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PRAME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PRAME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PRAME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76例血液肿瘤病人,其中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淋巴瘤(NHL18例,HD2例)、20例多发性骨髓瘤(MM),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以及K562细胞株PRAME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并与PRAME的表达结果相比较.结果:10例正常人骨髓PRAME基因表达均呈阴性.PRAME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率为22.2%(n=8),慢粒慢性期(CML-CP)表达阴性,慢粒加速期(CML-AP)表达率为16.7%(n=1),慢粒急变期(CML-BC)表达率为46.7%(n=7),慢粒急变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P<0.05).36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率为97.2%(n=35),与PRAME基因表达无相关性(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3例经历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CML患者均在急变期检测到PRAME基因的表达.淋巴瘤中PRAME表达率为10%(n=2),其中2例阳性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AME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率为20%(n=4),其中4例阳性均是在MM Ⅲ期(28.6%),与Ⅰ、Ⅱ期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RAME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初诊或复发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骨髓中原幼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RAME基因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中表达,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与CML患者BCR/ABL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可作为PRAME阳性血液恶性肿瘤MRD监测的标志基因.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微小残留病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相关
目的:明确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微小残留病( MRD)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骨髓52例,用real-time PCR检测患者化疗前ABCB1、ABCC1、ABCC4及ABCG24种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同时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MFC)检测患者诱导化疗后和化疗3、6和9个月后的MRD表达水平。结果52例AML患者MRD表达水平与ABCB1(P<0.01)、ABCC1(P<0.01)、ABCC4(P<0.01)和ABCG2(P<0.01)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持续监测9个月后,MRD再次转阳者ABC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持续阴性者:ABCB1( P<0.05)、ABCC1(P<0.05)、ABCC4(P<0.01)和ABCG2(P<0.01)。结论 MRD表达水平与多药耐药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个体化治疗现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血液病.目前,儿童ALL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对于标危ALL,降低了化疗强度从而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只有对真正属于高危型的ALL才进一步加强化疗,且应根据其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于复发型ALL,即使加强化疗或换用新药,其预后仍旧较差,可采取分子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外,近年来微小残留病检测技术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评价化疗药物敏感性并判断预后,也为ALL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文就目前儿童ALL个体化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个体化治疗 分层化疗 微小残留病 药物基因组学 -
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尽管目前白血病的诊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复发仍不可避免.近10年来研究认为,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病(MRD)与白血病复发密切相关.传统形态学检测由于敏感度较低限制了其在MRD检测中的应用.随着分子检测手段的不断改进,尤其是近年来实时定量RT-PCR的出现为MRD检测提供了准确、敏感、快速的手段.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MRD的有无及其高低不但反映了个体对治疗的反应情况,而且与预后非常相关,其在白血病早期复发的预示中有显著作用.MRD检测还能用于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为寻找佳治疗手段提供了依据.本文对MRD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相信随着标准化MRD检测体系的建立必将对白血病复发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
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孤立卵巢复发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孤立卵巢复发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1例16岁青少年女性以骨关节疼痛起病,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原幼淋巴细胞32%.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巴细胞72%.骨髓细胞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显示,原始细胞表达HLA-DR、TdT、CD10、CD19、CD22和cCD79a.骨髓细胞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显示,t(1;19)(q23;p13)/E2A-PBX1阳性,确诊B-ALL.采用CALGB8811方案治疗,完全缓解7个月后出现下腹痛,超声检查诊为卵巢肿瘤.行双侧卵巢肿块切除术.结果:卵巢病理检查发现弥漫性幼稚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瘤细胞表达TdT、CD20、CD43和CD79a,证实为ALL卵巢复发.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其它髓外部位病变.同期的血液和骨髓细胞学检查仍显示完全缓解,但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检测微小残留白血病阳性.再次诱导化疗后病情控制,1年后肿块再次增大,并压迫输尿管致肾积水,后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尽管孤立性卵巢复发在ALL极为少见,但预后极差,对骨髓或其它髓外部位复发的女性患者,应进行常规检查以排除此种可能.
