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郭秀珍;高斌礼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应查53 487人,实查52 524人,实查率98.2%.结果 医院感染人次现患率5.41%(2 841/52 524),例次感染率8.01% (4 207/52 52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9%),ICU、康复医学科、血液科、神经外科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部位绝对数呈递增态势.抗菌药物使用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难点,另外,对感染高发科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患者重点监控,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 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作者:杨丽娟

    医生、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多的医务人员,其手卫生的管理状况对病人能否获得有效的医疗、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由手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性感染,在外源性医院感染中占具首位,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而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1].可见,做好手卫生管理,可减少1/3的医院感染,同时也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痛苦.现就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探讨如下.

  •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作者:蒋俊煌;林素霞;严俊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9年间住院的116例老年A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人组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组11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73例(62.9%),感染死亡38例(52.1%),明显高于同期非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口腔和呼吸道感染为主;多部位感染、重症感染高于非老年人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时间及住院季节是老年人AL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AL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死亡率高,外周血ANC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天数及住院季节是独立危险因素.

  • 恶性血液病医院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析

    作者:冯笑峰;侯淑玲;张建华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院内相关感染的高发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49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感染部位、药敏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3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83%.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其他(以口腔、生殖道为主),部位构成比分别为45.29%、25.05%、8.22%.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D群链球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从而及时、准确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血液系统疾病院内感染136例

    作者:李新;李玉明;邓琦

    目的 了解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l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血液科136例医院感染分离的菌株类型及各菌株耐药情况.结果 136例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比例相当,分别占43.4%、44.9%.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明显增多,未发现耐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但屎肠球菌出现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仍敏感.其中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喹诺酮类药物仍较敏感.结论 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比例明显增多,临床治疗中宜兼顾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选择抗生素时应具有针对性,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

    关键词: 血液病 交叉感染
  • 耳鼻喉科住院患者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措施

    作者:李燕芳

    目的:探究并分析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措施在耳鼻喉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间就诊于我院的8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耳鼻喉科护理中采取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推广.

  • 防止口腔科交叉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秦彦荣;张润娟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口腔门诊在诊疗口腔疾病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原因,探讨防止口腔科交叉感染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针对医院口腔科历来的感染情况进行比对和分析、回顾和总结.结果:口腔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仪器、治疗环境、操作不当以及医务人员自身操作4个方面.对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交叉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器械管理.结论:病人在口腔科治疗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防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早预防,落实好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提升口腔科的管理水平,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关键词: 口腔 交叉感染 护理
  • 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畅玲;李学琴;姜福勤

    目的:分析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换药的20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换药处理)以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换药的200例患者(观察组:常规换药处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措施).对比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的交叉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交叉感染,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明确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后实施积极、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简述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方法

    作者:朱翠敏;孟萍;杨晶

    氧气湿化瓶是急救吸氧装置不可缺少的配件,由于氧气湿化瓶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进行严格清洗消毒.通常,湿化瓶内盛1/2-1/3的清水,虽然,湿化瓶内的水每天更换,湿化瓶也应该定期清洗消毒,但是,时间长了,瓶壁上还是难免存在附着物影响湿化瓶美观、水垢、污垢,这些情况极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我们以前曾用去污粉擦洗、洗洁粉清洗,但是,都很难将水垢彻底去除掉并且费时费力,还会在瓶内留下粉末.用洗洁精清洗在临床使用,放入水后会有泡沫出现.现已经改用洁厕净清洗,在清洗的时候,既省时又省力,而且,效果令人满意.

