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PFGE分型的研究

    作者:陈伟伟;洪锦春;张巧姬;杨毓环;马群飞

    目的 了解福建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携带hly、plcA、plcB和prfA毒力基因的情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型情况.方法 将hly、plcA、plcB和prfA基因作为靶序列选取4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用PulseNet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方法进行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FGE分子分型.结果 6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为hly+、plcA+、plcB+和prfA+,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分别为hly-、plcA+、plcB-、PrfA-和hly-、plcA-、plcB-、prfA-.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FGE分为5个型.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省食品中分离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含有hly、plcA、plcB和prfA基因,属于致病株.对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排除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该毒力基因检测方法可用于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进一步鉴别.7株菌中有两对2株PFGE型别一致,一致的菌株来自不同年份不同销售地点的同一品牌,应用PFGE方法可以进一步调查该厂冻鸡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传播途径和污染源.

  • 六种血清型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颖;顾其芳;刘诚;周培君;张美英

    目的 用PFGE方法绘制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指纹图谱,并且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 首先将从食品中检测出6中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菌株制成琼脂模块,再提取菌株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对细菌DNA进行酶切,用Bio-rad CHEP MAPPER绘制出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后用Quantity OneTM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菌株的同源性均用相似性系数(矩阵)和百分数表示.结论 用PFGE绘制菌株的指纹图再用Quantity OneTM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是确定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同源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中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株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

    作者:周正;刘秀梅

    目的 了解掌握中国食品中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并对2002-200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的23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及PFGE分型研究. 方法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2002-200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的沙门菌进行分型,并运用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纸片法对鼠伤寒沙门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PFGE分型. 结果 发现15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种抗生素的6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5株(33.3%),耐10种抗生素的4株(26.7%);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 我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分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较好,同-PFGE型菌株的耐药谱非常接近.

  • 中国部分食品中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PFGE分子型别分析研究

    作者:李燕俊;刘秀梅;赵熙;吴婷;崔志刚;计融

    目的 研究中国食品中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子谱别.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从中国11个省市食品中分离的5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肠炎沙门菌经2种内切酶Xba I、Spe I处理后,均分为11个不同的带型.两种内切酶的分型结果不相同,但其中有部分交叉.2种内切酶的PFGE分型都有2个主要的带型,分别涵盖了分离株的70%,并在两型之间有部分兼容性.通过双酶系统的双重分型,还可以将其中的型别进一步区分为亚型.在各地区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无明显规律,在各种食品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SpeI酶切后的结果更有规律.分离自羊肉中的4株菌经XbaI、Spe I酶切表现为同-PFGE型别,在Xba I分型结果中为XF型,在Spe I分型结果中为SE型,揭示了一定的亲缘关系.结论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是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的有效手段.

  • 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肠炎沙门菌暴发事件病原学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郑伟;汪皓秋;张蔚;俞骅;文艳苹;郑之北;潘劲草

    目的 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在沙门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分离自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的27株沙门菌,用肠杆菌科鉴定系统API 20E和ATB ID 32E进行生化鉴定并血清分型,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7株沙门菌的生化鉴定结果为沙门菌属细菌,其中25株血清分型结果为肠炎沙门菌,抗原模式(9,12:g,m);其余两株菌H相抗原除g和m因子凝集阳性外,d因子也有凝集反应.PFGE结果显示27株菌株中26株的带型完全一致,另1株与其他26株仅有1条条带的差异,相似度为96.3%.27株菌的MLST型别均为ST11型,提示为肠炎沙门菌.结论 分子分型技术,特别是MLST技术有助于沙门菌的辅助鉴定.

  • 2009—2010年山东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贾静;毕振旺;陈玉贞;侯配斌;张明;邵坤;毕振强

    目的 了解山东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耐药及分子分型特点,并探讨耐药表型与PFGE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2009-2010年山东省6个城市的生畜禽肉、熟肉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采集80株单增李斯特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抗生素敏感性,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对耐药谱与PFGE型别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6.25%(13/80)的菌株存在耐药,其中,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12.50%,10/80),其次是四环素和强力霉素(3.75%,3/80;2.50%,2/80).耐药分型可将80株菌分为9个型别.PFGE将80株菌分为34个带型,以17型和29型为主.A型耐药谱分布范围较广,出现在79.41% (27/34)的PFGE型别中.结论 2009-2010年山东省单增李斯特菌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现象,单增李斯特菌的PFGE分型与其药敏分型无对应关系.

