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病大鼠对异氟烷麻醉的敏感性及神经递质的变化

    作者:马国亮;吴新文;迮浩城;颜志伟;邓庆华;邹健飞;王治中

    目的 探讨运动病大鼠对异氟烷麻醉敏感性的变化,为海上环境下异氟烷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大鼠条件性厌食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仿制Crampton旋转刺激器制作大鼠运动病模型.(1)麻醉敏感性测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旋转组(45只),观测2组大鼠的活动和行为变化、达到睡眠和麻醉状态所需异氟烷浓度以及麻醉苏醒时间;(2)中枢神经递质测定:32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旋转组、麻醉组和旋转后再麻醉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大脑皮层、下丘脑和海马组织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含量.结果 对照组大鼠达到睡眠、麻醉状态所需异氟烷浓度及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1.06±0.07)%、(1.99±0.04)%、(7.30±1.12) min,旋转组分别为(0.91±0.05)%、(1.77±0.04)%、(10.70 ±2.79) min,旋转组大鼠达到睡眠和麻醉状态所需异氟烷浓度明显降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神经递质变化以麻醉组大鼠各递质含量显著降低为其主要特点,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表现尤为明显(P<0.01).旋转组大鼠大脑皮层Ach显著升高,海马组织NE、GABA明显降低.旋转后再麻醉组变化趋势更接近于旋转组,即以旋转刺激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运动病大鼠对异氟烷麻醉敏感性明显增加,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旋转试验结合心理分析甄别海上任务人员运动病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张征;成熙;宣伟东;徐尔理

    目的 研究海上任务人员运动病易患人群的预先甄别手段.方法 对参加海上航行的142名工作人员进行运动病史问卷和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选取47名受试者进行旋转试验,与实际发生运动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航行中发生运动病的104人(运动病组),未发生运动病的38人(非运动病组).运动病组运动病史问卷调查得分(47.32±32.91)较非运动病组(21.73±14.21)明显升高;(2)运动病组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6.83±0.83)较非运动病组(8.92±2.03)明显降低(P<0.01);(3)旋转试验预测运动病发生与实际海上航行情况有很好的一致性,旋转试验预测运动病的灵敏度为72.72%,与海上航行中实际发生运动病的符合率为68.09% (P >0.05).结论 运动病组运动病史问卷调查、运动病组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旋转试验能够有效甄别海上任务人员的运动病易感性.

  • 远航训练中男女学员晕船情况的对比研究

    作者:夏松云;王蔼明;朱智明

    目的 对初次随舰远航的女学员晕船情况进行统计,并与男学员进行比较,以了解女学员是否适合随舰队远航.方法 对来自海军院校的150名男学员和20名女学员,在9个航段不同风速、浪高情况下晕船程度、晕船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个航段中,除第6航段女学员(轻度25.0%,中度30.0%,重度45.0%)较男学员(轻度8.2%,中度14.9%,重度13.4%)晕船程度严重(P<0.05)外,其他各航段男女学员晕船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个航段中男女学员平均晕船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女学员有较好的抗晕船能力,可以随舰队远航.

  • 模拟航海刺激对大鼠丙泊酚麻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吴新文;陈大军;李建玉;迮浩城;马凯宇;刘思洋;林伟权

