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旋转力线异常与髌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心;张辉;冯华

    目的 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骨旋转角度和胫骨旋转角度与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4例,其中34例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阳性组,其余30例不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阴性组.2组患者均接受髋、膝、踝关节CT检查,测量股骨旋转角度(前倾角)及胫骨旋转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男17例,女47例;年龄(21.6±6.7)(16~40)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中,男8例,女26例,年龄(21.9±7.8)(12~34)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的股骨旋转角度及胫骨旋转角度较J形征阴性组明显增大(P=0.013,0.020).结论 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股骨旋转角度与胫骨旋转角度增大,是导致髌骨运动轨迹出现J形征的风险因素.

  • 膝前痛与下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青镭;李飞

    目的 探讨膝前痛与股骨和胫骨水平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7年3-6月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骨科患者40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包括膝前痛患者20例(31膝),男7例(8膝),女13例(23膝),年龄(26.1±7.8)(18~35)岁;对照组包括无膝前痛的膝关节滑膜炎或半月板损伤患者20例(40膝),男8例(16膝),女12例(24膝),年龄(28.0±8.1)(19~35)岁.测量指标包括髋关节内旋角、大腿足夹角(TFA)、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髋关节内旋角为73.2°,TFA为22.9°,股骨前倾角为27.9°,胫骨外旋角为37.9°;对照组髋关节内旋角为43.3°,TFA为14.8°,股骨前倾角为11.3°,胫骨外旋角为21.9°.2组间各项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膝前痛与下肢水平面扭转畸形有相关性.体格检查测量髋关节内旋角和TFA可以初步筛查下肢扭转畸形,结合CT测量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可为临床去旋转截骨手术干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

    作者:杨滨;谭洪波;杨柳;戴刚;段小军;陈光兴;郭林;文亚名

    目的 探讨MRI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例中选取主诉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111例为损伤组;无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髌股关节完好、仅有单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124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膝关节MR检查,在MRI轴位图像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以股骨前髁连线为参考)、髌骨倾斜角(后)(以股骨后髁连线为参考)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为排除年龄与性别对结果的影响,损伤组与对照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随机进行1:1配对,配对后采用配对没计资料t检验分析各参数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结果 配对后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髌骨倾斜角(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损伤组依次为18.94°±7.35°、6.89°±7.58°、6.89°±7.55°、6.55°±7.14°,在对照组依次为20.55°±6.25°、4.11°±4.02°、3.86°4±2.95°、3.76°±2.84°.两组外侧髌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髌骨倾斜角(前、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中股骨前髁骨缺损15例,股骨后髁骨缺损8例,未见股骨内、外上髁骨缺损.对照组骨质良好无缺损.结论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是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有效参数.

  • “椎骨错缝”大鼠模型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陈博;林勋;张旻;詹红生;石印玉

    目的:利用腰椎X线摄片技术观察大鼠腰椎部分节段固定对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的影响。方法:120只体质量为350~450 g的SPF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固定组、旋转固定组和假手术组。单纯固定组大鼠腰椎L4-L6节段植入椎体外部连接固定装置;旋转固定组大鼠则在此基础上于连接钢板和棘突钢板之间放置金属垫片,使L5棘突向右侧旋转,造成L5棘突与L4和L6棘突不共线;假手术组则只切开皮肤后缝合。造模1周、4周、8周和12周时大鼠腰椎X线摄片,测量各组固定节段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的距离。结果:造模4周后,单纯固定组固定节段 L3-L4、L4-L5、L5-L6和 L6-S1椎间隙前径分别为28.11±3.94、25.73±4.70、29.51±6.34和34.97±4.65像素;椎间隙后径分别为7.39±1.63、6.65±1.76、7.02±1.52和9.62±2.50像素;棘突间距分别为39.33±11.74、14.11±5.75、21.32±6.84和77.43±13.69像素,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8周及12周后,单纯固定组固定节段L3-L4、L4-L5、L5-L6和L6-S1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与假手术组相比继续减小( P<0.05)。旋转固定组与单纯固定组的测量结果一致,在造模4周、8周和12周后,其固定节段L3-L4、L4-L5、L5-L6和L6-S1椎间隙前、后径和棘突间距也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8周后,单纯固定组和旋转固定组腰椎固定节段出现了较明显的骨赘。结论:腰椎部分节段固定可造成椎间隙减小并导致骨赘形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