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杜建清;张元中

    目的:对比研究hem-o-lok夹闭与结扎后和荷包缝合包埋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一2015年8月之间因急性阑尾炎就诊于该院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3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采用hem-o-lok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对照组64例,在阑尾根部行丝线结扎后,行荷包缝合包埋残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0.15±12.37)min,短于对照组的(57.88±13.26)min,实验组的手术费用为(8267.53±226.41)元,高于对照组的(5321.22±176.6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术者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 装配假肢的残端处理临床体会

    作者:张守亮;栾淑萍;王吉波;石宗义;刘新剑;罗明玉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假肢业有了突破性进展.现代假肢要求负荷腔要全方位接触肢体残端,以更好发挥残端作用,所以临床医生要掌握现代假肢的特点,恰当地、科学地进行截肢,废除以往的旧式截肢术.

  •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粟东海;刘明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区域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术式,胰漏一直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1-3]胰瘘的发生率为8%一25%,而胰瘘所致的死亡率则高达20%~50%.因此,PD中胰腺残端处理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将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应用于PD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就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对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作者:高红桥;杨尹默;庄岩;吴问汉;万远廉

    目的 探讨预防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胰腺残端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至2008年186例因胰腺或胰外病变行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腺残端处理方法分别为:结扎主胰管、残端结扎、间断缝合、Prolene线连续缝合、胰腺空肠吻合及闭合器钉合六种方式,比较上述六种方式对术后胰瘘的影响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5例(2.7%),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4.9%(65/186),胰瘘发生率21.0%(39/186).8例胰腺残端结扎术后4例发生胰瘘,11例胰腺空肠吻合患者无胰瘘发生;17例Endo-GIA关闭胰腺残端者有胰瘘4例;结扎主胰管组、连续缝合组、间断缝合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3.9%(5/36)、15.6%(10/64)、32.0%(16/50),前两者与后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体尾切除术中残端结扎和间断缝合容易发生胰瘘,选择性缝扎主胰管或Prolene线连续缝合能降低胰瘘发生率,尤其后者更简单易行.近端胰管梗阻患者可选用胰肠吻合预防胰瘘;闭合器钉和胰腺残端要根据胰腺大小和质地选择性使用.

  • 45例阑尾难结扎残端处理分析

    作者:孙贵民;孔秀菊

    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一个手术项目.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实施阑尾切除术403例,阑尾残端结扎困难者45例(占11.1%),根据阑尾残端不同类型予以处理,现总结经验,将处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方法改进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文彬

    目的: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进新型方法处理残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 例患有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47 例,采用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的新型方法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结果:B 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 组患者;B 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情况明显优于A 组患者;B 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者.结论: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改进的新型方法对残端进行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 坏疽并穿孔性阑尾炎残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作者:刘国平

    坏疽并穿孔性阑尾炎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农村、山区、卫生条件恶劣地区常见.由于病情复杂,腹腔污染严重,盲肠水肿渗血明显,阑尾残端处理困难.特别是荷包包埋难以进行,常令外科同仁十分头痛.本文应用改进阑尾残端处理方法,使这一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并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现将本人1990年1月~1996年12月所施25例手术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 阑尾系膜与肠脂垂在阑尾残端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孙宝柱

    阑尾由于炎症引起盲肠部位水肿,组织脆弱,以致手术中遇到荷包缝合、包埋困难是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术后发生粪瘘、阑尾残珠炎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30例盲肠部炎性水肿的阑尾炎患者,在阑尾残端处理后,常规用肠脂垂与阑尾系膜覆盖,并固定于残端.这样既加强了对阑尾残端的包埋,又保护了炎性水肿的盲肠.解决了阑尾残端处理困难问题,明显降低了术后粪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比较

    作者:牛旭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 LA )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接受LA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52例,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分为腔镜下荷包包埋组( A 组79例)、单纯丝线双重结扎组( B组42例)、Hemolock夹毕组( C组31例),对比三个组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单纯双重丝线结扎阑尾根部组手术时间短于荷包缝合包埋组和 Hemolock 夹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对于Hemolock夹毕组,荷包包埋组和单纯双重丝线结扎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所需住院时长较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中三种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均是安全可靠的,手术的处理方法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操作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及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如阑尾位置、阑尾根部水肿情况,腹壁的厚度、炎症粘连程度等来决定。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分析

