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增强MR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 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增强M R 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2例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M R I扫描,以手术结果作为对照,总结增强MRI图像表现并计算其对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结果:42例患者中MRI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38例病灶清晰显示,侵及的周围组织或器官与邻近器官间间隙消失,邻近器官与肿块粘连;增强M R I扫描和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96%、96.08%,MRI平扫分别为76.47%、92.31%,增强MR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平扫(P<0.05);增强MRI检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手术检出个数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增强M R I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显示结直肠癌MRI图像特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资料.
-
增强MRI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增强MRI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的40例MRI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患者,对患者进行病情确诊时,同时对病人进行MRI的增强、以及CT的增强等相关内容,对患者进行实时检查.通过对40例病患采用单数号的随机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增强CT病变诊断方法;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增强MRI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具体的病情诊断结果为依据标准,对比增强CT与增强MRI对病患的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结果:对40例病患进行病变诊断时,31例患者为恶性病变,6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对照组的增强CT诊断方法,对于病患胆管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3.0%,对病变的特异度为69.5%,对病变的检测阳性值为88.5%,对病患的阴性预测值为82.0%;观察组的增强MRI对病患病变专断的病情敏感度为89.1%,对病情的特异度为69.4%,对病变的阳性检测值为92.7%,对病变的阴性检测值为64.8%.两种诊断效果之间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MRI对于患者的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效果显著,临床可以根据病患的具体病情特点,采用增强MRI诊断方式开展病变的诊察,通过联合运用两种诊断疗效可以为病患的胆管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推广价值.
-
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92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占位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行CA19-9检查、腹部增强MRI扫描及全身PET/CT扫描,以术后病理或临床综合评价诊断为标准,比较CA19-9、增强MRI和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确诊胰腺癌82例,非胰腺癌10例.CA19-9检查、腹部增强MRI及全身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8.0%、86.6%和92.7%.PET/CT具有较高灵敏度,显著优于CA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ET/CT优于增强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在胰周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的灵敏度分别为46.9%、8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肝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4.5%、72.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结论 PET/CT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灵敏度,优于CA19-9、增强MRI;PET/CT有助于发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病灶,获得更加准确的术前分期,从而避免诊断性剖腹探查手术.由于仍然存在假阴性、假阳性,应该综合其他检查方法对疾病作全面分析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
增强MRI和PET/CT在腹膜假性黏液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增强MRI及PET/CT对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诊断价值及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诊断为PMP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MRI及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或临床综合评价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PMP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 46例患者中确诊为PMP者34例,非PMP者12例.增强MRI及PET/CT检查对PMP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2.0%、9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淋巴结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的灵敏度分别为40.9%、8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肝、脾转移判断方面,增强MRI和PET/CT的灵敏度分别为50.2%、78.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在腹水良恶性判断方面,PET/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PMP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优于增强MRI,且PET/CT有助于发现淋巴结、肝、脾转移情况,并可通过对腹水18 F-FDG摄取的多少,间接判断PMP的良恶性,利于指导临床病理分型,为早期确立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超声弹性成像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的54例同时进行过超声弹性成像和增强MRI检查的临床确诊乳腺癌的患者,以病理作为金标准,分析UE、增强MRI及UE和增强MRI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假阳性率、准确度进行统计,根据结果判断各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率。结果54例患者共73个乳腺病灶UE和增强MRI联合应用的诊断的为准确。结论 UE和增强MRI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
