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五味子木脂素对多柔比星诱导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安英;王艳春;徐路;范红艳;沈楠;赵丽晶;陈雪;徐博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多柔比星诱导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C组,五味子木脂素小、中、大剂量组,共6组。腹腔注射多柔比星制备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0.9%氯化钠溶液;其他各组给予相应治疗药物。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肝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 NO)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含量,肝组织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0含量较其他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肝组织匀浆中NO含量较其他组明显降低,各治疗组NO含量升高明显(P<0.05或P<0.01)。五味子木脂素中、大剂量组AST含量分别为(372.58±105.80),(327.92±42.80) U·g-1,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565.07±22.13) U·g-1(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五味子木脂素组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结论五味子木脂素对多柔比星诱导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 豨莶草提取物对抗多柔比星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于静;王建欣;苏素文;谢克让;张玉;杨继章;苏悦

    目的 探讨稀莶草(HS)提取物对多柔比星(DOX)所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0只:HS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HS提取物170和340 mg·kg-1,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纯化水,连续7d.给药第5天,除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外,其他3组均腹腔注射DOX20 mg·kg-1.于第7天将大鼠麻醉后测定血清各种生化指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以及肝脏、肾脏组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尿素氮(BUN)水平均较低,肝脏及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恢复.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缓解DOX所致的充血肿胀,肾脏组织病理结果显示HS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缓解DOX所致的炎细胞浸润及出血,都以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 HS可明显减轻DOX所致大鼠急性肝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HS提取物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 豨莶草提取物抗多柔比星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于静;王婧;苏素文;谢克让;张玉

    目的 探讨豨莶草(HS)提取物对多柔比星(DOX)所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高、低剂量药物组分别灌胃给予HS提取物170和340 mg·kg-1,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纯化水,连续7 d.给药第5天,除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外,其他3组均腹腔注射DOX 20 mg·kg-1.于第7天将大鼠麻醉后记录心电图(ECG)的变化,测定血清各种生化指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心肌组织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药物组对DOX所致S波、T波幅度加深有明显的恢复作用,高剂量药物组尚可使心率部分恢复,但对QT间期未见明显恢复作用.高、低剂量药物组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固醇(TC)、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模型组低,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恢复.心肌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高、低剂量药物组不同程度缓解DOX所致的炎细胞浸润,以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 HS明显减轻DOX所致大鼠的急性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S提取物能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 三磷酸肌醇与川芎嗪通过钙通道影响肝癌耐药细胞内药物蓄积

    作者:邓薇;王姗姗;张秋芳;刘明;王贤兰;李洪亮;吴红菱;谭艳;汪选斌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与川芎嗪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ADM中多柔比星蓄积的影响,推测钙通道参与的机制.方法 将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ADM分成4组:对照组、维拉帕米组、川芎嗪组和三磷酸肌醇组,噻唑蓝(MTT)法测定4组细胞经不同浓度多柔比星作用后增殖被抑制情况,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荧光显微镜观察4组细胞多柔比星蓄积程度.结果 ①川芎嗪组多柔比星的IC50值为对照组的(65.35±0.24)%(P<0.05),维拉帕米组为对照组的(64.89±0.18)% (P<0.05),三磷酸肌醇组为对照组的(337.60±0.12)% (P<0.05);②川芎嗪组、维拉帕米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磷酸肌醇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时照组.结论 三磷酸肌醇可降低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内多柔比星蓄积,增加多柔比星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ADM的IC50值,川芎嗪具有相反作用.推测三磷酸肌醇可能通过诱导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内钙激活P糖蛋白多药耐药,川芎嗪可逆转该过程.

  • 羟苯磺酸钙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的干预及可能机制

    作者:张成珍;张玉侠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检测羟苯磺酸钙治疗2,4,6周后大鼠24 h尿蛋白总量及血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肾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表达.结果 羟苯磺酸钙治疗2,4,6周后,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显著改善.各给药组尿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FGF2、FGFR4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清清蛋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尿素氮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光镜下未见明显病变,电镜下可见足突广泛融合,治疗后明显好转.随病情进展不同时期FGF2、FGFR4与尿蛋白的变化呈密切正相关(rFCF2=0.960,rFCFR4=0.984).结论 羟苯磺酸钙治疗大鼠多柔比星肾病有效,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羟苯磺酸钙通过降低FGF2、FGFR4减轻尿蛋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多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杀伤肝癌细胞HepG2机制研究