-
微量残留病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微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在B-ALL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以流式细胞术监测3个不同时间点(即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治疗第12周)的380例B-ALL患儿骨髓MRD与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的关系.结果:患儿的年龄、初诊白细胞数、染色体、MLL、BCR/ABL、预处理反应、第33天骨髓MRD与患儿的5年EFS率密切相关.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RD有标记和MRD无标记与患儿5年EFS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且各免疫表型与5年EFS率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4).第15天MRD> 10-2 (P=0.004)、第33天MRD> 10 3(P <0.001)、第12周MRD> 10-3 (P <0.001)的患儿5年EFS率及总生存率减低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第33天MRD< 10-4(阴性)、10-4-10-3、10-3-10-2、≥10-2的5年EFS率分别为86.6±2.7%、77.5±4.9%、70.1±8.0%、44.8±9.9%(P<0.001);5年OS率分别为89.5±2.7%、80±4.9%、76.0±7.8%、53.2±10.1%(P<0.001).结论:第33天MRD≥10-2是B-ALL患儿5年EFS率和OS率显著减低的高危因素.缓解后动态监测MRD水平有助于预测B-ALL复发.
关键词: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微小残留病 危险分层 疾病预后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LL-AF9融合基因表达的预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混合谱系白血病(MLL)的相关融合基因MLL-AF9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对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价值.应用RQ-PCR精确地定量检测433例初治AML患者中11例MLL-AF9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表达水平,分析该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显示:患者MLL-AF9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初诊时为(1.3-55.28)%;5例单纯化疗患者之中有2例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至第2疗程开始前,该融合基因表达水平<0.1%,2例全部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且存活;3例MLL-AF9融合基因≥0.1%,均未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且仅l例存活.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有4例在移植前1个月内该融合基因表达水平<0.1%,全部患者存活且无复发;2例≥0.1%,均在移植后复发、死亡,且在骨髓细胞形态学复发前1个月内该基因表达水平均≥0.1%.结论:RQ-PCR检测MLL-AF9融合基因可以反映患者MRD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存在内在相关性,是检测预后的良好指标.此外,RQ-PCR可能有早期检测分子生物学复发的潜力.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MLL-AF9融合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小残留病 -
儿童T-ALL微小残留病的表现特点和两套四色荧光抗体组合的流式细胞术监测方法的探索
本研究旨在探索流式细胞术监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运用流式细胞术,以抗TdT/CD5/cCD3/HLA-DR+ CD19+ CD33和抗CD34/CD5/cCD3/ HLA-DR+ CD19+ CD33两套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检测32例T-ALL初发患儿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同时对照10份正常骨髓标本的检测结果,把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双参数电路图上出现的位置完全不同于正常骨髓细胞的位置的抗体组合作为有效组合,对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标本进行MRD检测.结果表明,32例T-ALL初治患儿用抗TdT/CD5/cCD3/HLA-DR+ CD19+ CD33和抗CD34/CD5/cCD3/HLA-DR+ CD19+ CD33两套荧光抗体各自的有效检出频率为90.6%和62.5%.两套抗体组合联合检测,32例T-ALL患儿都可找到适用的抗体组合进行MRD监测.32例T-ALL患儿诱导治疗缓解后的共计129次的流式细胞术MRD监测阳性率为19.4% (25/129),共检测出15例患儿MRD监测阳性;在监测的同时进行FAB形态学方法检测,阳性率为5.43% (7/129),检测出2例患儿阳性.流式细胞术MRD监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AB形态学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以两套四色荧光抗体组合的流式细胞术能快速有效地对T-ALL进行MRD监测,该方法灵敏度高,对于T-ALL患儿的治疗、预后监测可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
免疫分型分化抗原与儿童B-ALL早期微小残留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免疫分型分化抗原与临床特征及早期微小残留病(M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初诊B-ALL患儿临床资料,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行免疫分型检测;将诱导化疗后d19和/或46 MRD>0.1%作为早期治疗效应截点将患儿分为2组;应用秩和、卡方检验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CD19 (100%)、CD22(99.3%)及cCD79a(97.9%)是诊断B-ALL的特异性指标,交叉髓系抗原主要为CD13和CD33;CD45-与CD45+在初诊WBC(Z=6.845,P=O.000)、危险度分级(x2=8.260,P=0.016)、泼尼松敏感试验(x2=18.420,P=0.0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0-与CD10+在年龄(Z=6.253,P=0.013)、危险度分级(x2=6.699,P=0.044)、早期MRD(x2=4.951,P=0.026)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CCG-ALL-2015方案中,CD10+与早期MRD有相关性,提示有良好预后,并削弱了CD20与交叉髓系抗原对预后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分型 分化抗原 微小残留病 儿童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评估与预后价值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在儿童ALL预后中的价值.