  • 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陈海丽;周海健;宰淑蓓;蔡金凤;钱方兴;马亮;王茉婴;沈震;李杨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情况,以及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状况和分子特征.方法 于2010-2012年,以上海市两家医院的肠道门诊为监测哨点,以医院的2 729例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每例1份粪便样本.采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琼脂培养基及生化反应分离和鉴定副溶血弧菌,采用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PFGE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 729份样本中,分离到副溶血弧菌30株,2010-2012年的分离率分别为1.1% (11/973)、1.0%(11/1 120)、1.3%(8/636).携带tlh、tdh、trh基因的菌株分别占100%(30/30)、97%(29/30)、0.30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共分为13种PFGE型(P1~ 13)和3种MLST型(ST-189、ST-799、ST-3).其中,P4型菌株占30%(9/30),P9、P10型均占12%(4/30),P1、P2、P12、P13型均占7%(2/30),其余PFGE型均占3%(1/30);ST-3型占84%(25/30),ST-189型占13%(4/30),ST-799型占3%(1/30).结论 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率较低;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均携带tlh基因,不携带trh基因,MLST型以ST-3型为主.

  •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一起慕尼黑沙门菌食源性暴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茂义;胡婕;扈庆华;兰全学;张齐良;石韬;刘建昭

    目的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在食源性疾病病原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19例患者和18名厨师的肛拭子、9份自制冷饮、2份井水以及5例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同时采集未发病学生大便10份,血清5份,作为正常人对照.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和表型鉴定,对所分离的菌株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实验方法用PFGE进行DNA分子分型,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从19份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中分离出14株慕尼黑沙门菌、从9份可疑食物中分离出3株慕尼黑沙门菌、从18名厨师肛拭子中分离出7株慕尼黑沙门菌,所分离菌株生化结果一致、耐药性相同,患者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对所分离的菌株抗体有4倍以上增长.23株分离株的PFGE型完全一致.结论PFGE能直观判断肠道致病菌的亲缘关系,及时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范围,是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大面积暴发的早期预警手段.

  • 1998至2001年四川省霍乱流行中6b型菌株的分子特征

    作者:徐冬蕾;王洪霞;刁保卫;刘红露;熊理凤;高守一;阚飙

    目的 分析1998-2001年四川省霍乱流行中噬菌体-生物分型为6b的特殊菌型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选择1998-2001年四川省01群霍乱弧菌流行菌株以及同时期其他省份的流行菌株共45株,进行噬菌体-生物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及突变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结果 四川在1998-2001年期间流行的菌株存在1b型和6b型菌株,这些菌株均为产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呈现24种带型,其中13株菌表现为相同带型;来自四川的部分1b和6b型菌株以及部分其他省份的1b型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带型;与1b型菌株相比,6b型菌株(共22株)的ompW基因ORF内存在11 bp缺失,而其余23株菌非6b型菌株的ompW基因ORF是完整的.结论 1998-2001年四川流行的O1群霍乱弧菌6b菌株是一类具有特殊遗传背景的菌型,可能与同期流行的1b型菌株有进化上的关联.

  • 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贾华云;高立冬;郭云昌;李薇薇;王岚;陈帅;张红

    目的 研究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在湖南省10个市的集贸市场和超市,按照无菌采样原则采集畜肉159份、禽肉152份,动物性水产品381份,共计692份样品,分离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 692份动物源性食品中,9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13.4%,禽肉、畜肉和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3.0% (35/152),22.6% (36/159)和5.8%(22/381),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低于禽肉和畜肉(x2值分别为33.86、33.29,P值均<0.05).分离菌株血清型呈多样化分布,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占35.1%(33/94).79.8% (75/94)的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31.9% (30/94)的菌株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呈多重耐药性,禽、畜肉中分离菌株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47.2% (17/36)和22.2%(8/36),禽肉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高于畜肉(x2=4.96,P<0.05).试验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62.8%(59/94).PFGE分型可以分为69个PFGE型,优势型为7型(6株)、15型(4株)和22型(6株).结论 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沙门菌污染严重,且菌株耐药形势严峻,PFGE分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沙门菌流行株.

