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前痛与下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青镭;李飞

    目的 探讨膝前痛与股骨和胫骨水平面扭转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7年3-6月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骨科患者40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包括膝前痛患者20例(31膝),男7例(8膝),女13例(23膝),年龄(26.1±7.8)(18~35)岁;对照组包括无膝前痛的膝关节滑膜炎或半月板损伤患者20例(40膝),男8例(16膝),女12例(24膝),年龄(28.0±8.1)(19~35)岁.测量指标包括髋关节内旋角、大腿足夹角(TFA)、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髋关节内旋角为73.2°,TFA为22.9°,股骨前倾角为27.9°,胫骨外旋角为37.9°;对照组髋关节内旋角为43.3°,TFA为14.8°,股骨前倾角为11.3°,胫骨外旋角为21.9°.2组间各项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膝前痛与下肢水平面扭转畸形有相关性.体格检查测量髋关节内旋角和TFA可以初步筛查下肢扭转畸形,结合CT测量股骨前倾角和胫骨外旋角,可为临床去旋转截骨手术干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

    作者:肇刚;刘玉杰;袁邦拓;申学振;曲峰;王江涛;齐玮;朱娟丽;刘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髌股关节炎患者156例,其中男62例,女94例;年龄45~61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上下楼、蹲下起立时疼痛加重.采用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并将软骨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后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49例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8±3.5)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Lysholm评分由术前73.294.48提高到术后80.93±4.21,Kajala评分由术前68.34±6.22提高到术后76.48±6.54,软骨损伤Ⅰ-Ⅲ级者术后疗效较好,软骨损伤Ⅳ级者疗效较差.结论: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可明显缓解膝前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关节炎进程.

  • 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紧缩并外侧髌韧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临床对照试验

    作者:唐刚健;靳嘉昌;黄东;欧志学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紧缩并外侧髌韧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将100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男35例,女65例;年龄50~70岁,平均63岁.手术均在关节镜下进行,治疗组采用内侧髌股韧带紧缩、外侧髌韧带松解术式;对照组采用临床广泛使用单一外侧髌韧带松解手术.结果:随访平均13个月,采用HSS(hospitalfor special surgery)慢性疾病及关节炎评估系统评价疗效,治疗组平均积分(73.52±11.17)分;对照组平均积分(65.50±13.70)分(P<0.05).结论:内侧髌股韧带紧缩并外侧髌韧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与外侧髌韧带松解术式相比,更能纠正髌股关节的病理运动轨迹,使髌股关节内外侧间隙平衡更为容易,对髌前疼痛的缓解更有效,术后无关节内血肿、髌骨坏死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 中医手法与关节镜手术治疗髌股关节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俞国旭;魏敏民;谢利民

    目的:比较中医手法与关节镜在治疗髌股关节病中疗效的优劣.方法:将符合髌股关节病诊断的患者分成手法组和关节镜组,各31例.手法组男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83±5.79)岁;采用中医手法治疗.关节镜组男8例,女23例;平均年龄(54.14±6.12)岁;采用关节镜下平衡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S膝关节评分变化和X线片髌股关节适合角以及外侧髌股角的角度变化;同时进行两组间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和角度变化的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HSS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后手法组HSS平均(94.80±7.26)分,关节镜组平均(88.65±5.79)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法组在负重位外侧髌股关节角度的改善上较关节镜组明显.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手法治疗创伤小,髌骨向外倾斜改善效果更好.

  • 髌股疼痛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利华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导致膝关节疼痛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措施,影像学检查无软骨、韧带及软组织损伤表现时方可考虑诊断为髌股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包括各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如髌骨位置异常、Q角增大及足过度外翻等,股四头肌失衡和臀肌功能异常等下肢肌肉功能异常同样在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式,股四头肌锻炼和臀外展肌锻炼目的在于改善髌骨动态稳定性;肌效贴和髌支具主要通过改善髌骨轨迹,减轻髌股关节面间的压力;足矫形垫主要用于伴有足外翻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可考虑进行膝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术.由于髌股疼痛综合征为多种病因综合作用而致病,同时采用多种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旋转对线

    作者:翁文杰;张华山;王锋

    髌股并发症是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股骨元件旋转对线与髌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成功极其重要.

  • 表面肌电仪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肌电活动的分析

    作者:张琦;吴贤发

    目的 利用表面肌电仪分析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股内侧斜肌(VMO)和股外侧肌(VL)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 26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组(A组)和单纯训练组(B组)各13例,均接受相同的家庭训练,但A组患者在神经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下进行训练.所有患者在开始训练前和训练8周后,利用表面肌电仪对VMO和VL的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连续6 h评定,同时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VMO/VL神经肌电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而A组患者的VMO/VL神经肌电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神经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股内侧斜肌的募集.

