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科轮状病毒感染163例特征分析

    作者:张先红

    目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婴幼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流行特征,为RV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课题采用胶体金法对320例腹泻患儿进行RV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RV抗原阳性163例,其中男108例,女55例,总检出率为50.93%。来自农村的患儿RV抗原阳性率高,为62.03%,几乎是市区的2倍。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以1月高,阳性率达到65.31%,有明显季节性。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2岁以内,其中以6~12个月RV阳性检出率高,为63.36%。结论 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胶体金法检测RV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 0~5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李彬;郭娇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0~5岁婴幼儿患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2543例检测结果中有845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33.2%;其中10月至12月阳性率高,为78.7%;4月至6月低为2.8%,0~1岁、1~3岁、3~5岁的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9.2%、12.7%、6.3%。经统计学分析,季节和年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好发于3岁以下,其中以0~1岁的婴儿发生率较大;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临床特征是腹泻、呕吐、脱水及发热,少数患儿有惊厥,应注意加强秋冬季节防患。

  • 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飞;陆晓萍;马爱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75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5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和心电图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可有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所致的心肌损害.

  • 重庆婴幼儿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廖炀;陈军华;朱朝敏;许红梅;刘作义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轮状病毒,然后用巢式RT-PCR方法进行VFr7(G)、VP4(P)基凶分型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507份大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50.69%(257/507).147份轮状病毒VP6基因阳性标本中G分型结果:G1型占40.14%(59/147);G2型6.80%(10/147);G3型17.01%(25/147);G4型2.04%(3/147);G9型0.68%(1/147);尚有49份未能分型,占33.33%(49/147).P分型结果:P[8]型占60.54%(89/147);P[4]型占6.12%(9/147);P[9]型和P[10]型各有l例,分别占0.68%(1/147);尚有47份未能分型.G、P型别组合常见的是GI/P[8]型,占58.93%(33/56).各G、P型别间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P分型结果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G分型显示出多样性特点,P分型仍以P[8]型占优势.

  • 29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临床观察

    作者:冀元元;李玉东;李纲

    目的:对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共纳入29例入住该院小儿科的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脱水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儿中心电图异常18例,主要表现为 Q-T间期延长、ST-T改变、期前收缩、低电压等;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3.9±7.9)U/L,肌酸激酶(CK)水平为(204.3±7.6)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为(25.9±5.1)U/L,肌钙蛋白 T(cTnT)水平为(0.14±0.04)μg/L,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血清 LDH、CK、CK-MB及 cTnT亦随之增高(r=0.72、0.77、0.74、0.73,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水平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勇;彭静君;李颖;李青;黄波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对该院儿科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收住入院的38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复合脉冲磁性治疗(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8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基础上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结论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好,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中推广应用.

  • 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若谷;辛晓莉

    目的:观察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4组,分别为对症治疗组,甘草锌治疗组,秋泻灵治疗组和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组,各组分别治疗并判定疗效。结果对症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7.5%,平均病程(6.44±0.79)d;甘草锌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2.5%,平均病程(5.82±0.55)d;秋泻灵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5.0%,平均病程(5.66±0.50)d;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5%,平均病程(4.78±0.50)d。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组疗效比秋泻灵治疗组、甘草锌治疗组和对症治疗组更为显著(P <0.05)。结论秋泻灵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腹泻患儿的治疗时间。

  • 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莹;丁素芳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统计该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2.6%,消化道感染占总感染的18.8%,消化道感染以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25例院内获得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均在住院1周左右排黄色稀糊状粪便,每天4~6次不等,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及轻到中度脱水.所有患儿均无呕吐及惊厥发生,且通过给予静脉补液或口服加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后,均在发病后3~5d大便转正常.结论 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秋冬季发病为主,是新生儿院内消化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 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德美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改变.方法 将420例RV检查阳性和RV检查阴性腹泻婴幼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其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RV肠炎患儿的心肌损伤症状较轻,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心肌损伤的依据,以便及早对症治疗

  • 儿童轮状病毒特点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廖玉蓉;范涛(综述);王国刚(审校)