    作者:王军;张红英;孙秀敏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几种方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直接缝扎方式处理,研究组采取套扎线套扎方式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病愈出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术中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无术后并发症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住院时间为平均为(4.2±1.1)天;对照组术中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术后并发症患者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住院时间为平均为(11.6±3.2)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之后,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 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法中,套扎线套扎的处理效果非常好,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难以处理的阑尾残端处理技巧

    作者:王龙

    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11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934例,其中61例(占6.5%)阑尾残端处理困难,总结经验,将处理方法报告如下:本组共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10~8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9例,处理困难的根本原因是根部的处理.

  • 阑尾残端处理六法

    作者:龙文彬;王双英

    处理阑尾残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粪瘘或出血,以及使残端再腹膜化,减少粘连和残端周围的感染。为便于初学者快速掌握阑尾切除术中各种不同类型的阑尾残端、疑难阑尾切除术的残端处理,结合文献及个人经验,将常用的6种手术方法图文说明如下。

  • 中、上叶肺切除方法的改进

    作者:乔保安;粱庆正

    肺切除术后常见而处理棘手、对病人危害极大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残端病变及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不当,既往一直强调的间断缝合、机械缝合、结扎残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留置残端在0.5cm左右[1],容易造成病变残留和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 电击伤截肢残端处理与假肢安装问题的探讨

    作者:魏迪南;付晋凤;赵辉;刘军

    深度烧伤特别是高压电击伤后,往往造成大范围深层组织坏死,有的甚至是肢体坏死,而不得不行截肢术.因此截肢术在电烧伤的治疗中成为一个不得已的手段.截肢术的好坏,关系到患者残肢功能保留及残肢如何适应现代假肢安装的要求,是临床医生要重视的问题.

  • 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的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郭宇

    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即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 h后对其脐带残端进行再次修剪,以缩短脱脐时间,减少局部渗液和脐部感染,促进脐部尽早愈合.2010年6~11月对我院NICU接受治疗护理的患儿200例和母婴同室护理的200例新生儿进行脐带残端二次处理,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如下.

  • 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方式的探讨

    作者:胡木苟

    目的:探讨不同残端处理方式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单纯结扎组60例和荷包包埋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白细胞数、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教、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单纯结扎组明显优于荷包包埋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切除术中,不同的残端处理方法对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但单纯结扎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对困难十二指肠残端处理的体会

    作者:陈志宏;李宏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目前趋向于内科治疗,但有严重合并症者仍需外科手术治疗,在外科手术中对困难的十二指肠的残端处理,仍是一个较复杂问题,往往决定其手术的成败.本文结合临床,回顾近10余年来50例困难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谈几点体会.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两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红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几种方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直接缝扎方式处理,研究组采取套扎线套扎方式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病愈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无术后并发症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住院时间为平均为(4.2±1.1)天;对照组术中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术后并发症患者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住院时间为平均为(11.6±3.2)天。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之后,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法中,套扎线套扎的处理效果非常好,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析

    作者:徐宁;连彦军;王元杰;黄传江;刘贵远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残端三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病例145例,根据处理阑尾残端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单纯结扎组(42例);B组为结扎加缝扎组(47例);C组为结扎加荷包包埋组(5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腹腔脓肿、术后腹腔出血、残端粪瘘、二次手术)。结果:手术时间C组明显长于A、B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端瘘发生率C组较A、B两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腹腔出血、腹腔脓肿、二次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更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双管造瘘减压在困难十二指肠残端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顾宏;阮汝娟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lroth-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4%,死亡率10%左右[1].所以,如何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非常重要,尤其在疤痕过多、水肿严重、肿瘤侵犯致十二指肠切除过多等无法切实缝合,更易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本科采用十二指肠残端造瘘加经空肠造瘘十二指肠引流减压的方法,处理困难十二指肠残端,取得了较好效果.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