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志高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稳定性训练方法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06-2009年收治的30例慢性的非特异性的腰痛患者作为本组实验的研究对象,将30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磁热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腰椎稳定性的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疼痛与功能障碍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腰痛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P<0.05.结论 腰椎稳定性训练方法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实时超声引导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解涛;戈含笑;李萌;佟思宇;张晓敏;贾子善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某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016年7月-2017年9月就诊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1例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为观察组,30例进行非超声引导下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为随机组,经过8周的训练,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腹横肌厚度、收缩率和功能障碍评分(ODI)等指标的影响,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数理统计,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8周的运动控制训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评分(VAS)有显著性降低(P=0.011<0.05),功能障碍评分指数(ODI)有显著性降低(P=0.019<0.05),腹横肌休息和收缩时的厚度以及收缩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7<0.05,P=0.033<0.05,P=0.004<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运动控制训练可以有效减轻非特异下腰痛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 现代宫廷理筋术评估及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个体化综合方案的专家共识

    作者:刘彦超;贾佃萍;江浩;尚海;于长禾;刘长信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据推拿专家临床经验及研究,形成初步方案,采用专家共识会议的方式形成非特异性腰痛的评估方案及3套现代宫廷理筋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具体方案,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可重复性,适用于将现代宫廷理筋术作为干预措施进行RCT研究.

  • 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非特异性腰痛52例

    作者:尹佩玉;王国军;韩庭良;张钲敔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对非特异性腰痛血清NOS、GM-CSF水平变化及疼痛程度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治疗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药物穴位注射及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和熏洗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y scale,VAS)的影响,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NOS、GM-CSF水平的检测,采用JOA脊柱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χ2=9.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JOA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S、GM-CSF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OS、GM-CS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疗效确切,改善患者脊柱功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NO及GM-CSF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

  • 贺氏火针疗法配合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鹏;郭静;刘慧林;王少松;王桂玲

    目的 观察贺氏火针疗法配合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按照是否同意火针治疗分配到火针组和毫针组各60例,毫针组给予毫针针刺双侧肾俞、大肠俞、悬钟、申脉、昆仑、环跳穴,留针30 min,每周3次.火针组在毫针组基础上选取双侧肾俞、大肠俞、阿是穴,予贺氏火针点刺,每周2次,在毫针治疗之前进行.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火针组临床显效率为75.0%,毫针组为41.7%,火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P<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 明显降低(P <0.05或P<0.01),且两组间比较火针组较毫针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 贺氏火针疗法配合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腰痛症状和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毫针治疗.

  • 呼吸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

    作者:范星月;闫博馨;丁家喻;高强;徐若男;刘波;王雪

    目的 观察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呼吸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6月,60例N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核心力量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t>4.173,P<0.001),观察组ODI评分明显降低(t=3.875,P<0.01);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595,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3.874,P<0.05).结论 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呼吸训练,可进一步减轻NLBP患者疼痛,改善功能.

  • 多点多轴悬吊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表面肌电研究

    作者:孙悦;潘伟超;孙武东;徐亮;汤从智;赵祥虎;蔡倩;马明

    目的 通过表面肌电图探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24例单侧NLBP患者(NLBP组)随机分为动态组(n=12)和静态组(n=12);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NLBP组均采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训练,动态组选择仰卧位骨盆上移训练,静态组选择仰卧位腰椎中立保持训练,共训练10 d.治疗前后测量痛侧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照组测单侧多裂肌AEMG.结果 治疗前,静息位及骨盆上移时NLBP组AEMG明显高于对照组(t>3.209,P<0.01),中立保持位NLBP组AEMG低于对照组(t=-2.364,P<0.05).治疗后NLBP组各体位AEMG均改善(t>2.982,P<0.01),静息位和中立保持位AEMG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F<2.921,P>0.05),骨盆上移AEMG动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静态组(P<0.001).治疗后,静态组和动态组VAS均显著降低(t>10.416,P<0.001),静态组显著低于动态组(t=-4.389,P<0.001).结论 NLBP患者疼痛肌肉出现特异性表面肌电改变;多点多轴悬吊训练通过改善腰部核心肌群产生治疗作用,且静态保持训练比动态上抬训练效果更佳.

