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耳道真皮内痣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右耳反复疼痛流水伴听力下降10余年",2011年8月23日入院.10余年前患者诉在医院取耵聆时出现右耳疼痛出血后,右耳一直反复疼痛流水,有时流水带血性,并多次服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体检:右侧外耳道口见一褐色桑椹样肿物堵塞整个外耳道口,肿物表面见少量脓性分泌物,触之疼痛鼓膜窥不清.耳前耳后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按压耳屏牵拉耳廓疼痛明显.
-
阴茎背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联合包皮环切术修复阴茎分裂痣一例
患者,男性,17岁,发现龟头、包皮局部皮肤黑色病变1月余.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龟头右侧下方近冠状沟处及相应位置包皮内板见黑色皮肤病变,龟头处病变呈近圆形,大小约1 cm×1.5 cm,包皮内板处病变大小约0.6 cm×0.8 cm.病变与皮肤表面平齐,无毛发生长,无破溃及渗出,无触痛(图1).以龟头皮内痣收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局麻下行外生殖器色素痣切除、阴茎背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联合包皮环切术修复.
-
横W形皮瓣推进外眦韧带固定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术后缺损
眼睑分裂痣发生于胚胎时期,上、下睑各半,闭眼时合二为一,成为一块完整的的眼睑色素痣.眼脸分裂痣主要影响容貌,手术切除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以往多采用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的方法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采用横W形皮瓣推进外眦韧带固定和重睑成形术修复6例.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1例,女5例;年龄10~31岁.右眼2例,左眼4例.病理诊断:皮内痣4例,混合痣2例.面积大者上睑为2.2 cm×1.3 cm,下睑2.1 cm×1.3 cm.
-
先天性右上臂巨型皮内痣切除并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主因右上臂大片黑褐色皮损30年,于2011年4月2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出生后不久右上臂即出现一粟粒大黑褐色皮损,无痛瘁,皮损随年龄增长而日渐扩大,近年来增长迅速.既往身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上臂伸侧可见面积约22 cm×12 cm大小黑褐色斑片,其上散在直径0.2~0.8 cm大小不等的黑色丘疹、结节,界清(图1),质硬,无压痛,温痛觉正常.实验室检查:皮损真菌镜检阴性;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B超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学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浅层痣细胞巢、血管周围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胞质内有大量棕褐色色素(图2).诊断:巨型皮内痣.
-
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一些问题
1几种少见痣或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问题1.1皮肤及粘膜的交界痣(Junctional Naevus)交界痣是黑色素细胞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良性痣性增生.它比皮内痣易恶变,尤其是当病变位于常受磨擦部位时,但总体上恶变率较低,故应注意不要漏诊或过诊断,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不少将紧邻表皮或挤压表皮的皮内痣误诊为交界痣(见图1)的病例.
-
哪些黑痣易恶变
每个人身上部有多个黑痣.一般情况下无任何不适,属于正常情况,但也有少数黑痣可能会发生恶变,须引起人们警惕.黑痣起源于黑色素细胞,如发生恶变时会高出皮肤表面.黑痣有毛发生长的,叫皮内痣,多为良性;无毛发生长,高出皮肤表面,颜色淡黑或深棕色的,叫交界痣,有恶变的趋势.
-
腹部全厚皮片移植治疗头面部肿瘤病人的护理
Bowen病、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光线性角化病、皮内痣、陈旧性疣等皮肤肿瘤发生在病人头面部,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影响生命健康,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彻底的治疗方法,2001年11月-2004年11月我科用全厚皮片移植技术治疗头面部皮肤肿瘤1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眼睑肿物325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目的 分析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 对唐山市眼科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25例眼睑肿物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结果 良性病变272例,占83.69% (272/325),前三位为皮内痣,脂溢性角化病,肉芽肿性炎症.恶性病变50例,占15.39%(50/325),前三位为基底细胞癌,基底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癌前病变3例,占0.92% (3/325),均为光化性角化病.结论 眼睑肿物中良性病变常见,多见的是皮内痣,恶性病变中多见的是基底细胞癌.
-
牙龈黏膜皮内痣1例
病人,女,34岁.以右上后牙牙龈隆起伴褐色斑点1个月于2013年1月19日来院就诊.该病人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上颌后牙牙龈隆起,表面见褐色斑点,粟粒大小,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口腔检查:16颊侧牙龈外观隆起,质地中等偏硬,不活动,无压痛,牙龈表面见1 ~2 mm大小不等,呈暗褐色丘疹.黏膜表面未见破溃,牙齿无松动.
-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2岁.因右眼球结膜黑痣增大、增多,1997年9月来我院眼科门诊.追问病史,1995年曾在外院行结膜痣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镜下痣细胞排列成实体团块,条索样结构,痣细胞圆形,多边,卵园形核,色素较多",诊断"右眼球结膜皮内痣".