    作者:吕小红;张晓梅;郑建伟;王从俊;薛新波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多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转移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及正常肝细胞LO2为实验对象,使用噻唑蓝(MTT)法比较多柔比星处理组、HCPT组及多柔比星联合HCPT组对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O2的作用差异.荧光定量PCR检测E-selectin、VEGF、MMP-9、Bcl-2及Bax mRNA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E-selectin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作用48 h后,1.5 mg·L-1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抑制率为16.58%,2 mg·L-1HCPT为39.92%, 而HCPT(2 mg·L-1)联合多柔比星(1,1.5 mg·L-1)组分别为66.61%和74.47%.Real-time PCR检测表明E-selectin mRNA相对表达量多柔比星组为(52.13±0.58),联合组为(93.41±8.43)、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多柔比星组为(26.49±0.11),联合组为(6.48±0.05).联合组Bcl-2及Bax表达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PT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优于多柔比星,HCPT联合多柔比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效应更加明显.HCPT联合多柔比星可以明显降低HCPT及多柔比星的药物浓度,减少这些药物对肝脏的细胞毒作用.

  • MTT法测定多柔比星和氟尿嘧啶及顺铂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ADM的IC50值

    作者:王姗姗;刘明;刘英;汪选斌

    目的 研究多柔比星(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ADM 的细胞毒作用,为开展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MTT法测定ADM、5-Fu、DDP对Bel-7402/ADM的细胞毒作用,计算每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ADM、5-Fu、DDP对Bel-7402/ADM的IC50分别为10.00,30.60,11.48 μmol·L-1.结论 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作用方便快捷,节省试剂;随着化疗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增加.

  • 尼美舒利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

    作者:池圣亮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 通过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尼美舒利及其与多柔比星联合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率.结果 25 μmol·L-1尼美舒利作用24,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10%和31.59%;浓度400 μmol·L-1时,抑制率分别升为38.40%和89.61%.单用多柔比星(0.25 mg·L-1) 作用48 h抑制率为30.01%;合用25,100,400 μmol·L-1尼美舒利抑制率分别升为70.53%,83.32%和89.39%.100 μmol·L-1尼美舒利作用12 h时细胞凋亡率为14.55%,作用24 h时凋亡率升为24.65%.结论 尼美舒利能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多柔比星具有协同作用.

  • 多柔比星温热化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作者:张继贤;赵莺;张启昆;魏海东

    目的 研究多柔比星(DRB)温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组A549细胞不经处理,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化疗组A549细胞分为4组,DRB浓度分别为0.5,1.0,2.0和4.0μg·mL-1,均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热疗组A549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温度设定为42.5℃,加热时间30 min,然后在37℃孵箱中培养;DRB温热化疗组(热疗+化疗)DRB浓度同化疗组,处理方法同热疗组.四氮甲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法)测定细胞内DRB荧光强度及Fas蛋白水平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DRB温热化疗可明显增强DRB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FCM分析显示,化疗组、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DRB温热化疗组细胞内DRB浓度高于化疗组(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被阻滞于S期.化疗组和DRB温热化疗组Fas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 DRB温热化疗可增加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Fas依赖的Caspase-3诱导凋亡起作用.

  • 多柔比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作者:王增寿;胡伟;张华;朱光辉;陈怡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多柔比星为模型药物,制备脑内局部给药缓释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交联剂,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多柔比星脑用微球.用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多柔比星/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9的载药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9.41±2.43)μm,载药量为(8.49±0.37)%,包封率为(70.56±4.23)%.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 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多柔比星壳聚糖脑用微球的制备.

  • 维生素E对多柔比星所致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艳萍;江翠娥;彭曙辉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多柔比星致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一次性静脉注射多柔比星7.5 mg·kg-1制备多柔比星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损伤模型.维生素E组(n=8)从造模前1 d起,灌服维生素E 100 mg·d-1 连续14 d.模型组(n=8)造模后,每日经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对照组(n=8)不造模,每日经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通过观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 含量和睾丸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多柔比星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降低 (P<0.05),精曲小管生精细胞明显减少,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退变,部分坏死、脱落.维生素E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的变化和睾丸病理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维生素E对多柔比星所致生殖毒性雄性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药理作用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多柔比星浓度

    作者:王增寿;张华;朱光辉;赵依娜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多柔比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定相:Hypersil ODS-C18分析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甲醇:纯化水(32:50:18);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60nm;以柔红霉素为内标,采用沉淀蛋白-脱水法提取样品.结果多柔比星、内标与人血浆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10~1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n=5),回收率为101.89%,日内及日间RSD均<10%,低检测限为3 ng·mL-1.结论该法取样量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多柔比星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人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模型建立及生物学形状分析

    作者:许小涛;刘先洲

    目的:建立人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细胞亚系.方法:采用多柔比星间断冲击法诱导骨肉瘤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四唑蓝(MTT)比色法对MDR表型鉴定和多柔比星结合实验法检测肿瘤细胞耐药性及耐药逆转药.结果:该实验建立6株MDR细胞亚系MG-63/R1~6,免疫荧光术可以检测到P-gp的表达,MTT比色法、多柔比星结合试验方法显示各亚系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明显增加,并且维拉帕米可以拮抗P-gp的作用.结论:Mdr-1/P-gp在MDR的特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骨肉瘤MDR细胞亚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骨肉瘤耐药特征及逆转方法奠定基础.