  •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黄墩兵;周凡萍;黄赛娥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搜集悬吊运动疗法治疗CN-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789例患者.悬吊运动疗法在改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1.15,95%CI(-1.41,-0.90),Z=8.82,P<0.00001]和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ODI)评分[MD=-1.29,95%CI(-1.80,-0.78),Z=4.94,P<0.00001]方面优于物理治疗;悬吊运动疗法在改善VAS评分[MD=-0.94, 95% CI(-1.52,-0.37), Z=3.21, P=0.001]和ODI评分[MD=-5.96, 95% CI (-9.41,-2.51),Z=3.38,P=0.0007]优于其他运动疗法,但悬吊运动疗法在改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PRS)评分方面与其他运动疗法无显著性差异[MD=0.35, 95% CI (-0.23, 0.93), Z=1.19, P=0.23];悬吊运动疗法在改善VAS评分方面与中医疗法无显著性差异[MD=-5.29,95%CI(-20.27,9.70),Z=0.69,P=0.49].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受限.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及质量不高,上述确切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黄雷;李军汉

    目的:对比分析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作用,以寻求NLBP防治的佳力量训练方法,为NLB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40例确诊的NLBP患者随机分为躯干等速肌力训练组(实验组)和腰腹肌功能锻炼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法和腰腹肌功能锻炼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指地距离(FFD)、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量表(OSW)以及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PT)及相对峰力矩(PT/BW)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SW积分指数及FFD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在60°/s和90°/s角速度下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PT)及相对峰力矩(PT/BW)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在VAS、OSW积分指数、FFD及PT、PT/BW指标上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对治疗NLBP均具有显著疗效,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在疗效上比较不具显著差异.

  •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任大江;李放;杜随勇;张志成;孙天胜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共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72例,其中获得长期随访者41例.病变部位:L3/4节段7个,L4/5节段38个,L5/S1节段13个;单间隙病变者28例,多间隙病变13例(2间隙病变9例,3间隙病变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3年、术后5年采用患者主观满意度(Macnab标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患者术后发生椎间盘炎,再次入院保守治疗56d后出院.随访60~84个月,平均67个月.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3年及5年VAS评分分别为7.9±0.7分、3.4±0.5分、2.5±0.7分、2.9±0.4分、2.5±0.4分.对应时间点的ODI评分分别为58.9±6.1分、42.1±4.2分、25.8±3.8分、25.4±4.0分、23.0±2.9分;术后1周时优良率为87.9%,术后1年优良率72.4%,术后3年优良率67.7%,末次随访优良率为63.1%,其中单间隙患者优良率81%,多间隙优良率为42%.结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非特异性腰痛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短期、中期临床疗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优良率下降.

  • 作者:

    关键词:
  • 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躯干旋转力量及其与腰痛的关系探析

    作者:尚学东;王安利;赵亮;李伟;张乐伟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躯干双侧旋转力量的差异及其与运动员腰痛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将16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腰痛组和健康组,通过等速测力系统对两组运动员的躯干旋转力量(PT)、躯干双侧旋转力量比(正手侧/反手侧)进行测试.结果:角速度为60°/s时,健康组和腰痛组的躯干正反手侧大旋转力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角速度为120°/s时,健康组的躯干正反手侧大旋转力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腰痛组的躯干正反手侧大旋转力量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角速度为60°/s和120°/s时,健康组与腰痛组之间躯干正反手侧大旋转力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健康组的正手侧旋转/反手侧旋转力量比值大于腰痛组(P<0.05).结论: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存在躯干双侧旋转力量失衡现象,提示躯干旋转力量失衡过大可能是导致乒乓球运动员腰痛的原因之一.