  • 半开放烧伤病房管理与行为干预的探讨

    作者:郭金香;马秀花;王巧玲

    烧伤患者体表皮肤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创面或全身感染。重度烧伤患者入院后即送人重症病房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被隔离患者意识清醒后会出现忧郁、焦虑、躁不安、易怒、不思饮食、要求与家人相见、倾诉自己的恐惧、痛苦表达自己的诉求。故我科自2010年危重病人意识清楚、血压、呼吸平稳即转入半开放病房使病人情绪平稳、有倾诉对象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减少了恐惧、焦虑心理。但烧伤病房的管理与有效的消毒隔离就尤为重要了,现将我科病房预防感染的管理与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报告如下。

  • 病区对地震伤病员的救治与管理体会

    作者:罗华;杨艳英

    目的:探讨病区在救治地震伤病员中的措施与管理.方法:回顾分析病区75例地震伤员与21例病员的救治临床资料.结果:75例地震伤员成功救治并安全转运,21例专科病员全部治愈,无死亡及交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正确的组织与管理、病区应急救治措施和交叉感染的防治是救治地震伤员成功的重要因素.

  • 护理感染管理在耳鼻喉科门诊的应用

    作者:毛启碧;周兴玮;范佳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交叉感染预防管理措施,并提出护理管理的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本院两个门诊130000例患者在门诊首次诊治的情况,分析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结果 在对130000例患者的问卷资料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导致出现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接诊量大、就诊环境不理想、消毒隔离管理不严格、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当、医护人员防范意识差等.结论 通过加强环境与物品管理、加强消毒监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防范意识及培训、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耳鼻喉门诊就诊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 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系统化管理方法

    作者:买力克木·乃吉木;祖力皮牙古丽·依力哈木

    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 按照本次实验要求,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口腔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出200名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法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系统化管理,在实验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3%),对照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11%),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管理方法后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94.75±2.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84.74±3.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将系统化管理方式运用于我院口腔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能有效的控制门诊的感染发生率,使得门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了,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作者:耿润红;张岩平;李小红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QCC)活动,以提高全院各级各类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 通过暗查的方式调查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结果 通过QCC活动,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明显改善,能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县区级综合医院儿科病区交叉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赵喜春

    本文通过对一家县区级综合医院儿科病区潜在的交叉感染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具体包括该医院内部的科室配合情况、对于感染监控意识的强化程度、感染出现时的应对措施、多种模块进行有效干预办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相应的监护等。只有对医护人员加强有关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增加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及有效对疾病进行监督,才能够对卫生环境提供合理保护,从而有效进行隔离与消毒办法,提升院内有关感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进而降低医院内发生感染的程度。

  • 浅谈基层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纪传德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医院感染控制设施的投资,确保消毒效果;加大监测督查力度,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措施,考核结果与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挂钩.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患者安全就医.结论 领导重视、全院医务人员支持和配合,健全的组织、切实可行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措施,是搞好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交叉感染
  • 关于"幸福"这件事

    作者:吴阿娟

    快乐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当宝宝朝你绽开一个烂漫的微笑,你的心顿时便透亮起来.而你的快乐又感染着身边的家人,让家人由衷地觉得,生活中有你、有宝宝真好!而当许多人聚在一起, "交叉感染"着快乐时,快乐便开始在每个人的心头蔓延开来……

  • 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改进的探讨

    作者:于秀芹;于晓红

    目的:报告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手术室的污染区、无菌区等三区采取改进消毒方法及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结果:采取改进措施后,微生物采样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普外科、骨科、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P<0.05).结论:为避免手术切口深部感染及交叉感染,必须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提高手术室消毒灭菌效果.

  • 幼女淋菌性阴道炎的护理及预防

    作者:谢红霞

    幼女淋菌性阴道炎在感染方式,临床体征及治疗护理上都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收集我科2012年1-10月间收治的20例幼女淋菌性阴道炎患儿,由于护理操作正确,消毒隔离工作彻底,保证了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的比较

    作者:杨广霞;凌建芳

    目的:对传统消毒法与喷雾式消毒法对静脉输液处皮肤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门诊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患者100例,进行静脉输液部位的皮肤消毒;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改良后喷雾消毒法进行皮肤消毒,对两组患者的消毒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静脉输液部位皮肤消毒效果对比传统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患者皮肤过敏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雾式消毒方法可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液中皮肤过敏的情况发生,消毒效果较好,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和消毒液的污染情况发生。

2264 条记录 111/114 页 « 12...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