  • 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的急性心脏毒性比较

    作者:陶卫平;蒋振旻;吴耀贵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THP)或多柔比星(ADM)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及急性心脏毒性.方法 128例癌症患者分为ADM组63例,THP组65例; THP组又分为THP老年组15例,THP普通组50例.THP剂量为60 mg·(m2)-1, ADM为50 mg·(m2)-1,THP老年组将总量分为二次静脉滴注,其余均为总量一次静脉滴注;用药期间静脉滴注维生素C 4 g·d-1,老年THP组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d-1.结果 THP组(老年组+普通组)和ADM组有效率分别为55.4%和5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8例,占6.2 %,其中ADM组6例,THP 2例.结论 THP或ADM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相当,THP急性心脏毒性较低;对老年人,既往有高血压或心绞痛病史,化疗前心电图异常者应选择THP.

  • 多柔比星脂质体冻干粉针无菌检查方法探讨

    作者:张建革;杨淑先;刘守志

    目的:建立多柔比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选用不同的脂质体乳化剂,比较脂质体的乳化情况.结果:通过对不同的乳化剂进行比较,选用含10%聚乙二醇苯基辛基醚的5%枸橼酸溶液作为无菌检查的溶解溶剂,可以进行多柔比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无菌检查,结论:试验方法可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薄膜过滤法的要求.

  • 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包封率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作者:郑稳生;方夏琴;张宇佳;王璐璐;陈少华

    目的 测量自制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并对影响包封率的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包封率.结果 自制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包封率平均可达80.0%,稳定性良好.结论 药脂比、膜材、水合温度等对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有较大的影响.

  • 药物对多柔比星诱导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英;徐博;王艳春

    多柔比星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但因其心、肝、肾等毒副作用明显而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柔比星诱导的肝损伤发生机制以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损伤为主,因此应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预防和治疗多柔比星诱导的肝损伤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知多种抗氧化药物,如降脂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含硫醇类药物等都具有很好的肝保护作用,此外一些植物提取物也可以作为肝保护剂缓解多柔比星诱导的肝毒性.

  •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及其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于静;杨继章;苏素文;张玉

    多柔比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由于严重的细胞毒性,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且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该文探讨了多柔比星的心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并从中药、中药活性成分、中药注射液、中成药和煎剂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预防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防治多柔比星毒性提供参考.

  • 川芎嗪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DXR多柔比星蓄积的影响

    作者:刘英;李瑞生;王珊珊;汪选斌;刘明;郭陵郧;孔霞;黄霞;鲁英

    目的 考察中药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DXR中多柔比星(DXR)蓄积的影响. 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耐药株Bel-7402/DXR及其亲本细胞Bel-7402分为6组:亲本空白对照组(Parental)、耐药空白对照组(Resistance)、亲本多柔比星组(Parental+DXR)、耐药多柔比星组(Resistance+DXR)、TMP组(Resistance +DXR+TMP)、维拉帕米(VRP)阳性对照组(Resistance +DXR+VRP),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DXR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XR的平均荧光强度. 结果 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Resistance+DXR)组、TMP组、VRP组,其细胞内DXR荧光强度分别占Parental+DXR组的(50.03±6.01)%、(119.34±5.4)%、(169.25±21.0)%;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esistance+DXR组、TMP组、VRP组细胞内DXR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Parental+DXR组的(82.08±6.98)%、(134.43±39.5)%、(262.74±47.18)%. 结论 TMP可使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DXR中抗癌药多柔比星的蓄积增加,其机制可能与逆转P-gp对药物的外排功能有关.

  • 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筛选及质量考察

    作者:郑稳生;王璐璐;张宇佳;方夏琴

    目的:筛选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制备工艺及条件,并对其性状、包封率进行考察评价.方法:运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制备条件,葡聚糖凝胶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结果:按照佳处方所制得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形态良好,包封率可达80%.结论:按照均匀设计法制备的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性状优良,检测方法可靠,制备方法简单可行,质量可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37 条记录 20/27 页 « 12...17181920212223...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