异性,人工污染的生肉、冷冻虾仁、卷心菜的检出限为39 cfu/g,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敏感并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 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邵美丽;遇晓杰;杨帆;刘娣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将显色培养基法、API试剂条法和PCR法联合应用对哈尔滨市售128份生肉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8株,检出率为14.06%.其中生猪肉检出率高,达20.00%.结论 哈尔滨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管理和监测.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检测及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型

    作者:王连秀;赵维勇

    为了解在昌平地区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携带毒力基因的状况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型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8株Lm进行了溶血素基因(hly)、与侵袭性有关的iap和prfA基因的测定及RAPD分型.结果3个毒力基因PCR全部呈阳性反应,两株无害Lm为阴性反应.用RAPD分型,28株Lm分为12型,A、B两型共9株菌全部来自某肉联厂;C、D两型共10株来自某肉鸡公司;另外9株Lm有8个RAPD型,分男来自熟肉制品及零售市场.此次实验发现昌平地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离的Lm其RAPD型别变化较大,有多种型别的细菌存在.根据RAPD分型看出肉联厂与肉鸡公司可能存在着内部污染问题.

  •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

    作者:熊国华;于莉;杨海龙;曾远银;曹际娟

    目的 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 方法 针对单增李斯特菌溶素A基因(hlyA)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并用该引物和探针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的DNA、细胞、质粒和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结果 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DNA校正曲线、细胞校正曲线和质粒校正曲线,DNA校正曲线在1~32 CFU/ml、细胞校正曲线在32~320 CFU/ml、质粒校正曲线在1~37 Copies/ml.线形关系良好,且三种校正曲线检测样品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结论 本试验建立起来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可应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 食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的PCR快速检测研究

    作者:冯家望;吴小伦;黄云君;王小玉;薄清如;陈静静

    为提高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水平,针对单增李斯特菌中多个稳定的特异性基因hlyA、plcB、prfA、iap,设计并筛选出7对引物组成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体系,并结合高灵敏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快速检测,多重PCR的灵敏度达到1×102CFU/ml,巢式PCR的灵敏度达到1×10 CFU/ml.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具有快速可靠、灵敏准确及特异性好的特点,而且有效缩短了检验周期,从传统的7~14 d缩短到1~2 d.

  • 丹东口岸2003-2005年进口海产品中3种致病菌的检验

    作者:麻丽丹;王殿夫;金东权

    目的 掌握丹东口岸进口海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 方法 对丹东口岸2003-2005年进口的海产品3种致病菌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 1 965批进口海产品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4批(2.24%).其中32批(1.63%)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6批(0.31%)检出沙门菌和6批(0.31%)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不合格产品主要为冻章鱼、冻海螺、冻紫石房蛤、活河螺、冻河螺肉等. 结论 从丹东口岸进口的海产品3种致病菌的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严重,海产品中冻章鱼和冻海螺被这3种致病菌的污染比较普遍.

  • 六类食品中致病性细菌检测

    作者:王连秀;闫革彬;赵维勇

    为了解昌平区细菌对食品污染的特点,2004年采集6类305件食品,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H7大肠杆菌5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肠毒素检测用minVIDAS测试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7%,其中生肉、生牛奶、生食水产品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25%、16.98%、27.27%;散装熟肉制品、乳制品也有检出,分别为4.29%、5%.在检出的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31株产生肠毒素,占63.26%,其中生、熟肉类肠毒素阳性25株;从奶类、生食水产品中各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1.15%,其中生肉检出率高达20%,其次为散装熟肉制品(8.57%);另外从淡水鱼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8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hly、iap 、prfA)检测全部阳性.生肉中检出一株肠炎沙门菌.未检出O157:H7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昌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食物的污染比较严重,生食品与加工后食品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 丹东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析

    作者:麻丽丹;王殿夫;金东权;高世光

    目的 了解丹东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的污染状况.方法 对2005-2006年经丹东口岸进口的1 060批冷冻水产品.采用mini-VIDAS快速筛选和BBL Crystal系统鉴定.结果 共检出11批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04%,经血清凝集试验,8株是1/2a,2株是4b,1株是4e.结论 丹东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茵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监测.