-
小议黑痣
黑痣是由含有黑色素的痣细胞组成,根据黑痣的皮疹形态和痣细胞在皮肤的不同位置,将黑痣分为三种:交界痣、皮内痣、混合痣.
-
S100 A6蛋白在C型痣细胞和痣小体中呈优势表达:为皮内痣细胞的神经鞘样分化提供依据
-
皮内痣并发发疹性毳毛囊肿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因右季肋部黑褐色丘疹10年,发现周边红晕1周,于2008年12月31日至我科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季肋部出现一约粟粒大黑褐色丘疹,皮损渐增至绿豆大,无痛痒,一直未治疗.1周前患者偶然发现丘疹周边出现红晕,无明显不适,因担心恶变而来就诊.否认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女阴部位特殊形态皮内痣误诊为尖锐湿疣1例
患者女,34岁,已婚.因左侧小阴唇肿物疑为"尖锐湿疣"来我科就诊.患者诉10余年前发现左侧小阴唇外侧面有一肿物.初时如黄豆大小,表面光滑柔软,无不适感觉,对生活无影响,多年来无明显增大.近3个月来感觉肿物迅速长大,表面生出"肉刺".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尖锐湿疣".未接受治疗处理,转来我科.否认婚外性接触史,丈夫无性病史.
-
小阴唇葡萄状巨大皮内痣1例
患者女,28岁,右侧小阴唇起肿物并逐渐增大3年.皮肤科检查:右侧小阴唇有一片约4.5em×5cm×0.5cm~1cm绿豆至成人指头大赘生物,状如葡萄,皮损融合,表面光滑呈棕红色及深褐色.全部皮损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一次性切除.活组织检查报告:皮内痣.诊断为小阴唇葡萄状巨大皮内痣.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复发.
-
皮内痣并发表皮囊肿伴异物肉芽肿反应1例
患者男,35岁.因右侧枕部小结节2个月,伴周边红晕1周,于2014年2月1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右侧枕部发现一米粒大皮下结节,无痛痒,未予重视及处理.1周前结节明显增大、红肿并伴轻微触痛.患者否认局部外伤、用药史及系统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右侧枕部一黄豆大淡红色结节,边界清楚(图1A),表面光滑,覆有少量毛发,周围局部皮肤轻微红肿(图1B),质地适中.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临床疑诊断为表皮囊肿.予肿物切除术.
-
皮内痣1例
患者女,29岁.右侧腋前线黑色、无痛性斑丘疹20余年.初起时呈黄豆大,表面粗糙,色深,边缘清楚,无疼痛,无瘙痒,于2年前怀孕4个月期间斑丘疹增大明显,色泽较前变浅,呈椭圆形,边缘较清楚,上有毛发生长,无疼痛及瘙痒等.孕4个月后皮损变化缓慢,产后停止变化.患者于2012年7月来院就诊.
关键词: 皮内痣 -
大汗腺囊瘤并发皮内痣
患者男,55岁.主诉:右眼内眦黑褐色丘疹10余年,增大1年余.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右眼内眦出现一约绿豆大黑褐色丘疹,表面光滑,不随季节变化而改变,1年前丘疹稍增大,以睡眠不足或饮酒后为甚,丘疹颜色无改变,无其他不适,未曾诊治.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其他遗传病史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
小汗腺汗腺瘤1例
皮肤汗腺肿瘤比较少见,笔者临床诊治小汗腺汗腺瘤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主因右上颌上方表皮增生物10年未到我院皮肤科就诊.10年前发现右上颌表皮长出一黄豆大结节,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近1年来肿物增大明显,同时洗脸时不经意摩擦经常出现破溃、渗出.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T 36.8℃,P 75次/min,R 18次/min,BP 120/mmHg,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科检查:右上颌可见一玉米粒大结节,灰蓝色,表面局部破溃,可见褐色结痂.临床初步诊断:皮内痣.
-
右面部大面积黑痣1例
患者,女,8岁.1997年11月14日来诊时见右侧面颊部有黑色素痣,面积较大.近年黑色素痣逐渐长大,无不适感,查体见右面部大片黑痣,上缘在眉弓下方,下至鼻前孔下方,前起鼻根部鼻翼旁,后至外眦垂直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为8cm×4cm,皮肤稍粗糙不平.诊断为面部黑痣.1997年11月1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首次手术,纵形切除面颊部6cm×1.5cm,斜横形切除鼻前孔处2cm×1cm,即痣面积的1/5.此后于1998年10月10日、1999年10月16日、2000年10月3日、2003年10月6日分5次将痣全部切除干净,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诊断为皮内痣,随访1年,眼、耳、鼻、口唇外形保持正常位置,两侧面颊对称,皮肤色泽、弹性均良好,瘢痕不显,患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