    目的 探讨模拟航海刺激对大鼠丙泊酚麻醉敏感性的影响,为海上环境下丙泊酚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大鼠条件性厌食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仿制Crampton旋转刺激器制作大鼠运动病模型.研究包含两部分:(1)15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旋转组,再根据丙泊酚使用剂量不同将2组大鼠分为150、200、250、300、400 mg/kg 5个亚组(每组n=15),观测大鼠活动和行为变化、大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等.(2)32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旋转组(Ⅱ组)、麻醉组(Ⅲ组)和旋转后再麻醉组(Ⅳ组),每组8只,分别检测4组大鼠之大脑皮层、下丘脑和海马组织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及谷氨酸含量.结果 在150 ~250 mg/kg范围内,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丙泊酚对大鼠的镇静作用逐步加强(P<0.01).当丙泊酚剂量为150、200、250 mg/kg时,旋转组和对照组大鼠睡眠持续时间分别为(21.33±8.08)、(67.67 ±21.07)、(97.38±23.79) min和(13.15 ±7.64)、(42.60 ±20.79)、(73.40±21.28) min,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趋势是: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组织,Ⅱ组主要体现为升高,Ⅲ组主要表现为降低,Ⅳ组则有“强化”Ⅲ组的作用,使各神经递质数值更进一步降低;在海马组织,与Ⅰ组相比,其他各组神经递质均有降低,其均值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结论 在临床常用剂量(150 ~ 250 mg/kg)范围内,模拟航海刺激可明显增加大鼠对丙泊酚麻醉的敏感性,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航行及服药前后胃肠电变化分析

    作者:吕礁;施云星;王石;周国中;曾晓虹;刘长云;覃林花;季兴英;郝杰;李永平

    目的 观察运动前后及服药后消化道症状及胃肠电各参数变化情况,为寻找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志愿者22名(男21名,女1名),测试前3 d停服各种胃肠动力药.将烧心、反酸、反食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程度和频度的积分(Sc)作为症状指标,同时用WCDF-4b胃肠电分析记录仪,测定航行前、航行中及口服西沙比利2 h后的Sc积分(高24分),以及主频率(Fp)、频率不稳定系数(FIC)、主功率不稳定系数(DPIC)、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幅度不稳定系数(VIC)等的变化.结果 (1)航行前与航行中相比、航行中与服药后相比,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8636、3.0849,均为P<0.05).(2)航行中,DPIC、DFIC、VIC均高于航行前(分别为t=3.2424、2.5325、2.4743,均为P<0.05),服药后DFIC则低于航行中(t=2.3930,P<0.05).结论 人体处于大风浪中航行时,消化道症状不仅明显多于航行前,而且其胃肠电分析中各不稳定系数明显升高,胃肠节律出现紊乱,胃食管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出现较多的消化道症状,故有必要用药物加以干预.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寻找到更加理想的抗运动病药物.

  • 速效抗晕胶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李珂娴;蒋定文;范正平;储智勇;雷呈祥;沈先荣

    目的 观察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表现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ICR小鼠单次灌胃观察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表现,根据死亡率用综合分析法计算药物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结果 小鼠服药后呈现与浓度正相关的兴奋性神经症状.症状初始时间为服药后10 min左右,高浓度组(1461.6 mg/kg)小鼠快速死亡,死亡时间集中在1~2 h.速效抗晕胶囊对小鼠的LD50为1043.3 mg/kg,LD50的95%可信区间为972.8~1113.8 mg/kg.结论 速效抗晕胶囊灌胃给药小鼠的LD50为1043.3 m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298~596倍.

  • 影响学员实验性运动病的生理、心理因素探讨

    作者:沈兴华;蒋春雷;虞慧婷;黄俊龙;王云霞;包瀛春;王尔贵

    目的 探讨影响个体运动病的生理、心理因素.方法 实验前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和观察;运用平衡秋千实验观察学员的运动病反应程度.结果 无反应组和有反应组人格量表内外向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和有反应组人格量表的神经质分量表(情绪的稳定与不稳定)得分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的一般状况及某些生理因素与其运动病程度之间进行Kendall's Tau-b相关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人格、自我心理感受及某些生理因素影响学员的运动病反应程度,对运动病的预测、预防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 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关系

    作者:邱晓霞;姜正林;周维镕

    目的探讨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体液因素在运动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CTA)作为运动病模型和分组.84只雌性大鼠,12只用于正常对照;36只用于旋转刺激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另36只用于前庭功能锻炼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大鼠运动病后血浆CORT和ACTH含量升高(P<0.01),低敏感组[分别为(34.51±6.13)ng/ml和(22.42±3.66)pg/ml]高于高敏感组[(25.74±4.88)ng/ml和(15.88±3.52)pg/ml](P<0.01);功能锻炼后产生适应的高敏感组运动病大鼠血浆CORT、ACTH含量[(29.60±5.99)ng/ml,(19.83±6.87)pg/ml]与低敏感组[(34.78±6.37)ng/ml,(25.37±6.36)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病与应激有关,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CORT、ACTH含量有关.