  • 湖北省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现状分析

    作者:马弋;吴杨;吕斌;杨晓敏;谢茂慧

    为掌握湖北省李斯特氏菌污染现状,用检验李斯特氏菌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和API Listeria快速反应板,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孝感、十堰、鄂州、荆门、襄樊6个地区的6类561份食品进行了李斯特氏菌污染检测.结果表明: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为4.1%,集中在生肉和熟肉制品中,分别为11.4%和6.7%,检出菌株中,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占26.1%.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食品存在李斯特氏菌污染,应加强监督监制.

  • 舟山市2006-2008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作者:薛超波;王萍亚;孙瑛

    目的 了解舟山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 参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结果 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海水鱼、淡水鱼、冷菜、鲜榨果汁等共511件,检出沙门氏菌3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检出空肠弯曲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68株.结论 舟山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熟肉制品污染较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 广东省江门市区2004-2008年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

    作者:尹本康;李占裕;梁均和;黄善盛;吴瑞英;陈子慧;朱小慧;梁柏年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2004-2008年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肝菌(EHEC)O157:H7的污染状况,确定上述致病菌可能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标方法,并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对采集的食品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EHEC O157:H7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从9类626份食品中,5年共检出致病菌54株,总检出率为8.6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年检出14株,检出率高为4.83%;其次为沙门菌5年检出23株,检出率为3.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年检出16株,检出率为2.56%;副溶血性孤菌5年中仅检出1株,检出率为0.16%;未检出EHEC O157:H7.以非定型包装熟肉、生肉类污染较为严重.结论 应加强非定型包装熟肉和生肉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监测.

  • 江干区部分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分析

    作者:方叶珍;包芳珍;徐丹戈

    目的 了解江千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 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4类食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 109份样品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5株.总检出率为13.8%;生肉类、生食果蔬类检出率分别为36.8%、5.9%,熟肉制品和水产品中未检出.1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属2个血清型,1/2b血清型占73.3%,1/2a血清型占26.7%.结论 江干区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特别是生内.

  • 濮阳市部分食品中3种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王想霞;张青风;杜俊甫;李林奇;张蒙;俞社花

    为掌握河南省部分食品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对濮阳市部分食品中的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O157:H7大肠埃希菌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共采样4类261份,检出3种致病菌27株,沙门菌11株(4.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3.4%),O157:H7大肠埃希菌7株(2.7%).生肉类污染严重,检出率17.3%;其次为生食蔬菜,检出率14.5%;散装熟肉和生牛奶检出率较低,分别为4.3%和3.6%.11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为:肠炎沙门菌6株,阿贡纳沙门菌3株,德比沙门菌2株.7株O157:H7均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监测结果提示食品卫生工作者要提高对单增李斯特菌和O157:H77的认识,加强基层防疫站的监测能力,及时发现3种致病菌的血清型变迁和污染食品的种类变化,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风险评估

    作者:田静;刘秀梅

    微生物风险评估主要评估食品中的微生物性病原可能对人群引起的潜在危害,以指导风险管理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该菌引发的疾病致死率较高,且其暴发常出现于工业加工食品中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JEMRA及美国FDA/FSIS分别对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发布了完整的评估报告.各国也有对本国特定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评估的文献报道.但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定性/半定量的风险分级工具对不同来源的风险进行分级,并确定优先性.由于各国人群消费模式、消费量的不同,以及食品制作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会对暴露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每份食品风险的大小,因此,各国有必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对特定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相应的评估.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杨洋;刘秀梅

    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灵敏、快速、自动化并且易于操作的分子分型方法.为了解各种分型方法应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对食品链中食源性疾病监测、暴发的诊断及溯源的重要意义,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各种分子分型方法进行综述性介绍.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