  • 闭链离心等张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晓磊;刘文辉;苏建康;李瑾;郄淑燕

    目的:探讨闭链离心等张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33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17)和对照组(n=16);试验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闭链离心等张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等速肌力测定膝伸屈肌群肌力、膝关节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及SF-36评估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Kujala评分、60°/s速度下膝伸屈肌群峰力矩、SF-36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8周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Kujala评分、60°/s速度下膝伸屈肌群峰力矩及SF-36中生理职能、健康变化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闭链离心等张训练能进一步缓解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强肌力、提高生活满意度,建议可以作为PFPS康复训练的一部分,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表面肌电图的比较分析

    作者:郑光新;蒋长亮;王海山;黄迅悟;孙继桐

    目的:了解表面肌电图(sEMG)评定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股内侧肌(VM)和股外侧肌(VL)动态平衡的变化.方法:分别对PFPS患者6例手术前后和健康者10例行sEMG测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健康人、PFPS术前和术后3组间平均振幅右VM:VL比值分别为1.09±0.36、0.90±0.28和0.94±0.35,3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VM与VL达峰值时限的差值(△TBP)分别为-1.45±4.02、7.55±5.84和-1.82±2.9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FPS者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PFPS者VAS术后1.60±0.91较术前3.09±1.14减小(P<0.01),Lysholm评分术后71.27±16.52较术前54.82±17.50明显提高(P<0.01).结论:本研究sEMG标准化测试VM和VL的峰值时限,能敏感反映PFPS患者手术治疗前后髌骨在冠状面上动态平衡的变化.

  • 髌股疼痛综合征X线特征与三种评分系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薛刚;朱庆生;朱锦宇;姜炜

    目的 采用X线测量发生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膝关节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并分别与WOMAC、KUJALA和MEL-BOURNE评分系统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49例(51膝)膝关节选取和PFPS相关的10项参数进行测量:股骨远端外翻角(DFVA,X1)、胫骨近端内翻角(PTVA,X2)、股骨角(FA,X3)、胫骨角(TA,X4)、胫股角(TFA,X5)、Insall-Salvati指数(ISR,X6)、沟角(SA,X7)、外侧髌骨角(LPA,X8)、适合角(CA,X9)、髌股指数(PI,X10),并进行WOMAC、KUJALA和MELBOURNE评分,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像学参数与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213.742+2.011 X5,F=3.960,R2 =0.494;KUJALA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125.835-24.475 X6-0.341 X7-0.992Xs,F=32.732,R2=0.891;MELBOURNE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51.66-16.329X6-5.47X10,F =22.178,R2=0.856.结论 ①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3项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情况;②KUJALA评分能较全面地评估PFPS,轴位X线片上Insall-Salvati指数、沟角、外侧髌股角较为重要,可用于临床评估PFPS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③由于KUJALA和MELBOURNE评分的决定系数较大,回归系数标准误较小,从而在临床上通过统计控制确定评分值来评估影像学参数.

  • 膝关节X线对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的评估

    作者:张德辉;吴正清;左新成;张智慧;黄昌林

    目的 评估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患者膝关节X线片,明确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摄膝关节X线片,观察膝关节骨质结构情况,测量滑车角、吻合角及髌股指数,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滑车角(132.44±10.21) °,吻合角(7.67±5.81)°,髌股指数(2.49±1.40),对照组滑车角(136.8±4.87)°,吻合角(-2.2±-2.71)°,髌股指数(1.25±0.15).两组间滑车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05);两组间吻合角和髌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吻合角t=4.318,P<0.05;髌股指数t=2.633,P<0.05).两组间髌股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实验组9膝,对照组2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9,P<0.01);两组间髌股关节外侧边缘骨赘增生,实验组13膝,对照组3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P<0.01).结论 膝关节X线片是诊断外侧髌股挤压综合征基本的手段,其中髌股指数应用方便.

  • 二期髌骨置换术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膝前疼痛

    作者:李梁;张传昕;吴海山

    目的 探讨二期髌骨置换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持续性膝前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对9例因骨关节炎行初次TKA术(未行髌骨置换)后存在持续性膝前疼痛、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二期髌骨置换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9.1±3.7)岁.排除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位置不良、对线异常等明确原因导致术后持续性关节疼痛的病例.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术前及术后功能、疗效进行评价,使用SPSS 16.0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23.4±12.2)个月,末次随访时KSS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61.7±5.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75.6±8.8)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63,P<0.05);疼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4.6±1.3)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6±1.3)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5),术后效果患者满意率77.8%.结论 二期髌骨置换术对于多数初次TKA术后髌股关节源性持续性膝前疼痛的患者,能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

  • 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志杰;方健辉;刘四文;冯亚男;朱毅

    目的:观察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疗法改善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髌股疼痛综合征运动员随机分为髋关节力量训练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与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康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髋关节力量训练组康复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力量训练与常规康复疗法相结合改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更好.

