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两种治疗方法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由乳汁瘀积和细菌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而引起.急性乳腺炎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传统的方法是脓肿一旦形成,即行脓肿切开引流.2007年3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34例,采用针吸穿刺排脓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产妇哺乳期乳汁瘀积的防治和护理
乳汁瘀积是引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1].细菌经乳管侵入瘀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而引发急性乳腺炎.因此,有效地预防哺乳期乳汁瘀积并积极治疗已发生的乳汁瘀积,可大大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临床资料2001年7月~2010年7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60例,皆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29岁,其中哺乳期乳腺炎58例,包括初产妇51例,经产妇7例;另外2例为非哺乳期乳腺炎;5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均在不同程度的乳汁瘀积基础上发病.
-
穿刺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穿刺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穿刺结合中药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切开引流治疗.结果:两组脓液消退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显著提高,患者痛苦小、创伤少、不留疤痕,患者依从性提高.
-
乳痈,初为人母的隐痛
西方医学里的乳腺炎,我们俗称之为"奶疖"、"奶疮",而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痈为脓疮之意.乳痈在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较为多见,尤其是第一次生产的妇女.中医里将乳痈分为几类,在哺乳期发生的,称为"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生的,称为"内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生的,称为"不乳儿乳痈",乳痈大的,称为"乳发".
-
孙伯扬治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例
患者,女,33岁,2008年12月3日初诊.患者就诊前1天下午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右乳房胀痛难忍,右乳右上象限局部红肿,红肿范围直径5 cm,压之应指,伴恶寒、口干、咽干、多饮而不解渴,舌红,脉滑数.
-
乳管冲洗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乳管冲洗术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共观察68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乳管冲洗术联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均痊愈,治愈时间缩短,无创伤,无痛苦,消费低;对照组有1例形成脓肿,平均治愈时间延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管冲洗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有较好疗效,应用较安全.
-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哺乳期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部分病人重视不够,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化脓,少数病人需要切开引流治疗,因此导致病程长,医疗费贵,痛苦增多.
-
小切口引流联合中药外用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目的:探讨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联合中药外敷及手法通乳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配合回乳,B组采用小切口乳腺脓肿基底引流联合手法排乳,C组采用小切口乳腺脓肿基底引流术联合手法排乳及中药外敷,以炎症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病程长短、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切口愈合时间A组平均7.5 d,B组平均7.3 d,C组平均7.2 d;A组病程平均15.6 d,B组平均12.7 d,C组平均10.0 d;炎症消退时间:A组平均12.0 d,B组平均10.1 d,C组平均8.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组治疗方式都能达到疾病痊愈,小切口乳腺脓肿基底引流联合手法排乳及中药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病程、降低病人术后换药痛苦、切口美观、保留母乳喂养等优点,能使患者及婴幼儿大程度获益.
-
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105例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115例患者采用穿刺抽脓结合内服中药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未停止哺乳而治愈;治愈时间(8.2±3.8)d.对照组行切开引流,回乳后换药治愈;治愈时间(15.4±4.2)d.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乳漏发生率7.0%,低于对照组的34.3%(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3%,高于对照组的62.9%(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致腺体坏死1例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乳腺疾病,乳汁淤积及细菌入侵是其主要发生原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患者因不具备上述原因,因此,化脓性乳腺炎罕见,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化脓性乳腺炎治疗上需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形成乳房脓肿的应及时切开引流。但儿童患者有其自身特点:(1)患儿表达能力差,易延误病情。(2)病情进展较成人快。(3)儿童因乳房发育不全,皮肤不够松弛,形成脓肿后张力大,影响腺体供血,导致腺体易缺血性坏死。(4)乳腺坏死后,腺体切除,乳房外形改变,影响美观。治疗目的:治疗原发病,保证患侧乳房完整性。我科近成功治愈儿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致腺体坏死l例,治疗体会如下。
-
微创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乳腺脓肿是女性哺乳期的常见病,治疗急性乳腺炎脓肿期病人,传统方法是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换药至伤口愈合,持续时间长,伤口愈合差,易形成乳腺管瘘.病人痛苦,费用高、并留有疤痕,影响乳腺美观,在治疗期间被迫停止哺乳.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体现医疗护理人性化服务,减少医疗费用.外科门诊通过改进治疗方法,先后对132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病人施行了微创治疗,用注射器穿刺冲洗.经疗效观察,此方法创伤小,疗程短,病人痛苦轻,恢复快,不需停止哺乳,无疤痕,愈后效果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穿刺治疗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33例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穿刺对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33例,包括中药外敷,口服中药,局部穿刺,切开排脓等.结果:27例经中药内服外敷与脓肿穿刺后痊愈,其中26例为周围型,1例为中央型.5例需经脓肿切开引流后治愈,均为中央型.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穿刺对于周围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良好,可免手术之苦,减少产妇痛苦,增加母乳喂养机会.
-
小切口配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40例
目的 观察小切口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王志华主任小切口切开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乳房按摩等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7~14 d40例患者全身症状消失,伤口甲级愈合,局部无红肿疼痛、脓肿及积液,总有效率100%.结论 小切口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化脓性哺乳期乳腺炎具有切口小、疗效好、费用低,损伤乳络少等作用,能保留乳汁,无需回乳,不影响哺乳等.
-
自拟蒲公英汤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107例
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笔者用自拟蒲公英汤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107例,效果显著,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符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早期(炎症初期没有化脓征象)的诊断标准.
-
林毅以内外治结合辨治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案1则
1 病案实录患者王某,29岁,2006年6月5日初诊.产后51 d,双乳胀痛伴红肿发热10 d就诊.曾于外院注射青霉素4 d,未见好转.专科查体见双侧乳房红肿,双乳可扪及块状物,疼痛拒按,左乳内下方见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局部皮肤透亮,乳汁分泌不畅;
-
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比较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采用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及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313例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162例)采用内服解毒通乳汤、粗针穿刺抽脓、外敷大蒜芒硝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51例)行传统切开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88.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6 ±2.1)d vs(16.7 ±2.7)d,P<0.01]、住院费用[(3 973.7 ±386.4)元vs(5 715.6 ±573.9)元,P<0.01]、乳瘘的发生率(6.8%vs25.2%,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相较于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率高.
-
野葡萄根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31例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特别是初产妇的常见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本病目前多用抗生素治疗,有的还需作外科处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药野葡萄根治疗本病,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穿刺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导致继续恶化发展,炎症形成脓腔.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脓腔切开引流,切口需反复换药,一般需终止母乳喂养,增加了母亲痛苦,也不利于婴儿健康.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们对8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行穿刺冲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穿刺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31例
1992~1999年,我们应用穿刺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31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1例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3例;产后12天~8个月发病,以产后30天左右居多.单侧30例,双侧1例,均为单腔脓肿;脓肿位于乳晕下3例,乳房后2例,腺叶间26例.其中23例作细菌培养,金葡菌18例,链球菌4例,大肠杆菌1例,检出合并厌氧菌感染1例.
-
乳腺疾病验案3则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王某,女,23岁,工人, 2003年8 月3日就诊.产后10 d,乳房肿胀疼痛3 d,发热1 d来诊.诊见:患者恶寒发热,体温40.5℃,双侧乳房红肿,扪及4 cm×5 cm大肿块,疼痛拒按,乳汁分泌不畅,头痛恶心,口渴,纳差,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痈).药用:柴胡12 g,金银花20 g,连翘20 g,夏枯草15 g,黄芩12 g,浙贝母12 g,海藻15 g,全瓜蒌15 g,甘草5 g.共用3剂.局部外敷金黄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