  • 心率变异性与运动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陶月玉;张道斌;罗伟;王尔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运动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出海实习学员运动病的发生情况,将学员分为运动病组和对照组各20人,采集安静状态下的520次窦性心搏,应用心率变异时域、频域分析方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运动病组时域指标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大于50 ms占总心动周期数的百分比(PNN50)、HRV指数(HRVI)和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总功率谱密度(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R间期平均值(MRR)、极低频(VLF)、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对运动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影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与运动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心率变异性检测可以作为运动病易感性重要的预测指标.

  • 模拟运动病大鼠脑干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作者:陈新民;马文领;郭俊生;蔡懿灵

    运动病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而引起的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嗜睡及心率、皮肤温度改变等[1],发生时神经递质和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A)[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3]、5-羟色胺(5-HT)[4]、血管紧张素[5]等变化明显.Wood等[6]认为运动病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本研究通过交变加速度旋转刺激制备大鼠运动病模型,观察运动病及适应过程中大鼠自主行为和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探讨运动病适应机理,为运动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运动病防治国内外研究进展

    作者:栾洁;卢姗姗;张阵阵

    运动病(motion sickness,MS)是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以及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是一种平衡失调的疾病。运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前庭功能有关,如前庭过分敏感、稳定性差等,其临床表现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

  • 运动病模型及适应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王俊篌;蔡懿灵;郭俊生

    运动病又称晕动病,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异常加速度刺激引起的眩晕、皮肤苍白、出冷汗、流涎、上腹不适,乃至恶心、呕吐等以植物神经反应为主的前庭功能紊乱.

  • 利多卡因治疗远洋航天测量人员运动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谌建平

    远洋航天测量作业人员运动病的发生率较高,为了解利多卡因治疗远洋航天测量作业人员运动病的效果,我们于2006年随船进行了应用研究,现报告如下.

  • 生姜抗运动病研究进展

    作者:黄明方;侯建萍;盖晓波

    运动病是因异常运动刺激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流涎、淡漠、嗜睡、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和体征,包括晕车、晕船、晕机、晕飞船等类型.随着航海、航空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交通工具不断更新,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运动病发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 模拟运动病大鼠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作者:孔晓妮;郭俊生;李敏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晕船时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含量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3只,体重(200±10)g,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运动病组(MSG,n=12)和正常对照组(NCG,n=11).MSG大鼠给予正负交变加速度旋转刺激2 h/d,连续4 d后与NCG大鼠一起处死;NCG大鼠不给予旋转刺激.对两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NO、SOD和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旋转刺激能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的NO与MDA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SOD酶活力(P<0.01).MSG与NCG:NO分别为(76.5±21.6)、(41.2±9.1) μmol/g;SOD分别为(48.3±8.1)、(110.9±22.1) NU/mg;MDA分别为(23.8±5.0)、(11.4±3.4) nmol/mg.结论晕船大鼠NO与MDA含量升高,SOD酶活力降低,可能与晕船时脑血管紧张度增高,脑血流减少,致海马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增多有关.

  •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液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姜正林;杨凯;徐彬;吴俊渊;高秀英;邵荣世

    目的观察运动病及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液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抗运动病与胃肠内分泌功能变化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36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旋转刺激组和生姜合剂加旋转刺激组,每组大鼠12只.以诱发运动病的旋转刺激大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每200 g体重大鼠灌胃1.8 ml,生药含量1 g/ml)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旋转刺激组和生姜合剂加旋转刺激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213.7±32.5),(182.3±58.0),(245.3±75.4) pg/ml;三组动物的血清胃动素水平分别为(193.9±68.0),(162.4±88.3),(223.8±75 .6) pg/ml.即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趋于下降,生姜合剂能抗运动病,可提高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结论运动病时胃泌素和胃动素分泌趋于减少;生姜合剂抗运动病可能部分与促进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分泌、提高胃动力作用有关.