采用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定量PCR)方法对2005年3月31日至2008年3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26例初治ALL患儿进行了早期治疗反应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第8天强的松试验反应(D8-PR)、第22天骨髓缓解状态(D22-BM)、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D33-BM),以及第33天MRD水平(D33-MRD).单因素分析4个评估指标对无事件生存率(EFS)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独立预后意义.所有病例随访截止至2013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80个月(0.5-106个月).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4个早期治疗反应评估指标均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强的松反应良好(PGR)患儿的8年EFS明显高于强的松反应不良(PPR)患儿;第22天、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为M1骨髓的患儿预后明显好于M2、M3骨髓的患儿;第33天MRD高水平(≥10-4)的患儿预后明显差于MRD低水平(<10-4)患儿(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ALL中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指标有BCR/ABL+、D8-PR、D33-BM和D33-MRD,其中以D33-MRD≥10-2的风险比高(HR:11.886,P<0.001).结论:早期治疗反应在儿童ALL中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是具有独立意义的预后因素,对儿童ALL的危险度分层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儿童医院(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BCH)2003方案和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s Leukemia Group,CCLG)2008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ALL)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此亚型患儿的化疗方案.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等.结果表明,在204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134例采用BCH-2003方案治疗,70例采用CCLG-2008方案治疗.两组患儿在初诊时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第8天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临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CLG-2008组的男性较多(P=0.025).BCH-2003组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第33天)的MRD阴性率高于CCLG-2008组(P=0.013).按照BCH-2003方案分层标准,重新划分CCLG-2008组的危险度后,BCH-2003组的中危患儿的MRD阴性率仍然高于CCLG-2008组的中危患儿(P =0.014),而标危患儿MRD阴性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EFS及RFS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P=1.000,P=0.327,P=0.251).结论: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BCH-2003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能迅速地降低患儿的白血病负荷,但是BCH-2003和CCLG-2008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接近.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化疗方案 TEL-AML1融合基因 -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与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后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8例AL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1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定期用FCM检测患者骨髓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追踪至复发或随访截止日期.平均随访9个月(3-21个月)得出完全缓解患者MRD平均水平,并对CR后不同时间点MRD水平在评估AL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定义MRD≥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表明:45例AML患者,测得CR后MRD大值9.57%,小值0.01%,平均值0.67%;13例ALL患者,测得CR后MRD大值7.9%,小值0.0016%,平均值0.99%;共测得44份AL诱导缓解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53.3% (8/15),MRD(-)组复发率10.3% (3/29),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x2=7.58,P =0.006);共测得58份AL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62.5% (5/8),MRD(-)组复发率16.0% (8/50),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x2=6.11,P=0.013).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CR后MRD差异较大,10-6-10-2,不能作为评价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诱导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MRD≥1%时复发率高,MRD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
-