    轮状病毒(RV)是一种呼肠病毒科的病毒,其组成是一种双股RNA(dsRNA)。RV是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根据国外统计,几乎所有5岁以内的儿童都由于各种原因感染过RV,并且感染率高为6个月至2岁的幼儿[1]。RV 不仅会引起患儿出现腹泻,严重者甚至会致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在发展中国家所有因为肠炎而住院的患儿中,有30%~70%是因为RV 感染,其中约有44万RV 感染患儿死亡[2]。据可靠统计,我国每年因患RV 而导致腹泻的婴幼儿在1800万左右,其中因为严重病变导致的死亡竟高达3×104~4×104,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发展[3]。因此,对RV感染的预防和发病机制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较新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及综合利用,对儿童RV感染的特点以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 某院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吕会礼;彭华保;何志刚;陈玉琼;邝晓敏

    目的:探讨该院住院婴幼儿急性腹泻A组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了解A组RV性肠炎在婴幼儿急性腹泻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入住该院的358例3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358份标本中A组RV阳性152份,阳性检出率为42.46%。发病高峰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29 d至1岁组患儿发生A组RV腹泻所占比例大[46.51%(120/258)]。结论 A组RV是3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节。

  •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白细胞改变研究

    作者:李一柯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与健康幼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值和淋巴细胞值,探讨感染轮状病毒的患儿白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53例患儿(轮状病毒组)的手指血标本,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8例幼儿(健康对照组)的手指血标本,使用希森美康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两组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白细胞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轮状病毒组的中性粒细胞值较高,淋巴细胞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腹泻和粪便隐血阳性患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值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变化的监测指标。

  • 某院2015年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陈永平;李祥莉

    目的:分析重庆市綦江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侧面了解綦江地区婴幼儿RV感染的现状。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该院2015年1~12月儿科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1039例进行A群RV定性检测。结果 1039例腹泻患儿中,RV阳性219例,阳性率为21.1%。RV阳性率按年龄段分布:<6个月28例占12.8%,6个月至1岁101例占46.1%,>1~2岁65例占29.7%,>2~5岁21例,占9.6%,>5岁4例,占1.8%。RV阳性率按月份分布:以12月阳性率高,达52.1%;其次是1月,达48.9%;再次是11月及2、3、10月,分别达34.4%、25.0%、22.6%和16.0%;其他月份阳性率均小于10.0%。结论綦江地区婴幼儿RV感染以秋冬季为高发季节,以6个月至1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2岁次之。在秋冬季节,6个月至2岁婴幼儿应作为RV感染的重点防治对象。

  • 去乳糖奶粉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贞;王斌

    目的 探讨去乳糖奶粉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甲组: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丙组:在乙组基础上加去乳糖奶粉.甲、乙组在上述治疗期间进行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丙组给予去乳糖奶粉.观察患儿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甲组治愈率为55.0%(11/20),乙组治愈率为65.0%(13/20),丙组治愈率为95.0%(19/20).三组患儿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儿治愈率高.丙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甲、乙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去乳糖奶粉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芳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婴幼儿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联用组32例、喜炎平组37例和利巴韦林组35例,分别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判断三组疗效。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R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疗效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李瑛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院内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童院内感染的重要构成.因此,对轮状病毒肠炎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十分必要.本文就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控制阐述如下.

  • 轮状病毒感染研究现状

    作者:刘崇海;魏钰书

    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感染是波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发生在婴幼儿,近年研究发现RV也可引起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本文从病原学的不同群和类型,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采用经典检测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等方法诊断RV感染以及适宜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防止并发症、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预防和治疗进行阐述.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的措施是服用RV疫苗,发展新一代更高效、更廉价、肠道外接种的疫苗是将来的方向.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素玲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秋季,又称秋季腹泻,南方以秋冬两季高发,发病率高.2001~2003年用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9例,收到满意效果.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粪便检查分析

    作者:莫非;张敏;周黔;夏曙华

    轮状病毒(H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1],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重视腹泻病人粪便中病原的检测,为了解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于2001年10月~2002年2月,采用ELISA药盒对我院临床诊断为秋季腹泻小儿233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玲

    观察莪术油与病毒唑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病61例,随机分成两组,莪术油组(治疗组) 32例,病毒唑组(对照组)29例,莪术油以10 mg/(kg·d),病毒唑以10~15 mg/(kg·d)剂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油组疗效优于病毒唑组.

327 条记录 15/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