  • 航海特殊生理刺激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影响

    作者:徐津;彭丽;沈兴华

    目的 探讨航海特殊生理刺激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Greybiel运动症状量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特殊生理刺激反应调查表,对海军某部舰艇官兵整群抽取563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537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被调查的海军官兵对特殊生理刺激的反应程度不同,晕船病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04~33.309,均P=0.000);相关分析表明,特殊生理刺激反应与海军官兵晕船病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7~0.33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闻柴油机油味难受、身体自由下落难受、在密闭环境中难受、身体旋转难受是晕船病总分的危险因素,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能够预测晕船病总分17.7%的变异量.结论 航海特殊生理刺激是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内耳AVP-V2R-AQP2信号通路与大鼠运动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瑶;徐丽华;姜正林

    目的 检测运动病不同敏感性大鼠内耳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V2受体(V2 receptor,V2R)和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在旋转刺激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内耳AVP-V2R-AQP2信号通路与运动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鼠运动病模型,根据旋转刺激诱发的条件性味觉厌恶程度和异食高岭土行为判断其运动病敏感性.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V2R mRNA与蛋白、AQP2 mRNA与蛋白在不同敏感性大鼠内耳表达水平及旋转刺激后的变化.结果 基础状态下,敏感组AQP2表达量高于不敏感组大鼠,而敏感组V2R表达量低于不敏感组大鼠;旋转刺激后,V2R表达量显著减少,而AQP2表达量显著增加;尾静脉注射V2R拮抗剂OPC-31260可以明显抑制旋转刺激诱发运动病,且AQP2表达量显著减少.结论 内耳AVP-V2R-AQP2信号通路的活动可能参与运动病的发生,使用V2受体拮抗剂抑制这一通路的活动可抗运动病.

  • 运动病源数据研究内容及热点分析

    作者:张阵阵;栾洁;王冬;储智勇

    目的 从源数据挖掘运动病的研究内容及热点.方法 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检索时间为2017年9月30日.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运动病的研究方向、源数据来源和类型、分布情况、被引情况及国际合作形式.结果 WOS所收录的相关研究内容从1988年开始活跃,到2010年达到了52篇,期间有波动.运动病内科相关研究为普遍,达到了548篇;公共、环境及职业病研究中,关于运动病的研究仅次于大内科学研究,达到了323篇;运动科学中,运动病研究也是热点及方向,也超过了300篇,位于第3位.论文发表量排名第1名的期刊为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mental Medicine,发表量达到287篇.结论 目前运动病的研究处于成熟期,运动病研究热点为内科学.

  • 姜酚鼻凝胶抗运动病效果研究

    作者:栾洁;张阵阵;冯旭;蒋静娴;邹赢锌;陈松;储智勇

    目的 研究姜酚鼻凝胶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 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模型,观测旋转刺激前后大鼠糖精水摄入量;观测Beagle犬旋转刺激后流涎、呕吐的潜伏期,评价姜酚鼻凝胶抗运动病疗效.结果 旋转刺激前,各组大鼠糖精水饮用量无差别,旋转刺激后,对照组糖精水饮用量较旋转前明显减少(P<0.01).给药前,所有Beagle犬对于旋转刺激均敏感,流涎、呕吐出现时间较早;药物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中、高剂量组流涎及呕吐潜伏期均有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涎潜伏期延长至(17.89±8.42)min和(18.58±9.92)min,呕吐潜伏期延长至(25.50±12.78)min和(27.47±10.25)min.结论 通过鼻腔滴注姜酚凝胶具有一定的抗运动病作用.

112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