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01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SIL-TAL1阳性和SIL-TAL1阴性患儿的常见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及SIL-TAL1阳性T-ALL采用BCH-2003方案和CCLG-2008方案治疗的疗效.结果:在101例患儿中共22例携带SIL-TAL1融合基因(21.9%).SIL-TAL1阳性(22例)和阴性患儿(79例)初诊时性别、年龄、对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均无明显差异,但SIL-TAL1阳性患儿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SIL-TAL1阴性患儿(P=0.009).两组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后、延迟强化治疗Ⅱ前、维持治疗前的MRD水平无明显差异,但SIL-TAL1阳性患儿中巩固治疗前的MRD高水平者明显多于SIL-TAL1阴性患儿(P<0.05),延迟强化治疗Ⅰ前的MRD高水平者似有增多的趋势(P>0.05).两组患儿的5年EFS和RFS没有明显差异.将22例SIL-TAL1阳性患儿按CCLG-2008方案的分型标准重新划分危险度,BCH-2003组(10例)的危险度明显高于CCLG-2008组(12例,P=0.029),但两组患儿在常见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MRD水平、长期预后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SIL-TAL1阳性患儿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高,临床疗效与SIL-TAL1阴性患儿没有显著差异.同时,SIL-TAL1阳性患儿对早期强化治疗可能反应性较差,BCH-2003方案可能更适于这一亚型的患儿.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白血病 SIL-TAL1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 -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前后白血病干细胞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是否存在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及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分析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MRD)与LSC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LSC的变化与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50例AML(除外M3)患者骨髓标本85份,其中初治患者标本50份,未缓解AML患者标本7份,完全缓解期AML患者标本28份.所有标本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为CD34+/CD38-/CD123+的LSC,同时对初治患者标本行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对非初治患者标本根据初治免疫表型获得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 associatedimmune phenotype,LAIP)进行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结果:AML中存在CD34+/CD38-/CD123+的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化疗后骨髓完全缓解组LSC含量(0.096‰)比初治AML组LSC含量(0.541‰)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初治AML组与化疗后来缓解组之间的LSC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同时进行LSC和MRD检测的28例完全缓解AML患者中的LSC含量和MR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者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 =0.680,P<0.01).结论:AML中确实存在LSC,其与白血病细胞在流式细胞图中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推测其形态上同白血病细胞相似,大小相仿,具有弱表达CD45等一些白血病细胞的特征.化疗后LSC的比例较化疗前下降,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检测和追踪LSC的变化,联合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技术,可以更好地判断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SP8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相关蛋白2(Caspase 8 associated protein 2,CASP8AP2)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初诊和缓解时的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儿童ALL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8月到201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9例ALL患儿的初诊DNA样本,及其中94例患儿的缓解期DNA标本.DNA样本经硫化处理后,用本研究组建立的甲基化荧光法,测定CASP8AP2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的两个关键CpG位点(-1189和-1176)的甲基化水平.结果:初诊患儿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上述2个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为(71.1±1.7)%,高于缓解患儿的样本(64.2±21.2%)(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7(P =0.024),说明这2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复发的能力.以76.9%为分界点,将初诊患儿分为高甲基化组(49例)和低甲基化组(60例).高甲基化患儿更容易出现复发(20.4% vs6.7%)(P=0.044),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低甲基化组(Log rank,P=0.033).初诊高甲基化与巩固治疗前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高水平相关(P =0.011).诱导缓解治疗后MRD≥10-4的34例患儿中,高甲基化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甲基化患儿(8/16例vs3/18例,P=0.038).结论: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1189和-1176两个CpG位点的异常高甲基化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病相关,且高甲基化患儿的预后较差;将上述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MRD水平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复发.
