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多态性在湖北汉族肾移植患者中的分布

    作者:刘亚妮;杨春晓;沈如飞;周嘉黎;罗小梅;张玉;师少军

    目的:研究Nm23基因中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湖北汉族肾移植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湖北汉族150例肾移植患者(男114例,女36例)和150例健康人群(男112例,女38例)的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Nm23基因上所选的10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7207370与rs1694969、rs34214448、rs2318785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rs8075231与rs2302254、rs2041296、rs8071647、rs2159359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并筛选出3个标签SNPs:rs7207370、rs8075231、rs11868380.结论:Nm23基因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在肾移植患者和健康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性别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 湖北地区器官移植人群Nm23基因多态性

    作者:沈如飞;段铱;杨春晓;周嘉黎;罗小梅;刘亚妮;张玉;师少军

    目的:研究Nm23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以器官移植患者200例(男150例,女5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男150例,女5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SNP位点多态性检测,并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方法对上述位点进行抽样验证.结果:所选Nm23基因的10个SNP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选择rs2302254、rs34214448、rs11868380、rs2318785作为标签SNP位点.rs2302254、rs34214448、rs11868380、rs2318785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器官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器官移植患者的Nm23基因多态性,其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器官移植人群的Nm23基因多态性与健康人群比较无显著差异,器官移植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层间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差异,需进一步分析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差异,为研究Nm23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不良反应关联性提供依据.

  • survivin和nm23基因表达与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李茶香

    目的 探讨survivin、nm23基因表达水平与直肠癌分期、生存率、转移以及两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评价survivin 、nm23基因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nm23基因在7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并分析survivin基因、nm23基因与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Dueks分期、生存率、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伴远处器官转移的肿瘤中survivin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远处器官转移者(P<0.05),survivin阳性患者的AI与survivin阴性患者的AI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survivin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在直肠癌组织中呈显著的反比关系.结论 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和nm23蛋白的低表达对判断直肠癌预后、生存率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 胃腺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nm23蛋白相关性研究

    作者:闵静;许三林;戴一菲

    目的 研究胃腺癌CerbB-2基因蛋白临床意义及与nm23蛋白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458例胃腺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黏膜组织标本中CerbB-2、nm23基因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CerbB-2基因蛋白在胃腺癌组织、正常切缘标本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9.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nm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4.9%、86.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浸润深度、转移有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nm23基因蛋白检测结果呈现负相关.结论 CerbB-2基因蛋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联,是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与nm23蛋白呈现负相关.

  • 乳腺病变中DNA含量与ER、PR、PCNA、c-erbB-2、nm23表达的关系

    作者:李新功;姜辉;李爱英;丁洪基

    为研究乳腺病变细胞核DNA含量与性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关系,对50例乳腺病变进行DNA图像分析及ER、PR、PCNA、c-erbB-2、nm23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DNA含量与以上肿瘤标记物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ER、PR阳性病例DNA指数低于阴性病例,PCNA阳性病例DNA指数高于阴性病例,c-erbB-2阳性病例>5CEE明显高于阴性病例,nm23阳性病例多为整倍体肿瘤.

  • CD44v6、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文习;蔡丽;马华玲;徐惠森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在原发性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9例胃癌及20例伴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进行研究.结果:CD44v6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nm23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有无浸润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4v6与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a=-0.0229.结论:检测CD44v6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CD44V6 nm23 胃癌 浸润 转移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nm23表达研究

    作者:丁新明;朱润庆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16、nm23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P16和nm23在不同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75%)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44.7%),P<0.05;②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Ⅰ级81.8%;Ⅰ级56.5%;Ⅲ级40%),P<0.01;③nm23在无淋巴结转移组(84.4%)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50%),P<0.05.结论:测定P16、nm23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广舒;高云;郭鹏;张文芳;孙小英

    目的 探讨乳腺癌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判断乳腺癌预后价值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60例乳腺癌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erbB-2、Ki67、nm23基因检测. 结果 在260例中C-erbB-2、Ki67、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2%、53.85%、53.08%.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52例(152/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7.63%;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108例(108/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0.37%(OR=13.57,P<0.01);Ki67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29.63%(OR=5.58,P<0.01);nm23在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9%、70.37%(OR=0.29,P<0.01). 结论 C-erbB-2、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基因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检测C-erbB-2、Ki67及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等,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有助于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乳腺癌微血管生成及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洋;黄俊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生成及nm23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65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nm23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和nm23的表达及两者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全部肿瘤标本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生成,并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MVD计数为3 ~33个/400倍视野(平均11.6±7.0),nm23阳性表达率为81.5%.MVD与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11),且两者分别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淋巴转移有关(P=0.014,0.005).nm2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38).结论 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生成促进了淋巴转移,而nm23的表达可抑制淋巴转移;联合检测MVD及nm23对评估肿瘤淋巴转移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 nm23,整合素α5β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诚义;陈晋