  • 中药离子导入结合腰背部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122例分析

    作者:李晓

    目的 研究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与腰背部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2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观察组为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腰背部功能锻炼方法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采用常规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VAS评分指标数据.结果 采用中医手法治疗的观察组的腰部疼痛VAS评分指标数据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腰背部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治疗的临床循证

    作者:何成奇;丁明甫

    非特异性腰痛为腰骶部疼痛,就其康复治疗进行循证,在cochrane图书馆收集了11篇文章,系统评价了针灸、推拿、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 脊椎矫正枪技术修复骨骼组织细胞产生拉应力及压应力的作用

    作者:杨杰华;冼晓琪;区大明;孙静;邓君

    背景:研究报道,美式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脊椎矫正枪与传统推拿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脊椎矫正枪技术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应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78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脊椎矫正枪治疗,n=39)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n=39);两组治疗2周后均要求进行腰肌体操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选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定;以及临床治愈率和安全性对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 <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P<0.01)。说明脊椎矫正枪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传统推拿。临床治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师工作强度降低和效率提高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脊椎矫正枪治疗可在不同密度组织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尤其是在骨与肌腱、骨与软组织之间及骨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物理效应,可以迅速解除非特异性腰痛所致腰痛和腰部运动功能障碍,能够提高治疗师工作效率和减少对治疗师手腕关节的损害;也证实了脊椎矫正枪智能器械手替代传统推拿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 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态:时空和动力学参数特征

    作者:陈晓蓝;王琳;梁孝天;李玉;刘海涛;王博;何辉;刘春雨

    背景:非特异性腰痛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步态训练可以有效处理慢性腰痛.研究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态有助于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步态再教育内容.目的:通过比较健康青年人与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态时空和力学参数,以期发现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患者步态特征,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诊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共65例志愿者参与试验,其中健康青年人3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5例,用LORAN足底压力2 m平板及配套步态测试系统测试其常速走的步态.结果与结论:①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组步长对称指数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站立相对称指数、单支撑时间对称指数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②健康对照组两侧步态时空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组右侧步长、足偏角显著大于左侧(P<0.01,<0.05);右侧站立相、单支撑相显著长于左侧,左侧双支撑相长于右侧(P均<0.01);③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组初始双支撑相、单支撑、终末双支撑相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对称指数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5,<0.01,<0.05);④结果提示,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常速走步态比健康青年人更不对称,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过多的应用优势侧肢体提供支撑;在对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进行步态再教育时,需考虑对患者不对称的肢体支撑模式进行调整.

  • 传统中医“骨歪”认识溯源及其对非特异性腰痛潜在发病原因启示

    作者:高明月;朱立国;荣光;朱波

    该文首先梳理传统中医伤科对“骨歪”的认识,通过对“骨歪”之病名出处、含义、与之相关的伤科用语及治疗方法进行理论溯源,得出中医“骨歪”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具有前、后、左、右、旋等更立体的内涵,并结合现代医学对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得出中医“骨歪”与非特异性腰痛之间具有潜在的相关性.但现代医学对非特异性腰痛和中医“骨歪”理论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故文末提出未来中医“骨歪”致病因素的临床研究思路,为进一步开展非特异性腰痛传统中医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通督温阳针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

    作者:韩兴广;徐道明;陆斌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通督温阳针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核心肌群训练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通督温阳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腰腹肌等长收缩值.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和腰腹肌等长收缩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腰腹肌等长收缩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通督温阳针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

    作者:周世民;周勋宣

    目的观察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术、脊神经后支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更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措施.方法将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脊神经后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近期及远期效果无差异.结论脊神经后支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痛苦程度减少、经济负担减轻、并发症降低.

  • 悬吊运动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栋;张鹰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0例,均接受为期6周的悬吊运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3个月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结果:NPR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评分结果显著降低(P<0.05);治疗6周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悬吊运动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非特异性患者的腰痛程度,有效改善其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