  • 表面肌电图在髌股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缪萍

    髌股疼痛综合征(PEPS)临床发生率高,但病因复杂,诊断及评估手段有限.准确客观地评定股外侧肌及股内斜肌的肌肉功能状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指导康复治疗及疗效评价.表面肌电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的变化,具有无创性、敏感性、客观性等优点,应用于PEPS的康复评定及治疗中,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温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敏;袁桂平;王丽

    目的 观察温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十堰市太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6例PFP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肌力训练、针刺、玻璃酸钠注射等常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温针疗法配合臭氧“梁丘、膝眼”穴位注射.测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四头肌肌力和股四头肌耐力指数,股内侧肌(vM)和股外侧肌(vL)肌电信号,并计算vM/vL达峰值时限差值(△TBP),检测关节积液中透明质酸(HA)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LK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计算总有效率和愈显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15d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股四头肌耐力指数和vL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TBP和IL-1β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常规治疗组治疗15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5d后vM和H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KS、VAS评分、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臭氧治疗PFPS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步年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以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多数病因不明的膝前疼痛均可诊断PFPS.笔者自2003年5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

    作者:杨滨;谭洪波;杨柳;戴刚;段小军;陈光兴;郭林;文亚名

    目的 探讨MRI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例中选取主诉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111例为损伤组;无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髌股关节完好、仅有单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124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膝关节MR检查,在MRI轴位图像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以股骨前髁连线为参考)、髌骨倾斜角(后)(以股骨后髁连线为参考)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为排除年龄与性别对结果的影响,损伤组与对照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随机进行1:1配对,配对后采用配对没计资料t检验分析各参数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结果 配对后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髌骨倾斜角(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损伤组依次为18.94°±7.35°、6.89°±7.58°、6.89°±7.55°、6.55°±7.14°,在对照组依次为20.55°±6.25°、4.11°±4.02°、3.86°4±2.95°、3.76°±2.84°.两组外侧髌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髌骨倾斜角(前、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中股骨前髁骨缺损15例,股骨后髁骨缺损8例,未见股骨内、外上髁骨缺损.对照组骨质良好无缺损.结论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是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有效参数.

  • 髌内侧滑膜皱襞中表达P物质的神经分布与髌股关节痛的相关性

    作者:何锐;杨柳;郭林;陈光兴;段小军;戴刚;杨滨

    目的 研究病理件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神经解剖结构变化.证实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增多足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引起髌股关节痛的结构基础.方法 通过膝关节镜获取滑膜皱襞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观察P物质在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比较空白对照组(无症状的滑膜皱襞)、阳性对照组(有症状的滑膜皱襞合并其他损伤)、实验组(有症状的滑膜皱襞)共51例患者髌内侧滑膜皱襞中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密度.结果 空白对照组髌上滑膜皱襞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24.60±26.17)根/cm2;阳性对照组为(117.36±73.62)根/cm2,实验组为(59.06±44.06)根/cm2.实验组髌内侧滑膜皱襞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255.44±87.91)根/cm2,阳性对照组为(268.00±71.60)根/cm2,空白对照组为(23.23±18.41)根/cm2.髌内侧滑膜皱襞神经纤维密度高于髌上滑膜皱襞.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髌内侧滑膜皱襞中P物质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物质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与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中表达P物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病理性髌内侧滑膜铍襞中表达P物质的伤害性疼痛感觉神经纤维是疼痛发生的重要神经病理学基础,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 髌股关节对合不良的关节镜下双极射频治疗

    作者:张峻;王友;侯筱魁;史定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双极射频治疗髌股关节对合不良的技术及其早期疗效.方法42例(47膝)经X线检查证实有髌股关节对合不良的膝前痛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应用双极射频进行的软骨成形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中采用Outerbridge分级法对软骨病变进行分级.术后37个膝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3个月.手术前后采用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法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MRI测量23个膝关节的髌股关节软骨面的对合角度.结果软骨病变Outerbridge Ⅰ级的6膝,手术前后髌股关节评分为60.83±3.54和82.50±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级的13膝手术前后评分为61.77±8.40和79.69±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级的11膝手术前后评分为53.27±7.42和61.09±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的7膝手术前后评分为47.29±5.79和52.14±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总的评分55.86±9.39和69.41±14.89,髌股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01).手术前后MRI对比:软骨性倾斜角(Tac)为14.07°±3.30°和11.71°±2.29°,软骨性适合角(Cac)为18.51°±10.61°和13.31°±9.17°,软骨性外侧髌股角(LPFac)为8.50°±1.94°和13.59°±2.48°,软骨性外侧移动度(LPDc)为(4.29±2.36)mm和(1.75±1.56)mm,这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不同退变程度的软骨应用适当的双极射频技术,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以有效恢复软骨面的平整性并改善髌股关节的对合,从而改进髌股关节的功能.

  • 针刺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魏智钧;张金葆;欧阳颀;李雪;李华;侯艳丽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45例PFP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家庭常规训练,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3周.2组治疗前后进行台阶任务试验,利用表面肌电仪对股内侧斜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神经肌肉电比率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上、下台阶VMO/VL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下台阶VMO/V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明显缓解PFPS患者疼痛症状.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