  • 1997-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的基因特征

    作者:郝琼;刘翔;郭邦成;闫立群;谢明英;金东;王鑫;崔志刚;景怀琦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和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于1997-201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分离得到28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用PCR法分析其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耐热肠毒素A基因(ystA)、ystB、黏附素基因(yadA)、毒力活化因子基因(virF);应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酶切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9株O∶3、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ail、ystA、yadA、virF毒力基因阳性,ystB为阴性的占97.6%( 204/209);O∶8血清型和未开展血清分型的菌株5种毒力基因全部阴性;11株O∶5血清型有9株5种毒力基因全部阴性。将致病性菌株进行PFGE分型,根据染色体DNA的Not Ⅰ酶切图谱,将29株O∶3血清型分成12个PFGE带型,包含5株以上的优势PFGE带型有2种。180株O∶9血清型菌株分成13个PFGE带型,包含10株以上的优势PFGE带型有4种,各自是从同一地区猪与家鼠、猪与犬、猪与野兔分离。结论 宁夏地区O∶3、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具有致病性,O∶3逐步成为如今的优势血清型;O∶5、O∶8与血清未分型的菌株无致病性。

  • 2013年中国五省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分布及基因分型

    作者:王玮;遇晓杰;杨小蓉;梅玲玲;关文英;马国柱;李薇薇;郭云昌

    目的 调查2013年中国5个省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分布,并了解其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于2013年从我国5个省的15个牛群(包括12家规模化养殖场和3家养殖合作社),采集泌乳牛乳头涂抹样品、榨乳杯内衬涂抹样品、隐性乳房炎患牛患病乳区牛奶样品共计680份,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分布;运用PFGE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分离出1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7种受试抗生素耐药:青霉素[90.1%(100/111)]红霉素[48.6% (54/111)],环丙沙星[36.9% (41/111)],克林霉素[27.9% (31/111)],庆大霉素[18.9% (21/111)],氯霉素[9.0% (10/111)],四环素[7.2% (8/111)],所有分离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均敏感;总体耐药率达92.8%(103/111),多重耐药率达38.7% (43/111);合作社分离株耐药率[100%(48/48)]高于养殖场分离株[87%(5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5);合作社分离株多重耐药率[54%(26/48)]高于养殖场分离株[27%(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8,P < 0.05).111株菌经PFGE方法分成8个型,6个优势型别占据菌株数量的98.2% (109/111),分别在2~9个牛群流行,各牛群包含的型别从1~4种不等并倾向于以一种型别为主;牛群内部奶样分离株和涂抹样分离株可归入同一型.菌株耐药谱分布和PFGE分型结果未见相关性.结论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严重,尤以合作社分离株为甚,各牛群具有优势基因型别,某些型别可在多个牛群流行.

  • 山东省动物粪便中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菌株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胡彬;寇增强;邵纯纯;尹海英;刘宗东;徐雪华;房明;陈保立;魏昌印;李贵锋;毕振旺

    目的 分析山东省动物粪便中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菌株特征及耐药状况.方法 于2015—2016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微山县、莱州市共采集1022份新鲜动物粪便标本,共分离到24株非O157 STEC.通过血清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后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确定等位基因谱及菌株序列型.使用CLC Sequence Viewer及Conting Express生物信息软件分析不同ST序列群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24株非O157型STEC菌株中23株来自猪粪,1株来自牛粪;毒力基因均为stx 2型;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的菌株较多,为22株,对复方磺胺异(恶)唑和萘啶酸耐药的菌株均为18株,对氯霉素耐药菌株为13株,对四环素耐药菌株为19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耐药谱为:磺胺异(恶)唑-四环素-复方磺胺异(恶)唑-萘啶酸-氯霉素,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均为敏感.ESBLs确证实验表明,有4株非O157型STEC产ESBLs.PCR检测7种耐药基因,4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均有检出, ESBLs类耐药基因(blaSHV-1、bla CTX-M、bla TEM)均为阴性.24株菌分成15个PFGE型别,其聚类结果比较分散,无优势PFGE型别.MLST型别有11种,其中ST540、ST5133型别的菌株多,各为4株菌,聚类为1个MLST基因组.结论 山东省部分地区在动物粪便中检出的非O157 STEC血清型比较分散,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率比较高,具有明显的分子多态性,应重点加强对这类菌株的监测和管理.

  • 山东省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袁玉起;吕慧;周海健;崔志刚;孙娜;关冰;邵坤;毕振旺;阚飙

    目的 调查山东省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谱.方法 对山东省自1997年O139群霍乱疫情出现以来分离的13株O139群霍乱弧菌(9株为临床分离株,4株为环境株)进行生化鉴定及血清型复核,同时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毒力基因及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山东省13株O139群霍乱弧菌聚类为7个PFGE型别,其中2013年济宁的1株临床株和2株环境株聚为KZGN11O139.CN0077,2005年济南的1株临床株、2005年济宁的1株临床株和2009年菏泽的1临床株聚为KZGN11O139.CN0002,其余均各自为不同的型别.2株烟台临床株缺失ctxAB和tcpI基因,PFGE条带也较为特殊,其他11株霍乱弧菌均含有hlyA、ctxAB、toxR、tcpI、rtx和tcpA6种毒力基因.13株霍乱弧菌均含有耐药相关基因intI1、intI4及sxt.在12种抗生素中,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13、9/13、7/13和7/13.结论 山东省O139群霍乱弧菌PEGE分型提示菌株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多数菌株产毒且耐药.