增强CT、MRI与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对于肝癌早期诊断、术前准确分期、血流灌注的评价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各种成像技术的增强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常规应用方法包括增强CT、增强MRI、增强超声等,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择,必要时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螺旋CT、增强MRI及血清VEGF-C水平检测联合诊断直肠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MRI及血清VEGF-C水平检测联合诊断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疑似患者165例,分别给予螺旋CT、增强MRI和血清VEGF-C水平检查,比较各项检查及联合检查针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直肠癌疑似患者经终确诊137例,排除28例,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均高于螺旋CT、增强MRI及血清VEGF-C水平的单独检查,而阴性似然比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诊断的上述指标亦优于螺旋CT和VEG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螺旋CT和VEGF-C各项水平均相近,且全部三项检查间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增强MRI及血清VEGF-C水平检测三者联合诊断在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增强CT及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增强CT以及增强MRI诊断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50例疑诊为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进行增强CT与增强MRI诊断的情况。结果50例患者通过手术病理证实以及病理活检证实,发现病灶共102个,大部分是1.0 cm~3.0 cm;其中增强CT病灶检出率为93.14%,定性准确率为92.16%;增强MRI病灶检出率为94.11%,定性准确率为93.14%;两者比较,增强MRI高于增强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与增强MRI对肝脏良恶性病灶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增强CT与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均定性准确率较高、毒副作用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脊液细胞学联合增强MRI在脑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增强头颅核磁(MRI)在脑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脑膜癌患者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 80例患者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瑞-姬氏染色均找到肿瘤细胞,其中60例首次检测发现肿瘤细胞,另外20例经二次复检查出,增强MRI扫描首次检查查出49例脑异常强化.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检出率为75.00%(60/80),增强MRI扫描检出率为61.24%(49/80),经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增强MRI确诊率为92.50%(74/8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增强MRI是脑膜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确诊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乳腺癌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MRI诊断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文献,对MRI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综述.结果:MRI对于浸润性乳腺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结论:虽然MRI并不是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增强MRI已成为有前途的乳腺检查方法.
-
增强MRI和超声造影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增强MRI和超声造影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增强MRI和超声造影检查,分别在增强MRI与超声造影下测量肌瘤大小和术后无灌注区(NPV)大小,计算肌瘤消融率以及采用肌瘤瘤体显示级别评估标准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增强MRI NPV体积和消融率分别为(82.5±45.5)cm3和(80.6±18.5)%,超声造影为(66.0±52.4)cm3和(72.9±20.0)%(P<0.05);增强MRI图像质量评分为3.8±0.4,高于超声造影2.1±0.8(P<0.05),且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图像有5个肌瘤边界不可见.结论 增强MRI比超声造影更适合用于评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情况.
-
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E)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5例,转移癌9例,治疗病灶总计31个,TAE治疗后1周内行HIFU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 d行CEUS检查,并与同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增强MRI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CEUS观察31个病灶治疗覆盖区,19个(61.3%)在各期均为无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12个(38.7%)病灶边缘或中央局部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提示为肿瘤残存.以终诊断为金标准,CEUS诊断准确性90.3%,增强MRI为93.5%,彩色多普勒超声为48.4%.CEUS与增强MRI在评价肿瘤灭活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肿瘤灭活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DFI (P<0.05).结论 CEUS可较准确地判断HIFU联合TAE治疗后肿瘤灭活程度,可为肝癌治疗近期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早期胰腺癌的影像诊断进展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隐匿,诊断较为困难,超声内镜、多层螺旋CT的进步和新一代对比剂在磁共振的应用,特别是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波谱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胰腺癌影像诊断的效率.
