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张器在中面部黑痣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勇

    中颜面部是人体功能结构及形态外表重要的部位之一,面积较大的黑毛痣切除后皮肤缺损往往不能直接缝合,采用传统植皮后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均有明显差异而影响美容效果.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们采用软组织扩张器技术修复切除中面部黑毛痣后创面共31例,取得良好效果.

  • 头面部黑痣的综合手术治疗

    作者:胡晓根;庄洪兴;杨庆华;赵延勇;蒋文杰;刘暾;李学川

    黑色素痣是临床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在人体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头面部黑痣明显暴露,影响美观、形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同时,少数黑痣有演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一旦恶变,死亡率高.因此,医学专家主张对头面部影响外观或有恶变可能的黑痣早期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

  • 面部黑痣的治疗

    作者:王欣;王冰;林格

    目的 总结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以来用多种方法治疗的122例面部黑痣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选择主要依据黑痣的大小、部位、性质.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 面部黑痣 治疗方法
  • 面部黑痣的治疗

    作者:彭海涛;雷英;张兰芳;田超;张海英

    目的:总结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以来用多种方法治疗的187例面部黑痣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选择主要依据黑痣的大小、部位、性质.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应注意把握治疗中勿发生器官移位,应减少切口疤痕和防止血肿与感染等.

    关键词: 面部黑痣 治疗方法
  • 右面部大面积黑痣1例

    作者:马玉起

    患者,女,8岁.1997年11月14日来诊时见右侧面颊部有黑色素痣,面积较大.近年黑色素痣逐渐长大,无不适感,查体见右面部大片黑痣,上缘在眉弓下方,下至鼻前孔下方,前起鼻根部鼻翼旁,后至外眦垂直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为8cm×4cm,皮肤稍粗糙不平.诊断为面部黑痣.1997年11月1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首次手术,纵形切除面颊部6cm×1.5cm,斜横形切除鼻前孔处2cm×1cm,即痣面积的1/5.此后于1998年10月10日、1999年10月16日、2000年10月3日、2003年10月6日分5次将痣全部切除干净,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诊断为皮内痣,随访1年,眼、耳、鼻、口唇外形保持正常位置,两侧面颊对称,皮肤色泽、弹性均良好,瘢痕不显,患者满意.

  • 耳背带软骨膜皮片移植修复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损创面

    作者:段伟强;岑瑛

    目的 探讨耳背带软骨膜皮片(perichondrial cutaneous graft,PCCG)移植修复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损的效果,并比较不同部位的疗效差异. 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29例面部不同部位黑痣患者.男11例,女18例;年龄3~25岁,中位年龄11岁.其中上睑黑痣5例,鼻部黑痣15例,面颊部黑痣9例.黑痣范围1.2 cm×1.0 cm~4.0 cm×2.2 cm.黑痣切除后采用PCCG移植修复创面,移植皮片范围为1.5cm× 1.5cm~4.2cm×2.5cm.随访时患者对受区局部颜色、瘢痕增生、平整度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不同部位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耳背PCCG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5个月,平均10个月.29例PCCG移植至受区后颜色匹配好,无明显色素沉着,瘢痕增生轻微,其中鼻部皮片平整度良好,眼睑皮片平整度稍差.疗效满意度评分比较显示,在颜色方面3个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增生方面,鼻部评分显著高于面颊部和上睑(P<0.05),面颊部和上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整度方面,面颊部和鼻部评分显著高于上睑(P<0.05),面颊部与鼻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评分:面颊部和鼻部评分显著高于上睑(P<0.05),鼻部评分也高于面颊部(P<0.05). 结论 耳背PCCG移植修复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损具有与受区良好的颜色匹配,在修复鼻部黑痣切除后缺损时瘢痕增生和平整度方面也令人满意.

  •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和黑痣

    作者:于燕;徐红霞;邹曰坤

    目的:介绍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黑痣的方法.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7月,共16例面部大面积瘢痕或黑痣患者采用上臂内侧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面部瘢痕患者14例,面部黑痣2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8 ~ 36岁.手术分三期进行,一期在面部病变同侧上臂植入扩张器,持续注水约3个月,二期行皮瓣延迟术,三期将上臂内侧皮瓣带蒂转移,病变切除.四期断蒂.结果:1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皮瓣颜色接近面部周围皮肤,局部瘢痕牵拉畸形者亦改善明显,随访6~12个月,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上臂内侧皮瓣为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病变的良好选择.

  • 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治疗婴幼儿颜面先天性黑痣

    作者:田佳;范金财;刘立强;甘承;冯苏云

    目的:探讨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在临床治疗婴幼儿面部先天性黑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3月~2009年5月采用耳后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治疗3岁以内面部黑痣患者7例,大小自3.5cm×1.5cm~5cm×3.5cm.结果:所有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经6个月以上随访,外观质地色泽接近周边皮肤,未见明显皮肤收缩,功能满意.结论:耳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治疗面部较大面积先天性黑痣操作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尤其对于难以配合不易实施复杂治疗的幼儿患者尤为适宜.

  • 以颞浅筋膜岛状瓣为携带的扩张预构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焦鹏;刘元波;唐欣;朱姗;甄文俊;欧阳小康

    目的:探讨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为携带的扩张预构皮瓣的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和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应用于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探测出颞浅动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颞浅筋膜岛状瓣,筋膜瓣的大小为5×4cm~8cm×7cm(平均为6.8cm×5.2cm);分别在颈部、耳后乳突区和额部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皮肤软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该腔隙内,舒展地固定于已剥离好的腔隙的皮瓣深面,在筋膜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扩张器.注水完毕后,进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筋膜瓣为携带的预构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预构皮瓣的大小为8cm × 4cm~17cm×7cm(平均11.89cm×6.39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另行植皮修复.为确保皮瓣转移安全,对7例预构皮瓣进行了术前延迟处理.结果:临床应用10例,其中预构颈部皮瓣4例、预构耳后乳突区皮瓣5例、预构额部皮瓣1例.除1例耳后乳突区预构皮瓣发生远端小面积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耳后供瓣区区需另行植皮修复外,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4.05个月.结论:皮瓣预构技术可摆脱人体固有的皮肤血管构筑的限制,在原不存在轴型血管的部位形成轴型皮瓣,或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轴型皮瓣,是对传统皮瓣形成技术的一种改良,是皮瓣外科学领域的一项新进展.组织扩张技术在皮瓣预构中的作用,除可促进皮瓣的新生血管化,提供更大面积的薄型皮瓣外,还有助于皮瓣供区的关闭,降低供瓣区继发畸形的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