  • 福氏志贺菌4c型暴发和散发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作者:张蔚;潘劲草;孟冬梅;叶榕;汪皓秋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福氏志贺菌4c型暴发菌株和散发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2003和2005年杭州地区的2次食物中毒暴发分离的福氏志贺菌菌株(暴发1和暴发2,菌株数分别为13株和12株)和2005年1例散发腹泻患者分离的福氏志贺菌4c型离株(1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PCR检测侵袭性抗原基因ipaH,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耐药谱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暴发1中分离的13株菌株均为福氏4c型,但检测的6株菌株间的PFGE图谱存在着相当的差异,Dice系数为0.78至0.92.暴发2中分离的菌株有10株福氏4c型和2株福氏X型,所有菌株的PFGE图谱几乎完全一致.暴发2分离株和暴发1的部分分离株可能存在着一定相关性(Dice系数大于0.8),而散发菌株与2起暴发的绝大部分菌株间的距离较远(Dice系数小于0.8).暴发1、暴发2的分离株和1株散发菌株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谱略呈差异,暴发2中分离的福氏4c型和X型菌株的耐药谱一致.结论 PFGE能够很好地辨别福氏志贺菌4c型的两起暴发菌株和1株散发菌株.福氏志贺菌4c型菌株具有易变性,可在暴发流行过程中产生PFGE图谱的差异、血清亚型的转换、耐药谱的变化等.

  • 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所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杨晋川;夏杨;郭惠;许静静;王路梅;童晶;张雷;梁俊容;景怀琦

    目的 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 2010年5月12日,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徐州市儿童医院接收135名由于胃肠道感染就诊的某幼儿园儿童病例,采集患儿粪便标本34份和呕吐物标本4份,采用real-time PCR快速检测、常规病原学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ATB细菌半自动鉴定系统等方法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及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型,并与当地散发沙门菌感染病例的PF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该幼儿园21个班级中有20个班级有学生发病,班级分布无明显聚集性.在135例患儿中,男性76例(56.3%),女性59例(43.7%),患儿主要症状为发热(38℃以上)、腹痛、腹泻伴呕吐.经过real-time PCR快速检测与病原分离培养鉴定后,在34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9株肠炎沙门菌,检出率为56%;4份呕吐物未检出致病菌.19株肠炎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型、生化性状、药物敏感性、噬菌体裂解模式均相同.PFGE图谱带型完全一致(相似度为100%),并且与当地散发病例PFGE图谱不同.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分子分型,证实本起疫情系一起由同一来源的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

  • 1984-2011年宁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变异变迁分析

    作者:郭邦成;詹军;郝琼;闫立群;刘翔;谢明英;景怀琦;王鑫;梁俊容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1984-2011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型变迁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对1984-2011年由腹泻患者、猪、鼠类、羊和犬标本中分离的29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黏附侵袭位点基因( ail)、肠毒素基因A(ystA)、ystB、黏附素基因A(yadA)、毒力因子基因F(virF)等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O:3和O:9血清型菌株进行PFGE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9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猪是主要的宿主,占菌株分离总数的65.20%(193/296),其次是鼠类,占32.43%(96/296).血清型和生物型在不同时期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型别,1984-1985年共分离2株O:3和3株O:9血清型菌株,均为生物3型,菌株较少,优势型别不明显;1997-1999年分离到177株O:9血清型菌株,为这一时期的优势型别,生物2型分离株有178株;2007-2011年分离到54株O:3血清型菌株,为此时期的优势型别,其次为O:5血清型,分离到26株,生物型以1A和3型为主,分别为44、59株.PCR检测将分离到的24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携带情况分为4型,其中致病性菌株均为Ⅰ型(ail+、ystA+、ystB -、yadA+、virF+);采用PFGE分型将O:3血清型菌株分为12个型别,K6GN11 C30021、K6GN11 C30012为主要带型,占所有分型菌株的63.64%(42/66);O:9血清型分为14个型别,K6GN11C90010、K6GN11C90008、K6GN11C30018、K6GN11 C90003为主要型别,占所有分型菌株的89.01% (162/182).结论 宁夏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优势菌型,且生物型随着血清型的改变亦发生动态变化.分离自不同年代的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变异较大.

