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和平女神"远征法兰西赵社长激惰青演绎"和平颂"
4月15日,承载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推进和平美好心愿的世界和平女神雕像从广州启运往法国诺曼底,以纪念二战时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60周年.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作为主办方之一,社长赵文祥应邀参加了启运仪式.
-
严重胸部创伤的临床救治进展
胸部创伤在平时或是在战时,无论其发生率或危害程度,在创伤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严重创伤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儿童和青年人群中则居第一位[1].专家们预测,21世纪创伤人数将会成倍增加[2].
-
世界博览会期间色标管理模式在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
门急诊输液室的特点是随机性强、流动性大、病种多样、用药品种繁多,此种状态易造成输液环境嘈杂和输液病人的不便,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且存在着很大的护理安全隐患<'[1]>."安全色"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用各种醒目的颜色告诉士兵各个区域的危险级别.195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安全色标技术委员会",给予各种颜色以特定的含义,其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对威胁安全和健康的物体和环境做出尽快地反应,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
《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国际交流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迎接信息时代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应具备的能力之一.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各高校力争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尤其是在高校的护理教育中,由于复合型护理人才越来越成为护理专业之所需,加上国际上护士严重短缺等因素,都要求护生必须掌握英语,不仅能懂日常用语,还应掌握专业英语[1].因此,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成为护理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双语教学.现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战备用便携式输液架
在战备和院前急救输液过程中,输液瓶往往需要护士手持,或者在行进中应用常规输液架挂瓶,路途颠簸,输液瓶极易脱落而影响治疗,且携带不方便.针对上述常规输液架在特殊场合中应用的不足,特自行设计一种便携式输液架,用于平时或战时,院前抢救,家庭输液,野战训练,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
YS-军用多功能移动式清创缝合床的研制与应用
急诊清创缝合术是战时处理各种创伤必要而有效的手段,现有四肢的冲洗车功能单一,在治疗过程中常需对病人进行搬动或翻转,移动肢体,既不利于稳定病情,又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还会给医生手术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经过2 a时间研制出YS-军用多功能移动式清创缝合床,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微型便携式输液加压器的研制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加压输液治疗很常见也很重要,常用操作方法包括:注射器反复多次抽取一定的空气注入液体瓶内;挤捏推赶输液皮条达到快速补液;对于软包装液体亦可利用血压计袖带进行加压输液,且必须人工持续挤捏输气球;条件好的医院采用微量输注泵进行加压输液但因价格昂贵、成本大,且战时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无法使用.
-
卡式止血带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止血带大多为一根普通的橡皮管,应用时将其围绕规定的肢体拉长打结、固定,将局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流通暂时阻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该止血带操作程序比较复杂、时间长、止血不彻底,特别在战时任务多、情况急的条件下,常常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了克服以上不足,从实践出发,对平时用的止血带作了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卡式止血带,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该设计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02 2 39012.X.现介绍如下.
-
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脏器破裂的诊断价值
腹部损伤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多见,其发病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多数腹部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死亡率高达10%~20%.
-
脑电图对外伤性癫痫的诊断价值
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是继发于脑损害引起的癫痫样发作,占所有癫痫的5%,症状性癫痫的20%,战时颅脑损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高达34%。 PTE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部外伤痊愈后多年突然发作。因此临床上对PTE的诊断尤为重要,涉及到患者是否进一步治疗,生活质量、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现实因素,这是一个巨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现将我院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21例PTE患者,就脑电图表现具体分析其在PTE诊断中的价值。
-
以健康管理推动分级诊疗——厦门市医改调研报告(节选)
1 厦门市以慢病管理破解分级诊疗难题解决公立医院“战时状态”“人满为患”问题是习总书记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长期以来,推动分级诊疗、缓解公立医院就医压力也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一些针对性措施在部分地区实行,例如实行差异化医保报销、强制基层首诊、延长社区服务时间等政策措施,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就医患者流向三甲公立医院的趋势愈发明显.2012年以来,厦门市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医改政策,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在推动分级诊疗、缓解群众看病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厦门市探索出的“三师共管、上下联动”模式,打破了原有不同医疗机构的壁垒,使得各级医疗机构从竞争关系转化为协作关系,为结束我国公立医院“战时状态”、推动分级诊疗常态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下一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
坑道入驻前后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变化与评价
坑道是战时作战和平时演练的重要场所,由于深入地下,其环境结构与地面建筑有很大不同,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与外界有明显差异,直接影响入驻人员健康.
-
烧中复合伤大鼠肺组织vWF和弹力纤维的量化研究
烧冲复合伤是平战时均较常见的一种伤类,其损伤的靶器官是肺脏[1-3].伤后肺脏可见明显充血、水肿、出血,尤其肺血管损伤明显[4].
-
下颌骨骨折43例疗效评价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中以颌面诸骨为支架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暴露,无论平时或战时都容易受到创伤,所伴发的颌骨骨折是常见的一种损伤,对颌骨骨折的治疗既要恢复病人良好的咬合关系,达到功能重建又要大限度地恢复面形,完成形态重建,来保证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我科自2000年至2008年8月,收治了下颌骨不同部分的骨折病人43例,报告如下.
-
烧伤复合伤24例临床治疗体会
烧伤复合伤虽多见于战时,但平时亦非少见,特别是近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伤增多造成,其受伤机制复杂,伤情重,诊疗困难,病情反复,伤残率及伤亡率均高[1].笔者对我院1999~2008年收治烧伤复合伤患者24例,报告如下.
-
平、战多功能便携箱式桌椅的研制与应用
平时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户外活动逐年增多、儿童就餐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战时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发生改变,现有的桌椅已无法满足需求.
-
列车医疗队运送地震伤员的护理
列车医疗队是为战时护送伤员组建的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疗队.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该医疗队是我军唯一担负灾区伤员后送的专业医疗队,从医疗队上列车前的物资、救护器材的准备到伤员上列车前的验伤及运送途中的伤员救治和护理,再到抵达目的地后的分送,经过几次不断地转运患者,详细地研究并制定一系列标准.5月18-28日,列车医疗队完成了从绵阳到西安、武汉、石家庄、天津、太原和北京的多次铁路伤员后送任务,行程一万多公里,运送伤员1048例,均使伤员安全到达目的地,在这次大灾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作者亲自参加护送75例,现报道如下.
-
氦氖激光微波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烧伤是平时和战时常见的创伤之一,临床上常用氦氖激光和微波治疗其久治不愈的创面,但对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氦氖激光、微波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
重视血管损伤的诊治原则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血管损伤都是导致伤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非战时外伤病人中约2%有血管损伤.
-
战时成批烧伤的救治
战时烧伤,尤其是成批烧伤救治是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