    目的检测nm23,整合素α5β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以探讨其对乳腺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乳腺癌标本中nm23,α5β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nm23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α5β1的低表达和VEGF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低分化密切相关.nm23和α5β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α5β1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α5β1的低表达及VEGF的高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浸润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及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毛杰;海健;舒衡平;邬玉辉;欧慧英;罗沙阳;王守满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 PTEN和nm23蛋白表达在胆囊癌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郑长黎;文继舫;黄英

    目的:探讨PTEN基因表达与原发性胆囊癌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2例伴转移的原发性胆囊癌PTEN和nm2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PTEN和nm23蛋白在有转移胆囊癌组表达强度记分分别为8.9947±4.5590和10.2003±3.9031,低于无转移胆囊癌组(分别为12.9433±4.7618和15.8436±5.6917)(P<0.01).PTEN基因与nm23基因低表达存在相关性(Pearson系数=0.370,P<0.05).结论:PTEN和nm23蛋白低表达均与胆囊癌的转移有关.

  • 肝细胞癌组织中PCNA和nm23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作者:罗洪英;王海成;冯德云;郑晖

    目的:探讨PCNA和nm2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HCC中PCNA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HCC中,PCNA和nm23的表达强度均与HCC分化程度呈明显相关,分化愈差,PCNA表达愈强,而nm23表达愈弱;PCNA和nm23的表达强度呈明显负相关(P<0.01);有转移组PC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而nm23则相反(P<0.01).结论:PCNA和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能反映HCC的分化程度和发生转移的潜能,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VEGF及nm23表达的影响

    作者:石丽娟;朱建思;王成昆;周建国;董琳;雷战平

    目的 探讨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VEGF及nm23表达的影响.方法 细胞划痕法检测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VEGF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外源性p16基因导入对nm23表达的影响.结果 外源性p16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转染组细胞迁移能力较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明显下降.外源性p16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转染组VEGF表达较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减弱.外源性p16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转染组nm23表达较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增强.结论 外源性p16基因导入能降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关键词: p16 肝肿瘤 迁移 VEGF nm23
  • 组织芯片检测nm23在大肠癌与腺瘤中的表达

    作者:颜鸿飞;苏琦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nm23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 方法 组织芯片与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大肠癌、26腺瘤、30例正常组织中nm23的表达. 结果 nm23在大肠癌、腺瘤、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0%、3.3%,癌与腺瘤、癌与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高、中、低分化腺癌阳性率分别为20%、38.3%、43.3%,高、低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40%、37.2%,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nm23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生可能有关,与低侵袭转移表型没联系.

  • 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骨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曾庆彪;熊玲静;彭燕玲;丁慧;赵强

    目的探讨乳腺癌nm23 (non-metastasis gene 23)、ER(estrogen receptor) 及PR(Progesterone Receptor)蛋白表达与其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分析nm2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指导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和PR蛋白的表达,用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其骨转移的危险因素,以行×列表或四格表χ2检验,对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各观察因素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nm23、ER及PR蛋白在对照组所有样本中均为阳性表达;将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及PR蛋白表达状况,综合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其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和骨转移相关;乳腺癌晚期、低分化、nm23蛋白低表达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检测分析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及PR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预后的关系

    作者:毛杰;海健;唐利立;邬玉辉;欧慧英;刘少华;罗沙阳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基因和nm23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8例乳腺癌C-erbB-2、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5 a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C-erbB-2基因阳性率36.24%(108/298),nm23基因阳性率为58.05%(173/298);C-erbB-2和nm2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C-erbB-2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 a生存率呈负相关,nm23基因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5a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C-erbB-2基因表达与nm23基因表达两者之间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评估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 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nm23-H1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琳;陈功泉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nm23-H1蛋白表达作为判断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5例宫颈癌及10例慢性宫颈炎和20例癌旁组织进行VEGF和nm23-H1蛋白产物检测,并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后进行5 a以上随访,分析它们与宫颈癌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中VEGF表达均为阴性,nm23-H1表达阳性率为90.0%;癌旁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45.0%,nm23-H1阳性表达率为75.0%;宫颈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2.4%,nm23-H1阳性表达率为47.6%.VEGF阳性表达和nm23-Hi阴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局部复发(分别为P<0.05,P<0.01),转移(分别为P<0.01,P<0.05)和较短的生存期(分别为P<0.01,P<0.01)密切相关.VEGF蛋白表达与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活体组织检测标本中VEGF和nm23-H1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关键词: 宫颈癌 VEGF nm23 预后
  •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黄俊辉;海健;李洋;申正堂;杨怀才;唐利立;胡铁辉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6例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nm23的阳性率为65.7%,与病人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肿瘤临床分期越高,nm23的阳性率越低;腋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率明显低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nm23基因可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 nm23基因与三氧化二砷抗胃癌作用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茹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肿瘤作用与nm23的关系.方法 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m23基因编码蛋白.结果经As2O3作用的人胃癌细胞nm23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As2O3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nm23基因编码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转移有关.

321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