  • 2009年杭州市01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

    作者:郑伟;俞骅;汪皓秋;张蔚;潘劲草

    目的 研究2009年杭州市O1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菌株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分离自杭州市7个区县的30株O1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用PCR检测其肠毒素A基因(ctxA)和毒素共调菌毛A基因(tcpA),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作相似度分析,用改良K-B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耐药谱。结果 30株O1群霍乱弧菌分离株中,ctxA -并tcpA+基因型菌株有24株,占80.00%;ctxA -并tcpA -基因型菌株有4株,占13.33%;ctxA+并tcpA+基因型菌株有2株,占6.67%。27株菌(3株因降解未分型)分为11种PFGE型别(P1~P11);23株ctxA -并tcpA+基因型菌株(1株因降解未分型)分为P1~P7等7种型别,相似度≥91.4%,其中P1型占56.52% (13/23)。7株从同一起暴发事件中分离的ctxA -并tcpA+菌株的PFGE型别分别为P1(6株)和P2(1株),相似度为97.6%。24株ctxA -并tcpA+菌株对氨苄西林、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0.83%( 5/24)、4.17% (1/24)和4.17% (1/24)。结论2009年杭州市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的基因型是ctxA -并tcpA+型;ctxA -并tcpA+型O1群霍乱弧菌菌株的耐药情况尚不严重。

  • 我国九省(市、区)82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的序列分型

    作者:朱兵清;任红宇;周海健;秦天;邵祝军

    目的 了解我国环境水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序列分型特征,并初步建立我国军团菌序列分型数据库。方法 采用序列分型(SBT)方法,对我国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8年间环境水中分离的82株Lp1菌株进行分型,同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型,并采用BioNumerics 5.1软件对2种方法的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结果 82株Lp1菌株分为22种序列(ST)型,其中17种ST型是新序列型,新发现1个等位基因;ST-1型为主要的序列型,在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现,该型菌株占所有菌株的46.3% (38/82);ST-1、ST-150、ST-154、ST-159、ST-160和ST-630出现于2个以上的分离地点,5个分离位点(B4、B5、B6、S3和S8)发现2种以上ST型;通过聚类分析,15种ST型被分为3个序列群(ST-1序列群、ST-154序列群和ST-149序列群),其余7种ST型没有序列群归类。采用PFGE分型方法,这些菌株可被分为46种带型。SBT和PFGE两种方法结合可将82株菌株分为54种分子型别。两种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我国环境水中Lp1菌株具有独特的SBT分布;通过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军团菌序列分型数据库。

  • 2011-2013年河南省肠炎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赵嘉咏;张玉凯;谢志强;潘静静;苏佳;穆玉姣;黄学勇;张白帆;夏胜利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河南省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分子分型。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分离于河南省7个腹泻病多病原监测哨点医院的120株肠炎沙门菌,根据国际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非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方法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沙门菌纸片法(Kirby-Bauer, K-B)药敏测试方案,对120株肠炎沙门菌进行8类抗生素的药敏测试与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120株肠炎沙门菌中,77株分离自男性,43株分离自女性;从0~5岁低龄儿童中共分离78株(65.0%),其中6月龄至2岁婴幼儿57株(47.5%);分离时间集中于每年的5—10月份,其中3—4月份11株(9.2%),5—7月份48株(40.0%),8—10月份54株(45.0%),其余月份7株(5.8%),具有较典型的夏秋季节特征。120株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0.0%(60株);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4.2%(17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8.3%(22株);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5.8%(7株);对萘啶酸的耐药率为61.7%(74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3%(10株),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为5.8%(7株);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42.5%(51株),对链霉素的耐药率为21.7%(26株);对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30.0%(36株);对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率为11.7%(14株),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为71.7%(86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47.5%(57株)。120株肠炎沙门菌均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耐3~4种的为28株(23.3%),耐5~6种的为38株(31.7%),耐7~8种的为39株(32.5%)。经XbaⅠ酶切和PFGE电泳后,12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为44种带型(EN1~EN44),各带型包含菌株数为1~35株不等,带型相似度在54.3%~100.0%之间,EN14、EN19分别包含35和29株菌,为该血清型主要优势带型。结论河南省临床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PFGE带型具有优势带型特点的同时又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聚集性。

9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