-
PET/MRI检查技术评估胰腺癌肿瘤可切除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ET/MR检查技术在评估胰腺癌肿瘤可切除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8FDG-PET/MRI及增强MRI检查.根据患者的PET/MRI、MRI影像资料分MRI组、PET/MRI组、MRI结合PET/MRI组,对胰腺癌的可切除性分别进行评估,依据患者临床结局及预后对比分析三组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对各组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PET/MRI与增强MRI对肿瘤不可切除性比较,(x2=4.708,P=0.043),具有显著性差异.增强MRI与PET/MRI评估结果比较,在诊断灵敏度(x2=5.103,P=0.037)、特异度(x2 =6.818,P=0.015)、阳性预测值(x2 =5.531,P=0.03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与联合检查评估结果在诊断灵敏度(x2=8.589,P=0.006)、准确度(x2=5.647,P=0.028)、阳性预测值(x2=7.354,P=0.011)、阴性预测值(x2=12.355,P=0.001)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MRI与联合检查在评估结果比较中阴性预测值(x2=4.504,P=0.0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与PET/MRI评估胰腺可切除性肿瘤大小(t=-0.829,P=0.761)、不可切除性肿瘤(t=-0.902,P=0.703)比较无显著差异,肿瘤边界对于手术能(x2 =0.188,P=0.664)否(x2 =0.255,P=0.614)切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MRI与增强MRI检查技术均可用于评估胰腺癌肿瘤可切除性,PET/MR的应用价值更高,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肿瘤可切除性参考信息,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脊柱许莫氏结节增强MRI表现
目的 探讨脊柱许莫式结节(SN)的增强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282例SN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SN的数目、位置分布、增强后表现特征、邻近骨髓信号改变及大小特点,分析上述相关因素与SN的相关性.结果 282例共发现602个SN,其中97例(34.4%) 144个(23.9%)呈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SN多位于腰椎(68.8%),且好发于椎体终板的中后部1/3.强化SN与未强化SN在椎体上、下终板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 =6.09,P<0.05).SN的强化表现形式有完全强化、环形强化和不均匀强化.邻近终板伴或不伴骨髓水肿的SN在增强扫描后是否强化有显著性意义(x2=56.66,P<0.05),强化SN较未强化SN大(Z=-16.47,P<0.05),且在强化SN中,伴邻近骨髓水肿的SN较不伴骨髓水肿的SN大(Z=-3.18,P<0.05),腰痛者的SN较无腰痛者的SN大(Z=-4.61,P<0.05).结论 强化SN好发于腰椎,强化表现形式多样,且较未强化SN大,强化SN中伴骨髓水肿及腰痛者的SN较大,增强MRI对SN血管化的显示及SN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造影和CT/MRI增强检查在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MRI(CECT/CEMRI)在肝内局灶性病变(FLL)的诊断,探讨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74例接受了CEUS和CECT/CEMRI检查的病例,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CEUS诊断准确率达94.6%,CECT/CEMRI诊断准确率达90.6%,CEUS和CECT/CEMRI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结论 CEUS对微小病灶及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CT和MRI.
-
MRI平扫及增强对诊断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成像特征,评估MRI平扫及增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及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的必要性.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病历,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以及与类似疾病的鉴别方法.结果:MRI平扫及增强对病变性质及部位诊断相比其他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结论:增强MRI检查明显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均应作为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超声造影、增强 CT 及增强 MRI 对胆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增强 CT 及增强 MRI 对胆管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和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增强 CT、增强 MRI 及超声造影的术前明确诊断率。结果60例病灶中,43例为恶性病变,17例为良性病变。三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种检查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 CT 及增强 MRI 对胆管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果相当,临床可以根据各个检查技术的特点,为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宜的检查。
-
宫颈癌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模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将宫颈癌超声造影(CEUS)与MRI增强模式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宫颈癌患者首先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而后行增强MRI检查,并对其增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7例宫颈癌超声造影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超声造影及MRI表现为明显强化的病例均为94.73%(54/57);造影剂分布不均匀的病例分别为:CEUS 59.65%(34/57)、MRI 77.19%(44/57),上述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MRI类似,可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宫颈癌 增强MRI 声诺维(sonovue) -
肝脏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 (CECT)、增强MRI (CEMRI)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收集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时行肝脏CEUS和CECT或CEMRI的肝病患者42例,其中37例同时接受CEUS和CECT检查,36例同时接受CEUS和CEMRI检查.观察检查结束后30 min内有否造影剂不良反应,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检查过程中的不适.结果 CEUS和CEMRI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ECT(0比11%).患者做CEUS的VAS评分均低于做CECT或做CEMRI的评分(均为P<0.05).结论 肝脏CEUS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是检查FLLs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