-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为了探讨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在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中的作用,利用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以IgH为标志,对8例多发性骨髓瘤和1例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PBSCT)前后的IgH(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IgH)基因重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IgH基因重排拷贝数在APBSCT前后分别为3108±1043,594±66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骨髓浆细胞比值和外周血M蛋白量成正相关(r=0.86,P<0.05),并对1例复发患者进行连续检测,结果与临床相符.结论:实时定量PCR方法对IgH基因重排定量分析,可以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疗效的一种检测方法,并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也有意义.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免疫球蛋白重链 微小残留病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MRD),以预测移植后急性白血病(AL)复发的意义,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行NST的成人AL患者51例,对所有患者移植前骨髓形态学完全缓解(CR)期内,移植前35 d内、移植后1、2、3月内,以后每3月至移植后2年、2年后每6个月内采集骨髓监测MRD.低水平MRD组(A组)共33例(移植后每次检测MRD <0.2%),高水平MRD组(B组)共18例(移植后动态监测MRD,至少1次≥0.2%).结果:移植后2组2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6.1%和5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移植后MRD≥0.2%是AL移植后复发的独立的高危因素,高水平MRD组复发风险是低水平MRD组的5.84倍(P=0.036).移植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1.8%和46.3%(P=0.036).结论: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中,采用FCM动态监测MRD是预测移植后早期复发的重要方法,移植后MRD≥0.2%可作为白血病早期复发的预警,以及指导临床早期给予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
本研究探讨bcr/abl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DD-FISH)的敏感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19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用DD-FISH进行监测,同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相比较.样本取自骨髓,少数来源于骨髓片或外周血.结果表明:14例CML患者在Allo-HSCT后CC显示持续正常供者核型,RT-PCR转为阴性,移植2月后均为完全供者嵌合(DC),DD-FISH检测结果持续为阴性,平均随访11.25月,MRD无增加.1例CC及RT-PCR阴性,而性染色体FISH为混合嵌合,DD-FISH阳性,监测无MRD增加,临床未治疗,疾病稳定.3例骨髓复发患者的DD-FISH及性染色体FISH均提示MRD明显增加,RT-PCR转为阳性,却只有1例CC异常,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均为DC,DD-FISH阴性,RT-PCR阴性.1例骨活检证实髓外复发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的DD-FISH、CC及PCR均阴性,供受者完全嵌合.结论:间期双色双融合FISH可应用于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RD的监测,其操作简易快速,灵敏度高,且骨髓或外周血均可采用.动态监测能及时发现扩大的白血病细胞克隆.
-
B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B细胞CD34+CD38+和CD34+CD38low/-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比较发病时免疫表型为CD34+ CD38+和CD34+ CD38low/-两组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选取54例初发B-ALL并经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为CD34+的B-ALL患者,根据CD38表达不同将其分为CD34+CD38+组(n=35)和CD34+ CD38low/-组(n=19).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别进行BCR-ABL,TEL-AML1和WT1基因的检测.随访标本利用7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量残留病(MRD),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 28个月),平均随访间隔2个月(1-5个月).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发病时WBC,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及BCR-ABL,TEL-AML1和WT1基因阳性表达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诱导缓解后,CD34+CD38+组微量残留病阳性(MRD+)为28.57%(10/35),CD38low/-组MRD+为68.42% (13/19),CD34+CD38low/-组MRD+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D34+ CD38+组(P<0.01).在复发率上,CD34+ CD38+组有2例,分别在第94天和第245天复发,复发率为5.71% (2/35).CD34+ CD38low/-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36.84% (7/19),中住复发时间263 d(46 -468 d),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本研究以16岁为年龄分界点,CD34+CD38+组16岁以上患者为8人(8/35),CD34+ CD38low/-组16岁以上患者为10人(10/1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34+ CD38low/-患者在成人中比例较高,且CD34+ CD38low/-组在治疗后更易出现MRD+和复发.
-
109例慢性B淋巴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慢性B淋巴系白血病( B-C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应用流式细胞术及一组单克隆抗体,通过双色/三色流式细胞术,采用细胞表面与胞浆联合标记的方法,对109例序贯而来的B-CLL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109例B-CLL均表达CD19,其他B系抗原CD20、CD22、CD23阳性率分别为95.40%、94.50%、86.20%,无1例表达CD10.在105例B-CLL中有28.60%表达FMC-7,36.20%表达CD38.在所有B-CLL中CD5+ B-CLL占86.23%,CD5 - B-CLL占13.76%.对50例B -CLL进行ZAP-70的检测,其中12例ZAP-70阳性.在73例B-CLL中,膜表面球蛋白κ轻链阳性多于λ轻链.结论:了解B -CLL的免疫表型特点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则需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